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化学实验》内容包括:分析化学实验的基础知识、定量分析实验仪器和基本操作、酸碱滴定实验、络合滴定实验、氧化还原滴定实验、沉淀滴定与重量分析实验、常用分离方法实验、吸光光度分析实验、综合实验等9部分。本教材注重了将学科的传统内容与现状、发展相结合,使学生通过学习本课程更进一步理解分析化学理论知识,培养学生严谨、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确立严格的量的概念,提高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本标准修改采用日本工业标准JIS K 0124—2002《高效液相色谱法通则》(英文版)。 本标准根据JIS K 0124—2002重新起草。在附录A中列出了本标准章条编号与JIS K 0124—2002章条编号的对照一览表。 考虑到我国国情,本标准与JIS K 0124—2002的主要差异如下: ——引用了我国国家标准GB/T 9008—2007(本标准第2章); ——删除了GB/T 9008—2007中已有的术语和定义(本标准第3章); ——对试剂和溶剂规格分别进行了规定(本标准的5.2和5.3)。 本标准代替GB/T 16631—1996《柱液相色谱分析法通则》。 本标准与GB/T 16631—1996相比主要变化如下: ——删除了1996年版标准的资料性附录附录A、附录B、附录C、附录D、附录E、附录F、附录K、附录M、附录N、附录P; ——增加了第3章“术语和定义”、第5章“水、试剂和溶剂”、第6章“取样及预处理的操作”、
《分析化学实验》是根据“新世纪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规划教材”《分析化学》教学大纲要求和上版《分析化学实验》出版以来各院校使用的实际情况及意见,并根据分析化学发展需要及各院校实验设备现状编写的。全书共七十六个实验,可供全国中医药院校中药、药学类专业及相关专业的分析化学实验课使用,也可供有关专业的分析化学实验选用。 本版实验教材除保持上版实验教材的特色外,对实验内容进行了精选、调整和充实。除在实验前面增加了分析化学实验的任务和要求外,还对分析化学实验中应了解的一般知识作了介绍,包括实验室注意事项、分析用水、化学试剂及定量分析实验常用的玻璃仪器等知识的介绍。 为了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独立工作及创新能力,实验内容除保证必要的基本训练及与本门学科理论教学有关内容的实验外,
本标准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这些专利的责任。 本标准由全国煤化工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 469)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煤化工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煤化工产品检测方法分技术委员会(SAC/TC 469/SC4)归V1。 本标准负责起草单位:国家煤及煤化工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济源市金马焦化有限公司、山西焦化股份有限公司。 本标准参与起草单位:太原宝源化工有限公司、山西三维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北京中科慧杰分析科技有限公司、山西诚宏福得一化工有限公司、辽宁科瑞色谱技术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智建宁、李晋凯、赵建斌、陈战群、张建忠、薛春水、马秀东、郭俊杰、关文顺、康立肾、乔宏芳。
《全国高等学校医学规划教材:基本检验技术及仪器学实验指导》为全国高等学校医学规划教材之一。内容包括医学检验、卫生检验专业学生必须掌握的常用、基本的检验技术,同时也包括适应现代检验专业学科发展需要的仪器学理论知识、应用技能及质量控制等内容。本教材理论联系实际,偏重于应用,强调“实用性”,可作为高等医药院校医学检验及相关专业学生的教材,同时也可作为临床医学本科生、研究生、临床检验工作者、医学专业研究人员的参考书。
本标准按GB/T 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工业过程测量和控制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分析仪器分技术委员会(SAC/TC 124/SC6)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上海精密科学仪器有限公司、上海市计量测试技术研究院、华东师范大学、上海雷磁仪器厂浦东联营厂。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金春法、王巧梅、吴建忠、叶泓、何品刚、何海东。
本书紧扣教学内容,严格按照教学大纲要求的范围和深度,注重试题的严谨和准确,努力体现高等职业技术教育中药专业人员应具备的知识水平,并在试题内容、类型上与我国执业中药师考试接轨,以符合岗位需求。 本书按照教材的章节顺序编排,并在第1版辅助教材《分析化学习题集》的基础上进行了调整。各章前面是学习重点、难点解析,大多数章根据内容的特点设有学法指导,后面是习题及参考答案。
????
