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届混凝土耐久性科技论坛于2005年12月在浙江大学召开。根据论坛期间与会代表投票和论坛学术委员会讨论情况,精选论文30篇,汇编成本论文集。论文集体现了相关研究领域的专家学者对混凝土结构耐久性各方面的研究进展,并为今后混凝土结构耐久性研究发展方向起到的导向作用。 本论文集可供业内同行参考,也可作为相关研究领域高校研究生的参考资料。
本书论述的钢管混凝土结构新理论,由国际钢结构学者钟善桐教授在近40余年的研究基础上总结而成。书中阐述的内容为具有地位的成果,反映了我国学者在钢管混凝土结构领域保持水准的理论探索和工程实践。 “统一理论”是运用计算机技术,由钢材和混凝土的本构关系,用数值分析法导出钢管混凝土基本构件典型应力-应变全过程的关系曲线,并得到统一设计公式。“统一理论”的提出和确立,标志着钢管混凝土结构的研究进入了一个崭新的高度,并为其发展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本书可供大学土木工程专业本科和研究生作为教材使用,亦可作为土木工程技术人员和研究人员的参考书。
电力系统继电保护(普通高等教育十五规划教材),ISBN:9787508331898,作者:张保会,尹项根主编
本书为面向21世纪交通版高等学校教材之一,共三部分十一章,主要介绍近年来在桥梁工程中应用的钢-混凝土组合结构,其中包括钢--混凝土组合梁结构、预弯组合梁结构和钢管混凝土结构。书中主要讲解上述三种组合结构的基本概念、设计原理和方法、构造特性和施工要点,可作为大专院校土木工程专业桥梁工程方向本科生和桥梁与隧道工程专业研究生的教材或参考书,亦可作为从事桥梁工程研究、设计、施工和管理的工程技术人员的技术参考书。
《钢结构工程施工员培训教材》根据钢结构工程施工员岗位培训的培训目标及要求编写,将钢结构工程施工员的工作职责、专业技术知识及相关标准规范等融为一体。《钢结构工程施工员培训教材》内容全面,不仅详细介绍了钢结构各分部分项工程的施工工艺流程、施工要点及施工注意事项等知识,而且对钢结构工程施工图识读、测量操作、材料性能、施工机械使用、施工现场管理等基础知识也进行了细致的阐述。《钢结构工程施工员培训教材》语言通俗易懂,结构体例清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具有很强的实用性和可操作性,既可作为钢结构工程施工员岗位培训的教材,也可供钢结构工程施工管理人员及施工监理人员参考使用。
本书通过对既有建筑外围护节能改造技术进行系统的理论研究和工程示范应用研究,提出了与既有建筑相适应的、构造做法可行、施工安装方便的外围护结构节能改造技术;并通过对办公建筑和居住建筑的试点工程项目实践,进一步验证了该课题理论研究成果的可行性、经济性和科学性,取得了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同时也为进一步推动既有建筑的节能改造工作提供了技术支撑。 全书共分五章,靠前章阐述了既有建筑节能改造的意义、相关政策及市场化途径;第二章探讨了既有建筑外墙节能改造技术方案的可行性、经济性,并对既有建筑外墙诊断与基层处理技术、外墙保温防火措施、细部节点设计方法等进行了研究;第三章在对既有建筑外窗特性分析的基础上,研究了外窗节能改造的方法,并结合窗口部位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细部构造改进措施。第四章针
“混凝土结构”是高等学校土建类学科的一门主干专业课程。《混凝土结构》系作者根据国家颁布的《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0—2002)、《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 50009—2001)(2006版)、《混凝土结构耐久性设计规范》(GB/T 50476—2008)、《建筑结构可靠度设计统一标准》(GB 50068—2001)、《普通混凝土力学性能试验方法》(GB 50081—2002)等现行规范编写而成的教材。 《混凝土结构》教材分为上、下两册。本书(上册?混凝土结构基本原理)内容共分l0章,主要包括:钢筋和混凝土的材料性能;钢筋混凝土构件的基本受力性能;结构设计方法;受弯构件的承载力计算;受压构件的承载力计算;受拉构件的承载力计算;受弯构件斜截面承载力计算;受扭构件的承载力计算;正常使用阶段变形和裂缝的验算;钢筋混凝土平面楼盖的设计计算;预应力混凝土构件
《结构原理与结构概念设计》系“简明土木工程系列专辑”中的一本。作者力图与初学者对建筑物的感性认识相协调,用简单的图形、形象的描述和非数学的手段建立起整体意义上的结构概念体系。通过对整体结构基本概念和设计原理的分析,解剖建筑物的荷载路径和结构构架间的相互关系,建立整体结构类型、基本受力分体系、基本受力构件三者之间的联系,着重揭示了整体结构与单一构件在结构原理上的统一性,以及两者在设计时应共同遵循的基本原则。从而使读者能从整体的概念上认识结构体系,使复杂的建筑结构设计过程变得十分清晰。针对参加“结构设计竞赛”的读者,《结构原理与结构概念设计》专门介绍了参加竞赛的基本要求,以及结构模型的设计、制作、试验原理和方法。《结构原理与结构概念设计》可作为土木工程专业、建筑学专业、工程管理
