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是作者在复旦大学数学系主讲 空间解析几何 课程20多年的结晶,全书共3章,*章,直线与平面;第二章,曲线与二次曲面;第三章,非欧几何,包括球面三角形、射影平面几何与双曲平面几何等内容. 书中许多定理和事实是重新证明过的,有些章节完全是作者自己编写的. 每章附有一定数量的习题,其中不少习题是复旦大学数学系 空间解析几何 课程的考题. 本书可作为综合大学数学和应用数学专业 空间解析几何 课程的教材,也可作为教师教学参考用书.
本书是学习黎曼-芬斯勒几何(简称芬斯勒几何)的入门教材。全书共十章,作者以较大的篇幅,即前五章介绍了芬斯勒流形、闵可夫斯基空间(即芬斯勒流形的切空间)上的几何量、陈联络,以及共变微分和第二类几何量、黎曼几何不变量和弧长的变分等基本知识和工具。在有了上述宽广而坚实的基础以后,论述芬斯勒几何的核心问题,即射影球丛的几何、三类几何不变量的关系、具有标量曲率的芬斯勒流形、从芬斯勒流形出发的调和映射、局部射影平坦和非局部射影平坦的芬斯勒度量等。它们既是当前十分活跃的研究领域,也是作者研究成果的领域之一,含有作者独到的见解。本书每章内都附有一定数量的习题,书末附有习题解答和提示,便于读者深入学习或自学。 本书可作为综合性大学、师范院校数学系与物理系高年级本科生和研究生的教材或教学参考书,也可
本书是复流形的一大经典(全英文版),也是陈省身先生著名的著作之一。该书是1995年版复流形理论第2版的修订版。本书以作者在California大学的讲义和Canadian数学学会的研讨班为蓝本,全面地讲述复流形理论在代数几何、复函数理论、微分算子等理论中的重要作用。本书的*特点是复流形理论的微分几何方法是在S.-S.Chern著作的影响下发展起来的,作为第2版对该理论的引入和表示很完美,被众多数学界的学者、专家所引用,是学习Riemann几何的一本理想参考书。
几何三大难题困扰了人类2000多年,让许多伟大的数学家为之辛勤地思考并耗费大量的精力,人类也在解决他们的过程中发展了新的数学。因此了解这些问题以及了解这些问题是如何解决的,对学数学的人和对数学感兴趣的中学生来说是很有意义的。本书以很少的篇幅,从历史的发展的角度展开,穿插了一些历史资料和生动的故事。另外作者设计了一系列的习题,让读者参与到问题的解决中去。本书自1969年出版以来,直到现在仍是一本很受读者欢迎的读物。本书适合对此感兴趣的大学生,中学教师,以及有较好代数和几何基础的中学生等阅读。
《数学思想方法(第2版)》共十三章,分为三个部分。主要介绍数学思想方法的两个源头、数学思想方法的几次突破、数学的真理性以及现代数学的发展趋势.对于了解现代数学观、确立现代数学教学观颇有帮助。中篇分别对数学教学中常用的抽象与概括、猜想与反驳、演绎与化归、计算与算法、应用与建模,以及分类、数形结合、特殊化等数学思想方法进行了比较详细的介绍,旨在让学员能较好地掌握这些重要的数学思想方法。下篇主要阐述了数学思想方法与素质教育之关系、数学思想方法教学的主要阶段及其原则。
代数几何是数学中的一个重要分支,国内外很多著名的数学家都从事过对它的研究。本书从一道IM0试题的解法谈起,详细介绍了代数几何中的贝祖定理。全书共分五章,分别为:一道背景深刻的IM0试题、多项式的简单预备知识、代数几何中的贝祖定理的简单情形、射影空间中的交、代数几何、肖刚论代数几何。 本书可供从事这一数学分支或相关学科的数学工作者、大学生以及数学爱好者研读。
《平面解析几何方法与研究(第3卷)》全面系统地介绍了欧氏平面解析几何的有关重要内容,是作者参考了多种有关论著并结合自己的教学经验整理而成的,《平面解析几何方法与研究(第3卷)》对进一步理解平面解析几何基本内容、拓宽知识面都有很大帮助,对于书中的难点和一般解析几何书中不常见到的内容作者都做了严谨而详细地论述,并配备了较多例题,每个例题都具有典型意义,是对正文的重要补充,这些例题对理解重要概念、掌握解析几何方法有重要作用,因此,《平面解析几何方法与研究(第3卷)》是一本有价值的数学教学参考书。
