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介绍了摩擦学的基础知识,主要涉及表面和摩擦、磨损、润滑三大领域。全书共7章。第1章为绪论,介绍摩擦学的历史、 现状和发展趋势。第2章为机械系统中的表面和摩擦,介绍真实表面、接触与摩擦。第3章为机械部件的磨损,介绍基本的磨损类型、机理及其防护技术。第4章为润滑剂的选择与润滑设计,介绍润滑状态的确定方法、相应的润滑剂选择方法和典型润滑结构的设计。第5章为典型表面摩擦学设计,针对典型工况,简述常见的摩擦学设计方法,包括表面处理、织构技术等。第6章为机械摩擦学分析与测试,介绍从实验室标准试样试验到工程实际台架试验的试验方法。第7章为典型零部件的摩擦学分析,以工程中的滚动轴承、滑动轴承、导轨与滚动丝杠等典型部件为对象,介绍摩擦学在其中的应用。各章末附有思考练习题。本书可作为高等院校 摩擦学 课
全书共分十一章,内容包括线性弹性力学问题基本提法、弹性力学变分原理、圣维南问题、平面问题、空间问题,以及板壳理论等,特别对有关的数学物理基础做了严格而简要的叙述。各章末附有习题。在后一章汇集了常见弹性力学问题的解析解。 书中各方程统一在正交曲线坐标中讨论,由于采用了外微分和并矢的工具使得叙述变得简法明了。书末附录列出了各种常见曲线坐标系中的公式集以便读者查考。 本书可做为大学系本科生弹性力学课教材及研究生基础课教材,也可供应用数学专业以及土建、机械、航空、造船等专业的师生和有关人员参考。
本书收集了作者近20年中陆续发表或尚未发表的30多篇文章。分为人物篇、事件篇和议论篇三部分。这些文章概括了作者认为对力学发展乃至对整个科学发展比较重要而又普遍关心的课题,介绍了阿基米德、伽利略、牛顿、拉格朗日等科学家的生平与贡献,也介绍了我国著名的力学家,还对力学史上比较重要的事件,如能量守恒定律、梁和板的理论、永动机等的前前后后进行了介绍。每篇文章中,有作者对历史事实的认真考据,也有作者独到的见解;同时,涉及当前科学和力学发展有关的基本问题,作者也发表了一些议论。本书对科学史有兴趣的读者、对学习力学的学生和教师,都是一本难得的参考书。
本书力求用简洁明了清晰的语言, 介绍连续介质力学基础知识及其应用方面的问题。其主要内容主要包括: 笛卡尔张量的基本知识, 连续介质力学的应力原理, 连续介质的运动和变形描述, 变形热力学和连续介质力学的守恒定律, 连续介质本构关系的初等理论, 以及流体力学、固体力学和爆炸与工程力学中的典型问题。
本书是作者在北京大学力学系近30年的教学基础上编写和修改而成,对读者掌握材料力学的基本知识并进而学习固体力学的有关课程是一本极为有益的启蒙教材。本书按照综合性大学力学专业的教学要求,分九章系统讲授了材料力学的基本内容。全书以一维结构为纲,以弹性变形为主体进行论述,建立了一个在内容上少而精的材料力学教学体系。本修订版除保留版重点突出,层次清楚,基础概念叙述严格,理论推导严谨简练等特色以外,还特别吸收国内外同行的教学科研成果,对部分章节进行了必要的修改和补充,每一章都增加了例题和习题,特别是习题,共增加了近250题,书末并增加了含有假定计算、平面图形的几何性质,以及型钢规格表和名词索引等内容的附录。因此修订版在内容上更加全面,系统上更加完整,更适应当前教学的需要。 本书可供高校理工科
《流体力学/普通高等院校教材》根据高等院校土木工程专业的本科生流体力学课程教学大纲,同时参照注册结构工程师等考试大纲要求编写而成。全书共分为10章,内容分别为:绪论,流体静力学,一元流体动力学基础,流动阻力和水头损失,孔口、管嘴出流和有压管道恒定流,明渠恒定均匀流,渗流,相似原理和量纲分析,流体运动参数的测量和实验。书中对主要的流体力学术语标注了英文,每章配有课后习题。 《流体力学/普通高等院校教材》可作为高等院校土木工程专业流体力学课程的教材,也可作为环境类专业和给排水等专业工程流体力学或水力学课程的辅助教材,或可供其他专业及有关科技人员参考。
