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以机械图样绘制基本知识为基础,机械工程、工业设计实用图例为中心,从工程设计实际出发,归纳展示了350例常用机械零部件和工业产品的设计图样。 书中把设计、材料、结构、加工工艺结合在一起,根据不同的材料、成形工艺采用不同的设计方法。 图例按*机械制图国家标准绘制而成,复杂图样采用二、三维同时表达的方法,降低了识图门槛,便于快速读图。对于复杂装配图,采用3D图形表达部件的工作原理、内部结构、装拆顺序等。 书中图例均来自生产实践,可直接用于生产加工;各种零部件图样具有示范作用,可作为设计表达过程中的参考。 本书内容丰富、实用性强,适合从事机械设计、制造相关工作的工程技术人员及工业设计领域的技术人员使用,也可供机械专业、工业设计专业师生学习参考。
本书从工业机器人设计及应用的角度出发,通过设计案例较为全面系统地剖析了工业机器人设计与结构之间的关系。对冷冲压用机器人、热冲压用机器人、数控机床用机器人、装配用机器人及模块化工业机器人等多类工业机器人操作机进行研究与设计,特别对容易被忽视的部件连接与结构问题进行了阐述与比较,提出了机器人设计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和相应的原则性解决方案。 本书本着 理论 设计 应用 的写作思路,共计6章。分别是:第1章导论;第2章工业机器人整体设计;第3章工业机器人的结构与驱动;第4章工业机器人控制装置;第5章典型工业机器人结构设计;第6章工业机器人零部件结构设计。 本书以设计案例为中心,以冷冲压用机器人、热冲压用机器人、数控机床用机器人、装配用机器人及模块化工业机器人等为主要研究对象,对其转动机构、升降机
《机械零部件结构设计及计算实例》是编者在总结多年教学实践经验的基础上,充分吸纳机械设计领域中的新标准、新工艺、新结构和新方法编写而成。在编写中力求体系合理,信息量大,突出实用性和使用方便性。 《机械零部件结构设计及计算实例》分上下两篇。上篇在介绍机械零部件结构工艺性设计的基本要求和内容的基础上,以大量的图例介绍了铸件、锻压件、冲压件、切削件、热处理零件和粉末冶金件、工程塑料件、橡胶件、焊接件等零部件的结构工艺性,以及零部件设计的装配与维修工艺性;下篇以通用零部件为主干,全面系统地阐述了常用连接件、带传动、链传动、齿轮传动、螺旋传动、轴、轴承、联轴器、离合器和制动器等典型零部件的选用和结构设计,并给出了应用实例。 本书可供从事机械设计、制造、维修及相关工作的工程技术
《实用紧固件手册(第3版)》根据市场上常见的紧固件现行国家(行业)标准和有关资料编写而成。手册共四篇。篇介绍与紧固件知识有关的基本资料;第二篇介绍与紧固件基础有关的国家(行业)标准内容;第三篇按国家标准,分别介绍螺栓、螺柱、螺钉、螺母、自攻螺钉、木螺钉、垫圈、挡圈、销、铆钉、紧固件一组合件和连接副、焊钉等12类标准紧固件的具体品种、规格、尺寸、公差、重量,以及性能和用途等内容,另外,又介绍了市场上常见的紧固件新品种(其他紧固件)的规格、尺寸、重量以及性能和用途等内容;第四篇为附录,是本书引用的紧固件国家(行业)标准的索引,以及每个紧固件标准采用国际标准(ISO)程度。《实用紧固件手册(第3版)》可供广大从事与紧固件有关的采购、经销、设计、生产和科研等工作的人员使用,也可供需要了解、学习紧固件知识的
本书结合智能制造的发展方向,将机器视觉的理论知识与生产实际相结合,通过典型案例详细讲解机器视觉的基础原理及其实现过程,并尝试解决智能制造装备智能化的相关问题。本书共12章,主要包括机器视觉概述、硬件构成、硬件选型、图像处理技术、缺陷检测技术、模式识别技术、尺寸测量技术、目标定位技术、机器视觉软件CKVisionBuilder基础及实战、机器视觉软件In-Sight基础及实战。本书图文并茂、由浅入深,特别适合机器视觉的初学者学习或参考,还可作为高等院校相关专业、企业相应岗位的培训教材。
