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4年10月16日,还“一穷二白”的中国,终于随着原子弹一声震天响,高昂着头,冲人世界上仅几个国家独占着的“有核国家俱乐部”。中国人民实际上是从这时起,真正站了起来。这一国家战略行为带来的巨大威力,至今仍然能被全世界感受到。 四十多年后的今天,中国原子弹爆炸引发国际对中国侧目方面的图书并不多见。中国原子弹研制过程有多艰难、又有多“土”方面的图书,则更不多见。中国原子弹爆炸的那一瞬间,形成的“中国式蘑菇云”,又是谁去勇敢地拍摄的方面的图书,则干脆没有出版过。 现在,辽宁人民出版社隆重推出《中国蘑菇云》,就是要把勇敢的拍摄者眼中的“中国原子弹”的故事发表出来,使今天的50后60后们,能再次回到美丽的记忆中去,感受一下当年中国人最牛的时刻;使今天的70后80后甚至90后们,能隔着时空隧道,也可
本书由全国中学生物理竞赛委员会编写,除了收录有竞赛简介、竞赛章程、内容提要之外,还最新收录了2022年第39届全国中学生物理竞赛预赛、复赛、决赛试题及参考解答,以及第52届国际物理奥林匹克竞赛试题,第22届亚洲物理奥林匹克竞赛试题。本书图文并茂,清晰严谨,非常注重基本知识的拓展,使学生能够综合运用基础物理知识去联系实际、思索问题和解决问题。本书由全国中学生物理竞赛委员会编写,是中国物理学会全国中学生物理竞赛委员会指定的参考书,写入了“全国中学生物理竞赛内容提要”。本书是准备参加2023年第40届全国中学生物理竞赛的中学生、辅导教师和学生家长的指南。
通过各种各样的实验、游戏、手工想法、故事和食谱,找寻春天的痕迹。培训孩子的观察能力,更能培养他们仔细、耐心、自我学习的能力。 每天接触的生活大环境其实是他们最大的财富!水果、蔬菜、植物、草木……它们有什么特性?它们的生长需要经历哪些阶段?看似微不足道的细节,背后却隐藏着无穷的知识和智慧。教育孩子从身边环境观察起。本系列绘画风格淳朴可爱,知识讲解生动仔细,充足的信息量定会让孩子们的阅读意犹未尽。每一章结束处,敏锐的小侦探们会找到建筑属于自己的小花园的小技巧。
本书的主角是 电老虎 一个能力强大、脾气暴躁、非常不好控制的 猛兽 ! 本书从古人对摩擦生电的认识说起,以在历史上曾经产生过重大影响的科学家(如富兰克林、爱因斯坦、戴维、贝尔、爱迪生、法拉第、麦克斯韦、赫兹、库珀等)及其重要的发明贡献为脉络,结合他们的生平,讲述人类认识电和利用电的有趣历史。比如,人类是怎样从摩擦生电现象中发现电的存在的,电鳗可令其他动物丧命的神秘力量到底是什么,富兰克林是如何用风筝收集闪电的,科学家是怎样改良发电机的,爱迪生又是怎样把纽约市变成历史上率先用上电的 不夜城 的 阅读本书,在科学发展的历程中探索,你不仅可以了解有趣的科学知识,还能从一个个小故事中获取很多做人的道理、学习的方法。
基本信息 书名: 物理世界奇遇记(中译本) 作者: (美)乔治 伽莫夫//(英)罗素 斯坦纳德|译者:吴伯泽 开本: *: 35 页数: 现价: 见顶部 出版时间 2008-04-01 书号: 9787030215680 印刷时间: 出版社: 科学出版社 版次: 商品类型: 正版图书 印次: 内容提要 作者简介 乔治 伽莫夫(George Gamov)1904年生于俄国的敖德萨市。1928年在原苏联列宁格勒大学获物理学博士学位。1928~1931年先后在丹麦哥本哈根大学和英国剑桥大学师从著名物理学家玻尔和卢瑟福从事研究工作。1931年回到列宁格勒大学任教授。1933年在巴黎居里研究所从事研究。1934 精彩导读 3 汤普金斯先生请了个疗养假 汤普金斯先生为他那次在相对论性城市的奇遇而感到很高兴,但他也觉得有些遗憾
