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标准规定了换流变压器、直流穿墙套管、直流旁路开关、直流电压测量装置、直流电流测量装置等 800kV直流设备现场直流耐压试验的试验装置、试验条件、试验方法、试验结果判断等。 本标准适用于 800kV直流设备现场直流耐压试验,其他电压等级直流设备现场直流耐压试验可参照执行。
本规范共分7章和2个附录。主要内容有:总则、一般规定、环境条件、导体和电器的选择、配电装置、气体绝缘金属封闭开关设备配电装置、配电装置对建筑物及构筑物的要求等。 本规范中以黑体字标志的条文为强制性条文,必须严格执行。 本规范由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负责管理和对强制性条文的解释,由中国电力工程顾问集团西北电力设计院负责具体技术内容的解释。本规范在执行过程中,请各单位结合工程实践,认真总结经验,如发现需要修改或补充之处,请将意见和建议寄交中国电力工程顾问集团西北电力设计院(地址:西安市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团结南路22号,邮政编码:710075),以供今后修订时参考。
本书根据高压电气设备现场试验的实际需要,以问答的形式较系统地介绍了常见的365个技术问题。全书共分八章,内容包括电工基础知识、电力系统及过电压、仪器仪表、介质物理、通用试验技术,变压器及其试验、高压断路器及其试验、其他设备及其试验、附录(有关术语定义)等。 本书可供高压电气设备现场试验的技术人员及工人阅读,也可供其他有关人员参考。
为提高高压断路器的运行和检修水平,确保断路器的检修质量和运行可靠性,我司委托电力科学研究院高压开关研究所负责组织编写或修订了《高压断路运行规程》和SN10-10等十种高压断路器检修工艺。1989年5月和1990年12月分别在珠海、苏州通过审定,现颁发实行,并委托水利电力出版社出版发行。1983年前颁发的相关检修工艺(导则)同时作废。 上述规程和检修工艺总结了多年业运行维护和检修调试的经验,各单位在执行过程中,如发展有不妥之处,请将意见寄部电力司,并送电力科学研究院高压开关研究所。
本书根据高压电气设备现场试验的实际需要,以问答的形式较系统地介绍了常见的365个技术问题。全书共分八章,内容包括电工基础知识、电力系统及过电压、仪器仪表、介质物理、通用试验技术,变压器及其试验、高压断路器及其试验、其他设备及其试验、附录(有关术语定义)等。 本书可供高压电气设备现场试验的技术人员及工人阅读,也可供其他有关人员参考。
《±800kV特高压直流工程装置性材料预算价格》(试行)(以下简称《装材预算价格》)的主要内容包括单项材料预算价格和综合预算价格两部分。 一、一般说明 1.《装材预算价格》是指工程所需装置性材料在施工现场仓库或堆放地点的出库价格。 2.《装材预算价格》是国家电网公司系统编制±800kV特高压直流工程建设预算时计算材料费用的基础依据,与±800kV特高压直流工程定额及费用标准配套使用。 3.《装材预算价格》按其表现形式分为单项材料预算价格和综合预算价格。单项材料预算价格是按照工程实际采购或供应的材料品种、规格所公布的现场出库价格;综合预算价格是在单项材料预算价格的基础上,对应于《电力工程概算定额》的子目构成确定材料组成权教库后所计算出的综合性预算价格。 4.单项材料预算价格是编制施工图
为适应电网生产技术进步和当前管理工作的要求,进一步规范和完善公司输变电设备管理制度体系,提高设备安全运行水平,公司组织编写了《输变电设备管理规范》、《输变电设备评价标准》和《输变电设备技术指导意见》等一系列规章制度,以保证设备管理工作有章可循,实现设备规范化的全过程动态管理。 为贯彻实施上述规章制度,国家电网公司组织编写了本系列规章制度的宣贯培训读本。本书为《高压并联电容器管理制度宣贯培训读本》,包括综述、高压并联电容器装置技术标准、高压并联电容器装置运行规范、高压并联电容器检修规范、高压并联电容器技术监督规定、预防高压并联电容器事故规范、并联电容器装置评价标准、并联电容器装置技术改造指导意见八个部分。 本书可供电力企业从事高压并联电容器工作的工程技术人员及管理人员使用
本标准是根据《国家发展改革委办公厅关于下达2004年行业标准项目补充计划的通知》(发改办工业[2004]1951号)的要求制定。 本标准的附录A、附录B、附录C、附录D、附录E、附录F、附录G、附录H和附录I为资料性 附录。 本标准由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提出。 本标准由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电力试验研究分会归口并负责解释。 本标准起草单位:东北电力科学研究院。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张军阳、王健军、王东烨、田勇、杨铁军、钟雅风。 本标准在执行过程中的意见或建议反馈至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标准化中心(北京市白广路二条一号,100761)。
为更好地开展标准化作业工作,使标准化作业指导书更适用于现场的生产工作,辽宁省电力有限公司特组织相关技术人员,编写了这套《供电企业现场标准化作业指导书》。该套书以保证现场安全、质量为目的,以“两票三制”为基础,从而实现对现场设备、人员进行全过程、标准化管理。 该套书共分五部分,分别是送电部分、变电部分、配电部分、二次部分、高压试验部分,涵盖了送电、变电运行、变电检修、配电、高压试验、继电保护、调度自动化、通信、电能计量等九个专业。根据现场作业的特点,各专业均包括作业指导书和作业指导卡两部分。作业指导书(卡)在内容上都包含人员行为的过程控制、危险点分析及安全控制措施,设备的质量保证,人员分工、责任及管理等,体现了现场标准化作业“以人为本”的思想。 本册为高压试验部分,包括高压
