筛选:
    • 建设工程项目管理
    •   ( 379 条评论 )
    • 银花 /2019-08-22/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 本教材经过多年的课程建设,教学资源不断丰富,教师队伍日趋优化,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更能适应职业性、实践性特色。在教学改革实践中,基于工程项目管理工作过程进行重组课程内容,实现由静态教学向动态教学的转变,把案例引入、情景模拟等教学方法贯穿教学全过程,构建师生共同参与的学习评价体系。

    • ¥28.1 ¥39 折扣:7.2折
    • 材料力学习题集
    •   ( 61 条评论 )
    • 四川建筑职业技术学院土木工程系力学教研室 /2020-04-07/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 本书与主讲64学时的 材料力学 配套的教学与练习用书,共包含三部分:章节练习题、综合测试题和试题答案。*部分:章节练习题。本部分练习题是按照材料力学课程的教学内容,按照主教材的编排顺序编写,题型有填空、判断、单项选择、画图题和计算题。其主要目的是便于学生在学习相关理论知识后,多角度、全方位地进行练习,巩固所学知识。第二部分:综合测试题。本部分主要是以试卷形式将前面各章节练习题进行综合。学生学习完 材料力学 课程,进入复习阶段后可以通过本部分对自己的掌握情况进行测试,查漏补缺。第三部分:综合测试题答案。本部分是第二部分试题的答案。通过核对答案,对做题情况进行检测。

    • ¥19.5 ¥30 折扣:6.5折
    • 土力学与地基基础——高等学校精品规划教材
    •   ( 75 条评论 )
    • 张伯平党进谦 编著 /2006-08-01/ 水利水电出版社
    • 本书是根据高等学校“土力学与地基基础”课程教学大纲编写的,共分十二章:土的物理性质和工程分类,土的渗透性与渗透变形,地基土中的应力计算,土的压缩性与基础的沉降计算,土的抗剪强度,土压力,土坡稳定分析,地基承载力,土的压实性和地基处理,建筑场地的工程地质勘察,天然地基浅基础的设计,桩基础及其他深基础。第六章着重介绍了土力学的基本原理和计算方法,第七~第十二章主要介绍了应用这些原理和方法解决工程问题及地基基础勘察、设计和施工的技术。各章末附有复习思考题和习题,书末附有地质年代表及书中主要单位换算表。 本书可作高等学校水利水电、土木工程、工业与民用建筑、道路工程、地下工程、桥涵基础工程、港口码头工程和水土保持工程等专业学生教材,亦可供函授大学、电视大学、职业大学等同类专业选用

    • ¥24.6 ¥35 折扣:7折
    • 建筑类专业英语 暖通与燃气 第一册
    •   ( 73 条评论 )
    • 赵三元等主编 /2018-04-02/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 赵三元、阎岫峰主编的《建筑类专业英语(暖通与燃气第1册高等学校试用教材)》按国家*颁发的《大学英语专业阅读阶段的教学基本要求》规定组织编写的专业英语教材。本册内容包括工程热力学、流体力学、传热学、燃气概况等。全书安排16个单元,每单元除正课文外,还配有两篇阅读材料,均配有必要的注释。正课文还配有词汇表和练习,书后配有总词汇表、参考译文和练习答案。本书供本专业学生三年级上半学期使用,也可供有关专业人员自学英语参考。

    • ¥18.8 ¥29 折扣:6.5折
    • 化学建材概论(杨学稳)
    •   ( 67 条评论 )
    • 杨学稳 主编 /2011-01-01/ 化学工业出版社
    • 全书共分8章,包括5个部分:化学建材基础(高分子材料基本概念、化学建材及其涵盖的范畴、基本性质、基础材料、化学毒性与环境协调性等);建筑塑料制品(装修装饰材料、保温隔热与吸声隔声材料、土工合成材料);建筑涂料与施工;建筑胶黏剂、密封及防水卷材;聚合物混凝土和化学灌浆加固材料。书中本着材料组成及材料性质→产品种类 →加工方法→物理性能→工程应用→环境保护全新的思路,介绍化学建材方面的专业性基础知识,并适当引入当前该学科或技术领域的新成果、新技术、新理念及国内外发展状况。 本书适于建筑类高校的各类本科专业《化学建材》特色课程用,也可作为综合类高等院校化学化工类、高分子类专业本科教材及从事化学建材生产的技术人员参考。

    • ¥19.3 ¥27 折扣:7.1折
    • 城市道路与交通规划(上册)——普通高等教育土建学科专业“十五”规划教材
    •   ( 3333 条评论 )
    • 徐循初 主编 /2005-09-01/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 本书讲述了十章的内容,即行人和车辆的基本知识,城市道路交通基本知识,城市道路平面线形规划设计,城市道路纵断面线形规划设计,城市道路横端面规划设计,道路线形综合设计,道路交叉口规划设计,城市道路路面基本知识,城市桥梁和隧道。本教材在编写中尽量结合我国道路交通规划和建设的实际情况,结合本领域*的规划设计理念和方法,在对基础理论、基本知识阐述的同时,在工程知识方面也作了进一步的加强与深化,以利于规划设计与具体实践的有机结合。 本书可作为城市规划、交通规划、城市设计、建筑学等专业和相关专业的教材及教学参考书,也可供上述专业工程技术人员、管理人员在工作中参考。

