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士忠主编的《精密测量技术常识(第3版)》是数控技术应用专业领域技能型紧缺人才培养培训系列教材之一,是根据《中等职业学校数控技术应用专业领域技能型紧缺人才培养培训指导方案》中核心教学与训练项目基本要求编写的。 《精密测量技术常识(第3版)》主要内容有:机械精度设计基础、尺寸的公差与配合、形状与位置公差、测量技术基础常识、轴套类零件的测量、键与花键的测量、螺纹的测量、盘类零件的测量、箱体类零件的测量、表面粗糙度的测量、三坐标测量机简介,且附有相应的实验报告与习题。 书中编入的相关新知识、新工艺和新技术,贴近数控技术应用专业领域培养技能型紧缺人才的教学需求。在附录中还介绍了测量常用计算方法,以及量具、量仪的保养常识。 本书可作为中等职业学校数控技术应用专业领域技能型紧缺人才培养
《机械原理》内容包括机构的结构分析、机构的运动分析、机构的动力学分析、常用机构的分析与设计以及机械系统的总体方案设计。在内容的取舍和阐述方面,《机械原理》着重阐述了机械原理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并使论述尽可能深入浅出,删除了一些偏于理论性的内容,列举了大量工程案例,结合工程实际阐明理论问题,便于学生理解和掌握。《机械原理》内容的编排是从机械的共性分析(结构分析、运动分析及动力学分析),过渡到典型机构的分析与设计(连杆机构、凸轮机构、齿轮机构及间歇运动机构),落脚点是机械系统的总体方案设计。《机械原理》使教师能够按照理论体系脉络清晰地讲授,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适合对学生进行机械系统运动方案设计能力的培养。
本标准按照GB/T l.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中国轻工业联合会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钟表标准化中心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深圳市纳晶微电子有限公司、轻工业钟表研究所、西安高华科技有限公司、福州宜美电子有限公司、广州市百圣牛实业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赵希雷、任鹏刚、李东文、鲍国欣、顾人益、陈祖元、王一军、付孝平、王国斌。
本标准代替GB/T ll007 1989((电导率仪试验方法》。 本标准在技术内容上与原标准的主要区别如下: ——引用标准均采用了*版本; ——参比条件中表l按GB/T ll606进行修改。其中:环境温度由“(25±2)℃”改为“(23±2)℃”;大气压由“待定”改为“(86--106)kPa”;增加表1中的注1、注2; ——根据电导率仪显示情况,原标准中电导(符号为G)均更改为电导率(符号为K); ——原标准图1中增加测温度用模拟装置(电阻箱); ——原标准中的“基本误差”均更改为“固有误差”; ——根据目前电导率仪的显示方式,电导率的测量范围作相应更改,见表3; ——试验前清洗电导池的去离子水的电导率由“不大于0.2×10—6 S·cm一1”改为“不大于1×10一6 S·cm一1”: ——原标准表3中电导率量程与标准溶液编号不具备对应关系,现更改为两个表
本标准按照GB/T l.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中国轻工业联合会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钟表标准化中心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西安高华科技有限公司、深圳市泰坦时钟表检测有限公司、深圳市纳晶微电子有限公司、山东康巴丝实业有限公司、轻工业钟表研究所。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王文毅、顾人益、何光先、邓建军、赵希雷、任鹏刚、田照珂、李东文。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医学器材是用于医学教育、科研、医疗、卫生、防疫、检测的仪器设备、器械和材料,它是医学科学技术赖以发展的物质基础。医学器材的装备水平、应用水平和管理水平的高低,已成为衡量医疗卫生、医学教学、医学科研能力及管理水平和经济实力的重要标志之一。 本书编写的目的主要是针对在读医学学生对医学仪器设备耳闻目睹机会少,毕业后不能很快适应工作需要,以及在职医疗卫生人员、医药管理人员对医学器材与管理方面学习参考书和继续教育培训教材缺乏的状况,为医学学生提供一个能集中学习了解医学器材与管理知识的平台。同时,又可为在职医疗卫生人员、医药管理人员提供一本医学器材与管理的学习参考书和继续教育培训教材。全书共十五章,六十节。 本书的显著特点是既比较系统地介绍了医疗器械、
智能化仪器(也称智能仪器)是计算机技术、现代测量技术、通信技术以及网络技术相结合的产物。无论在测量速度、精确度、灵敏度、自动化程度和性能价格比等方面,智能仪器都具有传统仪器所不能比拟的优点。它已成为仪器、仪表的发展方向。 本书从培养应用型人才的目标出发,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突出应用能力的培养。本书除介绍智能仪器的发展过程外,重点阐述了智能仪器的典型处理功能及其实现方法,其中包括仪器故障的自检功能、自动测量功能、测量误差及典型的误差处理方法以及数字滤波等;本书还介绍了智能仪器制造、应用过程中的常见故障、干扰及其处理方法;并以三种智能仪器的典型实例论述了智能仪器的组成原理、结构特点以及应用方法,目的是使学生掌握智能仪器的一般分析方法和提高实际应用的能力,能够做到举一反三,
本书为“世纪新版万用表实用技术丛书”的第二册。本书共12章,从实用角度出发,深入阐述了利用指针万用表检测半导体二极管、特种半导体二极管、稳压管、稳流管、可调试精密并联稳压器、整流器件、双极型晶体管、场效应管、单结晶体管、晶闸管、光电器件、光耦合器、显示器件的原理、方法及注意事项,共计160个典型实例。 本书具有科学性、实用性和创新性,题材,内容丰富,深入浅出,可供电子与电工技术技术人员,仪器仪表及家用电器维修人员和电子爱好者阅读。
