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用通俗易懂的语言,以问答的形式,详细解答了与石化工业中常用管式加热炉密切相关的296个实际问题。共分14个部分,内容涉及管式加热炉的专用术语、分类方法、基本结构、主要配件、运行原理、操作技术、设计要求、效率、节能、检查及检修、安全以及装置管理等方面的内容。掌握这些知识,对了解管式加热炉的基本工艺过程,熟悉其运行及操作的基本特点,维持安全、高效、长周期运转和加强管理等,都是极其重要的。 本书可供加热炉设计人员及现场的技术工人、管理干部阅读,特别适用于作培训教材。
本书内容以涂装材料的准备开篇,直接切入操作技能,对涂装前工件表面预处理、常见的涂装方法进行了系统介绍,从而使学员掌握基本的涂装技能。在此基础上,本书又对先进的涂装方法和设备、常见涂装缺陷及其检测方法,以及涂装作业安全与卫生等知识进行了梳理,以帮助学员更好地适应当前涂装市场的需求。后本书还列举了几个典型的涂装实例,帮助学员巩固所学知识。 本书内容丰富,技能突出,语言通俗易懂,配图形象直观,实用性强。通过本书的学习,学员能够从事涂装相关岗位工作。
《化工制图与测绘习题集》是《化工制图与测绘》(曹咏梅、熊放明主编)教材的配套用书,其内容和顺序与教材一致。 本习题集中的题量和题目难易适中,由“齿轮油泵测绘”和“氧化锌生产实训车间测绘”两个项目组成。“齿轮油泵测绘”项目包括齿轮油泵拆装、基础绘图环境设置、计算机绘图基础环境设置、立体的投影、轴测图绘制、零件表达方法、标准件与常用件、零件图与装配图的识读与绘制。“氧化锌生产实训车间测绘”项目包括熟悉氧化锌的生产过程、化工设备图的绘制与识读、化工工艺图的绘制与识读。计算机绘图贯穿在各相应内容之中。 《化工制图与测绘习题集》主要适用于高职高专化工类各专业的制图教学,也可作为相关工程技术人员的参考用书。
《自制根灌剂与吸水剂新工艺及配方》是冯晋臣教授继《高效节水根灌栽培新技术》、《林果吊瓶输液节水节肥增产新技术》之后的第三部专著。书中介绍了作者于200年发明的一种聚丙烯高吸水树脂新工艺,这在高分子合成化学领域也是重大创新。《自制根灌剂与吸水剂新工艺及配方》主要内容包括:能工业化用本体聚合法生产高吸水树脂新工艺,与本体聚合法相适应的设备,生产根灌剂与纳米级吸水剂的新工艺,生产永不褪色的高吸水树脂彩晶,制造根灌剂与吸水剂的原料和辅料以及其调制,适合本体聚合反应的配方。《自制根灌剂与吸水剂新工艺及配方》技术创新,实用性和可操作性强,也是与节水根灌技术和林果吊瓶输注液技术配套的读物。
本标准代替hg/t 3513—2000《渗透剂bx》。 本标准与原标准的主要差异为: ——按照gb/t 1.1—2000《标准化工作导则 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规则》进行编写; ——规范性引用文件增加"gb/t 601 化学试剂 标准滴定溶液的制备”、“gb/t 603化学试剂试验方法中所用制剂及制品的制备”、“gb/t 6682 分析实验用水规格和试验方法”; ——产品的渗透力、ph值、含水量和细度的检测方法均按照相关标准的*版本的规定进行。 本标准的附录a为规范性附录。 本标准由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协会提出。 本标准由化学工业表面活性剂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习题集是与《化工工艺制图》教材配套使用,专门针对未开设“机械制图”课程的理工科化学化工类专业学生而编写的,习题集分为上、下两篇,以化工设备与化工工艺制图的练习为主。上篇主要是画法几何与机械制图基础的相关练习,内容包括:视图与投影、三视图的绘制、几何作图,零件图与化工设备装配图的绘制等;下篇主要是化工工艺制图的练习,内容包括:一般化工工艺流程图的绘制;下篇主要是化工工艺制图的练习,内容包括:一般化工工艺流程图的绘制,带控制点的化工工艺流程图的设计与绘制、设备平面与立面布置图的绘制和管路平面与立面布置图,以及空视图的绘制等。 为达到强化学生化工制图动手能力培养的目的,本习题集根据配套教材《化工工艺制图》的教学要求,不仅安排了一定数量工程制图的基础训练习题,而且特别注意在机械
本标准遵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国家化肥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北京)、农业部肥料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杭州)、北京市新型肥料质量监督检验站。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孙又宁、保万魁、肖瑞芹、张骏、边武英、季卫。
本标准是根据国内炭黑生产、使用的实际情况对化工行业标准HG/T 2880--1997《硅铝炭黑技术条件》和HG/T2796一l996《硅铝炭黑包装、贮运、采样及验收方法》整合修订而成。 本标准代替HG/了2880—1997《硅铝炭黑技术条件》和HG/T2796--1996《硅铝炭黑包装、贮运、采样及验收方法》。 本标准与HG/T 2880一l997和HG/T2796--1996版本相比的主要变化为: ——修改了标准名称。 ——按GB/T1.1—2000《标准化工作导则》的要求进行了重新编排。 ——对检验规则中“6.3采样”一章进行编辑性修改。 ——按GB/T1.3—1997《产品标准编写规定》的要求将两标准进行了整合。 本标准由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协会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橡胶与橡胶制品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炭黑分技术委员会(SAC/7C35/SCS)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中橡集团炭黑工业研究设计院。 本标
