筛选:
    • (新版)胡希恕伤寒论讲座/胡希恕金匮要略讲座(套装共2册)
    •   ( 14299 条评论 )
    • 胡希恕 /2019-02-25/ 学苑出版社
    • 《胡希恕伤寒论讲座》本书是根据先生生平*后一次讲授《伤寒杂病论》(以明代赵开美本核校)的录音资料整理而成。此时其学术思想已处于成熟期,理论与临床造诣已臻化境,尤能深入浅出地娓娓道来。其真知灼见在讲课录音中处处闪现,贯穿始终。读文章著作,大意虽能知晓,但其细节处仍嫌模糊,现在闻其亲自讲解,自比看文章更进一步,特别是讲解中的一些 闲话 ,更多启发之处。书后附有讲方证的内涵和讲柴胡剂的应用两讲,并编制有条文索引、方剂索引。 《胡希恕金匮要略讲座》胡希恕先生是当代著名的中医学家,又是当代屈指可数的伤寒大家。作为当代著名的伤寒学家,先生不但擅长治疗外感热性疾病,而且对中医伤寒论的理论有所发展。先生根据长期大量的临床体会和对伤寒论经典理论的深刻理解,针对临床诊治病过程中普遍存在的问题提出了

    • ¥153 ¥153 折扣:10折
    • 医学衷中参西录(全三册)
    •   ( 23825 条评论 )
    • 张锡纯 /2016-08-01/ 中医古籍出版社
    • 《医学衷中参西录》,又名《衷中参西录》,近代医学家张锡纯著。原书自1918年至1931年分六期陆续刊行,一经出版,便获得了社会上的广泛赞誉。各期出版后曾多次印行,每次再版时,张氏均于 原书增补若干,又间有删改之处 。1933年,张锡纯因病逝世,其子应社会各界之邀,将其遗著《伤寒论讲义》作为第七期刊行。1957年,张氏传人又将遗稿献出,以成《医学衷中参西录》第八期。 本次整理出版的《医学衷中参西录》将八期全部收录,以各期后修订版为底本。整理过程中,以保持原本原貌为原则,对原书不删节,不改动。原书为繁体竖排,现改为简体横排本,并加现代标点,方便当今读者阅读。

    • ¥82.1 ¥108 折扣:7.6折
    • 《辅行诀脏腑用药法要》讲记:从独特价值、方证详解到临床应用
    •   ( 1096 条评论 )
    • 金锐 /2024-11-27/ 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
    • 梁朝陶弘景所著的《辅行诀脏腑用药法要》是敦煌遗书,此书所载的理论体系是在阴阳五行理论框架下的中医诊病用药,与现有的辨证论治理论有所不同。本书采用讲稿的方式,对《辅行诀脏腑用药法要》的基本原理和内容进行讲解,采用汤液经法图理论体系,对书中的五脏补泻特点进行分析。按照 肝木一心火一脾土一肺金一肾水 的顺序进行各脏腑治疗方的解析,并在其中串讲五味配伍化合理论、中药五行属性等内容,旨在帮助读者全面理解《辅行诀脏腑用药法要》的内涵。 本书将《辅行诀脏腑用药法要》分段学习,使读者学起来更有节奏,不感枯燥乏味。内容简要,语言通俗易懂,适合于中医药工作者、中医药院校广大师生及中医药爱好者阅读参考。

    • ¥64.6 ¥68 折扣:9.5折
    • 本草纲目(校点本上下)
    •   ( 6341 条评论 )
    • (明)李时珍著 /2004-09-01/ 人民卫生出版社
    • 明 李时珍《本草纲目》是世界闻名的药物学巨著。全书52卷,载药1892种,方一万余首,插图一千多幅,为明代万历以前本草集大成之作。该书从明万历二十一年问世以来,国内辗转翻刻六十余次。明以后大多数本草著作均以此书为资料渊薮。此外,该书还流传海外,对世界药物学、植物学、矿物学、化学等的发展,产生了较大的影响,成为世界文化的瑰宝。 本书是*部《本草纲目》校点本,自一九七七年问世以来,受到广大读者的欢迎和好评,成为当代《本草纲目》影响*的版本,为学术界广泛采用,在国内外享有良好的声誉。一九九二年荣获全国首届古籍整理图书一等奖,一九九四年获*届国家图书奖提名奖。 本次再版除改正了上版个别错误之外,物增加了 正文标题笔画索引 和 正文标题拼音索引 ,附于书末,供读者检索使用。

