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为《防震减灾科普丛书》的第1册,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对有关地震的基本知识进行了介绍。全书共分7章:首先描述了地震的发生背景,即我们生活的地球的演化历史、内部构造以及有关大陆形成的三个假说;在此基础上,解释了地震的成因,并从不同的角度对地震的类型加以划分;然后阐述了全球范围内和我国范围内的主要地震带分布情况;后对地震灾害及发生地震时的伴生现象进行了直观的描述。此外,为了方便读者理解有关地震的基本知识,在第6章对一些常用的地震术语进行了讲解;在本书的后,选择了20世纪以来国内外的几个典型大地震呈现给读者。 本书是一本面向大众的地震科普读物,也可供防灾减灾工程及防护工程专业的学生及教学人员使用。
油气地球化学是利用化学特别是有机化学原理,专门研究油气的生成、运移、聚集与保存及其次生变化的一门科学,它既具有完整的理论体系,也是一门实验性很强的应用学科。学好油气地球化学这门课,不仅需要课堂的理论学习.更需要通过实际操作的实验教学和实习训练。然而,油气地球化学实验需要很多高、精、尖的分析仪器。为了使学生在较短的时间内能较好地掌握有关分析方法和熟悉仪器知识,帮助理解课堂讲授内容,并具有一定实际分析和解决油气地球化学问题的能力,配合教材主要内容,我们油气地球化学教学小组特编写本实验/实习指导书。 本指导书分为两部分,部分为油气地球化学分析实验部分,重点介绍油气地球化学中常见测试项目的分析原理、方法及实验过程中的注意事项等,包括岩石有机碳测定、岩石热解生油评价、镜质体反
"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玩猫狂人”薛定谔写给每个人的科学通识书。这本轻松而有趣的小书不到10万字,却是影响了整个世纪的“科学圣经”:·首提“生命以负熵为食”的观点·开启“生命即信息”的认知革命·推动“分子生物学”的诞生·直接启发了“DNA双螺旋结构”的发现……20世纪30年代末到40年代,薛定谔的兴趣从纯粹的物理学,转向了对生命与心灵问题的思索。为此,他进行了两场跨界演讲,在都柏林三一学院的系列演讲——“生命是什么”,以及在英国剑桥大学三一学院的演讲——“心灵与物质”。这两场演讲后来被整理出版成《生命是什么》一书。薛定谔的演讲震撼了学术界,号召并激励了一大批优秀的物理学家投入生物学研究,包括因发现“DNA双螺旋结构”而获得诺贝尔奖的三位科学家——詹姆斯·沃森、弗朗西斯·克里克和莫里斯·威尔金斯。这
《我的套百科全书:海洋生命》告诉我们在地球的表面,约有71%的表面积被海水所覆盖。在这广阔无际的海洋中,生活着许许多多的生命:千奇百怪的鱼、千姿百态的海兽、五彩斑斓的海贝、长寿的海龟、爱筑礁的珊瑚、五颜六色的海星、像植物的海葵,以及海面上自由飞翔的海鸟等等,真是数不胜数。每个生命都有自己的秘密,让我们一起走近海洋,探索海洋生命的奥秘吧。
.