本标准代替GB/T 11168—1989《光学系统像质测试方法》。 本标准与GB/T 11168—1989的主要差异为: ——规范了GB/T 11168—1989第2章中的引用标准; ——将GB/T 11168—1989第3章、第4章、第5章和第6章归入同一章,标题改为“像质测试方法”。 本标准的附录A为规范性附录。 本标准由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光学和光子学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 103)归口。
仪器分析实验是一门独立的基础实验课程。本书是21世纪高等院校教材,是编者根据教学改革实践和教学发展需要,结合多年的教学实践而编写的。全书分13章共57个实验,内容包括绪论、发射光谱分析法、原子吸收光谱法、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分子荧光光谱法、红外光谱法、电势分析法、极谱法和伏安法、气相色谱法、高效液相色谱法、质谱分析法、凝胶色谱分析法、热分析法。教材内容既有较广的适用性,又注重体现新技术、新方法,以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使学生既能掌握经典的方法,又具备设计实验的能力。 本书可作为高等院校化学、化学工程与工艺、制药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生物科学与工程等专业的实验教材,也可供相关专业的研究人员参考。
本教材分为两篇,包括56个实验。篇概论介绍了有关仪器分析的基本理论,并对各类仪器分析方法进行了归纳总结。第二篇的实验内容包含了14个方法类别的62个具体实验项目。后的附录是常用仪器分析实验数据和参数。考虑到各院校仪器设备的多样性,也为了使本书具有普适性,本书尽可能地对每种仪器分析方法多对应几个实验;同时在每一类别方法上编写了设计试验,目的是让学有余力的学生用自己所学的知识做研究性的实验。 本教材为高等院校化学、化工、材料等专业的实验教材,也可供从事化学实验工作或从事化学研究的工作人员参考。
本标准由中国轻工业联合会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钟表标准化中心归口。
GB/T 4935《土工试验仪器 固结仪》分为两个部分: ——第1部分:单杠杆固结仪; ——第2部分:气压式固结仪。 本部分为GB/T 4935的第2部分。 本部分与GB/T l5406 岩土工程仪器基本参数及通用技术条件》等标准在技术内容上协调一致。 本部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利部提出并归口。 本部分主要起草单位:水利部水文仪器及岩土工程仪器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南京土壤仪器厂有限公司、南京智龙科技开发有限公司、上海深尔科科技有限公司。 本部分参加起草单位:全国工业产品生产*办公室水文仪器及岩土工程仪器审查部。 本部分主要起草人:茅加峰、夏康、陆旭、袁龙、杨熙章。 本部分参加起草人:鲍良钝。
本书是介绍用万用表检测汽车电系的普及型读物。第1章简述电路的基本知识、汽车电系工作原理和万用表在汽车电系检测中的应用;第2章概述了两种万用表的基本用法与参数;第3—5章分别介绍用万用表测量直流电压、电阻和直流电流的方法;第6—11章说明万用表在检测半导体器件、热敏电阻、点火开关、继电器、空气流量计等汽车部件时的应用;第12、13章是汽车电系中各系统电路的检测以及空调的检测。 本书适于汽车维修人员和汽车驾驶员阅读。
本书为全国火力发电工人通用培训教材之一。全书共三篇十一章。主要内容有:热工计量标准及考核;温度测量仪表;压力测量仪表;流量测量仪表;特殊测量仪表;调节系统的整定与试验;可编辑调节器与集散系统;调节机构和DF系列指示调节仪;锅炉设备的自动调节;热工信号与保护;程序控制。每章后均有复习题配合学习。
《管道工识图制图(初级管道工适用 第2版)/机械工人技术理论培训教材》采用现行国家和行业标准,较系统地介绍了各种不同类型的管道工程施工图的识读和制图知识。内容包括:识图制图基本知识,管道施工图基本知识,管道平、剖面(断面)图与管道轴测图,机械零件图,建筑施工图,给水排水、采暖、空调、制冷工程施工图,动力(站)房管道施工图,管道配件展开图。 《管道工识图制图(初级管道工适用 第2版)/机械工人技术理论培训教材》可作为从事管道安装、维修工人的培训教材或自学用书,也可供从事管道工种的管理和技术人员参考。
本书由国内几所大学自动化仪表专业的教师合作编写,是教师们多年教学的总结。 全书对模拟及数字控制仪表和装置进行了全面介绍,以模拟调节器为基础,而以数字控制仪表和装置为得点。书中系统地阐述了典型控制仪表和装置的结构、原理、设计及使用方面的内容。书中包括了已广泛使用及正在日益推广的产品,也包括了教师们部分科研成果,力图反映控制仪表和装置的*发展。智能变送器、智能执行器、数字调节器、可编程调节 器、可编程控制器、可编程控制器部分及分散控制系统等在书中都占了相当的分量。 本书可作为高等院校自动控制类和仪表类有关专业教材,并可供有关科技人员参考。
本书力求给广大读者提供一套系统、完整、简明、实用的绘图仪技术资料和使用指南。 本书共8章。第1章概述了绘图仪及其发展情况;第2章介绍绘图仪相关的基础知识;第3章介绍绘图仪的基本原理;第4章介绍绘图仪的功能与参数;第5章论述绘图仪选型应考虑的因素,给出了多种使用需求的选型建议;第5章全面叙述绘图仪的安装调试、使用技巧及维护修理;第7章对市场上主要型号的绘图仪进行了具体的介绍;第8章介绍了与绘图仪使用相关的绘图软件,以扩展读者的视野,更好地利用绘图仪的功能。附录中还介绍了主要生产厂家的网址,便于用户检索市场上主要型号的绘图仪产品。 本书适合绘图仪用户、办公设备维修人员使用,也可作为大专院校、中专、技校、职业培训班的教材或教学参考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