本书是在原有《分析化学实验》和《物理化学实验》讲义基础上重新进行整理与组合而成的一本实验教材,既保留了分析化学和物理化学实验中经典、重要的实验内容,又吸收了近年来的化学进展和实验教学改革的 成果。全书由20个精选实验组成,内容包括滴定法、分光光度法、电化学、色谱、原子吸收、胶体、黏度、吸附及反应速率测定等分析化学定量基础实验、分析化学定量综合实验和物理化学实验。 本书适用于高等医学院校药学、生命科学、环境、农学、食品等专业,也可作为相关院校的分析化学与物理化学实验教材和参考书。
本书是《无机及分析化学》(王秀彦,马凤霞主编)的配套教材。全书分8章共51个实验,第1~第3章主要介绍无机及分析化学实验的基本要求、基础知识、基本操作规范和常用仪器的基本操作技术;第4章通过5个实验训练学生的基本操作和动手能力;第5章包含9个基础实验,主要目的是巩固化学的基本原理,加深对知识的理解;第6章安排22个实验,学生通过学习一些常见化学分析的实验技术及其应用,建立起“量”的概念;第7章为6个物理常数的测定实验,加强学生对理论常数来源的了解;第8章设置了9个综合性及设计性实验,旨在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和创新意识。 本书可作为农、林、牧、渔、生物、食品等专业及其他相关专业的教科书或参考书,也可供社会读者阅读。
本书以基本的电分析化学方法为主要内容,在概述电分析化学的基础上,详细论述了各种方法的基本原理以及电分析化学方法应用于实际的可能性、可行性和局限性,给出了一些电分析化学方法的应用示例。全书共分为5章:第1章基本理论,第2章电导分析,第3章电位分析法,第4章电解分析法及库仑分析法,第5章极谱分析法及溶山伏安分析法。本书可作为高等院校化学专业或与化学相关专业的高年级学生及研究生仪器分析课程的教材或教师教学参考书,电可以供从事电分析化学科研工作人员或其他需要应用电分析化学的科技人员参考。
仪器分析实验是一门独立的基础实验课程。本书是21世纪高等院校教材,是编者根据教学改革实践和教学发展需要,结合多年的教学实践而编写的。全书分13章共57个实验,内容包括绪论、发射光谱分析法、原子吸收光谱法、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分子荧光光谱法、红外光谱法、电势分析法、极谱法和伏安法、气相色谱法、高效液相色谱法、质谱分析法、凝胶色谱分析法、热分析法。教材内容既有较广的适用性,又注重体现新技术、新方法,以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使学生既能掌握经典的方法,又具备设计实验的能力。 本书可作为高等院校化学、化学工程与工艺、制药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生物科学与工程等专业的实验教材,也可供相关专业的研究人员参考。
本书是根据全国给水排水专业指导委员会“水分析化学课程教学基本要求”和应广大学生的要求编写的。 本书共分五章,包括:水分析化学教学基本要求和水分析化学教学设计、水分析化学知识点及《水分析化学》(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书后习题及思考题解答,以及水分析化学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及基本操作、模拟试题和解答。书后附有近四年的水分析化学研究生入学真题。 本书可作为市政工程、环境工程、环境科学等非化学类专业的本科生学习指导书,也可作为相关专业考研者的复习指导书。
本书与高等职业技术教育药品类专业卫生部“十一五”规划教材《分析化学》配套,供药品类专业以及其他专业的分析化学实践教学使用。本书在选题方面,既注意配合分析化学理论教学的需要,同时也考虑到药品专业的实用性而精选实践内容。全书共分五章,有四十二个实践。章为分析化学实践基础知识;第二章为分析天平与称量练习;第三章为滴定分析法实践;第四章为仪器分析法实践;第五章为分析方案设计实践。为了科学有效地考评学生掌握分析化学技能情况,在附录中还编写了分析化学技能考评内容和评分参考标准以及考评方法,对量化评价分析化学技能作了统一的规范要求。书中所列的实践内容,各学校和各专业可根据实际情况作适当取舍。
