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首先介绍了当前国际上先进的表面组装技术(SMT)生产线及主要设备、基板、元器件、工艺材料等基础知识及表面组装印制电路板可制造性设计(DFM);然后介绍了SMT通用工艺,包括每道工序的工艺流程、操作程序、安全技术操作方法、工艺参数、检验标准、检验方法、缺陷分析等内容;同时结合锡焊(钎焊)机理,重点分析了如何运用焊接理论正确设置再流焊温度曲线,无铅再流焊以及有铅、无铅混装再流焊工艺控制的方法;还介绍了当前流行的一些新工艺和新技术。
为使《通用电路速查手册》适应集成电路技术的迅速发展和我国电子产品对集成电路的现实需求,更好地为读者服务,我们对《通用集成电路速查手册》进行了重机关报修订,在保持原书实用性好、通用性强、查找快捷、使用方便的基础上,删除了部分目前已很少使用的集成电路,增添了大批新的、性能高、价格低、适合我国国情、应用日见普及的集成电路,其中包括我国生产和封装的部分集成电路。同时给出了实际工作中迫切需要的部分集成的电路引脚说明。 为满足和适应不同读者更多、更新的需要与要求,《通用集成电路速查手册》增加了“主要集成电路厂商及传媒的因特网网址”、“常见集成电路型号前缀及使用厂家”、“常见集成电路厂商商标或图标”、“集成电路命名方法”、“书中英文萦略语及用作芯片引脚时的定义”第六个附录,为读者迅速查
《PowerMILL多轴数控加工编程实用教程》一书是PowerMILL的进阶学习教材,主要涉及四轴、五轴加工的数控编程及其后置处理,共11章。章为多轴数控加工概述。第2章概述了多轴数控加工编程工艺。第3章介绍四轴加工编程。第4章讲述五轴定位加工编程方法。第5章介绍PowerMILL刀轴指向控制方法。第6章介绍PowerMILL投影精加工策略及应用于五轴加工的方法和实例。第7章介绍PowerMILL常用五轴联动加工编程策略。第8章介绍刀轴指向的编辑、五轴机床加工仿真、刀轴界限和自动碰撞避让等内容。第9章介绍应用PowerMILL计算典型工步五轴加工刀路的实例。0章列举了典型五轴加工应用综合实例。1章详细阐述了订制机床选项文件的方法与实例。为方便读者学习,本书附赠一张光盘,包含了书中所有的练习源文件、完成的项目文件以及视频教学资料。
全书共分5个单元,单元,主要介绍单晶硅衬底结构特点,体硅和外延硅片的制造方法;第二单元~第五单元,主要介绍硅芯片制造基本单项工艺(氧化、掺杂、薄膜制备、光刻、工艺集成与封装测试)的原理、方法、设备,以及依托的技术基础和发展趋势。每单元后都有习题。另外,还在附录中以双极性晶体管制作为例介绍微电子生产实习等内容。
印制电路板(简称印制板)是电子产品的重要基础部件。由于微电子技术的飞速发展,表面安装技术在电子产品中的应用日益广泛,用于安装表面贴装元器件的印制板结构越来越复杂,安装的要求更加繁多,对于印制板设计需要考虑的因素大量增加,印制板的可制造性已成为广大印制板设计人员十分关注和必须考虑的问题。 本书共分为13章,重点介绍了印制板可制造性的概念,印制板制造与安装可制造性设计的工艺要求和各图形要素的设计。本文从实际应用出发,对印制板设计过程中印制板的制造、安装和测试等方面的可制造性做了系统的分析和介绍,并根据现行标准和众多设计经验的体会,提供了大量的印制板可制造性数据和图示,力求图文并茂,易于理解。为使广大读者能更准确地了解印制板的性能和验收要求,书中第十二章对印制板的相关标准还作了详细
本书从工程实际应用的角度出发,以CPLD/FPGA设计流程为主线,全面系统地介绍了ISE的各种集成设计工具,论述了输入、仿真、综合、约束、实现与布局布线、配置等设计步骤,同时对一些高级操作也进行了较为详细的讨论。 本书立足于工程实践,通过本书中应用实例的介绍,读者能够快速全面地掌握ISE,从而能够高效行完成具体的Xilinx系列CPLD/FPGA的开发工作。 本书内容丰富、全面系统、实用性强,可以使读者快速、全面地掌握ISE集成开发环境,进行CPLD/FPGA的开发。本书既可以作为高等学校相关专业的教材或者参考书,同时也可以作为广大硬件工程师必不可少的工具书或者培训教材。