    • ¥218.5 ¥280 折扣:7.8折
    • 吴述伤寒杂病论研究
    •   ( 4774 条评论 )
    • 吴雄志 /2016-01-01/ 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
    • 以六经气化为基础,融通历代各家代表性学说,形成了以“五法”(标本法、聚类法,抓独法、平脉法和截断法)为代表的中医理法方药一气贯通,以简驭繁的实战性极高的辨证论治模式。同时,本研究特别强调病证症有机结合,形气神一起同调。尤其难能可贵的是,作者希望借此研究成果的更多临床实践和运用,终实现中医学理论方面的寒温一统、内外一统、古今一统甚至中西一统。

    • ¥51.6 ¥60 折扣:8.6折
    • 伤寒论译释(第四版)
    •   ( 15518 条评论 )
    • 南京中医药大学 编著 /2010-01-01/ 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 汉代张仲景著述的《伤寒论》,是一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中医典籍,是学习研究中医学的书。但因文字上含义的深奥,注家学说的不同,阅读有一定的困难。本书用现代语译释了全部《伤寒论》,对读者可有一定的帮助。全书分上、下两编。上编共六篇,根据伤寒六经病证治内容,用综合方式加以系统的阐述。每篇有概说、主要脉证、辨证、治疗、方组论述、预后、兼变证治、合病、并病、小结等,既作了全面性的分析介绍,又揭示出便于重点掌握的规律。下编十卷,依据明代赵开美本原文编次,逐条译释,除原文外,分列校勘、词解、语译、提要、浅释、选注、按语、方解、应用范围、医案选录、结语等项目,从原文的一字一句,到每一证治的理法方药,不厌求详,反复阐释,为归纳古今,揭示新义,提供了很多的探讨材料。本书的译释,浅显易懂,注家精义

    • ¥58.5 ¥68 折扣:8.6折
    • 汤头歌诀(精版):中药古方好记易诵实用歌诀
    •   ( 16084 条评论 )
    • (清) 汪昂 原著 凤凰含章出品 /2016-03-01/ 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
    • 汤头 是中药汤剂的俗称。本书以图解的方式对古本《汤头歌诀》进行了全新的编写,语言生动,通俗易懂,同时还收入了307幅药方实例图解和248幅精美逼真彩色手绘草药图,对植物的根、茎、叶、化、子等部位做详细的解读说明,使植物各部位的药性一目了然!书中对每首方剂均说明出处,并分歌诀、注释、方析、组成、用法、功能、主治7个部分论述,将一些艰涩、生疏的古文歌诀加以白话释意,以全新、科学、实用的药书面貌展现给世人。

    • ¥52.8 ¥88 折扣:6折
    • 中医药学高级丛书·金匮要略(第2版)
    •   ( 3060 条评论 )
    • 陈纪藩 /2011-12-01/ 人民卫生出版社
    • 《金匮要略(第2版)》为中医药学高级丛书之一,由全国近十所中医院校,科研机构的教授专家编写而成。《金匮要略(第2版)》自2000年出版以来,深受广大读者的喜爱,得到普遍认可与好评。为了反映十年来《金匮要略》研究方面的新进展、新观点、新成果,故对原书进行了修订。 本版仍保持上一版的体例结构,全书共分七篇。*篇绪论,介绍《金匮要略》的沿革,版本、在中医学发展中的地位和影响、主要内容与学术特色等。第二篇至第五篇对《金匮要略》*至二十五篇的各条原文,分别从 词语注解 、 经义阐释 、 方药评析 、 文献选录 、 临床应用 、 现代研究 等方面进行讲解、评析、引录和介绍。其中, 临床应用 、 现代研究 项的内容较上一版有较多修改和更新,博采近十年中医医疗,教学、科研等方面与《金匮要略》相关的新进展、新技术、

    • ¥109.2 ¥140 折扣:7.8折
    • 证因方论集要
    •   ( 2562 条评论 )
    • 汪汝麟 编 /2015-09-01/ 中医古籍出版社
    • 《证因方论集要》为方论专著,共分四卷,为清代汪汝麟所著。成于清道光十九年己亥(一八三九年)。其博采前贤诸书之方证,尤以喻嘉言、王晋三为重。书中共介绍五十一个病证,其中内科杂症多,另有一小部分温疫、外科、耳、眼、鼻、喉等症。共列方剂一一○条。因作者谓 伤寒六经表里条例繁多 ,故弃而不载。诸证之下,均先扼要阐述其病因、或辨证要点,后举方剂若干,每方均详论其主治功效、组方法度、君臣佐使等,或广泛引用各家之说,深入阐述。