    • ¥17.5 ¥26 折扣:6.7折
    • 土木工程材料(第2版)/普通高等院校土建类专业特色教材
    •   ( 56 条评论 )
    • 何廷树//王福川 /2013-05-01/ 中国建材工业出版社
    • 土木工程材料是土建类多个专业的必修基础课,《普通高等院校土建类专业特色教材:土木工程材料(第2版)》主要介绍土木工程常用的水泥、混凝土、墙体材料、金属材料、砌体材料等的技术性质、配制原理及相关应用技术等,其内容与工程实际联系相当紧密。第2版更新了所涉及的技术标准规范,摒弃了陈旧、过时的内容,更贴近行业发展的现状,也更贴近教学之需。

    • ¥47.5 ¥50 折扣:9.5折
    • 预应力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第2版)
    •   ( 567 条评论 )
    • 李国平 主编 /2009-11-01/ 人民交通出版社
    • 本教材力求从基本原理出发提示预应力混凝土结构的各种机理,尽量避免形成对规范条款解释的编写方式。 教材单独增加一章基于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设计的两种预应力混凝土结构的完整计算示例,以反映基本原理和设计规定的相互关系,初步了解工程结构设计的方法。

    • ¥22.3 ¥30 折扣:7.4折
    • 工程测量实训教程
    •   ( 21 条评论 )
    • 肖争鸣 /2020-04-07/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 工程测量课程实践操作性强,理论授课与课间实训需要相互结合,交叉进行教学。工程测量课程内容分为三个部分:即理论教学、单项实训和工程测量综合实训,实训教学在本课程中所占教学学时数比重较大,约占总学时的三分之二。 《工程测量实训教程》分为五大部分:*部分是工程测量实训须知,主要内容是仪器的使用制度、实训纪律和实训注意事项。第二部分是工程测量单项实训,是指在工程测量课程学习进程中的单项测量基本技能训练,包括水准仪、全站仪、经纬仪和RTK等仪器使用和实际操作。第三部分是工程测量综合实训,是在工程测量全部课程结束之后,所进行的工程测量综合能力训练,综合实训需要完成(或模拟)一项地形测图任务,即从踏勘选点、建立标志、外野观测、内业计算、绘图整饰等完整任务。第四部分是练习与思考题,精选了部分有代

    • ¥20.2 ¥28 折扣:7.2折
    • 工程结构抗震与防灾(第2版)
    •   ( 286 条评论 )
    • 李爱群//高振世//张志强 /2012-08-01/ 东南大学出版社
    • 李爱群、高振世、张志强主编的《工程结构抗震与防灾(第2版)》根据土木工程本科教学要求,并结合《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 )等国家新规范进行编写。本书以结构抗震为主,同时介绍了结构抗风和抗火等方面的内容。主要内容包括:结构抗震基本知识、结构抗震概念设计、结构抗震计算、混凝土结构房屋抗震设计、砌体结构房屋抗震设计、钢结构房屋抗震设计、结构隔震和消能减震设计、桥梁结构抗震设计、结构抗风计算与设计、结构抗火计算与设计等。《工程结构抗震与防灾(第2版)》可用作土木工程专业本科教材或教学参考书,也可供研究生和有关技术人员参考使用。

    • ¥24.8 ¥37 折扣:6.7折
    • 高中数学教科书教学设计与指导 选择性必修 第三册 人教A版适用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   ( 3 条评论 )
    • 无 /2022-08-01/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 本书与人教A版《普通高中教科书·数学》(2019年版)配套,贯彻《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2017年版)》的理念,以“单元主题设计”为要求,以“内容与内容解析,目标与目标解析,教学问题诊断分析,教学支持手段分析,课时教学过程设计”为基本结构,针对教材的每一个单元内容,给出单元设计基础上的课时教学设计。这是首次由教材主编担纲的教师教学辅助资源,并在全国范围组织了省地市教研员和优秀一线教师担任编写组成员,质量有保障,是最能够反映教材编写意图的教师教学辅助用书,对提高我国高中数学教学水平有较大帮助,一定能受到全国各地高中数学教师的欢迎。

    • ¥85.7 ¥88 折扣:9.7折
    •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2022年版)教师指导 信息科技 上海教育出版社
    •   ( 0 条评论 )
    • 无 /2024-11-01/ 上海教育出版社
    • 本书旨在为广大一线教师、教研员等课程实施者深入解读新课程新标准,为共同开展信息科技课程设计与实施提供更多的路径、案例与指引。本书共分为八个部分。第一部分从整体上介绍了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的修订背景与主要变化,帮助教师从本次义务教育课程标准修订的宏观视角了解课程改革方向与意图。第二部分聚焦信息科技课程的目标,梳理了信息科技学科核心素养的凝练思路与依据、具体内涵与表现特征。第三部分聚焦信息科技的课程结构与课程内容组织,梳理了信息科技学科课程内容的组织方式及其设计理念,同时对各内容模块下的课程要求和安排、课程内容模块之间的关系展开介绍。第四部分聚焦学业质量标准,阐述了学业质量标准的基本形态和水平划分,及其与课程内容、学业要求、考试评价之间的关系。第五部分重点关注基于核心素养

    • ¥62.8 ¥98 折扣:6.4折
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