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地质方法及应用》由刘绍平、汤军和许晓宏联合主编,是针对地质勘探与开发人才的培养而设计的,内容以多元统计为主,涵盖了单变量分析和多变量分析,还包括油气资源定量评价和数学模型等。书中由易到难对多元统计分析和数学模型的理论、方法在油气地质及矿产地质中实际应用等作了较全面的讲解,构成一个地质勘探领域从基础到应用的数学地质方法体系。各章有实例和习题,以帮助读者领会各章知识要点,掌握基本内容。 《数学地质方法及应用》可作为高等院校资源勘查工程、地质工程等相关专业本科生和研究生的专业课教材,也可作为数学地质工作者和相关研究人员的参考用书。
《云和天象日记》由余优森著
本实习教材是地质学基础(杨坤光等编,2009)的配套教材,是为了巩固和加深对地质学基础理论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加强理论联系实际、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所编写的。实习内容包括2篇:篇为室内教学实习,第二篇为武汉地区野外教学实习。室内实习包括十六次实习,实习一至实习四为矿物标本观察与描述;实习五至实习十为岩石标本观察与描述;实习十一、十二为古生物化石观赏与地层的划分对比;实习十三至实习十六主要是认识地形地质图,阅读常见的地质图件,并绘制地质剖面图。书后附有图例、岩性花纹和各种地质图件供选择使用。野外实践教学路线9条,包括岩石、地层、构造以及风化作用、河流地质作用、地下水地质作用等内容。通过实习,要求学生能认识常见的矿物、岩石,并能进行简单的描述;能够阅读常见的地质图件,掌握绘制地质图件的基本方
全书划分为相互联系的七个方面,分别讨论了:人与大气环境的关系、气象的经济学属性、气象服务的经济性质、中国古代气象服务的特点、气象服务的经济效益评估、气象服务的生产模式以及气象服务的配置模式。
内容涉及主要包括米仓山地区地质概况、野外基本地质技能介绍、野外图件绘制、主要实习考察剖面观察要点提示等内容。可供资源勘查工程、勘查技术与工程、地质学、采矿工程、煤田地质及石油工程等高等院校、研究院及相关专业人才
《岩溶水充水矿区水文地质条件探查技术研究》以河南汝州朝川岩溶水充水矿区为例,介绍了矿区和矿井水文地质调查和综合分析方面的成果,并结合大量的实例.介绍了水质分析、同位素分析、地面瞬变电磁勘探、三维地震勘探、示踪连通试验、放水试验、渗流场数值模拟、力学模拟等新技术在矿区水文地质探查中的应用。 《岩溶水充水矿区水文地质条件探查技术研究》可供从事煤矿地测防治水和水文地质勘查工作的管理人员及工程技术人员阅读,也可供相关专业大专院校师生参考。
本书是根据地质工程专业野外地质填图实习实践教学的需要,兼顾勘查技术与工程、水文与水资源工程等专业的教学要求而编写的。全书分为十三章,包括:地层、地质构造与岩浆活动、资源概况、环境地质与地质灾害、区域地质调查的程序、野外地质基本工作方法、实测地质剖面、地质填图方法、第四纪地貌研究方法、数字填图方法简介、野外地质的教学内容、专题地质研究、教学程序和考核方法。
《基础地质学实习教程》分为野外地质工作基础知识准备、实习区地质概况、野外实习教学内容与要求、附录四大部分。其中以地质路线和地质现象为核心,并配有相应的地质现象照片和素描图。
全书共分5章,分别从大气、海洋、植被物候、季节变化和气候变化影响因子等方面揭示了上海市1961年以来的气候变化科学事实。本书可为地方政府有效制定气候变化政策和谈判策略,满足国内外科研与技术交流需要,更好地开展气候变化科普宣传提供科学依据。本书的主要读者包括地方政府部门和企事业单位的人员,以及关注气候变化的各界人士。
朱临洪主编的《乡镇气象灾害防御读本》从乡镇气象灾害的防御角度出发,对气象灾害的种类及其定义、标准、危害、预警信号等内容作了详尽介绍.对各种气象灾害发生时应采取的防御措施和应急安全作了说明,是面向基层,增强全民防灾减灾意识,提高乡镇气象灾害预防、避险、自救、互救能力的科普读本,同时也可作气象信息员培训教材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