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原建设部《关于印发 2007年工程建设标准规范制订、修订计划(*批))的通知》(建标[2007]125号)的要求,本规范由同济大学会同有关单位共同编制而成。 本规范在编制过程中进行了深入调查研究,认真总结国内外科研成果和大量实践经验,并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后经审查定稿。 本规范的主要技术内容是:l.总则;2.术语和符号;3.基本规定;4.一般路基;5.路基排水;6.路基防护与支挡;7.特殊路基;8.路基改建与扩建。 本规范以黑体字标志的条文为强制性条文,必须严格执行。 本规范由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负责管理和对强制性条文的解释,由同济大学负责具体技术内容的解释。在执行过程中,有关意见和建议请寄送同济:大学(地址:上海市嘉定区曹安公路43(10号;邮政编码:201804)。
本标准的主要技术内容是:1 总则;2 术语;3 基本规定;4 管廊本体; 5 附属设施;6 入廊管线。本标准由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联合发布,20XX年X月X日起实施。(实施日期待定)
本规范的主要技术内容是:1总则;2术语;3基本规定;4施工准备;5施工测量;6管片生产与验收;7掘进施工;8特殊地段施工;9管片拼装;10壁后注浆;11隧道防水;12施工安全与环境保护;13盾构保养与维修;14施工运输;15施工监测;16成型隧道验收。 本规范经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以第1448号公告批准、发布,自2017年7月1日起实施。《盾构法隧道施工与验收规范》GB50446-2008同时废止。
本规范主要技术内容是:1.总则;2.术语和符号;3.基本规定;4.总体设计;5.横断面设计;6.平面设计;7.纵断面设计;8.线形组合设计;9.道路与道路交叉;10.道路与轨道交通线路交叉。 本规范中以黑体字标志的条文为强制性条文,必须严格执行。 本规范由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负责管理和对强制性条文的解释,由上海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集团)有限公司负责具体技术内容的解释。执行过程中如有意见或建议,请寄送上海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集团)有限公司(地址:上海市中山北二路901号,邮政编码:200092)。
房屋建筑工程与市政基础设施工程施工现场技能工人配备标准
修订后的《标准》进一步明确了各级公路的功能和相应的技术指标,突出体现了公路工程建设中安全、环保以及人为本的指思想和建设理念,科学、实用、易于掌握,对加快我国公路建设步伐,促进公路交通事业健康、协调、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标准》修订后分为九章,分别是:1总则、2控制要素、3路线、4路基路面、5桥涵、6汽车及人群荷载、7隧道、8路线交叉、9交通工程及沿线设施。本次修订的公路分级仍为高速公路、一级、二级、三级、四级等五个等级,但纳入了公路功能、通行能力、服务水平等内容;将“小客车”定为各级公路交通量换算和通行能力分析的标准车型;调整了各级公路的设计速度、路基压实度值、特大与大桥的分类、中与短隧道的分类;对公路交叉设计的主要技术指标、交通工程及沿线设施的分级与安全指标以及设施配置
本次修订的重点为隧道调查、围岩分级、总体设计、喷锚支护与衬砌、洞口段工程、结构计算、特殊构造设计、特殊地质地段设计等,并增加了三车道隧道、连拱隧道和小净距隧道等内容。 本规范修订内容以高速公路隧道和一、二级公路隧道为主,同时也考虑到低等级公路隧道的需要,体现了高速公路隧道与一般公路隧道相结合;在技术上,既采纳了成熟的新理论、新方法、新材料,又考虑到我国目前的技术现状,保留了一部分当前实用较传统技术,本规范各条文的规定均以可靠的技术依据和较成熟的经验为基础,对于一些目前我国没有实践经验或不够成熟的技术内容没有纳入或仅作出原则性的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CJJ194-2013):城市道路路基设计规范》的主要技术内容包括:1.总则;2.术语和符号;3.基本规定;4.-般路基;5.路基排水;6.路基防护与支挡;7.特殊路基;8.路基改建与扩建。
.
为统一铁路工程结构可靠性设计的基本原则、基本要求和基本方法,使铁路工程符合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并做到安全可靠、技术先进、经济合理、确保质量,制定《铁路工程结构可靠性设计统一标准 GB 50216-2019》。《铁路工程结构可靠性设计统一标准 GB 50216-2019》适用于铁路桥涵、隧道、路基、轨道等工程结构和构件的设计及其既有结构的可靠性评定。铁路工程结构设计宜采用以概率理论为基础、以分项系数表达的极限状态设计方法;当缺乏统计资料时,可根据可靠的工程经验或必要的试验研究,采用其他设计方法进行设计。制定铁路工程结构的可靠性设计相关标准时,应符合《铁路工程结构可靠性设计统一标准 GB 50216-2019》的规定。铁路工程结构的勘察设计、施工、使用与维护应进行有效的质量管理与控制,使结构满足规定的可靠性要求。铁路工程结构可靠性设计
.
本文件共分为7章,主要技术内容是:总则、基本规定、统一管理平台部署、数据建设、运行与维护管理、资产与经营管理、安全与应急管理。
本导则共分9章和1个附录。主要内容包括:1.总则;2.术语与定义;3.基本规定;4.资源评估;5.需求预测与规模控制;6.地下空间布局;7.网络化、界面与连接控制及引导;8.公共空间及其环境品质控制;
本标准的主要技术内容是:1总则;2术语;3基本规定;4系统功能;5系统性能;6系统组成;7软件设计要求;8接口设计要求;9工程设施要求;10施工安装及质量验收;11系统调试;12系统功能验收和性能验收;13系统不间断运行测试;14系统预验收;15竣工验收。本标准经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以第1828号公告批准发布,自2018年9月1日起实施。原国家标准《城市轨道交通综合监控系统工程设计规范》GB 50636-2010和《城市轨道交通综合监控系统工程施工与质量验收规范》GB/T 50732-2011同时废止。
本标准是根据山西省土木建筑学会 关于对《政府投资公共建筑项目评估标准》等3项团体标准立项的通知 (晋土建标字〔2019〕1号)的要求,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审查办法》(国家发展和改革委令第44号)、《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评估和审查暂行办法》(国家发展和改革委令第6号)、《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报告编制指南》(2018年本)、《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评审工作指南》(2018年本)、《国家发展和改革委投资咨询评估管理办法》(发改投资规〔2018〕1604号)等要求,由山西省投资咨询和发展规划院会同有关单位共同编制完成。本标准在编制期间召开了多次研讨会,听取了有关专家的指导性意见,经广泛征求意见,反复修改后*终完成。
《钢-竹组合结构构造图集》由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出版、发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