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收录了野外较常见的植物700种,主要包括有文献记载可食用的植物、据研究证实有毒的植物、常用于中药的植物等。每一种植物均配有突出植物识别特征的彩色图片,并对植物的别名、识别、分布、药用、食用、毒性等信息进行了简要的文字描述。本书内容按照野外观察植物的感官认识的层层深入进行编排,首先按照植物的大小、直立或匍匐、草本或木本、水生或陆生等进行大体分类,再根据叶的形态进一步分类。读者可以通过查阅本书中每一植物的特征性图片及植物特征文字描述对植物进一步鉴别。本书适合中医药学、植物学、农学、园林学等专业人员及植物爱好者参考阅读。
红河地区(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位于云南南部,地处低纬度亚热带高原型湿润季风气候区,北回归线横贯东西,境内地形复杂,高差悬殊,既有海拔3074.7米的高峰,也有海拔76.4米的河谷,在大气环流与错综复杂的地形条件下,气候类型多样,具有独特的高原型立体气候特征(属热带、亚热带立体气候),雨量充沛,形成了优异自然环境,孕育着种类繁多,形态结构丰富的动植物资源,生物多样性极高,其综合性自然保护价值在国内是较为少有的。 本书整理出红河地区昆虫名录,计17目212科1409属2668种。这是首次对红河地区昆虫多样性的系统报导,记载云南省新纪录种14种,国家二级保护动物3种,近危物种7种。此外,本书附有红河地区部分已知昆虫物种图片,计7目57科564种。本书的出版对摸清红河地区昆虫多样性家底具有现实意义。
本书是一部介绍云南大山包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鸟类资源的专著。全书共收录云南大山包黑颈鹤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鸟类16目43科117种。书中配以多幅鸟类精美彩色图片,全面介绍了鸟类识别要点、形态特征、生态习性、种群现状、居留状况及保护等级等详细内容。本书可为观鸟、鸟类监测研究、资源保护、自然科普教育等领域的人员提供有益参考,也可作为中小学生科普读物使用,是社会各界人士了解云南大山包黑颈鹤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资源、景观、保护、社区发展等方面的必B书籍。
本书以两淮采煤沉陷湿地为主要研究区域,在多年系统的水鸟和环境因子调查、监测的基础上,系统论述水鸟对采煤沉陷湿地的利用模式、水鸟群落的物种多样性、群落动态、嵌套结构及其与环境因子的相互关系;结合功能多样性和谱系多样性探讨采煤沉陷湿地水鸟群落的构建和维持机制;在区域尺度上结合物种分类多样性和功能多样性分析采煤沉陷湿地水鸟群落的 多样性,探讨不同沉陷湿地水鸟群落随环境因子的变化趋势。相关的研究不仅可以为采煤沉陷湿地生物多样性(特别是水鸟)的保护与管理提供第一手资料,而且可以为人类主导的生境中生物群落的构建及其维持机制的研究提供很好的模型与借鉴。在此基础上,本书将对采煤沉陷湿地中生物多样性的管理和保护提出相关建议。
本书是全国本倾向于普通读者的常见中草药生态图鉴。它有以下几个特点:一、对物种形态、功效等描述亲切,面向非专业人士;二、图片全部为精心挑选的生态照;极具欣赏性;三、整体设计富有收藏趣味,活泼的植物与精致的设计使它有迷人的气质,超过一般中草药的枯燥面貌;四、每种配一代表性主方,供读者理解药的主要功效,增长实用知识;五、作为一本倾向普通读者的书,还特别增加了药膳、美容等日常运用的说明。
《野菜野果野花图鉴》是园林植物专业图书,介绍1200余种常见观赏植物科、属、种、学名、别名、原产地等。近3000张图片,图文对照。简短文实用目录索引:按科属分类的多级目录及拉丁学名、别名索引,让您轻松找到想要的植物。《野菜野果野花图鉴》适合植物爱好者、农业科技工作者、餐饮旅游业从业人员、户外运动爱好者收藏阅读。