作者方运加以通俗易懂的语言阐述了坐标的概念,从一些简单的几何问题人手,讲述了利用坐标法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基本方法,对比了坐标法、代数方法与几何方法在解题思路、方法的不同特点。在介绍一些基础性的以及若干较复杂但饶有趣味的问题在应用坐标法解题的过程中,使读者清楚地看到坐标概念是代数学与几何学结合的桥梁与一个学科分支――解析几何学――的产生和发展的必然性,并了解它成为强有力的数学工具的基本内涵。 《坐标法》是读者学习解析几何以及高等数学的一本启蒙书,它无论在学习与掌握坐标法还是在建立新的数学观念方面,以及对中学生的数学素养的提高,都会起到良好的作用。本书对大学、专科学校学生也有参考价值。
尤承业编著的《解析几何》是学习几何学的入门教材。书中既讲解了空间解析几何的基本内容和方法(向量代数,仿射坐标系,空间的直线和平面,常见曲面等),等讲解了仿射几何学中的基本内容和思想(仿射坐标变换,二次曲线的仿射理论,仿射变换和保距变换等),还介绍了射影几何学中的基本知识,较好地反映了几何学课程的全貌。全书共分五章,每章内都附有一定数量的习题,书末附有习题答案和提示,便于读者深入学习或自学。《解析几何》突出几何思想的教育,强调形与数的结合;方法上强调解析法和综合法并重;内容编排上采用"实例-理论-应用"的方式,具体易懂;内容选取上兼顾各类高校的教学情况,具有广泛的适用性。《解析几何》表达通顺,说理严谨,阐述深入浅出。因此,《解析几何》是一本颇具特色、为广大高校欢迎的解析几何
本书是作者从事高等几何教学20余年经验的结晶,主要内容包括射影平面、射影变换、变换群观点、二次曲线理论、几何学简史等。本书科学体系严谨,内容精炼,深入浅出、语言生动,图文并茂,易教易学。同时,本书还配备了作者授课时用的电子教案,以供广大教师、学生参考。 本书可作为高等院校数学专业本科生和专科生的教材,亦可供有关人员参考。
几何变化多,很有趣,也难学一些.这本书,选用概念、定义、公理、定理、证明、添线和推理方面的疑难问题,既重视讲清道理和思路,也重视指点方法和技巧,内容实用.特别是对添辅助线证题感到困难的同学,能从中得到许多帮助.
本书可用做高等院校本科数学专业的高等几何课程的教材。本书的宗旨是简要地介绍射影几何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和方法,希望帮助读者发展几何空间概念,了解克莱因(Klein)的变换群观点,明确射影几何与仿射几何、欧氏几何的内在联系和根本差别,提高解决几何问题的能力,为进一步学习现代数学打好基础。此外,本书还简单地介绍了n维射影空间以及不同基域(如实数域、复数域和有限域)上的射影空间的初步知识,使读者进一步了解抽象空间的概念,并作为桥梁以便于读者接触现代数学知识。 本书以克莱因的变换群观点贯穿始终,内容着重论述各种变换,包括1维射影变换,透视变换和对合,直射变换,对射变换,配极变换等,并且分别建立了射影变换群、仿射变换群、相似变换群和正交变换群。每种群对应于一种几何,并通过变换群的关系揭示出所
本教材作为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规划教材之一,是在四川大学数学学院各专业多次讲授解析几何课程的基础上形成并修订的。主要内容包括向量代数,直线与平面,常见曲面,二次曲线和二次曲面,正交变换和仿射变换,平面射影几何简介等。 本教材各章节的主要数学思想显著、突出,脉络清晰分明。丰富的历史背景的介绍,穿插在各章节的开放性的思考题、练习题使教材更加充实。本教材强调几何的直观性,努力处理好几何与代数的关系,内容详略得当,注重与后继课程的衔接,为学生建立了一个整体的框架。 本教材可供综合性大学和师范院校数学系的教师和学生使用,也可作为科技工作者学习解析几何课程的参考书。
本书从出版至今已近10年,虽然中问经历过修订,但仍感到还可以进一步完善。此次第二版,考虑到不少专业对“空间解析几何”课程的授课学时有所减少,以及结合近10年来自己的教学实践,做了以下几方面删减与修改: 1.作为本课程预备知识的“空间坐标系”与“向量代数”两章,在删去一些内容后合并为一章。 2.第7章“射影几何”在版中,仅用作知识面的扩充和提高,因授课学时所限,此版删除。 3.新版中语句更为简练,数学名词与符号更加规范(如“矢量”改为“向量”,公式中“投影”改为“Prj”等)。 4.修改与增加了一些例子和插图。 5.书中带“*”的章节为选讲内容,不作要求。