本教材是根据高等学校理工科非力学专业“材料力学课程教学基本要求”,结合创建应用型本科院校并依据“材料力学”课程教学大纲的内容和要求编写的。本书共12章,包括:绪论、轴向拉伸与压缩、剪切、扭转、弯曲内力、弯曲应力、弯曲变形、应力状态分析和强度理论、组合变形、压杆稳定、能量法、动载荷及交变应力、附录等。本书重视讲解基本概念和基本分析方法,注重学生分析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除绪论外,各章均有一定数量的例题和习题,并附有习题答案。
全书共十三章,内容包括:流体的基本物理性质、流体静力学、流体运动学基础、流体动力学基本方程、黏性流体的管内流动与管路计算、流体的旋涡运动、不可压缩流体平面势流、不可压缩流体二维边界层、紊流射流、机翼和叶栅工作原理、气体动力学基础、相似原理与量纲分析、两相流体力学。各章均有数量的例题和习题。 本书为高等学校能源动力类专业本科教材,也可作为相关工程技术人员的参考书。
本书是根据国家*审定的《理论力学教学基本要求》和《理论力学函授教学大纲》,为配合孟庆东、钟云晴等编的《理论力学简明教程》一书而编写的辅助教材。同时,本书又有其完整性、独立性和通用性,因而也可独立使用或与其他同类型教材配合使用。本书在编排上按照《理论力学简明教程》的章节顺序,每章包括:(1)内容提要;(2)学习基本要求与方法指导.重难点提示;(3)典型例题分析;(4)习题解答;(5)自我测验题。书后附有试题库。 本书可作为高等学校学生的学习参考书,特别适合各种成人教育的学员(如函授、夜大、自学、职大、远程教育等)作为学习理论力学的辅导用书,也可作为考研学生及相关教师的参考用书。
著者根据多年来在北京大学力学系为本科生讲授“高等弹性力学”课程讲稿的基础上编写成本书。此书系统地介绍了20世纪下半叶数学弹性力学在理论上的一些进展,例如:弹性通解及其完备性、二维各向异性弹性力学的Stroh理论、轴对称问题Aлekcahцapob复变解法、Mindlin问题、发散积分的有限部分和Radon变换在弹性力学中的应用、板的精化理论、Beltrani-Schaefer应力函数、Sternberg-Eubanks意义下的集中力、各种边界积分方程、Kupradze弹性势论、Saint-Venant原理的精确叙选和严格证明,以及板的Gregory边界条件和Eshelby问题等。书后的参考文献可供读者深入研究相关课题。本书叙述严谨简洁,深入浅出,引人入胜,易于阅读。 本书可作为大学力学系研究生的教材,也可作为土木、机械等系研究生的参考教材;同时也可供从事相关专业教学与研究的教师和科研工作者参考。
本书为适应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需要所编写,编写过程中参考了*高等学校力学教学指导委员会制定的《理论力学课程教学基本要求》,同时融入了编者多年的教学经验,作为教材可参照中、少学时(52-76)要求执行。全书共14章,包括静力学基础、平面汇交力系与平面力偶系、平面任意力系、空间力系、摩擦、点的运动学、刚体的简单运动、点的合成运动、刚体的平面运动、质点动力学的基本方程、动量定理、动量矩定理、动能定理、达朗贝尔原理。本书在叙述问题时,突出受力与运动分析,注重对学生综合分析能力的培养,具有很强的教学适用性,有助于培养工程应用型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