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中宇、许东、韩邦成、赵建辉编著的这本《精密仪器设计原理》对精密仪器设计的基本原理和常用方法进行了系统的论述,主要内容包括精密仪器设计中的一般问题与典型航空航天仪器系统设计的特色问题,反映了当前精密仪器设计的技术水平和相关成果,体现了该学科领域的研究前沿和发展方向。 全书分为8章,包括精密仪器设计概论、精密仪器的设计思路、精密仪器的误差分析、精密机械系统设计、精密机械伺服系统设计、精密光学系统设计、精密定位系统设计和航天陀螺系统设计。 《精密仪器设计原理》为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精密仪器设计”研究生精品课程建设项目的标志性成果之一,可作为工科高等学校相关课程的教材或教学参考书,还可供相关科研工作者和工程技术人员使用。
《机器人触觉传感器设计》对触觉传感器和触觉显示器的设计进行阐述,内容包括触觉传感器和触觉显示器设计中的基础知识、机器人三轴触觉传感器设计、VR触觉显示器设计,以及触觉传感器和触觉显示器应用实例等。《机器人触觉传感器设计》内容是笔者多年的研究成果,结合以往的经验,指出触觉传感器和触觉显示器的终研究方向。
本书较为详细地介绍了各种在线分析仪表的原理、结构、选型、应用、维护、校准知识,取样及样品处理系统的设计和应用技术,分析仪系统的安装施工和分析小屋有关知识。对烟气排放连续监测系统(CEMS)、污水排放自动在线监测仪表、天然气处理和能量计量常用在线分析仪表也作了介绍。全书分为22个部分,1200多道试题。 本书不是一般意义上的考试题汇集,而是以试题形式编写的一本培训教材和参考书,它的内容是系统、完整、连贯的。 本书主要读者对象是石油、化工、天然气、电力、冶金、化纤、建材、轻工、食品、制药、工业水处理和污水处理、环保监测等行业的在线分析技术人员和仪表维修人员。对仪表自控设计人员、有关院校师生、在线分析仪表制造行业的技术人员和销售、服务工程师也有参考价值。
全书分为5个项目,包括LKJ-2000型列车运行监控记录装置的操作与故障处理、列尾装置的操作与故障处理、JZJ2000型轴承温度监测装置的操作与故障处理、JK00430走行部监测装置的操作与故障处理、ATP列车自动保护系统的操作与故障处理。本书理论联系实际,采用工作过程导向法进行教学展开,注重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结构新颖,重点突出。
本书是按照试题形式编写的控制仪表培训教材和参考工具书。本书从基础知识入手,由浅入深并简明扼要地介绍了常用控制系统、通信和过程控制原理等,内容连贯,系统性、实用性和可操作性强。 本书共分为6章,包括可编程控制器(PLC)、集散控制系统(DCS)、安全仪表系统(SIS)、其他控制系统、数据通信与网络、过程控制原理,共精选编录了938道试题,并附有缩略词。各章节安排紧凑,着重对操作步骤、实际应用和操作进行讲解,在语言上力求简洁,通俗易懂。书中部分章节采用提示和注释说明帮助理解,期望解决理论和实际脱节、理论分析枯燥乏味等问题,有利于读者提高控制系统相关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本书适合仪表工培训、考试和实操维护使用,也可供从事仪表相关工作的工程技术人员和院校师生参考。
本书在第2版的基础上做了修订,全面系统地阐述了基于80C51单片机的智能化测量控制仪表基本原理与设计方法。介绍了新一代增强型80C51单片机的基础知识以及汇编语言和KeilC51高级语言应用程序设计方法。详细论述了智能化测量控制仪表的人机接口、过程通道接口、串行通信接口、硬件和软件抗干扰技术、测控算法与数据处理技术、仪表硬件及软件的设计方法。给出了大量实用硬件电路和软件程序。还介绍了一种新型的Proteus虚拟仿真平台以及与Keil/,Vision集成开发环境相配合,进行单片机应用系统自我开发的方法。 本书可作为高等院校工业自动化与仪表、电子测量仪器、计算机应用等相关专业的教学用书,也可供从事开发研制智能化测量控制仪表的工程技术人员阅读参考。
本书以引导读者快速全面掌握STM32F103x系列嵌入式微控制器为目的,由浅入深地带领读者走进嵌入式世界。本书共分为两部分:*部分以嵌入式基本概念为平台,介绍嵌入式微控制器各模块的使用方法、库函数,从简单的单模块知识到复杂的多模块应用,涵盖Cortex-M3体系结构、开发平台、复位和时钟控制器、NVIC和EXTI模块、GPIO模块、FSMC模块、模数转换器模块、通用定时器模块、通信模块等常用功能模块。第二部分主要介绍 C/OS-Ⅱ操作系统的概念与应用,讲解 C/OS-Ⅱ操作系统的内核、常用的系统服务等知识。本书注重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的结合,推荐初学者使用库函数设计嵌入式程序以避免复杂的寄存器操作。