本书是专门为液力偶合器生产现场和服务一线的技术人员而编写的。全书分为8章:第1章,介绍了液力偶合器的结构、原理、优点、相关标准等基础知识;第2章,介绍了液力偶合器的制造技术与工艺;第3章,介绍了液力偶合器生产制造过程的检测、检验要求;第4章,介绍了液力偶合器交付验收与调试的内容和要求;第5章,介绍了液力偶合器的使用与维护要求;第6章,介绍了限矩型液力偶合器常见质量问题的处理方法及案例;第7章,介绍了调速型液力偶合器常见质量问题的处理方法及案例,第8章,介绍了液力偶合器的常用计算公式。
《看图学液压维修技能》(第二版)以 用图说话 的方式,以大量的图、表和生动形象的语言、比喻来阐述液压维修技能,内容主要涉及各类液压元件的外观、工作原理和内容结构等基本知识,各种液压元件、回路及系统的故障分析与排除、拆装方法、修理方法等基本技能。
本手册是机械零件设计通用工具书第2版,内容包括常用机械零部件设计计算方法、规范及现行标准。全书共23章,包括常用资料和数据,基础标准,机械工程材料,螺纹联接,键、花键、销及过盈联接,螺旋传动,带传动,链传动,渐开线圆柱齿轮传动,直齿锥齿轮传动,圆柱蜗杆传动,渐开线行星齿轮传动,滑动轴承,滚动轴承,轴,联轴器、离合器和制动器,弹簧,搬运机械零件和操作件,润滑与密封,常用液压及气动元件,减速器,交流三相异步电动机,小功率电动机和直流电动机等。 本手册可供广大机械工程技术人员使用,而且配合机械工程类专业教学,也可供普通高校、电大、职大、函大,以及中等专科学校师生使用。
本书主要介绍了各种常用机械零件精度检测的方法及其实例。根据零件的结构特点分类,包括轴类零件、套类零件、盘类零件、叉架类零件、箱体类零件、孔类零件、沟槽类零件、齿轮类零件、螺纹类零件、成型面类零件、角度与锥度类零件等,依据零件的技术条件和要求(主要是几何精度要求)对零件进行检测。此外,还重点介绍了常用测量量具的测量方法和使用技巧。本书深入浅出,内容丰富,突出先进性、实用性。 本书适用于机械加工技术工人、检验人员和工程技术人员查阅和使用,也可供大专院校、职业院校、技工学校的学生在生产实习和实践中参考。
《现代机床维修技术丛书》结合机械行业的特点 , 收集大量机床设备的维修应用实例 , 精编细选而成 , 旨在帮助工人应用新技术、新工艺结合熟练的技巧和经验 , 正确处理机床设备中的各种故障。丛书以图表形式为主要载体,仔细精选、认真编排,图文并茂 , 浅显易懂 。 本书是其中的一本,全书共15章,主要内容包括:液压与气动概述,液压泵和液压马达,液压缸,液压控制阀,机床液压伺服系统,机床液压操纵箱的故障维修、调整与改进,液压油及液压辅助元件,液压基本回路及故障排除;气源装置及气动辅助元件,气动元件、气动回路及气动系统故障维修,机床液压系统的清洗、安装调试与维护保养,机床液压系统应用实例,机床液压系统常见故障排除,数控机床液压系统维修技术,数控机床气动装置维修技术等。
本书较系统地介绍了机械密封的原理、结构、材料及辅助系统装置及安装、使用方法和故障分析等。内容以产品样本图册为主,并做了相应的结构说明。本书重点介绍了机械密封的选用方法,读者可根据介质、温度、压力、转速等工况条件选取合适的密封类型、密封布置、冲洗方案、泄漏抑制以及密封材料等。本书用大量章节收录了在国内各个行业中大量使用的符合ISO、DIN、API682、GB及CB/T、JB/T、HG/T标准的*、实用的机械密封产品及其他常用机械密封产品图样目录,内容涵盖泵用、釜用机械密封以及干气密封、离心压缩机机械密封。本书附录中列入了常用机械密封标准目录及机械密封企业名录,便于读者查阅和联系。本书的读者对象是泵、搅拌釜的设计人员和从事机械密封工作的技术人员及机械密封的维修人员,对从事机械密封研究和制造的人员也很有参考
