遗传学学科的起源应归功于孟德尔遗传规律的发现以及土9世纪后半期BaranetSky提出的染色体的概念。遗传学学科的真正构成是在20世纪初期形成的。而关于基因确切的化学属性知识及其表达机制方面的突破,是在于1953年WatSon和Crick发现的DNA双螺旋结构,这一结构可以解释基因的所有属性。这之后的一系列发明和创造,导致遗传语言的确立。解释基因的核酸语言翻译成为蛋白质的氨基酸语言的机制的密码概念是一个重大的发展。一旦基因和遗传密码的属性得到认识,技术上的惊人发展将会导致这样的事实,基因可以被分离、合成、分析,并且可以被改造,被从一种有机体直接转移到另一种有机体上。这种培育转基因作物的新技术,结合传统的作物改良方法,如通过突变、染色体变异和杂交等所产生的影响,简直难以估量。 同时,作为遗传物质或基因的载体,需要
由翟中和主编的《细胞生物学》第4版是一本全彩色印刷、图文并茂的教材。全书共17章,内容包括细胞的统一性与多样性、细胞生物学研究方法、细胞质膜、物质的跨膜运输、线粒体、叶绿体、细胞质基质与内膜系统、蛋白质分选与膜泡运输、细胞信号转导、细胞骨架、细胞核与染色质、核糖体、细胞周期与细胞分裂、细胞增殖调控与癌细胞、细胞分化与胚胎发育、细胞死亡、细胞衰老、细胞的社会联系等。本次修订以细胞重大生命活动为主线,以分子机制为视点,对教材结构体系进行了调整,由第3版的15章调整为17章,对全书约1/3的内容进行了修订、改写和补充。对基本概念、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进行了删繁就简,对学科发展前沿和研究新成果严谨引用、准确修正、及时更新,力争保持教材内容的基础性、科学性和前沿性。全书共有图片370余幅,其中照片120余幅
干细胞的研究是目前基础与临床医学研究的热点。本书以从基础到临床,系统全面地介绍了干细胞的研究及其进展。首先介绍了干细胞的概念、分类、应用前景、可塑性研究、伦理学思考,接着分别阐述每种干细胞发展过程、特点、功能、分离培养、诱导分化及存在的问题等,并进一步阐述了干细胞与心血管病、神经系统疾病、肝病、肾病、胃肠病、糖尿病、创伤、肿瘤等临床疾病的关系及其应用。本书可供医学院校、综合性师生及医院临床医生阅读参考。
梁宋平教授长期从事蛋白质与活性多肽的结构与功能研究以及蛋白质化学结构测定方法学研究。近年来,在蜘蛛毒素和蛋白岳组学研究领域连续获得到6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和两项“863”项目资助。 本书收录了其关于“蛋白质与活性多肽探索”的研究文集,适合从事相关研究工作的人员参考阅读。
分子和细胞生物学是整个生命科学的基础,也是当代自然科学中进展快、令人兴奋的领域之一。自《细胞分子探索》这部经典教科书的第四版于2006年问世以来,与细胞相关的新研究、新发现层出不穷,所以两位编者在不足4年的时间内推出了全新的第五版。《生命科学新经典:细胞分子探索(原著第5版)细胞分子探索(原著第5版)》保留了第四版的结构、主题和特色,如以知识框的形式给出了“重点实验”和“分子医学”随感,章内“侧吧”则展示了研究兴趣集中的领域及其临床应用,增加了2006年来领域内的重要进展,如小RNA、表观遗传学、诱导多能干细胞等。
科学工程中的很多问题是非线性的,难以解决。传统的解析近似方法只对弱非线性问题有效,但无法很好地解决强非线性问题。同伦分析方法是近20年发展起来的一种有效的求解强非线性问题的解析近似方法。《流动非线性及其同伦分析:流体力学和传热(英文版)》介绍了同伦分析方法的理论进展,但不局限于方法的理论架构,也给出了大量的流体力学和传热中的非线性问题实例,来体现同伦分析方法的应用性。《流动非线性及其同伦分析:流体力学和传热(英文版)》适合于物理、应用数学、非线性力学、金融和工程等领域对强非线性问题解析近似解感兴趣的科研人员和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