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上小說「超革命」覺醒! 村上春樹的文字與版畫再次結合,收錄未曾在台發表短篇 〈麵包店襲擊〉與早期短篇〈麵包店再襲擊〉 「前傳」 「名作改稿」復出 「德國插畫」 插畫版「後記」 32K硬殼精裝典藏 上帝、馬克斯、約翰藍儂都死了! 所以不是空腹感讓我們鋌而走險;而是罪惡讓空腹感逼我們上路! 村上早期存在主義名作,飢餓的朋友站起來! 和去年出版大受歡迎的《睡》一樣,本書也是早年「名作」的改稿,將村上 1986 年的短篇小說集中的〈麵包店再襲擊〉加以改稿,並收錄了未曾在時報中文版出現過的〈襲擊麵包店〉, 至於〈麵包店再襲擊〉也適度刪修並搭配版畫更名為〈再次襲擊麵包店〉。書末附上村上對此部改稿作品所寫的〈後記〉。 我曾經兩度襲擊麵包店。 *一次是將菜刀藏在背後,第二次則是開車載著霰彈
宮部美幸筆下唯一的女性捕物!──通靈少女阿初 透過阿初的獨特視野,一則令人感動、神傷的故事, 在百年後,再次搬上人間舞臺。 謎樣的案件,謎樣的一百年,看阿初如何透過她自身的神祕力量找到答案。 享和二年(1802)江戶時代的深川,一位以收集殘蠟為生的老實人吉次突然暴斃。由於死者獨居,平時又沒有與任何人結怨,屋裡也沒有被翻亂的樣子,捕吏辰三與到場的大夫完全查不出死因,僅能推測應是睡夢中心臟突然停止了。*後,由好心的管理人以及D位發現死者的阿熊為可憐的吉次處理後事。只是沒想到準備守靈之際,獨自與死者待在房裡的阿熊赫然發現死者的手指頭好像動了一下。 下一瞬間,屍體竟然坐了起來,借屍還魂了! 自從三歲那一年,阿初的身上就開始具備某種特殊的神祕力量,一直到青春期時,阿初腦海中確實能夠看到一些幻想,
(1)我畫畫,因為語言太有限了。如果用英文、西班牙文或者中文說寫,只有一定的人口比例瞭解你。但是,如果你用畫的,每個人都懂。(p.11) (2)貧窮不會賜給你力量,不會敎你怎樣才能毅力不拔。不。貧窮只會敎你怎樣繼續貧窮下去。(p.22) (3)輸贏不重要。重要的是,你怎麼打這場比賽。(p.203) (4)一個人的生活品質和他對卓越的執著成正比,不論他是在哪個領域上努力。(p.204)
隨書附贈:2019《豐饒之海》金句月曆 他用身體演繹 畢生最出色的作品 台灣三島由紀夫傳記 生前知交近身報導 深刻描述日本文豪虛幻耽美的人生 ※三島由紀夫為何在四十五歲的生命鼎盛時期,走上切腹自殺的絕路? ※一向對政治不感興趣的三島由紀夫,為何最終成為極具爭議的右翼分子? ※他的自殺,是為了自己,為了國家,還是另有隱情? ※他真的如眾人所猜測,是個不折不扣的同性戀者? ※為何他選擇戴上光鮮亮麗的「假面」,試圖隱藏真實的自我? 本書由駐日記者、前金融時報及紐約時報東京分局長亨利.史考特.斯托克所著。斯托克為三島生前好友,也是在他身亡後唯*列席葬禮的外國記者,對三島的生平掌握了大量一手資料。透過本書,我們得以借助作者的回憶回望某個夜晚,三島如何舉起珍藏的「關孫六」模擬武士砍頭的駭人瞬間,並跟隨
這是一個關於文字如何餵養人類靈魂的獨特故事, 一個撼動死神的故事。 死神首度以豐富的感情,為讀者講述一個孤單的小女孩, 如何藉由閱讀的力量,度過人生*艱困的時期。 9歲小女孩莉賽爾和弟弟在戰亂中被迫送到寄養家庭,但弟弟不幸死在旅途中,莉賽爾在弟弟冷清的喪禮後偷了一本掘墓工人的手冊,為的是要紀念自己永遠失去的家庭。 寄養家庭位在慕尼黑凋蔽貧困的區域,大人彼此仇恨咒罵,老師狠毒無情,戰火時時威脅人命。莉賽爾每晚抱著掘墓工人手冊入睡 ,惡夢不斷。養父為了讓她安眠,於是為她朗誦手冊內容,並開始教她識字。 學會認字進而開始讀書的莉賽爾,儘管生活艱苦,吃不飽穿不暖,卻發現了一項比食物更讓她難以抗拒的東西 書,她忍不住開始偷書,用偷來的書繼續學習認 字。從此莉賽爾進入了文字的奇妙
這是世界上浪漫的城市,也是令人火大的城市 彷彿休葛蘭翻版的保羅.韋斯特,被高深莫測的法國老闆挖角到巴黎開設連鎖英國茶館。他興致勃勃,不理會好友的警告,挾著在倫敦成功推動連鎖咖啡館的輝煌成績,滿心期待在花都一展長才,於宣揚英式下午茶的優雅文化之餘,一併實現左擁右抱法國美女的綺想。 但巴黎人豈能容忍世仇英國佬帶著可怕的英國食物到美食之都來放肆。於是他發現自己陷入一連串災難中,不但為法文吃盡苦頭,還受到同事合謀排擠,連出了辦公室都不能倖免:清道夫、侍者、司機、藥劑師、記者一連串的罷工,讓他屎運連連。而他所認識的巴黎女人,不但在床上、廚房裡乃至心靈上帶給他意想不到的情愛體驗,也讓他徹底見識到「後女性主義社會中跨種族男女關係的本質」。 在經歷一連串的生存挫折和貼身肉搏之後