本标准的附录A、附录B、附录C、附录D、附录E、附录F为规范性附录。 本标准由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协会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滁料和颜料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标准主要起草单位中国化工建设总公司常州涂料化工研究院、昆山市世名科技开发有限公司、希必思色浆贸易(上海)有限公司、深圳悔川色彩科技有限公司、德固赛(中国)投资有限公司。 本标准参加起草单位:科莱恩化工(中国)有限公司、立邦涂料(中国)公司、广东华润涂料有限公司、深圳市展辰达化工有限公司、东莞大宝化工制品有限公司、上海衡峰氟碳材料有限公司、广卅市番禺科迪色彩有限公司。
本标准由中国轻工业联合会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表面活性剂洗涤用品标准化中心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国家洗涤用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太原)、纳爱斯集团有限公司。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的有关规定,为了进一步完善国家职业标准体系,为职业教育、职业培训和职业技能鉴定提供科学、规范的依据,劳动和社会保障部组织有关专家,制定了《轮胎翻修工国家职业标准(试行)》(以下简称《标准》)。 一、本《标准》以客观反映现阶段本职业的水平和对从业人员的要求为目标,在充分考虑经济发展、科技进步和产业结构变化对本职业影响的基础上,对职业的活动范围、工作内容、技能要求和知识水平都作了明确规定。 二、本《标准》的制定遵循了有关技术规程的要求,既保证了《标准》体例的规范化,又体现了以职业活动为导向、以职业能力为核心的特点,同时也使其具有根据科技发展进行调整的灵活性和实用性,符合培训、鉴定和就业工作的需要。 三、本《标准》依据有关规定将本职业分为五个等级
GB/T 14454《香料通用试验方法》由下列部分组成: ——第1部分:香料 试样制备; ——第2部分:香料 香气评定法; ——第4部分:香料 折光指数的测定; ——第5部分:香料 旋光度的测定; ——第6部分:香料 蒸发后残留物含量的评估; ——第7部分:香料 冻点的测定; ——第11部分:香料 含酚量的测定; ——第12部分:香料 微量氯测定法; ——第13部分:香料 羰值和羰基化合物含量的测定; ——第14部分:香料 标准溶液、试液和指示液的制备; ——第15部分:黄樟油 黄樟素和异黄樟素含量的测定 填充柱气相色谱法。 本部分为GB/T 14454的第14部分。 本部分是对GB/T 14454.14-1993《香料 标准溶液、试液和指示液的制备》的修订,技术内容与GB/T 14454.14-1993一致,编写方法按GB/T 1.1-2000。 本部分由中国轻工
GB/T 14455《香料通用试验方法》由下列部分组成: ——第1部分:精油命名原则; ——第3部分:香料乙醇中溶解(混)度的评估; ——第5部分:香料酸值或含酸量的测定; ——第6部分:香料酯值或含酯量的测定; ——第7部分:香料 乙酰化后酯值的测定和游离醇与总醇含量的评估。 本部分为GB/T 14455的第1部分。 本部分修改采用ISO 3218:1976《精油 命名原则》,与ISO 3218:1976的主要差异是: ——“范围”中增加了适用范围; ——增加了“2术语和定义”; ——对3.8进行了删减。 本部分是对GB/T 14455.1-1993《精油命名原则》的修订。本部分与GB/T 14455.1-1993相比,主要变化如下: ——3.3中增加了“当精油只从规定的变种或从一种无性种系获得时,应注明该变种或无性种系的名称”的内容; ——删除了GB/T 14455.1-199
本标准代替推荐性化工行业标准HG/T2640—1994《玻璃鳞片衬里施工技术条件》。 本标准参照国家同类玻璃鳞片衬里施工技术要求和国内衬里施工技术的发展修订。 本标准与HT/T2640—1994相比主要变化如下: ——增加了设备接管防腐蚀衬里施工。 ——增加了鳞片衬里施工料真空配制。 ——增加了施工基体要求。 ——完善了玻璃鳞片衬里施工材料选用范围。 ——完善了衬层中间修补及衬层修补中不同缺陷的修补方法。 ——完善了局部纤维增强中对不同增强区域的增强结构要求。 ——取消了底溱只能采用E44环氧树脂的规定。 本标准由中国石油化和化工业协会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非金属化工设备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天华化工机械及自动化研究设计院。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郑卫京、刘继向。 本标准1994年首
本标准由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协会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染料标准经技术委员会(SAC/TC 134)归口。
本标准由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协会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非金属化工设备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浙江嘉善三方复合材料有限责任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徐建中、傅显明、魏康军、吴荣根。 本标准为首次发布。
本标准适用于4A分子筛球形和条形产品、4A分子筛原粉、4A分子筛活化粉,主要用途为各种化工气体和液体、冷冻剂、药品、电子材料、汽车刹车系统的干燥。
本标准中压力试验、常温跌落试验和低温跌落试验参照国际安全运输协会标准ISTA7B2005《68kg》以下闭合物流周转箱》(英文版)制定。 本标准由中国包装联合会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包装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标准主要起草单位:中国包装科研院测试中心、苏州大森塑胶工业有限公司、深圳职业技术学院。
请注意本标准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标准的发布机构不应承担识别这些专利的责任。 本标准由中国建筑材料联合会提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