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以问答形式,介绍了离心式压缩机的结构特点、工作原理和操作维护知识;并结合生产运行和维修工作的实践经验,提出了排除设备隐患、稳定机组运行的技术性、管理性措施。机组的检修内容、施工程序和方法以及检修质量的控制标准,也作了全面的介绍。本书内容通俗易懂、实用性强,对搞好机组的安全运行、日常维护和科学检修等工作均具有指导意义。 本书可供从事设置管理、检修和生产维护等部门的工程技术人员和技术工人阅读。
GB/T 4622《缠绕式垫片》由以下三个部分组成: ——GB/T 4622.1 缠绕式垫片 分类; ——GB/T 4622.2 缠绕式垫片 管法兰用垫片尺寸; ——GB/T 4622.3 缠绕式垫片 技术条件。 本部分为GB/T 4622的第2部分。 本部分代替GB/T 4622.2—2003《缠绕式垫片 管法兰用垫片尺寸》。 本部分用PN标记的法兰用垫片尺寸与EN l514-2《法兰及其连接件用PN标记的法兰用垫片尺寸第2部分:钢制法兰用缠绕式垫片》(2005年版)、用Class标记的法兰用垫片尺寸与ASME Bl6.20a《管法兰用金属环垫、缠绕式垫片和包覆垫片》(2007年版)的一致性程度为非等效。 主要差异如下: ——增加了基本型和带内环型两种垫片尺寸; ——用Class标记的带定位环、带内环和定位环型垫片的D4尺寸按我国法兰标准确定。 本部分与GB/T 4622.2—2003相比主要变化如下: ——修改了原标准
本书内容是从国内外有关机械工程杂志及作者经历的诸多应用实例中遴选出来的,包括外圆、内孔、半圆、缺圆、弧面、曲面、球面的检测;长度尺寸、相关尺寸的检测;锥度、角度、沉槽、键槽的检测;形位公差、齿轮;螺纹的检测以及表面粗糙度的检测等实例。本书适用于众多中、小型企业的检测人员、专用工装设计人员和工艺人员阅读,也可用作职业技术院校机械专业的教学参考书。
本书为21世纪高等学校规划教材。本书主要内容包括:常用量具的使用方法、机械零部件测绘的基本知识、典型零件的测绘、机械部件的测绘、机械零部件的拆卸与装配。 本书可作为高职高专院校机械零部件测绘的教材,也可供相关专业工程技术人员参考。
本标准代替JB/T 10206-2000《摆线液压马达》。 本标准与JB/T 10206-2000相比,主要变化如下: ——轴配流摆线液压马达排量扩充50 m1/r、63 m1/r两个规格; ——标准压力参数中的压力级整体式定子增加14 MPa档,组合式定子增加16 MPa档,平面配流增加14MPa档和20MPa档; ——修改“表3”中容积效率和总效率指标值; ——修改“表4”的分组和清洁度指标值; ——规范了气密性能试验的方法。 本标准的附录A是规范性附录,附录B是资料性附录。 本标准由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液压气动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3)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镇江液压件厂有限责任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张智敏、眭凡、王顺发、刘金龙、潘骏、王志生、纪立群、柯贤胜。 本标准所代替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 ——J
《应用型本科院校“十二五”规划教材·机械类:液压与气压传动》共分为两篇。篇为液压传动,第二篇为气压传动。液压传动部分主要包括:液压传动的基本知识以及流体力学的基本理论,液压元件的结构、原理、性能以及选用,液压基本回路、典型液压系统的组成、功能、特点以及应用情况,液压系统的设计计算方法与实例。气压传动部分主要包括:气压传动基础知识,气动元件,气源装置以及辅件,气动回路,气动系统的设计方法与应用实例,液压气动系统的使用与维护及故障诊断与排除方法。为方便学生学习,每章末附有思考题与习题。 本书注重应用性,可作为应用型本科院校机械类各专业的教材,也可作为各类成人高校、自学考试等机械相关专业的教材,亦可供从事流体传动与控制技术的工程技术人员参考。