《电子工厂化学品系统工程技术规范·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50781-2012》是根据原建设部《关于印发 2007 的通知(第二批)》建标[2007]126号文的要求,由信息产业电子第十一设计研究院科技工程股份有限公司会同有关单位共同编制完成。 《电子工厂化学品系统工程技术规范·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50781-2012》在编制过程中,根据我国集成电路工厂、平板显示器件工厂和太阳能电池工厂的设计、建造和运行的实际情况,同时考虑工厂目前的现状,对国外工程公司也进行了调查研究,广泛征求了全国有关单位与个人意见,并反复修改,后经审查定稿。 《电子工厂化学品系统工程技术规范·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50781-2012》共分7章,主要内容有:总则,术语、缩略语,化学品供应系统,化学品回收系统,化学品监控及安全系统,相关专业设计,
本书按照*颁发的《高等工科院校自动控制理论课程教学基本要求》,秉着加强基础、拓宽专业、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知识更新能力的指导思想,将自动控制理论的知识点进行了归纳和总结,对教学内容进行了浓缩、提炼和适当、有益的补充,并精心设计组编了相应的典型例题。 本书同时具有授课讲义、学习纲要、理论手册和解题指南的作用。全书力求语言简洁、重点突出、便于查阅和复习,着重对相关的重、难点进行详细剖析,特别注重“一题多解”的指导和启发,使读者彻底理解和掌握自动控制的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并达到举一反三、事半功倍之效。 本书可作为自动化、电子、电气、信息与通信、计算机、机械等专业学生学习自动控制原理和参加相关考试的复习参考资料。
全书共八章。章为概论;第二章介绍集成电路工艺基础及版图设计;第三章介绍MOS集成电路器件基础;第四章介绍数字集成电路设计基础;第五章介绍数字集成电路系统设计;第六章介绍模拟集成电路设计基础;第七章介绍VHDL语言及Verilog HDL语言;第八章介绍电路设计、性能仿真及版图设计中的常用EDA软件工具。 本书可用作通信工程、电子信息工程、电气信息工程和自动化、计算机技术、测控技术与仪器以及电子科学与技术等专业本科生的教材和教学参考书,也可以供从事集成电路设计的工程人员参考。
本书从初学者和初级水平读者的特点出发,首先详细介绍电路板设计基础知识,然后以精心选择的实例为主线,由浅入深地介绍了电路板设计的全过程,实现了Protel 99SE基础功能、电路板设计基础知识与典型实例讲解的完美结合。 本书共有10讲,第1讲介绍了电路板、电路板设计以及Protel 99SE操作的基础知识;第2~4讲详细介绍了原理图设计、原理图符号的制作方法以及有关原理图设计的报表文件等内容;第5~8讲介绍了制作元器件封装、单面板设计、双面板设计以及PCB编辑器报表文件等内容;第9讲介绍了电路板设计中的典型技巧;第10讲以一个典型的电路板设计为例,比较详细地介绍了数字电路和模拟电路混合的电路板设计,以便使读者能够对全书的知识进行回顾总结和提高。 本书特别适合初学者使用,对有一定Protel 99SE基础知识的读者也有很大帮助。本书也
本书从强化培养操作技能,掌握一门实用技术的角度出发,较好地体现了本职业当前*的实用知识与操作技术,对于提高从业人员基本素质,掌握中级集成电路制造工艺的核心知识与技能有直接的帮助和指导作用。 全书分为四个单元,主要内容包括:绪论、半导体基础知识、集成电路制造工艺和集成电路制造相关设备及操作入门等。为便于读者掌握本教材的重点内容,每一单元后附有思考题,用于检验和巩固所学知识与技能。 本教材可作为集成电路制造工艺员(国家职业资格四级)职业技能培训与鉴定考核教材,也可供中、高等职业院校相关专业师生,以及相关从业人员参加岗位培训、就业培训使用。
随着电子元器件的小尺寸化和组装的高密度化,SMT的工艺窗口越来越小,组装的难度越来越大,如何建立一个稳固而耐用的工艺,已经成为SMT的核心问题。 本书作者经过多年的资料收集,并结合多年的工作实践与体会,系统地提出了一套有效的SMT工艺质量控制的基本思路和方法,内容全面,视角独特,具有较强的实用性。对于电子组装企业建立有效的工艺质量控制体系、建立良好而稳固的工艺、提高焊接的一次通过率具有较强的指导意义和参考价值,可供从事电子装联工作的工程人员学习和参考,也口丁作为大中专学校的参考材料。
本书是作者在微波和光通信技术领域多年学习、工作、研究和教学过程中获得的知识和经验的总结。主要研究内容包括高速光电子器件的工作机理、建模技术和参数提取技术,以及光接收机和发射机集成电路设计技术。光电子器件小信号等效电路模型、大信号非线性等效电路模型和噪声等效电路模型,以及等效电路模型的参数提取技术是本书的重点。 本书可以作为光电子专业、微波专业和电路与系统专业的高年级本科生和研究生教材,也可以供从事集成电路设计的科研人员参考。