本标准的附录A为资料性附录。 本标准由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提出。
本书对PLC应用技能做了较全面地讲解,提出了快速培训PLC控制系统应用技能的方法和措施。内容包括PLC基本技能,PLC的程序编制基本技能,PLC的程序编制方法与实例,PLC的选择技巧,PLC的基本应用技能,PLC对继电器电路进行技术改造,PLC的正确使用,PLC梯形图或指令程序的读识技巧。内容均是初接触PLC应用人员在实际工作中经常碰到的问题,因此本书具有拿来就用,一学就会的特点,是PLC技术人员培训的范本。
本书共分12章。第1章主要介绍液压传动的组成及基本原理;第2章主要介绍液压油(液)品种、其性质和选用;第3~6章介绍液压泵、液压马达、液压缸、液压阀及液压辅件的工作原理、结构、应用与安装。第7、8章介绍新型液压阀(叠加阀和插装阀、电液控制阀)的工作原理、结构、应用与安装;第9章介绍液压元件的故障分析与排除;第10、11章介绍液压基本回路的工作原理、故障分析与排除。第12章介绍典型液压机械液压系统的性能分析、常见故障与排除。 本书可作为液压设备的生产、使用、维护保养和管理人员的培训教材和自学使用,也可作为科研设计单位、厂矿、企业技术人员和大专院校的教学参考书。
本教材选用典型机械零件为项目载体,以编制零件的工艺规程为主线,综合了金属切削原理与刀具、金属切削机床、机械制造工艺学和机床夹具设计的基本内容,对机械制造技术的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等编写而成。 本教材由五个教学项目组成,各项目均以一个典型零件为切入点,根据其工艺规程的编制步骤,分成侧重点各不相同的若干个任务:即,零件图的结构特点、零件的加工工艺分析、相应的切削加工方式、机床结构及选用、刀具种类以及机床专用夹具的设计等。每个任务之后都设有一个任务拓展。与以往教材的课堂练习所不同的是,本教材的任务拓展力求是连贯的、延续的、综合的,让学生以小组或个人单独完成的方式进行。 全教材详略适当,重点突出,文字叙述简练,理论紧密联系生产实际。 本教材适用于高等院校机电一体化技术、
本手册包括上百种管接头和管件常用的资料。管接头主要内容有:扩口式管接头、扩口式管接头体、卡套式管接头、卡套式管接头体、焊接式管接头、焊接式管接头体、其他管接头;管件主要内容有:铸铁管件、钢制管件等。内容包括管接头和管件产品的标记、结构型式、主要尺寸、技术要求等,为使用者在设计时合理选用管接头和管件提供资料全面、内容*、实用系统的信息。本书可供管路设计、制造、使用、维修的工程技术人员、大专院校相关专业师生参考。
潘承怡、向敬忠、宋欣主编的《机械零件设计》采用中、英文对照编排形式,结合近年来“机械设计”课程教学改革的特点编写而成,立足培养面向21世纪的高级工程应用型人才,并紧紧围绕以“学”为中心,以“素质提高”为目的的指导思想,力求简明精练、覆盖面广。《机械零件设计》可以作为普通高等院校机械类本科生或者专科生的双语教材,也可供工程技术人员学习和参考。
齿轮的设计是一项涉及多学科的综合技术,本书作为机构设计与应用创新丛书之一,只从实现某种运动的机构设计的角度,对齿轮机构设计与应用的一些基本问题予以介绍。本书除了介绍一般的圆柱齿轮、锥齿轮和蜗杆传动外,还介绍了一些特殊形状的齿轮,如偏心齿轮、变齿厚齿轮、非圆齿轮和准椭球齿轮等。对于每种形状的齿轮,首先介绍其一对齿轮的设计方法,然后再介绍以其组成的齿轮机构,其中又主要介绍这种齿轮组成的行星机构的设计与应用,实用性非常强。. 本书适于从事齿轮机构设计与应用的技术人员使用,也可作为大专院校相关专业的教材及参考书。