本书用浅显易懂的语言和生动有趣的漫画讲述量子力学知识。从身边常见的手机、电脑等物品来解读量子力学原理,将光子、电子等微观粒子拟人化,用漫画来呈现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让读者享受轻松阅读体验的同时,获得专业的量子力学知识。 本书分为9章,第1章介绍量子力学的基本概念;第2章介绍拍照设备中的光电效应;第3章介绍显微镜和量子隧穿效应;第4章介绍半导体和能带理论;第5章介绍激光的原理及其在生活中的应用;第6章介绍超导材料及其发展现状;第7章介绍量子计算机;第8章介绍量子隐形传态;第9章以量子引力收尾,激发读者对科学的兴趣。 本书内容浅显易懂,漫画生动有趣,适合对量子力学感兴趣但又没有时间和知识储备去阅读专业书籍的人士,以及中小学生。本书适合广大摄影爱好者、专业摄影师及对中华美学感兴趣的读者阅
数理科学描述自然现象时有三种基本的逼近框架。一是确定论的周期模式,以二体问题为可解范例;二是概率论的随机描述,以布朗运动为试金石;三是从标度不变性和自相似性出发的描述,以抛物线映射所导致的混沌动力学为典型。特别是第三种框架,可以基本上用初等数学,再加极少量微分学知识,做相当全面和深入的演示,把尺度变换下的不变性、普适性、标度律、临界指数、分形、分维、符号动力学、重正化群等重要物理概念和方法讲明白。《从抛物线谈起》一书就是实现这一纲领的尝试。修订再版时,除了补足1995年第二次印刷时在"重印后记"中提到的应当增补的内容,如周期数目、语法复杂性、与扭结理论的关系,还要增加二维映射、吸引子的刻划等内容,
本书以时间为线索,选取了历史上50个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事件,如沃伦·菲尔德历法遗址的发掘、地心说的建立、第一台实用型望远镜的发明、欧拉恒等式的发表、标准化测量体系的健全,以及《天文学大成》《天体运行论》《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费曼物理学讲义》等巨著的出版。任何科学领域的进步都不是突然实现的,而是一个以前人的成就为基础,不断积累知识的过程。本书生动展现了物理学的发展进程,告诉我们人类是如何达到今天的成就的。 本书适合青少年及物理学爱好者阅读。
本书为年轻人献上了一堂精彩的物理通识课,分为*物理篇、近代物理篇两册。全书从时间、空间等基本概念开始讲起,基于粒子宇宙图景、力学逻辑等核心思想,构建起质量、能量、动量等相对复杂的概念。在这个框架下,本书用简单的原理和公式解释了日常生活中的直观现象,逐渐搭建起一座物理学大厦。作者用生动通俗的语言描述了搭建物理学大厦的每一步,让我们明白物理学家是如何思考的,物理学又如何通过一步步实践变成*的样子。本书用这种循序渐进的方式,把物理学的基本逻辑和思维方法传递给读者。
本书全国中学生物理竞赛委员会编写,是中国物理学会全国中学生物理竞赛委员会指定的考试用书,全真试题及解答,写入了“全国中学生物理竞赛内容提要”。本书列出了第40届预赛、复赛和决赛试题及参考解答,试题与考试时所用试卷相同,参考解答则对应于实际评分的步骤要求。2023年国际物理奥林匹克竞赛的英文原版试题及中文对照,由南开大学物理学院老师翻译,译稿质量很高。本书图文并茂,清晰严谨。非常注重基本知识的拓展,使学生能够综合运用基础物理知识,去联系实际、思索问题和解决问题。 全国竞赛委员会成员来自33个省级行政区,具有广泛的代表性和推广力。本书是准备参加全国中学生物理竞赛的中学生、辅导教师和学生家长的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