MATLAB及其模块化仿真部件Simulink是优秀的数值计算和系统仿真软件。本书在充分考虑自动化专业课程设置的情况下,以MATL,AB语言(MATLAB 7.0/Simulink 6.0)为主要工具,较为全面地介绍了自动控制系统的建模、分析、仿真与设计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全书共分8章,内容包括自动控制系统仿真概述、控制系统计算机数字仿真基础、MATLAB语言的基础知识、控制系统数学模型及其转换、Simulink在系统仿 真中的应用、自动控制系统计算机辅助分析、自动控制系统计算机辅助设计、电力系统工具箱及其应用实例。 本书是“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电气信息类规划教材”。本书的显著特点是注重介绍仿真的应用和实例,存阐述控制系统仿真原理的同时,通过大量的有代表性的例题来讲解相应的内容,使学生感觉生动有趣,不枯燥,便于学生掌握所学的内容。本书配有电子课件,欢
本书共10章。1-8章介绍典控制理论的内容;9,10章介绍现代控制理论的有关内容。全书由重点内容提要、知识结构图、考点及典型题选解,以及与胡寿松主编的《自动控制原理》(第四版)配套的各章课后习题与解答等组成。 本书可作为工科自动化、信息技巧、机电一体化、仪表及测试技术等专业的本科生以及自学者学习自动控制原理课程的参考书和考研与课程考试指导书。
《eda技术与应用》以altera公司的ep1c3型fpga为蓝本,详细介绍了ep1c3的内部结构及功能设计、altera的fpga设计工具quartusii的设计方法以及vhdl硬件描述语言,并通过相应的实例分析、实例设计和拓展思维训练三个环节,引导读者能够快速掌握fpga的设计方法和设计理念,并通过训练逐步提高自己的设计水平。在每章后面还附有习题,便于读者学习和教学使用。 《eda技术与应用》可以作为高等院校电子工程、通信、工业自动化、计算机应用技术等学科的本科生或研究生的电子设计或eda技术课程的教材和实验指导书,也可作为相关专业技术人员的参考书。
本教材主要介绍分析和设计反馈控制系统的古典控制理论和方法。全书共分八章,内容有自动控制系统的基本概念、线性系统的数学模型、控制系统的时域分析、根轨迹法、控制系统的频域分析、自动控制系统的校正、非线性系统的分析以及采样控制系统等。 本书可作为高等学校工业电气自动化专业的本科生教材,还可供从事自动控制系统工程的技术人员参考。
本书为21世纪高等学校规划教材。 本书以系统性、实用性和先进性为宗旨,根据作者多年来从事电路课程及其实验教学改革的经验和体会,既有经典的传统实验,又有反映*技术发展的实验;既有验证性的实验,又有设计型和综合型的实验(如电源等效变换、戴维南诺顿定理及*功率传输、直流电路基本定理综合实验、电路过渡过程的研究、三相电路综合实验等);既有硬件的实验(如电阻温度计,受控源、数模转换器、负阻抗变换器等实用器件的设计、制作和装调),又有软件实验(包括应用虚拟实验平台 EWB/Mlll6sirrm2001对电路进行仿真模拟和应用Mat lab软件求解电路的矩阵方程)。本书内容丰富,力求反映电路实验的*技术手段,做到理论联系实际,原理、实验技术和实际应用并重,由浅人深,通俗易懂。 本书可作为高等学校电气、通信、电子、自动
本书主要介绍了控制系统的数学模型、时域分析、根轨迹法、频率响应法、控制系统设计、非线性控制系统分析和采样控制系统分析等知识。本书内容全面,重点突出,各章中都加入了基于MATLAB的计算机辅助分析和设计内容,可帮助读者更有效地进行控制理论的学习和应用。 本书可作为高等院校自动化专业及相关专业的教材,也可供相关专业师生及从事自运输 经相关工作的工程人员参考。
本书强调实践性和可操作性,结合八个常用集成电路设计实验及常用EDA工具的使用,循序渐进地介绍了集成电路设计的工程基础和设计方法。 全书共分六章,分别为:绪论;集成电路工艺基础;电路设计,包括触发器、比较器、运算放大器、带隙基准、振荡器、LDO稳压器、D/A和A/D共八个电路设计实践;EDA软件的使用,包括Cadence、Hspice、Eproduct和Tanner Pro的使用;版图设计。包括DRC、ERC、LVS、和LPE;ASIC测试技术概述,包括常用测试设备与仪器、芯片测试方法、芯片Debug方法等。 本书可作为高等院校通信工程、电子信息工程、电子科学与技术、测控技术与仪器、计算机技术以及自动化等专业高年级本科生或研究生的教材,也可供有关科技人员参考。尤其对集成电路设计领域的工程技术人员来说,本书是一本非常有益的参考书。 本书若与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