本标准对应于ASME《锅炉和压力容器规范,Ⅷ,焊接和钎焊程序、焊机和钎焊机、焊接和钎焊操作者鉴定》。本标准仅涉及ASME《锅炉和压力容器规范,Ⅷ》中表面加硬层金属堆焊和耐蚀堆焊。本标准与ASME第八篇的一致性程度为非等效。 本标准由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阀门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 188)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杭州华惠阀门有限公司、浙江省特种设备检验中心、合肥通用机电产品检测院、武汉锅炉集团阀门有限责任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陈立龙、陈勇、陈荣斌、王晓钧、吕召政、冯燕。
本书融实践和练习为一体,促进学生有效地配合教材进行学习。 本书第1篇为液压传动习题,主要是针对高职高专院校缺少习题训练这一问题而编写的。 本书第2篇为液压传动实验(实训),主要包括液压系统的认识、液压元件的拆装、液压泵静态特性测试、溢流阀静态特性测试、液压回路的组装实验和液压系统的演示等方面的内容。 本书第3篇为液压传动模拟试题,紧密结合高职高专机电类专业液压传动规划教材的要求编写,共编有12套试题。 本书可以与各种版本传动模拟试题,紧密结合高职高专机电类专业液压传动规划教材的要求编写,共编有12套试题。
本书为铁路职业教育铁道部规划教材。全书共十四章,主要内容包括:液压传动的基本知识、液压动力元件、液压执行元件、液压控制元件、液压辅助元件、液压基本回路、典型液压传动系统、气压传动基础知识、气源装置和气动辅助元件、气动执行元件、气动控制元件、气动基本回路、典型气动系统等。本书可作为职业教育教材,也可作为复退军人学历教育用教材,还可以作为职工培训教材。
本书合理安排教材的知识和技能结构,突出技能性培养,摒弃“繁难偏旧”的理论知识。以国家相关职业标准为依据,确保在知识内容和技能水平上符合国家职业鉴定标准。引入新技术、新工艺的内容,反映行业的新标准、新趋势,淘汰陈旧过时的技术,拓宽专业技术人员的知识眼界。四是在结构安排和表达方式上,强调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力求做到图文并茂。??本书的主要内容包括:液压传动基本知识,油压泵,液压缸,液压控制阀,液压辅助元件,基本回路,典型液压系统,液压系统的安装、维护和故障排除等。
《液压传动与气动控制实训》从工程应用角度出发,介绍了液压控制元件性能测试,液压泵的拆装,液压控制阀的拆装,PLC、数据采集系统实训,气压传动实训等内容。本书在编排上注重实际应用能力和综合素质的培养,突出工作任务与知识的联系,实现理论知识与操作技能的有机整合,旨在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液压传动与气动控制实训》可作为高职院校机械类各个专业的教学用书,也可作为液压技术人员培训用书,还可供从事液压设备使用和维护的现场技术人员参考使用。
本标准代替JB/T 8880--2000《滚动轴承 电机用深沟球轴承技术条件》。 本标准与JB/T8880--2000相比,主要变化如下: ——增加了对电机轴承零件材料及热处理的要求(见5.1): ——增加了对电机轴承用保持架、密封圈及防尘盖的要求(见5.2、5.3): ——修改了对电机轴承公差等级的要求(2000年版的4.1,本版的5.4): ——增加了对电机轴承配合表面和端面表面粗糙度的要求和测量方法(见5.5、6.2): ——修改了对轴承振动(速度)及振动(加速度)的要求(2000年版的4.6,本版的5.11): ——删除了轴承振动(速度)及振动(加速度)限值表(2000年版的表2、表3、表Al和表A2): ——增加了对轴承摩擦力矩的要求(见5.12): ——修改了检验规则(2000年版的第6章,本版的第7章)。 本标准的附录A为规范性附录。 本标准由中国机械工业
