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规范的主要内容有:总则、基本规定、材料工程要求、设计、施工、验收、运行维护等。 现批准《建筑与市政工程防水通用规范》为国家标准,编号为GB55030-2022,自2023年4月1日起实施。本规范为强制性工程建设规范,全部条文必须 严格执行。现行工程建设标准中有关规定与本规范不一致的,以本规范的规定为准。同时废止下列工程建设标准相关强制性条文: 一、《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范》GB50108-2008第3.1.43.213.22 4.122 4126(12)5.1.3条(款) 二、《屋面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50207-2012第3.0.63.012 5177.2.7条。 三、《地下防水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50208-2011第41164.4.852.35.3.47.2.12条 四、《屋面工程技术规范》GB50345-2012第3.0.5、4.5.14.5.54.5.64.574.814.9.15.1.6条。 五、《坡屋面工程技术规范》GB50693-2011第3210321733.12 10.2.1条。 六、《金属与石材幕墙工程技术规范》JGJ133-2001第3.2.2、3.5.2、3.5
.
.
为了进一步做好轨道交通工程类矩形盾构法隧道的设计工作,为工程建设设计提供标准。《城市轨道交通类矩形盾构法隧道设计规范》编制组(下称:编制组)以多种形式在宁波市范围内广泛征求了勘察、设计、施工、科研、教学、建设及管理部门的意见,经反复讨论、修改,完成了《城市轨道交通类矩形盾构法隧道设计规范》(送审稿)。本规范既注重于相关规范的协调、衔接,又注重结合宁波市轨道交通类矩形盾构法隧道施工实践,体现了本规范的准确性、客观性及科学性。编号为:甬 DX/JS 005-2020,自2020年9月1日起实施。
本标准的主要技术内容是:1. 总则;2. 术语;3. 基本规定;4. 综合交通与城市空间布局;5. 城市交通体系协调;6. 规划实施评估;7. 城市对外交通;8. 客运枢纽;9. 城市公共交通;10. 步行与非机动车交通;11. 城市货运交通;12. 城市道路;13. 停车场与公共加油(加气)站;14. 交通调查与需求分析;15.交通信息化。本标准2019年3月1日由住建部发布实施
本文件共分为7章,主要技术内容是:总则、基本规定、统一管理平台部署、数据建设、运行与维护管理、资产与经营管理、安全与应急管理。
本标准的主要技术内容是:1.总则;2.术语;3.基本规定;4.防护指标及防护工程方案;5.防护设计;6.防护监控;7.检验和测试;8.验收检验与移交;9.运营维护。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CJJ 169-2012 备案号J1340-2012):城镇道路路面设计规范》主要技术内容是:总则;术语、符号和代号;基本规定;路基、垫层与基层;沥青路面;水泥混凝土路面;砌块路面;其他路面;路面排水。
温拌沥青混合料技术是近几年国内外研发并正在逐步推广应用的一种新技术与相同类型热拌沥青混合料相比在基本不改变沥青混合料材料配合比和施工工艺的前提下在保证路用性能达到热拌沥青混合料技术性能要求的同时可降低沥青混合料施工温度30℃以上温拌沥青混合料技术是一种绿色、节能环保、经济实用的新型技术符合国家节能减排、绿色交通、低碳环保的战略方针符合交通运输行业提出的五大发展理念和 四个交通 战略框架辽宁省从2006 年引入该技术并已在多条公路、隧道沥青路面上进行了试验与应用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为了更好地规范和指导温拌沥青混合料技术的设计与施工推动温拌沥青混合料技术的推广应用保证温拌沥青混合料路面的工程质量?特编制?辽宁省温拌沥青混合料设计与施工技术规范?(以下简称 本规范 )
.