《低噪声齿轮制造技术》由长期从事低噪声齿轮设计与制造的王斌同志撰写。作者具有扎实的理论基础和较强的实践经验,针对齿轮设计、加工、检测过程中影响齿轮噪声的因素进行了详细分析,对齿轮加工过程中的齿坯加工、滚齿加工、插齿加工、齿轮倒角、倒棱、热处理、磨齿加工及齿轮噪声检测等相关环节,利用全新的齿轮加工工艺进行有效的精度控制,对降低齿轮噪声的措施进行了详细的介绍,提出了齿轮加工过程中的许多独特的新工艺、新方案,对齿轮生产企业技术管理人员及从事齿轮技术研究的工程技术人员有较好的参考价值。
李春霞、刘速主编的这本《机械零部件测绘》是根据机电技术应用专业岗位任务分析、知识与技能需要,重构学科体系中的机械制图和极限配合与技术测量内容,按照中等职业教育的特点,突出实用性、实践性原则,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培养为重点,以工作任务为中心,进行教学与实际应用相结合,按*颁布的(《技术制图》和《机械制图》国家标准编写而成的。书中内容包括:制图基本知识,正投影基础,基本体、组合体、机件的表达方法,标准件与常用件,零件图,装配图,典型零部件(轴套类、盘盖类、叉架类、箱体类、标准件与常用件)测绘、装配体测绘。 本书适用于中等职业学校机电技术应用专业的机械零部件测绘教学,也可供其他相近专业使用或参考。
本书是《石油化工仪表自动化培训教材》的分册,主要介绍旋转机械状态监测及控制系统的基础知识。以Bently公司的3300和3500为例,讲述了旋转机械状态监测的方法、原理及应用;以Woodward公司的505和505E为例,讲述了汽轮机的自动控制系统及操作;以Tricon公司的ITCC为例,讲述了机组系统的集中控制及实践。 该书由企业从事自动化操作与管理的技术人员执笔,实用性强,通俗易懂,可作为企业自动化专业的培训教材,亦可供自动化设备与装置技术人员和操作人员参考使用。
《同轴磁性齿轮的原理及应用》介绍近年来出现的一种新型无接触变速传动装置――同轴磁性齿轮,涉及其拓扑结构、运行原理、分析方法、优化设计及工业应用等多个方面。《同轴磁性齿轮的原理及应用》共6章:第1章为绪论,回顾了从机械齿轮到磁性齿轮的发展历程;第2章介绍同轴磁性齿轮的拓扑结构及运行原理;第3章介绍基于有限元数值模型的同轴磁性齿轮性能分析;第4章推导建立了同轴磁性齿轮内部磁场分布的解析计算模型;第5章介绍同轴磁性齿轮的优化设计方法;第6章介绍同轴磁性齿轮的几种潜在应用。《同轴磁性齿轮的原理及应用》强调基础理论的突破创新,从磁场调制、谐波耦合等方面拓展了传统磁性机构的设计思想,在此基础上,紧密联系实际应用,提出了多种具有全新型态的复合电磁装置。
陈新轩、张志峰、展朝勇主编的《现代工程机械发动机与底盘构造》主要介绍现代国内外工程机械发动机与底盘的构造和工作原理,重点介绍具有代表性机型的现代发动机与底盘总成、部件、零件及控制系统的结构特点与工作原理。 《现代工程机械发动机与底盘构造》分两篇,共十八章。篇是发动机部分,主要介绍工程机械上广泛采用的、具有代表性的柴油机,尤其是现代电喷柴油机的先进系统和结构。第二篇是底盘部分,以使用为广泛的铲土运输机械为主,以轮胎式装载机、履带式推土机和工程运输车辆为典型机械,集中讲述自行式工程机械底盘各系统部件的构造和原理。 本教材可作为高等工业院校工程机械专业教材,亦可作为矿山机械与起重运输机械专业的教学参考书,同时也可供工程机械行业的科研与生产单位的工程技术人员参考。
本书依据国家和行业的有关轴承质量的*检验标准(共70多个)以及企业的实际检验情况,系统介绍了轴承原材料各项目检验,并按照常用的深沟球轴承和汽车配套用圆锥滚子轴承的加工顺序,依次介绍了轴承零部件(套圈、滚动体、保持架)的冷、热加工各道工序检验和成套轴承的成品检验,还详细介绍了这些检验的检测项目、检测方法和判断标准。 本书可供滚动轴承制造和使用单位的质检人员、工程技术人员、研究开发和经济设备安装维修人员参考,也可供轴承采购与供销人员以及相关院校的机械专业师生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