與莎士比亞戲劇、但丁《神曲》齊名的世界文學瑰寶之作 德語文學翻譯名家錢春綺精注精譯 愛爾蘭國寶插畫大師哈利?克拉克絕美暗黑插圖 華麗書衣典藏版 《浮士德》是歌德畢生巨作,從二十五歲開始到八十二歲完成,花了近六十年時間。不僅是德國最偉大的文學巨著,更與荷馬史詩、但丁《神曲》、莎士比亞的戲劇,並稱為世界文學的無價瑰寶。 《浮士德》為詩體悲劇,取材於德國十六世紀關於浮士德博士的民間傳說,他用自己的血和魔鬼訂約,出賣靈魂,以換取世間的權利、知識和享受。歌德描寫主人公浮士德探求真理的痛苦經歷,反映從文藝復興到十九世紀初整個歐洲的歷史,揭示了光明與黑暗、進步與落後、科學與迷信兩種勢力的不斷鬥爭,並借助浮士德的抱負和追求,表達出他自身對人類未來遠大而美好的理想。
迎向未來,那些無法告別的青春 吉本芭娜娜最鍾愛作品之一 關於時間、療傷和命運 六則青春疼痛短篇 如果能在地獄得到療癒和寄託,又何苦尋覓天堂? ? 「我想寫出刺痛的感覺,單純寫一些在青春中死命緊咬著痛苦不放的故事。」 ──吉本芭娜娜,二〇一六年新版序(全文收於書中) 從一個人變成兩個人,希望改變來臨的前夕 預見已知未來的恐懼,無法放下過往的傷痛 幸福是緊咬著苦楚也要繼續前行 ★重啟吉本芭娜娜經典計畫──「婚姻四書」系列 《蜥蜴》、《蜜月旅行》、《不倫與南美》、《虹》 找回和芭娜娜一起度過的少女時代 短篇小說集《蜥蜴》可說是芭娜娜創作歷程中第二階段的作品,除了延續其「少女漫畫式」的風格外,更包括了家庭分裂、死亡、離異等要素,在創作觀念上也更為成熟。 同名短篇小說〈蜥
就讀明知大學經濟系二年級的橋本太一和北村洋次、笠木邦彥、五島麻理及佐佐木直美是死黨,五人經常一起行動。團體中的麻理長得漂亮、明理體貼而且家世也好,是許多男生心儀的對象,卻選擇了喜歡成天看書、愛聽龐克音樂的太一。某天,太一和其他兩個男生翹課窩在學校頂樓,看到一個女孩爬過頂樓護欄,張開雙手歪歪斜斜地走在屋頂邊緣。原以為這個女孩要自殺的太一,二話不說地跟著爬過護欄,卻聽到女孩回答:「我只是想在近一點的地方看看廣闊的天空。」這是太一與美丘次相遇。第二次相遇,美丘在學校餐廳裡被一群女生團團圍住,質問她為何搶朋友的男友。她理直氣壯回答:沒有搶,只是睡覺而已,而且對方技術很差,不會再有第二次了;結果雙方大打出手,在餐廳裡掀起軒然大波。太一再度出面解救美丘,而美丘也慢慢和五人團體熟稔起
连黑道都敢惹的日本导演伊丹十三为什么要跳楼自尽? 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大江健三郎一次残暴而精准的演出! 《换取的孩子》是1994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大江健三郎的最新力作。 这是本个人色彩浓厚的「再生小说」,是作者大江对其妻子的兄长伊丹十三(日本知名导演)的自杀而感悟出的新作。 伊丹十三与大江在高中时代即是亲密好友,两人对艺术创作的共同热情使得这段情谊延续了半个世纪,伊丹自杀前留下了30卷录音带,成了大江怀念挚友的管道,他试着与死者的灵魂沟通。 本书将会是怎样的一段死生对话呢!
本書可說是目前日本受矚目直木賞作家――角田光代的出道處女作,曾經榮獲「海燕」新人文學賞作品。角田光代擅長以淡淡的筆觸描寫男女之間、同性之間、家族之間的微妙情誼,不譁眾取巧的寫作方式,引起許多女性的共鳴。去年她以《對岸的彼女》一書榮獲直木賞後,更奠定她在日本文學界屹立不搖的地位。 晴男、立人和我。既非戀人也非家人的三個人,開始我們的共同生活。生活中的規則,就是「禁止室友之間的不當異性行為」─對我這個真正的家庭已經破滅的人來說,在這裡的生活有著一種奇妙的溫馨且幸福。我總認為,可以永遠在沉浸在這個舒服的空間……。除了本書同名作品「幸福的遊戲」(「海燕」新人文學賞得獎作品)之外,另收錄其他兩篇短篇作品。作者簡介:角田光代一九六七年生於神奈川縣。早稻田大學文學部畢業。一九九○年以〈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