本书在讲述图像处理技术的基本原理和方法的基础上, 全面、系统地介绍了HALCON软件在图像处理技术方面的应用, 以HALCON作为编程工具, 介绍了各种图像处理方法的理论和应用实例, 使读者能更好地学习和掌握数字图像处理的HALCON程序实现方法。全书分为12章, 内容包括:HALCON介绍、数字图像基础、HALCON图像处理基础、HALCON数据结构、图像运算、图像增强、图像分割、图像匹配、数学形态学、标定、 HALCON相关实例、 HALCON混合编程等。在每一章的结尾都附有本章小结和习题, 提供教学或自学练习, 以便加深读者对本书所述内容的理解。本书深度适中, 内容力求精练, 可作为高等学校电子信息工程、通信与信息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控制科学与技术等专业本科生与研究生的教学参考书, 也可供图像处理、模式识别、遥感、生物工程、医学成像等相关领域的科研人员和工程
《检验仪器分析》以近年来医学实验室常用的基本检验仪器和先进的专业检验仪器为主线,重点介绍了仪器的分类、工作原理、基本结构、性能指标与评价、使用与校准、仪器维护与常见故障处理等内容,重视仪器的质量控制和管理,反映了快速发展的医学实验室检验仪器的现状,对学生的上岗能力、临床应用能力和专业拓展能力的培养有重要作用。 全书共13章,包括绪论、显微镜、离心机、光谱分析相关仪器、色谱与质谱分析相关仪器、生化分析相关仪器、免疫分析相关仪器、血液分析相关仪器、尿液检验相关仪器、微生物检验相关仪器、细胞分子生物学检验相关仪器、即时检验相关仪器以及实验室自动化系统与实验室信息系统等。内容新颖、务实、针对性强,在仪器的工作原理和基本结构等描述上,大量使用简图、线图、实物图;在不同分型仪器的表
本书参照高等学校理科化学专业分析化学教材编审小组修订的综合性大学化学专业《仪器分析教学大纲》的要求编写而成。全书共20章,68个实验,分为基础实验、研究型实验和开放型实验三个层次。在介绍各种近代仪器分析实验的同时,力图反映学科发展的前沿及应用实例,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本教材是根据 新工科建设的人才培养目标 中国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毕业要求和课程目标 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能力培养矩阵 等需求编写而成的专业性综合实践教材,其目的在于培养学生掌握工程项目全流程开发设计方法、运用理论知识分析和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能力。 本教材共分七章,主要内容包括工业自动化系统的总体概念、虚拟仪器技术;对象建模的基本概念、Matlab数学建模;小型水箱过程控制系统系统设计、实现、调试和优化方案;多热工参量系统的基础理论、检测控制设备的基本情况以及系统设计、实现、调试和优化方案;纸张张力测量与控制系统的原理、结构、设计及应用;铝电解生产工艺、阳极导杆在线检测系统设计、开发、实施与优化以及柔性制造生产线系统的基本概念和应用。 本教材可供自动化及相关专业高年级本科生及研究生使用,也可供
本书共九个项目,主要介绍液压传动基本原理与液压系统。项目一、二内容包括液压原理与基础及液压油知识,项目三~五内容包括液压泵、液压缸及液压马达的特点与应用,项目六、七内容包括液压控制阀、液压辅助装置等液压元件,项目八、九内容包括液压基本回路和液压传动系统。 本书配套有各种微课、视频、动画、虚拟仿真等数字资源,以及FESTO(费斯托)液压仿真软件的使用方法,扫描二维码可直接观看。 本书可作为高职专科钢铁冶金类、机械类、机电类、汽车类专业教学用书,也可作为高职本科相关专业教学用书,另外可用于钢铁企业职工技术培训及供有关工程技术人员参考。
本书系统地阐述了温度、压力、流量、液位、成分分析等过程参数与位移、速度、转矩、重量等机械量的检测原理、测量方法、测量系统构成、测量误差分析以及这些测量装置(仪表)的安装使用条件与选用等,此外简单介绍了显示仪表知识与检测技术的*进展。本书配有电子课件,方便广大读者使用。
《电液比例控制技术》采用汉英对照方式,对电液比例控制技术做了系统而深入的介绍。在简要介绍电液比例控制技术的发展概况、工作原理及组成等的基础上,系统介绍了电液比例控制系统的重要元件、控制方法和基本回路等理论知识,如比例电磁铁、电液比例控制阀、电液比例容积控制及电液比例控制基本回路等,其中许多内容涉及电液比例控制领域的新产品、新技术;最后介绍了电液比例控制系统的设计与分析方法,以及编者多年来在电液比例控制领域积累的科研工程应用实例。 本书可作为高等学校机械工程类专业双语教材,也可供相关领域的科技工作者和工程技术人员参考。
本书详细介绍了BIM的基础理论、Autodesk Revit 建模软件基本操作、BIM应用领域和实际工程案例。全书共分为4章,主要内容包括:BIM的由来、技术概念及发展趋势;Revit三维建模软件的基本操作方法和主要功能;BIM技术在施工阶段、运营维护阶段和项目全生命周期中的作用与价值,以及BIM模型的应用;通过6个应用BIM技术的实际工程项目,对BIM技术在项目全生命周期的作用与价值进行具体解析。 本书可作为高等院校机械工程及相关专业的教材,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