陈兴国、何疆、陈宏丽、陈永雷编著的《分析化学内容精选与习题解答》根据兰州大学陈兴国等编的《分析化学》安排内容,章序设置与主教材一致,包括绪论、定量分析概论、分析化学中的误差和数据处理、酸碱滴定法、络合滴定法、氧化还原滴定法、重量分析法和沉淀滴定法、吸光光度法、分析化学中的分离方法和富集技术、复杂物质分析。各章设内容简介和思考题、习题详解两部分。 《分析化学内容精选与习题解答》可作为综合性大学和高等师范院校化学类专业本科生学习分析化学谍程和考研复习时的参考书,也可供从事化学及相关专业教学和科研工作人员参考。
《21世纪高等教育应用型规划教材·环境系列:分析化学实验(英汉双语教材)》分为“分析化学实验基础知识”和“分析化学实验”两部分。同时,《21世纪高等教育应用型规划教材·环境系列:分析化学实验(英汉双语教材)》还特别采用英汉两种语言编写,可为分析化学实验双语教学提供参考,给学习者提供一个学习专业外语的平台,亦可作为研究生开展相关研究工作的参考资料。
《分析化学实验(第二版)》包括两部分内容:分析化学实验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操作,分析化学实验。实验部分主要涉及滴定分析(酸碱滴定、配位滴定、氧化还原滴定、沉淀滴定)、沉淀重量分析、分离富集方法实验、综合实验、英文文献实验等内容,共安排41个实验项目。本书注意内容的应用性、实用性、适用性,强调培养学生分析化学中“量”的概念与独立解决实际分析测试问题的能力。《分析化学实验(第二版)》可作为化学类专业本科生的,同时适用于农林类相关专业,也可作为科研、生产部门有关科技人员的参考书。
本教材是根据相关专业职业岗位对化学知识和技能的实际需求,由高等职业技术学院资深教师编写而成。全书共分十章,包括溶液和胶体、化学平衡原理及四大平衡、物质结构及生命元素、定量分析的误差及数据处理、四大滴定分析法和吸光光度法。每章还配备了知识目标、能力目标、本章要点、知识链接等内容。 本书为高职高专非化学化工类专业“无机及分析化学”课程教材,适用于环境、农林、食品、生物、卫检、制药等有关专业,也可供其他相近专业参考使用。 为更好地突出高职高专教育的应用性和实践性,培养学生的技术应用能力和综合实践素质,《无机及分析化学实验》单独开课,相应的配套教材另成一册。
本教材按卫生部新一轮《全国中等卫生职业教育医学检验专业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的要求编写而成,供中等职业技术教育医学检验专业的师生使用。 按新的《全国中等卫生职业教育医学检验专业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的要求,对上版教材内容进行了有机地整合,在章节顺序和编写体例上均做了一定改进,力求更加符合教学规律。考虑到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本教材还适当地增加了一些新知识、新技术,使其更加满足医学检验岗位和新形势下中等职业学生培养目标的要求;注重其思想性、科学性、先进性、启发性和实用性,树立以全面素质为基础,以能力为本位的新观念,充分考虑中职学生年龄特点,在文字叙述上力求简明、具体,做到浅显易懂,避免繁琐的理论推导和分析。全书共分11个章节,主要内容有:定量分析概述、滴定分析方法、电位分析法、紫
本教材内容选择与编排上考虑到不同相关专业开设工业分析实验的内容有所侧重的特点,共编排了6章。主要包括:水质分析,金属材料分析,岩石矿物、土壤及工业原料分析,化工产品分析,食品分析。全书所选编的73 个实验,涵盖了重量法、滴定法、分光光度法、荧光光度法、红外吸收法、火焰光度法、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薄层色谱法、高效液相色谱法、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电化学分析法等。本书作为实验课教材,有其科学性、系统性和实际可操作性,重点放在学生的化学分析技能训练和分析与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上。 本书可作为高等学校理工科的化学、化工、食品、商检等相关专业的本科生实验课教材,也可供相关技术人员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