本书详细介绍了可编程控制器在液压系统设计中的开发方法。全书共分8章:第1章介绍了液体传动系统的PLC控制概况;第2章介绍了液压元件与逻辑控制元件的基本原理及其结构特点;第3章主要介绍了液压传动控制系统的分析;第4章主要介绍了液压系统的逻辑设计;第5章介绍了液压系统的PLC设计,可编程控制器在液压传动系统上的工作原理和开发方法;第6章介绍了PLC在PID控制中的应用;第7章介绍了PLC在控制算法上的应用,包括模糊控制等;第8章列举了机械加工和机械工程上的应用实例,介绍了数控机床上的液压系统的PLC控制,系统的原理和应用,包括液压系统的PLC控制设计方法和步骤、硬件设计、软件设计、编程等内容。每章后附有思考题和练习题。 本书可作为高等院校工科机械类专业的教材,也可作为其他工科相关专业的教材和教学参考书,还可供科研、设
机电一体化实验技术主要介绍在开发和设计机电一体化产品中常用到的技术、工具软件、典型电路和典型产品实例,重点介绍机电一体化产品中具有共性的实用技术知识。本书内容包括电路的计算机辅助设计,传感器检测实用电路,电机驱动接口电路,机电一体化产品中的常用机械传动系统,典型机电一体化产品分析和抗干扰技术。本书是机电一体化和相近专业的教材,也可以作为从事机电一体化产品开发的工程技术人员的参考书。
本书较为全面、深入地介绍了国内外常用液压气动密封装置的工作原理、使用性能、适用条件、安装和维护方法;介绍了近年来广泛使用的多种密封材料、密封型式,正确设计密封装置结构与装配。本书还以实例介绍了密封的设计方法,密封故障的现象、原因与解决措施,衫性较强。对密封的选择、设计与液压气动系统维护、液压气动泄漏的防治有一定的指导作用。可以作为液压密封件的使用者,液压气动元件和系统的设计、使用、维护人员的参考读物。书中还给出了O形密封圈、Y形密封圈、组合式密封圈等常用密封件及其安装沟槽的形状、尺寸的*国家标准,为设计人员提供了方便,也可让一般读者更详细的了解密封装置。本书对一般机械密封设计也有一定参考价值。
本书是针对机械类和近机械类相关专业培养计划中对机械基础课程体系改革的需要而编写的新教材之一。它主要介绍了互换性的标准及标准化的概念和其在机械制造中的意义;介绍了精度设计和制造中必须掌握的极限与配合、形状和位置公差、表面精度要求以及齿轮、螺纹、键和花键、滚动轴承、圆锥结合等典形零件的精度内容及其配合要求;本书还介绍了几何参数检测的基本知识,误差处理的基本原理和方法以及各典形零件相关几何参数的基本检测原理和方法。 本书可作为高等学校机械类、仪器仪表类和近机械类专业机械学科基础课程的教材,也可作为高职高专工科机械类、机电类专业的教材,并可供有关专业的师生和工程技术人员参考。
《机械零 部 件数控铣削加工》的主要内容由理论和实际操作两部分组成。理论部分包括:数控机床的基本知识、数控铣床操作指南、数控铣床加工程序编制基础。实际操作部分包括:铣削外轮廓、内腔的加工、综合型零件的加工、孔加工固定循环、曲面的加工。本教材主要适用于我校数控技术应用专业的理论和实训教学。在专业知识安排上,本教材以国家职业、专业教学大纲为依据,涉及工件内容主要以中级工考试工件为主。 本教材实际操作部分以任务驱动为主线,将任务目标、零件图及工量具清单、工艺方案、评分表、注意事项、相关知识贯穿在每一个任务教学过程之中,使新技术、新工艺、新方法得到了综合的体现。本教材具有形象化、动态化、立体化、多元化等特点,符合学生认知规律。
本标准与前一版相比,主要变化如下: 将原JB/T 8727标准中青1的S16、S18、S21、S24调整为S14、S17、S19、S22,表3的S16、S18、S21、S24、S41调整为S14、S17、S19S22和S36。对原标准中图1-图3中的L尺寸进行了调整。 与原JB/T 8885相比,对软管总成弯芯提出了公差要求。 软管总成接头材料的抗位强度进行了调整,以满足软管总成的扣压装配及可靠性要求。试验项目和试验方法条款中将低温弯曲试验项目,调整为“可根据用户要求进行试验,无此要求可以免试”。 本标准中新扩充的法兰式软管总成和24°锥密封式软管总成,是采用国际标准ISO 6162:1994和ISO 8434.4:1995规定的接头形式。 本标准附录A对钢丝编织,钢丝缠绕软管分别规定了其芯棒或钢球尺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