灾害同样牵动着全国人民的心,从各个企事业单位到各种社会团体,直到每一个普通公民,都在以不同的方式行动起来,纷纷捐款捐物,网络上无数情真意切的祈愿帖子传递着同胞情感,手机中接连不断的慰问信息温暖着灾区人心。无论是捐赠物款,还是祝愿慰问,都表现出举国上下对灾区人民的爱心与真情。同时,海外华侨华人和国际社会也纷纷伸出援助之手。 《地震灾害自救互救防疫》一书对地震发生的原因、地震活动的特征、地震如何预报以及怎样正确面对地震谣传、地震来了怎么办、地震时如何有效地自救和互救、如何处理地震发生后的紧急卫生防疫、如何摆脱地震的心理阴影等问题进行了解答,并通过以往大地震时的20多个典型真实案例,对地震求生进行了生动的诠释。是简明实用的地震常识和自救互救知识读本。
认识宇宙万物的不错入门导览,让天文学变得易懂、可用!美国天文学家西蒙·纽康的经典天文学巨著,风靡全球的科普知识读本。本书从宇宙结构讲起,介绍了天体的运行情况,包括太阳系、如何确定天体的位置、地球的周年运动等,进而讲述了观察天体的工具——望远镜——的发展变化,从最初的折射望远镜到反射望远镜,再到折反射望远镜,并新增了当下的光学望远镜、射电望远镜、太空望远镜等内容。书中还详细介绍了耳熟能详的恒星、行星、星团、星系,以及彗星、流星、小行星等各种天体,并在最后新增了宇宙星系、探索地外生命章节,包括UFO、地球的起源、探索太阳系和银河系等,全面呈现了赖以生存的宇宙的主要构成形态以及各自的特点、宇宙的过去未来等丰富的天文学知识。
雷达影像干涉测量是近年来微波遥感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是国际遥感界的饿一个研究热点,已成为实施数字地球战略及地形测绘、地震火山监测、冰川地质调查、水文生态环境分析的重要手段。本书系统地介绍了雷达影像干涉测量的有关原理和方法,主要阐述了复型数据的饿配准、干涉图的生成、干涉图的处理、相位解缠、高程计算、数字高程模型的生成、雷达影像干涉测量在地形形变监测和提高影像分辨率方面的应用原理等,并详细说明了各有关领域对雷达干涉测量的应用需求和应用研究情况,还介绍了新近的研究成果。本书适用于有关专业高年级科学生的研究生,也可作为有关研究人员的参考书。
本书是21世纪高等学校规划教材,是非测绘专业学习测量学的通用教材——《测量学实用教程》的配套教材,是测量学课程实践性教学环节重要的、不可缺少的教学资料。 全书共分三部分,主要内容为测量学课堂实验、测量学教学实习及附录。书中设计了科学、合理、针对性和实用性都很强的测量学专用的实验、实习报告和记录、计算表格,并单页印制,以便学生做完后从书上剪切下来交给指导教师批阅、存档。 本书既可作为高等学校土木工程、给排水工程、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环境工程、建筑学、城市规划、交通工程、工程造价管理、房地产经营与管理、物业管理、土地管理,以及农林、地矿、水利水电、港口与航道等专业的通用教材,也可作为有关工程技术人员的参考工具。
本标准是在我国当前摄影测量技术已由传统的模拟测图向数字化测图方向发展,产品模式亦由模拟的线划图向数字的矢量图转变的背景下制订的。本标准所指的“1:5 000、1:10 000地形图”应理解为数字线划地形图,即D1G(Digita1 1ine graph),是基础测绘“4D”产品中的主要产品模式之一。本标准的内容基本上代表了我国现阶段和今后相当一段时期内采用航空摄影测量原理测制1:5 000、1:10 000数字线划地形图的主要技术方法及应该达到的技术水平。 本标准由国家测绘局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国家测绘局测绘标准化研究所。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周一、林定荣。
本书主要介绍GPS定位技术的基本概念,GPS卫星信号,GPS定位系统的基本观测量,GPS定位的基本原理,GPS定位的野外数据采集、数据处理以及GPS定位技术的应用。 本书为中等职业教育国家规划教材,供测绘类专业及其相关专业使用,也可供有关技术人员参考。
