为了帮助建筑业广大从业人员学习和贯彻执行《标准》,中国建筑业协会建筑安全分会和天津市建工集团(控股)有限公司共同编写了《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JGJ59—20儿实施指南》一书。本书在广泛调查研究的基础上,严格依照有关施工安全法规标准,认真总结国内施工安全经验和各地提出的建议,结合施工现场实际,按照《标准》的章节顺序,对l9个专业安全检查评定项目的条文进行了较为全面、准确的解释。
电梯作为现代生活中人们常见的代步工具,已经成为人民群众日常生活的重要基础设施,直接关系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和生活质量,其社会关注度越来越高,其数量及安全状况也正在成为世界多国城市建设及管理水平的标志性指标。我国是电梯生产和使用大国,据统计,2002年我国电梯拥有量仅为34.6万台,到2017年底已达562.7万台,15年间增长了16倍多,且年增长率一直保持在20%左右,目前我国电梯保有量、年产量、年增量均为世界*。由于电梯在生产和社会生活中的重要作用和其本身所具有的风险,我国自上世纪八十年代中叶就开始对电梯实行安全监察制度,以保障电梯安全运行,减少事故发生。通过多年努力,电梯的安全水平不断得到提升,电梯事故得到了有效控制,万台事故率呈稳中有降趋势。然而,近年来发生的若干起社会重大影响的电梯事故表明,电梯安全
本标准的主要技术内容:1 总则;2 术语;3 基本规定;4 基地与总平面;5 建筑设计;6 专门要求;7 建筑设备。
根据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关于印发 2008年工程建设标准规范制订、修订计划(批) 的通知》 (建标E2008]102号)的要求,规范编制组经广泛调查研究,认真总结实践经验,并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修订了本规范。 本规范的主要技术内容是:l.总则;2.术语;3.施工准备;4.绿化工程;5.园林附属工程;6.工程质量验收。 本次修订的主要内容包括: 1 工程施工准备阶段增加了施工现场建立健全质量保证体系,加强质量和技术管理,使工程质量事前进行控制。 2 增加了水湿生植物栽植、设施空间绿化、坡面绿化、重盐碱及重黏土土壤改良、施工期的植物养护以及园林附属工程的施工、验收要求。 3 提出了园林绿化工程项目的划分以及分项工程质量验收的主控项目和一般项目的质量要求。 4 统一了园林绿化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方
1\t总则\t1 2\t基本规定\t2 3\t检查\t4 3.1\t一般规定\t4 3.2\t建筑检查\t5 3.3\t结构检查\t6 3.4\t设施设备检查\t7 4\t修缮\t9 4.1\t一般规定\t9 4.2\t建筑修缮\t10 4.3\t结构修缮\t13 4.4\t设施设备维修\t14 5\t改造\t16 5.1\t一般规定\t16 5.2\t建筑改造\t16 5.3\t结构改造\t18 5.4\t设施设备改造\t19
本规范共分11章和3个附录,主要技术内容包括:总则、术语、基本规定、砌筑砂浆、砖砌体工程、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块砌体工程、石砌体工程、配筋砌体工程、填充墙砌体工程、冬期施工、子分部工程验收。 本规范由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发布,2012年5月1日起实施。原《砌体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 50203-2002同时废止。
本标准是根据《国务院关于印发深化标准化工作改革方案的通知》(国发〔2015〕13号)和《住房城乡建设部办公厅关于培育和发展工程建设团体标准的意见》(建办标〔2016〕57号)的文件精神及中国建筑业协会《关于开展第二批团体标准编制工作的通知》(建协函〔2018〕52号)的要求,编制组经深入调查研究,认真总结实践经验,参照国家和行业有关标准,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编制了本标准。本标准的主要技术内容是:1.总则;2.术语;3.项目经理及其责权利;4.施工准备管理;5.施工过程管理;6.施工合同及文件资料管理;7.竣工验收与结算管理;8.施工项目管理总结评价。
本规范的主要技术内容是:1.总则;2.术语和符号;3.构配件;4.荷载;5.设计计算;6.构造要求;7.施工;8.检查与验收;9.安全管理。本规范经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以公告第902号批准、发布,自2011年12月1日起实施。原《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30-2001同时废止。
《建筑起重信号司索工》一书以国家建筑工程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和特种作业安全技术规范及标准为依据,详尽阐述了建筑起重信号司索工应掌握的专业基础知识和专业技术理论知识,有助于读者掌握建筑起重信号司索工操作技能,助力建筑施工安全。
根据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关于印发(2008年工程建设标准规范制订、修订计划(*批)的通知》 (建标[2008]102号)的要求,由陕西省建筑科学研究院和陕西建工集团总公司会同有关单位在原《砌体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3 2002的基础上修订完成的。 本规范在编制过程中,编制组经广泛调查研究,认真总结实践经验,参考有关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并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后经审查定稿。 本规范共分11章和3个附录,主要技术内容包括:总则、术语、基本规定、砌筑砂浆、砖砌体工程、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块砌体工程、石砌体工程、配筋砌体工程、填充墙砌体工程、冬期施工、子分部工程验收。 本规范修订的主要内容是: 1增加砌体结构工程检验批的划分规定; 2增加 一般项目 检测值的*超差值为允许偏差值的1.5倍的规定; 3修改砌筑砂浆的合格
