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是湖北三峡实验室“磷资源开发利用”丛书第8卷,本书从磷酸盐概述开始,总结磷酸盐工业的发展历程、磷酸盐产品的分类、磷酸盐工业的重要性及磷酸盐的特性和重要品种。分章节详细论述常见金属或非金属阳离子的正磷酸盐、偏磷酸盐、焦磷酸盐、聚磷酸盐、次磷酸盐、亚磷酸盐等产品的生产原理、制备技术、典型工业化工艺、用途等内容,重点介绍常见磷酸盐的典型生产技术及应用,在总结经典生产工艺的基础上,力求跟踪时代,与时俱进,紧扣磷酸盐国内外产业新发展、新趋势和新技术。本书针对经典技术及前沿技术进行了较全面的总结和论述,是磷酸盐工业方面较为重要的科技著作。
本书为“低维材料与器件丛书”之一。石墨炔是本书作者首次发现的一种新型二维碳材料,全书系统地介绍了石墨炔的理论预测、结构、合成与表征方法、聚集态结构研究及其在电子、信息、能源转化和存储、催化、环境与检测、生物医药等领域的前沿研究及应用探索。本书共分7章:第1章为绪论;第2章介绍了石墨炔的理论预测与发现;第3章主要从理论模拟角度介绍石墨炔的基本性质;第4章介绍了石墨炔的合成与表征;第5 章介绍了石墨炔的聚集态结构;第6章介绍了石墨炔的应用;第7章展望了石墨炔材料发展面临的问题和挑战。石墨炔的发展日新月异,本书是作者在石墨炔领域多年原创性研究成果的系统归纳和整理,对石墨炔新材料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推动意义与学术参考价值。
《与众不同(1套装共5册)/儿童美术系列课程》是由首都师范大学美术学院教师黄露博士领衔,以博士、硕士为主体参与编写的“系列课程”,为第1套写给校外美术教师的教材。内容包含《想象与创造》《1874后大师艺术》《思维导图与绘画》《看电影学画画》《自由表现绘画》5本。主要介绍通过想象造型和各种材料的综合运用、启发,开拓孩子的图像创意思维和审美表现能力。
本标准的第7章为强制制性,其余为推荐性。 本标准是等效采用美国水处理协会标准ANSI/AWWA B303-1995《亚氯酸钠》对推荐性化工行业标准HG/T 3250-1989《工业亚氯酸钠》修订而成。 本标准与ANSI/AWWA B303-1995的主要技术差异为: ——将砷含量和硝酸钠含量规定为形式检验项目 ——砷含量测定采用砷斑法。 ——亚氯酸钠含量测定中用硫酸代替盐酸作为酸化剂。 ——试样的制备进行调整。 本标准与HG/T3250-1989的主要技术差异为: ——取消分等分级,仅设一个等级。 ——根据ANSI/AWWAB303-1995增设发氢氧化钠、碳酸钠、硫酸钠、硝酸钠和砷含量指标,取消水分指标。指标值根据ANSI/AWWAB303-1995也进行了调整。 本标准自实施之日起,同时代替HG/T3250-1989。 本标准由原国家石油和化学工业局政策法规司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化学标准
本标准由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协会提出。
本标准由中国钢铁工业协会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钢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部分由中国钢铁工业协会提出。 本部分由全国钢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GB/T 23835《无水高氯酸锂》分为13个部分: ——第1部分:无水高氯酸锂技术要求; ——第2部分:高氯酸锂含量的测定; ——第3部分:水分的测定; ——第4部分:水不溶物含量的测定; ——第5部分:氯化物含量的测定; ——第6部分:氯酸盐含量的测定; ——第7部分:硫酸盐含量的测定; ——第8部分:钾和钠含量的测定; ——第9部分:钙含量的测定; ——第10部分:铁含量的测定; ——第11部分:铅含量的测定; ——第12部分:总氮含量的测定; ——第13部分:澄清度的测定。 本部分为GB/T 23835的第8部分。 本部分由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协会提出。
本标准修改采用俄罗斯标准TOCT844—1979(第四次修改自1990年10月1日起)《工业煅烧氧化镁技术条件》(俄文版)。 本标准根据俄罗斯歀TPCT 844—1979《工业煅烧氧化镁技术条件》重新起草。 考虑到我国国情,在采用俄罗斯标准TOCT 844—1979《工业煅烧氧化镁技术条件》时,本标准做了一些修改。有关技术性差异已编入正文中并在它们所涉及的条款的页边空白处用垂直单线标识。在附录A和附录B中给出了这些技术性差异、结构性差异及其原因的一览表以供参考。 本标准代替HG/T 2573—1994《工业氧化镁》。 本标准与HG/T 2573—1994的主要技术差异如下: ——根据用途不同增设了一个类别(1994年版3.2,本版4.2)。 ——提高了筛余物的指标要求(1994年版3.2,本版4.2)。 ——因溶样方法改变放宽了氯化物的指标要求(1994年版3.2,本版4.2)。 —
本书为髙等学校无机非金属材料专业实验教材。全书分为概论、实验和附录三部分。概论包括无机非金属材料实验的目的和要求、实验的误差问题、实验结果的表达方式和实验室的安全防护;实验部分精选实验项目59个,涵盖了无机非金属材料专业基础教学所涉及的演示性、验证性和综合性的经典实验,同时选编了离温材料、胶凝材料方向的专业实验及其生产过程控制、产品性能检验和工程测试等方面的实验项目,在内容上引用新标准、新规范,详细讲述了实验原理和实验设备的构造,理论与实际应用有机结合,满足设计性、创新性和拓展性实验要求;附录部分编录了实验所需的相关数据表,以供读者查阅。 本书系统性强,具有材料类专业的普适性,可作为材料类专业本科生实验教材,亦可供材料专业研究生、科研人员及生产技术人员参考。