《水中痕量铜、锌、镉、铅的测定——流动注射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是在国内外分析技术调研基础上,根据水利行业的特点和水利系统水环境监测发展的实际情况而编制的。现将有关具体问题说明如下: 本标准在技术上遵循的规范为: ——SL01-97《水利水电技术标准编写规定》; ——GB1.4-88《标准化工作导则 化学分析方法标准编写规定》; 本标准包括的主要内容: ——如何利用流动注射分析技术,把采样、富集、洗脱等过程连在一起,组成在线预富集分析系统; ——如何消除干扰; ——如何选择试剂、实验用水和配置各类溶液; ——如何绘制标准曲线; ——对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操作条件作了详细规定; ——对水样的预处理作了详细规定。
《走进石油》科普系列丛书从石油勘探、开发、储运到炼制与化工,涵盖了石油工业上游、下游全过程,而且还包括了石油经济、环境保护。像这样比较全面系统地向社会普及石油知识,是以前从未有过的。这是推动石油工业发展的一件大事。 这套丛书基本上涵盖了石油工业的全过程,包括石油地质、石油地球物理勘探、石油地球物理测井、石油钻井、石油开发、石油开采、石油储存与运输、石油炼制与化工、石油经济及石油环境保护等10 个分册。尽可能用通俗的语言、生动的比喻,深入浅出地讲述石油知识,力求科学性、知识性、趣味性和通俗性的统一。
人为过牧、过垦、过樵采等破坏是库布齐沙漠沙漠化扩展和植被退化的主要诱因,保护天然植被、建立人工植被则是沙漠化逆转和促进植被恢复进程的主要手段。植被进展演替促进了沙漠化过程的逆转。 研究区梭梭与其他几种植物形态解剖结构和水分生理指标的差异、根系分布范围的不同,反映了植物对水分利用机制和沙地生境的适应性机制不同。研究区不同立地梭梭植物群落的土壤水分时空分布格局不同,土壤含水量的空间分布自上而下可划分出表层土壤含水量较低为土壤水分低值层,中层土壤含水量逐渐升高,且波动剧烈为土壤水分活跃层,下层土壤含水量高,波动幅度小为土壤水分相对稳定层。 土壤含水量的季节变化可分为三个阶段,4~5月的土壤水分弱失水阶段,6~8月的土壤水分消耗阶段,9~lo月的土壤水分缓慢恢复阶段。土壤干湿季的变化与
本书结合了作者在全球环境基金(GEF)资助的“中国湿地生物多样性保护与可持续利用项目”中的工作成果,以及近些年来在资源环境领域研究的积累。全书由三部分构成,分别介绍了洞庭湖区域背景和存在的问题,评估了洞庭湖湿地生态系统经济价值,并从政策层面探讨了洞庭湖湿地保护与管理的生态补偿制度。尽管本书在编写过程中尽可能地考虑周全,尤其在湿地评估方法的选择和运用上,在重要的基础数据的采集和计算上,但某些观点和结果仍可能存有偏差。因此本书仅仅是从资源环境经济学的角度,对目前洞庭湖湿地生态系统价值进行评估和提供政策研究的粗浅尝试。
本标准是根据GB/T 1.3—1997《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单元:标准的起草与表述规则第3部分:产品标准编写规定》进行编写的。 本标准是为满足数字化测绘生产和基础地理信息更新与建库中对1:10 000、1:50 000数字正射影像图产品生产、质量控制及产品分发的需要,参考了国家测绘局1998年7月编写的《一九九八年数字化生产技术暂行标准》(附录),根据目前生产技术水平制定的。
《普通高等教育“十二五”规划教材 测量学习题与实训指导》为普通高等教育“十二五”规划教材。全书共分十五章,主要内容包括水准仪及其使用、角度测量、距离测量和直线定向、全站仪测量、全球定位系统简介、测量误差的基本知识、小地区控制测量、大比例尺地形图的测绘、地形图的应用、施工测量的基本工作、工业与民用建筑中的施工测量、隧洞施工测量、渠道测量、管道工程测量。本书前十章为普通测量学的基本知识,第十一至第十五章为工程测量部分。全书紧紧抓住测量学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进行展开阐述,在内容上力求做到由浅入深,由具体到一般,内容简明扼要,图文结合,通俗易懂。
根据部水利水电技术标准制定、修订计划,由部水文司主持,以长江水利委员会水文局为主编单位制定的《水文巡测规范》,经审查批准为水利行业标准,并予以发布。标准的名称和编号为:《水文巡测规范》 SLl95—97。 本标准自1997年6月1日起实施。在实施过程中各单位应注意总结经验,如有问题请函告主持部门,并由其负责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