本规范的主要内容是: 1规定了本规范的总体目标、要求、适用范围、以及与其他规范之间的关系。 2规定了钢结构的安全等级、设计工作年限、应满足的性能要求、以及建造和使用阶段的要求等。 3 规定了钢结构的选材原则,以及在不同情况下钢材需满足的性能指标。 4 规定了构件及连接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要求和构造要求,以及疲劳计算原则、验算方法等。 5 规定了门式刚架轻型房屋钢结构、多层和高层钢结构、大跨度钢结构、塔桅钢结构、钢筒仓、城市钢桥等结构体系的选型、强度及稳定分析、变形控制、沉降观测、防腐防火等设计要求。 6 规定了钢结构的抗震、隔震与减震、防护等设计要求。 7 规定了钢结构施工及验收的管理流程、技术管理措施、焊缝工艺流程、质量检验标准、验收流程等。 8 规定了钢结构的日常维护内容、加固改造及绿色拆除的原则
根据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关于印发(2008年工程建设标准规范制订、修订计划(批) 的通知》 (建标E20083102号)的要求,由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和天津市建筑设计院会同有关单位在《中小学校建筑设计规范》GBJ99—86(以下简称《原规范》)的基础上修订完成。 编制组经广泛调查研究,认真总结实践经验,参考有关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并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后经审查定稿。 本规范共分10章,主要技术内容包括总则,术语,基本规定,场地和总平面,教学用房及教学辅助用房,行政办公用房和生活服务用房,主要教学用房及教学辅助用房面积指标和净高,安全、通行与疏散,室内环境,建筑设备等。
本标准的主要技术内容是:1总则;2术语;3基本规定;4坍塌;5 高处坠落;6 物体打击;7 机械伤害;8 触电;9 起重伤害;10 其他易发事故。本标准由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发布,2018年10月1日实施。
中国建设工程造价管理协会编著的《建筑工程建筑面积计算规范图解》对建筑工程建筑面积的计算范围和计算方法进行了修订和完善。为了帮助大家理解掌握规范和更好的使用规范,本书为规范的各个条文配以图示和例题,具体讲解建筑面积的计算方法。本书也可以作为造价工程师、造价员的继续教育和工作参考用书。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GB50728-2011):工程结构加固材料安全性鉴定技术规范》是根据原建设部《关于印发(二OOO至二OO一年工程建设国家标准制订、修订计划)的通知》(建标[2001] 87 号)的要求,由四川省建筑科学研究院和中国华西企业股份有限公司会同有关单位编制完成的。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GB50728-2011):工程结构加固材料安全性鉴定技术规范》在编制过程中,编制组开展了各种工程结构加固材料和制品安全性鉴定方法的专题研究;进行了广泛的调查分析和重点项目的验证性试验和检验试用;总结了二十多年来我国加固材料和制品的性能设计、质量控制和工程应用的经验,并与国外先进的标准、规范进行了比较分析和借鉴。在此基础上以多种方式广泛征求了有关单位和社会公众的意见并进行了检验和对检验效果的评估。据此,还对主要条文进
..
本规程的主要技术内容是:1.总则;2.术语和符号;3.水质、水量和水压;4.水处理;5.系统设计;6.系统计算与设备选择;7.净水机房;8.水质检验;9.控制系统;10.施工安装;11.工程验收;12.运行维护和管理。 本规程由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发布,2017年11月1日实施。原《管道直饮水系统技术规程》CJJ110-2006同时废止。
本规程主要技术内容是:1.总则;2.术语;3.基本规定;4.材料及选择;5.建筑玻璃抗风压设计;6.建筑玻璃防热炸裂设计与措施;7.建筑玻璃防人体冲击规定;8.百叶窗玻璃和屋面玻璃设计;9.地板玻璃设计;10. 水下用玻璃设计;11. U形玻璃墙设计;12.安装。 本规程修订主要技术内容是:1.增加了U形玻璃设计与施工;2. 增加了Low-E玻璃、光伏构件用玻璃、室内饰面玻璃等内容;3. 修订完善了栏板玻璃和术语等内容。 本规程中以黑体字标志的条文为强制性条文,必须严格执行。 本标准由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发布,2016年4月1日实施。 原《建筑玻璃应用技术规程》JGJ 113-2009同时废止。
本规范的主要技术内容是:1、总则;2、术语;3、临时用电管理;4、外电线路及电气设备防护;5、接地与防雷;6、配电室及自备电源;7、配电线路;8、配电箱及开关箱;9、电动建筑机械和手持式电动工具;10、照明。另有三个附录。 本规范修订的主要技术内容是:1.综合规定在施工现场专用的供电系统中应采用的三项技术原则;2.增设术语、代号为正文单独一章,删去附录中的名词解释;3.补充对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工程验收的规定;4.将原 施工现场与周围环境 一章更名为 外是线路及电气设备防护 增补对外电线路搭设防护设施和对易燃易爆物、腐蚀介质、机械操作防护措施的规定;5.补充在接零保护系统中,保护零线的设置以及相线、工作零线、保护零线绝缘颜色的规定,补充按滚球法确定防雷保护范围的规定;6.增加配电室照明设置的规定;7.增补电缆线路电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