    • ¥64.6 ¥68 折扣:9.5折
    • 《四圣心源》读书笔记
    •   ( 4942 条评论 )
    • 王金城 /2019-03-01/ 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
    • 本书是作者研习《四圣心源》的读书笔记,内容包括对*卷 天人解 、第二卷 六气解 与第四卷 劳伤解 逐字逐句的解读,第二卷 六气解 与第四卷 劳伤解 所用药材的解读。人秉一气而生,气秉周流之态。学中医就一个字 气 ,学中医就一个方法 象 。 气 与 象 是本书的主线。本书*的特点是 以经解经 ,即所有对《四圣心源》内容的解读依据均来自于《黄元御医书十一种》,以确保对黄师原意的解读。本书对原著内容解读深入、细腻,语言通俗,是一本很好的中医入门书籍,适合广大中医院校学生、中医初学者及中医爱好者阅读参考。

    • ¥59 ¥59 折扣:10折
    • 中医四小经典(大字诵读版·白话简释版):药性赋·汤头歌诀·濒湖脉学·医学三字经
    •   ( 2933 条评论 )
    • 钱会南 /2020-11-11/ 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
    • 《药性赋》《汤头歌诀》《濒湖脉学》《医学三字经》四部著作,被称为 中医四小经典 ,流传至今,长盛不衰。其内容涉及中药的药性与作用、方剂的组成与功效、脉象的主病与鉴别,以及常见病的诊治等,是学习中医的重要入门书籍,也是初学中医者的启蒙读物,一直以来深受读者欢迎。但是,因其分别以歌诀或韵语体裁编写,文辞简约,语言凝练,初学者读之难以深悟其内涵。为了便于初学者及广大中医爱好者理解上述著作的内容,本次校释参考四部著作的早期底本及相关校本,在对原文进行校对的基础上,于每段原文之下,以浅显易懂的文字进行白话解读;为便于读者反复诵读记忆,对原文加注标点符号,并对难字、冷僻字加注汉语拼音,采用大字排版。

    • ¥59 ¥59 折扣:10折
    • 景岳全书(全四册)
    •   ( 2930 条评论 )
    • 【明】张介宾 /2021-06-01/ 中医古籍出版社
    • 《景岳全书》,共六十四卷,分为二十四集,明代张介宾撰,是一部大型综合性中医著作。作者张介宾(1563-1640),字会卿,号景岳,别号通一子,浙江绍兴人。 黄宗羲《张景岳传》记载他十四岁从 父游于京城,师从于当时名医金英,尽得其传。林日蔚《景岳全书纪略》说先祖(景岳)自幼聪敏过人,博览全书,于兵法、医学尤为通晓。壮年曾从军,因不得志,专心钻研医学,探隐研神,医日进,名日彰,时人比之仲景、东垣。 张介宾在诊疗之余,又勤于著述,有 《类经》《类经图翼》《类经附翼》《质疑录》等医学经典著作流传于世。《景岳全书》是他晚年所作,全书包括中医理论、本草、方剂、临床各科疾病等内容。作者文笔流畅,博采众家之长,理论多有创见。此书一经问世,便广受欢迎,历史上有多达四十余种版本流传,对后世影响深远,是广大中医爱好者和从业者的之书。 本次整理出

    • ¥114 ¥150 折扣:7.6折
    • 黄帝内经 影印本
    •   ( 3874 条评论 )
    • 人民卫生出版社 /2013-07-01/ 人民卫生出版社
    • 《黄帝内经》由《素问》和《灵枢经》组成,焉我国现存*早的中医典籍,是我国古代医学成就的集中体现,是中医学理论体系之渊薮,是中华民族文化宝库之瑰宝,在中医学发展的历史长河里,始终指导着中医学的发展,直到今天仍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和不可动摇的科学地位。 《素问》共二十四卷,八十一篇,所论内容十分广博,包括阴阳五行、藏象气血、病因病机、诊法病证,治则治法、养生防病、经络腧穴、针道按摩、运气学说等,详尽地论述了人体生理、病理、诊断、治疗等中医学内容,奠定了中医学发展的基础。 《灵枢经》共十二卷,八十一篇,是《素问》的姊妹篇,全面阐述了五脏六腑、精神气血津液、人体气质类型等人体生理、病理、诊断、治疗等内容,特别是对经络腧穴理论和针刺方法的记载和阐述更焉翔实和丰富,焉后世针灸学的