《野外植物识别手册(自然界的800种植物图鉴)》由江荣先、于顺利、董文珂编著,是鉴别野外原生植物的工具书,全书共分三章十四节,收录野生植物800种,1200多幅具有专业摄影水准的彩色图片。章介绍“地貌生态环境”,区别山地、丘陵、高原、草原、荒漠、沙地、田野、湿地中不同植物群落构成的生态景观。第2章介绍“低矮植物类群”,分水生、蕨类、草本植物。第3章介绍“高大植物类群”,分禾本、藤本、木本植物。每章概括叙述与植物有关的重点常识,词条简明扼要,通俗易懂。《野外植物识别手册(自然界的800种植物图鉴)》可供研究植物专业人士和植物爱好者使用,是一本既轻便又全面的植物百科词典,有较高的应用和收藏价值。
《野菜博录》,明鲍山编。 本书有明天启刻本、《四库全书》本、《四部丛刊三编》影印明天启刻本三种。明本凡三卷,其中上卷、中卷为草部,下卷为木部,其著录草木435种;“四库”本多出3种,为438种。此次整理,以《四部丛刊三编》影印明天启刻本为底本,参照“四库”本及朱(木肃)《救荒本草》标点校勘。 我国自汉代以来就有不少考定名物之作,明人尤注重植物图谱的编著。通行的此类专书计有四种,即朱(木肃)的《救荒本草》、王磐的《野菜谱》、周履靖的《茹草编》,以及鲍山的《野菜博录》。其中《野菜博录》最为晚出而能后来居上,这一方面是由于此书对于前人的继承,另一方面也实是因为本书作者鲍山曾多年归隐民间,作了许多实实在在的访查。
《北京植物种质资源调查与评价丛书:北京重点保护野生植物》是以《北京市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名录》为对象开展的专题研究成果,通过4年来的调查研究,本项研究专题获取了北京市珍稀濒危植物丰富而准确的本底资料;基于对本底资料的归纳总结,详细记录了北京市保护植物的形态、分布、生境、资源量,对每一物种进行了濒危分析,并提出了保护措施。本专题已经获取91种保护植物的调查结果,还发现北京市兰科植物新记录一种——北方红门兰。
《草木深圳》是一部大众普及的植物科普读物,分为郊野篇和都市篇两本。由深圳市城市管理局、深圳市林业局主编的《草木深圳(郊野篇)(精)》介绍了植物的基础知识,精选了深圳常见的160种野生植物,每种植物包含中文名、别名、拉丁名、科属、类型、生态环境及分布、生境、花期、果期等基本档案,多角度、多状态的精美图片和文字描述,力求将很准确、完整的植物信息传达给读者。附录中的科属花期索引表则以花期和科属为线索,让读者了解当月都有哪些植物会开花。书后还附有可撕下的折页,包含全书出现的所有植物小图和名称,方便读者出门随身携带。
本书对近5年来外药用植物茎叶活性成分的研究情况进行总结和分析,主要涉及植物茎叶活性成分的提取、分离工艺和药效作用,内容包括植物茎叶中多糖、苯丙素类、醌类、黄酮、挥发油、皂苷、生物碱等成分的活性研究。采用天然产物化学成分的分类规律,对研究内容进行系统分类,并从分子角度探索植物茎叶活性成分的发现规律。 本书可作为了解药用植物研究动态、发现植物活性成分规律的参考用书。
本书是作者在20多年研究生教学及科研基础上逐步补充、完善而成的,简明扼要、图文并茂、由表及里、由浅入深地介绍了逆境对植物的影响及植物的适应机理,力求反映当今国内外逆境植物生物学的研究成果。 全书分为6章,内容包括逆境植物生物学概论、盐渍逆境植物生物学、干旱逆境植物生物学、洪涝逆境植物生物学、低温逆境植物生物学和高温逆境植物生物学。每章分别介绍自然环境中逆境条件下植物资源种类及适应该逆境的形态解剖学特性、逆境对细胞超微结构的影响、植物抵抗逆境的生理生态学机制、分子机制及基因工程等内容,对学习、研究逆境条件下植物生命现象的研究生、本科生和科研人员具有参考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