《无机非金属材料手册》是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方面的专业工具书。分别介绍了结构陶瓷(含陶瓷基复合材料)、功能陶瓷、传统陶瓷、玻璃、晶体材料、无机涂层材料、耐火材料、碳与石墨材料、水泥与混凝土和其他新型无机材料等各种无机材料。全书从材料的基础(组成与结构)、性能、工艺过程以及应用等方面对各种材料进行综合介绍。在取材上,传统常用材料和新材料相互结合,适当介绍了一些国外相关先进材料。 本书可供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技术人员查阅使用,也可供研究人员、管理人员和高校师生参考,为无机非金属材料的开发和正确选材、合理用材提供科学依据。
GB/T 23835《无水高氯酸锂》分为13个部分: ——第1部分:无水高氯酸锂技术要求; ——第2部分:高氯酸锂含量的测定; ——第3部分:水分的测定; ——第4部分:水不溶物含量的测定; ——第5部分:氯化物含量的测定; ——第6部分:氯酸盐含量的测定; ——第7部分:硫酸盐含量的测定; ——第8部分:钾和钠含量的测定; ——第9部分:钙含量的测定; ——第10部分:铁含量的测定; ——第11部分:铅含量的测定; ——第12部分:总氮含量的测定; ——第13部分:澄清度的测定。 本部分为GB/T 23835的第7部分。 本部分由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协会提出。
本书是以实用性为导向编写的非金属材料性能检测培训教材,系统地介绍了非金属材料的分类以及材料的各种性能参数检测方法,分章阐述了力学性能检测、物理性能检测、热学性能检测、光学性能检测、电学性能检测、阻燃性能检测和环境适应性能检测等。在层次安排上由浅入深,注重理论联系实际,作者结合多年来从事非金属材料检测工作的实践经验,总结归纳了各种性能试验的试验对象、试验原理与方法、试验装置、试样及试验标准等。深入剖析了标准方法的精髓,可帮助检测人员迅速提高技能。 本书可作为无机非金属及有机高分子材料性能检测、研发、生产人员的培训教材和专业参考书,也可供各高等院校相关专业师生参考。
本部分4.2、4.3、4.4为推荐性的,其余为强制性的。 GB 18068《非金属矿物制品业卫生防护距离》分为8个部分: ——第1部分:水泥制造业; ——第2部分:石灰制造业; ——第3部分:石棉制品业; ——第4部分:石墨碳素制品业; ——第5部分:云母制品业; ——第6部分:陶瓷制品业; ——第7部分:玻璃纤维及其制品业; ——第8部分:玻璃及玻璃制品业。 本部分为GB 18068的第2部分。 本部分按照GB/T 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部分代替GB 18076--2000《石灰厂卫生防护距离标准》。 本部分与GB 18076--2000相比主要变化如下: ——调整了标准名称,并依据GB/T1.1—2009《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 调整了标准结构; ——修订了卫生防护距离的定义,增加了敏感区、复杂地形2项术语和定义;
本书总结了低介低烧陶瓷材料的现状及发展,详细介绍了多个体系低介低烧陶瓷的制备工艺、微观结构和性能及其相互关系。
本标准代替HG/T 3600一1999/《硫化深黄2R(硫化淡黄GC 250%)》。 本标准与HG/T 3600--1999的主要差异如下: ——标准名称修改为硫化淡黄GC(C.I.硫化黄2)(本版的标准名称,1999年版的标准名称); ——增加了基本结构式和CAS RN号(本版的1); ——增加了有害芳香胺的量和重金属元素的量指标(本版的3.2); ——增加了有害芳香胺的量和重金属元素的量的测定方法(本版的5.6和5.7)。 本标准由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协会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染料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134)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蚌埠市永丰染料化工有限责任公司、沈阳化工研究院。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邱勇、马君庆、蔡瑞琳。 本标准1999年首次发布为化工行业标准HG/T 3600--1999。
本标准代替HG/T 2897-1997《1-萘酚-4-磺酸》。 本标准由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协会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染料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 134)归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