本习题集内容有:正投影中点、直线、平面、投影变换、平面立体、曲线、曲面和曲面立体,以及轴测投影、阴影、透视投影和标高投影的习题。 本习题集供高等工业学校中土木和建筑类型各专业的“画法几何和工程制图”以及“画法几何和阴影、透视”课程使用。其中正投影和轴测投影部分也可供其他工程专业选用。该习题集是同济大学出版社同时出版的《画法几何》(第三版)教科书的配套教材。 为了帮助广大学生学好“画法几何工程制图”课程,同济大学出版社还出版了《画法几何解题分析与指导》,可供学生学习、解题时参考。
《几何画板课件制作教程(第三版)》主要以范例的形式全面介绍新版几何画板软件的新功能、 新特点,并结合数学课件特点系统地介绍课件设计开发的方法和技巧。 结合开发过程挖掘几何画板的潜在功能及技巧,创意出许多新的知识内容表现方式和方法,将一个二维工具推广到三维空间的应用,极大地丰富了几何画板的创作空间。另外随书光盘中收录了大量的课件素材,《几何画板课件制作教程(第三版)》各章配有许多实例,并附有习题,供读者参考。
本书是*“高等教育面向21世纪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计划”的研究成果,是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和普通高等教育“九五”国家*重点教材,主要内容为线性代数与空间解析几何。 本书力求以近现代数学思想、观点统一处理有关内容,较传统工科的相应教材有了较大的拓宽、充实、更新和提高。全书以线性空间与线性映射为主线,将线性代数与解析几何融为一体,并与分析的内容相互渗透,使之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以培养学生抽象思维和逻辑推理能力,加强应用数学能力的培养,也使课程体系整体优化。全书共八章,各章后均配有习题,书末有习题答案与提示。本书可作为理工科院校对数学要求较高的非数学类专业本科生教材;适当补充部分内容后也可作为信息与计算机科学等理科专业相关课程的教材。
本书是作者对近年来关于不确定原理方向已有研究成果的总结.其内容既吸收了国外数学家关于这个领域的经典论述和*研究进展,也包括了作者在此方向取得的一些研究成果.为方便读者阅读,在撰写过程中尽量做到详尽,特别是对已有的来自国外文献的阐述做了较多补充,有些内容甚至改写或重写,以使得本书更加完备.本书分为8章,包含欧氏空间、Heisenber9群、二步幂零lie群、非紧秩1对称空间、调和NA群、半单lie群、复空间以及Schwartz空问上的不同形式的不确定原理.本书内容力图由浅入深,为对分析数学有兴趣的读者提供二本合适的参考书. 本书可供大学数学系学生、研究生、教师和有关的科学工作者参考.
本书集中介绍了近几年出现的、在研究分形的数学理论中行之有效的各种新技巧,其中包括各种研究维数及分形集和分形测度的其它参数的方法,以及概率分析中的重要定理,如遍历定理和更新定理在分形研究中的应用,同时还阐述了许多新的更复杂的技巧,如热力学形式体系及切线测度等,这都是深入研究分形必不可少的工具。 本书可以看成是《分形几何一数学基础及其应用》一书的续篇,是深入进行分形理论研究的教科书和参考书。 本中译本的翻译出版获得了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的部分资助。
本书是复流形的一大经典(全英文版),也是陈省身先生的著作之一。该书是1995年版复流形理论第2版的修订版。《复流形(第2版)》以作者在California大学的讲义和Canadian数学学会的研讨班为蓝本,全面地讲述复流形理论在代数几何、复函数理论、微分算子等理论中的重要作用。《复流形(第2版)》的优选特点是复流形理论的微分几何方法是在S.-S.Chern著作的影响下发展起来的,作为第2版对该理论的引入和表示很完美,被众多数学界的学者、专家所引用,是学习Riemann几何的一本理想参考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