    • ¥55.4 ¥78 折扣:7.1折
    • 汤液经法图讲记:解构经方时方的底层逻辑
    •   ( 5732 条评论 )
    • 金锐 /2022-01-01/ 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
    • 汤液经法图 是商 伊尹所著《汤液经法》的关键原理图。但《汤液经法》原书早已散佚,无法得见,这个图是通过梁 陶弘景所著《辅行诀五脏用药法要》的转引而保留下来。《辅行决》是敦煌遗书,是敦煌莫高窟藏经洞数量众多的各种经卷、绢画、佛像等文化瑰宝中,未被国外强盗掠走的那一小部分,并几经周折流传至今。 汤液经法图 的实质,就是一幅在阴阳五行理论框架下中医诊病用药的原理图。但是,与现有的辨证论治理论有所不同。本书采用讲稿的方式,对 汤液经法图 的基本原理和内容进行讲解,采用 汤液经法图 理论体系,对至少80个常用经方时方的五脏补泻特点进行分析。全书分为25讲,首先解读 汤液经法图 的基本原理,接着按照 肝木 心火 脾土 肺金 肾水 的顺序进行各脏腑治疗方的解析,并在其中穿插讲解五味配伍化合理论、中药五行属性、辅行

    • ¥68 ¥68 折扣:10折
    • 《肘后备急方》全本校注与研究 葛洪肘后肘后方中医名著中医工具书 中医急症诊治专著内科外科虫兽中毒百病备急丸散及牲畜病 广
    •   ( 4902 条评论 )
    • 葛洪 /2018-01-01/ 广东科技出版社
    • 《肘后备急方》为晋代名医葛洪所著,是我国现存较早、实用价值很高的一部方书,也是现存*早的急症诊治专著,以廉验效宏而被誉为 岭南中医*书 。现存《肘后备急方》全书八卷,共73篇,采取因病检方的编写体例,涉及的疾病上百种,一至四卷内科病为多,五至六卷为外科病,七卷为虫兽、中毒等,八卷为百病备急丸散及牲畜病。葛洪对于诸多疾病的认识可以说是开创了我国传染病学和临床急症学的先河,因此一直受到后世医家的推崇。其以青蒿治疗疟疾的经验更为今日青蒿素抗疟发明之远因,屠呦呦教授正是受《肘后备急方》启发,发明青蒿素治疗疟疾的新疗法,于2015年荣获诺贝尔生理学医学奖。 本项目首次精选现存版本中刻本清晰,内容*完备的广州儒雅堂刻本加以校注整理,同时将《外台秘要》《千金方》《普济方》《医心方》《医方类聚》中明确注明

    • ¥77.4 ¥90 折扣:8.6折
    • 世补斋医书
    •   ( 3239 条评论 )
    • 陆懋修 著 /2014-10-01/ 中医古籍出版社
    • 《100种珍本古医籍校注集成:世补斋医书》括六大部分:《文》16卷为医学论文集,集中了陆懋修的医学观点,内容涉及广泛。其主要内容是论述天理论、伤寒学说、六经病方说、温病、瘟疫学说、各科疾病以及对各家学术观点的评价。《不谢方》一卷记载了陆氏自创的28个方剂,大多取法伤寒,而用又比较平和。多以祛邪为主,绝少补益之品。《伤寒论阳明病释》四卷记载了陆懋修对阳明病的见解。前两卷是陆懋修依据《伤寒论》原文对阳明经病、阳明腑病所作的发挥,后两卷是陆懋修总结了前人对阳明病的论述而作的集解,分为阳明经病集释、阳明腑病集释。《内经运气病释》九卷(附《内经遗篇病释》一卷)是陆懋修依据《内经》有关运气的论述而作的注解和发挥,在深入研究了运气学说的基础上,提出了 六十年一气之大天 的观点,说明在的时期内,可以推