本书是结合我国的《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01)编写的抗震结构设计教材。内容包括地震与地震动的基本知识,场地、地基和基础的抗震设计,结构地基反应分析与抗震验算,多、高层钢筋混凝土和钢结构房屋、砌体结构房屋、钢筋混凝土和钢结构单层厂房等的抗震设计,以及隔震与消能减震房屋的设计。书中附有计算例题、各章提要及小结、思考题和习题。 本书可供大专院校土木工程专业学生及教师的教学使用,亦可供从事建筑结构抗震设计、科研和施工技术人员参考。
“钢筋混凝土结构设计”是“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的后置课程,是土木工程专业建筑工程方向的专业必修课。《钢筋混凝土结构设计》共分4章,内容包括绪论、单层厂房结构设计、多层框架结构设计和高层建筑结构设计,主要介绍了混凝土结构设计的基本步骤、单层钢筋混凝土厂房结构、多层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及高层钢筋混凝土结构的设计方法和构造要求。在编写的过程中,《钢筋混凝土结构设计》密切结合现行设计规范,力求简洁、易懂。每章后面设置有练习题,以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钢筋混凝土结构设计》既可以作为高校土木工程专业学生的学习教材,也可以供从事钢筋混凝土结构设计、施工的相关技术人员参考。
《书法经典教程》是一套为广大书法爱好者架起的通往书法艺术殿堂的金桥。全套教程集古今名家之大成,取历代碑帖之精华,远可及高古纯朴的汉隶,雄强刚健的魏碑,法度森严的唐楷,妍美流便的行草;近可触当代大师的草书。在你工作之余,神游于数千年历史的汉字书法演变过程中;偶有闲暇,临摹其历代流传至今的碑帖精粹,循序渐进,坚持不懈,必然会收到意想不到的奇效。文字作为一门独立的艺术是“华夏之独特”(鲁迅语)。汉字书法是中华文化的载体,它不仅在中华民族的艺术殿堂中占有重要位置,而且是被世界公认的人类文化之瑰宝。练习书法不人人都要成为书法家,它除了传承中华民族文化外,对于青少年来说还是一种素质锻炼。字是人的第二面容,是社会交往的见面礼,是工作和学习的实力和优势。一手好字,可以让学生在中考高考中获得加
《钢筋混凝土结构》系统阐述了钢筋混凝土材料的力学性能;以概率理论为基础的极限状态设计方法;各类构件的受力(包括弯、剪、扭、压、拉等)性能、计算方法厦配筋构造;变形厦裂缝宽度的验算以及预应力混凝土的基本原理厦构件计算。全书共分十章,书中有较多的典型实例,每章末均有复习思考题、代表性习题及参考答案。 《钢筋混凝土结构》根据我国现行《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 502002)等有关设计规范编写。 通过《钢筋混凝土结构》的学习,要求能够比较全面、系统、深入地理解混凝土结构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理论和基本计算方法,并能在理论指导下运用有关设计规范正确地进行钢筋混凝土结构构件的设计计算。
本书以通俗、易懂、简单、经济、实用为出发点,从节点图、实体照片、工艺说明三个方面解读工程节点做法。本书分为钢结构深化设计;钢结构制作;钢结构安装;钢结构测量;钢结构焊接;紧固件连接;涂装工程;安全防护共8章。提供了200多个常用细部节点做法,能够对项目基层管理岗位及操作层的实体操作及质量控制有所启发和帮助。 本书是一本实用性图书,可以作为监理单位、施工企业、一线管理人员及劳务操作层的培训教材。
《工程结构检测鉴定与加固》着重于对土木工程专业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而不限于相关规程、标准、规范的介绍。力图将土木工程专业高年级学生所学的专业基础课及专业课,如“工程结构荷载与结构设计方法”“混凝土结构基本原理”“钢结构基本原理”“工程结构抗震”“砌体结构”“建筑结构试验”乃至“结构力学”等,通过不同的工程案例分析,将其中涉及的专业知识点有机串联起来,使学生明白如何利用所学专业知识来解决实际工程问题,让学生明白什么是工程结构中的科学问题,什么是工程结构中的工程问题。本教材共6章:工程结构检测鉴定与加固概论;砌体结构工程检测鉴定与加固;混凝土结构工程检测鉴定与加固;既有工业厂房结构安全鉴定;高层建筑及大跨度空间结构动力性能检测;桥梁检测与承载能力评定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