本标准的主要技术内容是:1、总则;2、术语和符号;3、桥面铺装结构组合;4、材料;5、桥面板预处理;6、环氧沥青混凝土铺装;7、浇注式沥青混凝土铺装;8、功能调联层与高黏高弹改性沥青SMA组合铺装;9、其他沥青混凝土桥面铺装;10、质量检验与验收。本标准由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发布,2018年10月1日施行。
根据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协会《关于印发〈2016 年第一批工程建设协会标准制订、修订计划〉的通知》(建标协字〔2016〕038 号)的要求,由中交第一公路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承担《在役公路边坡工程风险评价技术规程》(以下简称“本规程”)的制定工作。本规程分为7 章、5 篇附录,主要内容包括:1 总则,2 术语和符号,3 边坡工程风险评价内容和方法,4 边坡调查,5 边坡灾害危险性评价,6 边坡灾害危害性评价,7 边坡工程风险评价与对策,附录A 边坡破坏类型划分表,附录B 边坡调查卡片,附录C 边坡工程调查评分表,附录D 边坡防护主体及附属工程划分表,附录E 在役公路边坡工程调查评价汇总表。
《公路工程物探规程》讲述了:地球物理勘探(简称“物探”)具有成本低、效率高、设备轻便等优点,在工程地质勘察中逐渐得到广泛应用。
本标准的主要技术内容是:1.总则;2.术语;3.基本规定;4.综合交通与城市空间布局;5.城市交通体系协调;6.规划实施评估;7.城市对外交通;8.客运枢纽;9.城市公共交通;10.步行与非机动车交通;11.城市货运交通;12.城市道路;13.停车场与公共加油(加气)站;14.交通调查与需求分析;15.交通信息化。本标准2019年3月1日由住建部发布实施。
根据中建八局《关于开展局基础设施技术标准修编工作的通知》(局科字〔2017〕371号)的要求,技术标准编制组经广泛调查研究,认真总结工程实践经验,参考有关国家、行业及地方规范标准,并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编制了《公路与铁路工程桥梁预制梁施工技术标准》。 为便于配套使用,在章节编排参考了《铁路混凝土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TB10424、《高速铁路桥涵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TB10752、《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G/T F50、《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JTG F80/1。主要包含:总则、术语、基本规定、预应力混凝土简支梁预制、预应力混凝土简支梁架设及安装及节段预制拼装混凝土梁章节。
《公路盾构法隧道施工现场安全标识标准》由江苏省土木建筑学会发布
本标准的主要技术内容是:1总则;2术语和符号;3基本规定;4强度估算法;5清单汇总计算法;6分项计算法。
本书针对《公路水运工程试验检测人员考试大纲》(2013年版)《桥梁》和《隧道》两个科目的大纲要求,收集了大量考前模拟练习题,基本上覆盖了相应知识点。本书还附有模拟试卷,对考生复习有重要指导意义。 本书主要适合于公路工程试验检测人员考前复习之用。
原《公路工程水泥混凝土试验规程》是在国家标准和其它通用行业标准的基础上结合公路工程的特点编制的行业标准。因此,在国家标准和通用行业标准变化的情况下,对现行《公路工程水泥混凝土试验规程》(JTJ 053-94)中有关试验条件、仪器设备乃至整个试验方法进行相应的修订是非常必要的。 本次修订遵循了以下几个原则: 1.试验方法的先取:基本保持现行试验规程的格局,根据相关标准的修订情况,综合考虑本行业的需求和一般实验室仪器设备的可行性选取。 2. 试验方法中凡是已有国家标准(包括即将制定完成的国家标准)的,以其为基础进行修订;尚无国家标准或国家标准不能适应行业要求的,积极采用国外或其它行业的先进标准。 3.在主要内容上通用标准保持一致。
根据交通部交公路发(1999)739号“关于下达1999年度公路建设标准、规范、定额等编制、修订工作计划的通知"修订本规范。 《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设计规范》(JTJ 012-94)发布实施以来,我国水泥混凝土路面有了很大的发展,积累了高速公路和一级公路修筑水泥混凝土路面的实践经验,取得了水泥混凝土路面结构可靠度、路面结构排水等研究成果,使水泥混凝土路面的技术水平提高到一个新的层次。为此,有必要对原规范进行修订,以提高水泥混凝土路面的设计质量,适应我国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建设不断发展的需要。 本次修订后的规范分8章,另有6个附录。主要内容包括水泥混凝土路面结构组合设计、接缝设计、混凝土配筋设计、加铺层结构设计等。与原规范比,主要增加了路面结构可靠度设计和水泥混凝土路面上加铺沥青面层设计方法,充实了连续配筋混凝土面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