    • ¥53.2 ¥56 折扣:9.5折
    • 神农本草经(精版):传承千年的药物学经典著作
    •   ( 2187 条评论 )
    • 高海波谭兴贵 主编 /2016-03-01/ 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
    • 《神农本草经》是我国现存*早的药物学经典著作,全书分为上、中、下三品,共载药物365种,是传统中医药工作者案头的工具书之一。本书精选《神农本草经》原著中300种草药植物物手绘图,并对植物的根、茎、叶、化、子等部位做详细的解读说明,植物各部位的药性一目了然!此外,本书更是集各家之精华于一体,在阅读此书过程中,读者同时可以浏览到众多医学名著精华。

    • ¥57.2 ¥88 折扣:6.5折
    • 备急千金要方校释
    •   ( 4911 条评论 )
    • (唐)孙思邈 著,李景荣 等校释 /2014-12-01/ 人民卫生出版社
    • 中医古籍整理丛书由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将民国之前的中医名著几乎全部囊括其中,除少数著作外,大多为繁体竖排,封面设计素雅,采用锁线装适合长期保存,校勘严谨,实为中医古籍的*版本。 这套丛书启动于八十年代初,大多出版于八十年代末至九十年代初,有少数书如《黄帝内经太素》直到近年才出版。这套丛书的校勘者大多是中医学院成立前打下的中医底子,其功底绝非现在一般的所谓 教授 所能比,现在很多都已经作古,这套书也就成为了绝唱。本册为《备急千金要方校释》。

    • ¥77.2 ¥99 折扣:7.8折
    • 胡希恕伤寒论讲座
    •   ( 6207 条评论 )
    • 胡希恕 /2008-07-01/ 学苑出版社
    • 胡希恕(1898-1984),当代著名中医学家,屈指可数的伤寒大家,其学说贯穿大论诸条,于临床每多实效。本书是根据先生生平*后一次讲授《伤寒杂病论》(以明代赵开美本核校)的录音资料整理而成。此时其学术思想已处于成熟期,理论与临床造诣已臻化境,尤能深入浅出地娓娓道来。其真知灼见在讲课录音中处处闪现,贯穿始终。读文章著作,大意虽能知晓,但其细节处仍嫌模糊,现在闻其亲自讲解,自比看文章更进一步,特别是讲解中的一些 闲话 ,更多启发之处。书后附有讲方证的内涵和讲柴胡剂的应用两讲,并编制有条文索引、方剂索引。

    • ¥78 ¥78 折扣:10折
    • 胡希恕金匮要略讲座
    •   ( 3023 条评论 )
    • 胡希恕 /2008-07-01/ 学苑出版社
    • 胡希恕先生是当代著名的中医学家,又是当代屈指可数的伤寒大家。作为当代著名的伤寒学家,先生不但擅长治疗外感热性疾病,而且对中医伤寒论的理论有所发展。先生根据长期大量的临床体会和对伤寒论经典理论的深刻理解,针对临床诊治病过程中普遍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一系列具有指导意义的独到见解。这部《胡希恕伤寒论讲座》是根据先生生平*后一次系统讲授伤寒杂病论的录音资料整理而成。

    • ¥75 ¥75 折扣:10折
    • 丹医导引录:徐一贯就医周潜川日志录
    •   ( 306 条评论 )
    • 张明亮编著 /2024-06-01/ 中医古籍出版社
    • 本书以徐一贯就医日志形式阐述丹医理论, 是对周潜川先生传承的学术流派思想的一次系统整理和提高。丹医, 就是丹道中医、丹道医学的一种简称, 而丹道中医则属于一个的中医学术流派。其完整的医学体系及传承, 均限于口口相授、秘密传承, 外人绝难见到, 所以很多人根本不知道还有这派的存在。丹, 有内丹、外丹之分 ; 内丹, 是指以性命双修、凝练 精、气、神 为 丹 的 气脉夫 ,括所有的导引、按蹻、吐纳、存思、行气等自我修炼方法 ; 外丹, 则括自我 修命住世 的饵服食法诀, 括 济世救人 、病苦的所有医方、医术, 以及相关的、火候、炮制等具体的技术与方内丹, 还是外丹, 都可以看作是代的一种 科技 或 技术 , 而 道 则是中国传统哲学的一种概念, 是对宇宙、自然规律的一种概括与描述, 所以 丹道 是丹与道的融合, 是中国传统哲学与代科技的结晶。导引, 有广义

    • ¥121.6 ¥128 折扣:9.5折
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