本套丛书针对特高压交流输电技术特点,介绍了我国特高压交流输电关键技术的研究成果,对我国建设特高压电网、促进电网现代化建设和保证大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具有深远意义。本套丛书将介绍五个方面的研究成果。本书为《特高压交流电气设备》,是其中一本。 本书共7章,主要介绍了特高压变压器的基本结构、选型及试验;特高压并联电抗器的特点、绝缘水平、结构,以及冷却、振动和噪声等;特高压电容式电压互感器的设计原理及参数选择、结构要求及特性研究;特高压电流互感器的参数设定、设计中需要注意的问题及现场检测,以及新型电子式互感器;避雷器的结构、特性参数、试验,以及GIS罐式避雷器;特高压变压器套管和GIS套管;特高压设备带电考核场的设计,以及特高压设备考核模式的有关内容。 本书可供从事特高压交流电气设备研制工
本书根据高压电气设备现场试验的实际需要,以问答的形式较系统地介绍了常见的365个技术问题。全书共分八章,内容包括电工基础知识、电力系统及过电压、仪器仪表、介质物理、通用试验技术,变压器及其试验、高压断路器及其试验、其他设备及其试验、附录(有关术语定义)等。 本书可供高压电气设备现场试验的技术人员及工人阅读,也可供其他有关人员参考。
本标准是根据原国家经济贸易委员会(局)《关于下达2002年度电力行业标准制定和修订计划的通知》(电力[2002]973号文)而编制的。 本标准的附录A为规范性附录。 本标准由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带电作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和解释。
本标准按照国家标准GB/T 1.1-2009《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给出的规则起草。本标准由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提出。本标准规定了紧凑型高压并联电容器装置的结构要求,产品分类,使用条件,质量要求和试验,标志、包装、贮存和运输。本标准适用于1kV及以上电压等级紧凑型高压并联电容器装置。
本标准是根据《国家发展改革委办公厅关于下达2003年行业标准项目补充计划的通知》(发改办工业[2003]873号)的安排制定的。 电力企业在电力生产过程中,需要进行电力设备的验证试验、交接试验、预防性试验。这些试验对试验环境、试验设备、试验人员、试验方法有严格的要求。其中一部分试验需要由高压实验室承担。目前电力行业的高压实验室建设和管理通常由电力企业参考国内外已建的高压实验室情况并结合本企业的需要提出技术要求。考虑到高压实验室的建设和管理涉及到多个学科的专业知识,需要完成大量调研工作,有必要避免由于规划不当使实验室在使用时存在缺陷。编写本标准的目的是总结国内外已建高压实验室设计和使用的经验,提高我国高压实验室建设的科学性和实用性。对那些已投入运行的高压实验室,也可以在管理和改造方面受益。
本标准是根据原水利电力部1979年1月颁发的SDJ/-79《电力设备接地设计技术规程》和1984年3月颁发的SD119-84《500kV电网过电压保护绝缘配合与电气设备接地暂行技术标准》,经合并、修订之后提出的。 本标准较修订前的两个标准有如下重要技术内容的改变; 1)增加了电阻接地系统交流电气装置保护接地接地电阻的规定; 2)修订了有效接地系统接地装置接地线热稳定校验的规定;提出3~6kV不接地、消弧线圈接地和高电阻接地系统进行异地两相短路接地线热稳定校验的要求; 3)补充了接地网非等间距布置时的接地网接触电位差、跨步电位差的计算方法; 4)修订了杆塔接地装置和自然接地极冲击系数的计算方法; 5)提出接地装置耐腐蚀的工作寿命的要求; 6)增加了气体绝缘全封闭组合电器(GIS)的接地规定; 7)参考IEC有关标
本套丛书针对特高压交流输电技术特点,介绍了我国特高压交流输电关键技术的研究成果,对我国建设特高压电网、促进电网现代化建设和保证大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具有深远意义。本套丛书将介绍五个方面的研究成果。本书为《特高压交流电气设备》,是其中一本。 本书共7章,主要介绍了特高压变压器的基本结构、选型及试验;特高压并联电抗器的特点、绝缘水平、结构,以及冷却、振动和噪声等;特高压电容式电压互感器的设计原理及参数选择、结构要求及特性研究;特高压电流互感器的参数设定、设计中需要注意的问题及现场检测,以及新型电子式互感器;避雷器的结构、特性参数、试验,以及GIS罐式避雷器;特高压变压器套管和GIS套管;特高压设备带电考核场的设计,以及特高压设备考核模式的有关内容。 本书可供从事特高压交流电气设备研制工
为适应电力发展的需要,提高供电可靠性和电网安全运行水平,供电系统普遍开展了设备带电检修。为使专业人员达到“会干活,不出事”的目的,我们结合多年来开展架空送电线路带电作业检修的经验,组织工程技术人员和有实践经验的生产骨干编写了本导则,用以指导和规范专业人员现场操作,同时也作业现场专业人员的培训教材。 本导则编写以产用为目的,章为总则,第二章为35-330kV架空送电线路带电作业现场安全规程;第三章为35-330kV架空送电线路带电作业。由于水平有限,难免存在问题,使用过程中如发现问题,请及时将信息反馈西省电力公司,以便修订。 另外,统一操作项目,各单位使用工具不同,操作程序也有所区别,本导则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