曼弗里德 博赫曼教授编写的《金属有机与催化导论》一书简明且富有理论深度,全书包括三个部分,即主族元素的金属有机化合物、过渡金属有机化合物、金属有机过渡金属配合物的均相催化。不仅丰富了反应成键知识,还提供了高效与经济制备化工单体的范例。 本书既可以作为从事(精细化工和制药化学)合成化学、材料制备和催化科学领域研究学者进行新化学反应与材料设计及单体制备工艺等研究的参考书,亦可以作为化学专业高年级本科生和研究生学习金属有机与均相催化的教材,还可以作为化学工程和生物化学研究人员学习均相催化与仿生催化的参考书。
本书面向电力系统防覆冰、自清洁、透光性等功能的需求,针对涂层材料耐磨性差、各性能之间难以有效协调的技术难题,从材料优化和结构调控两方面进行研究,显著提升了涂层的耐磨性,实现了超疏水/电热、超疏水/透明等多性能的协同优化,推动了超疏水材料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研究。本书是作者根据多年从事功能纳米材料科研的成果撰写的,论述了超疏水自清洁材料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超疏水防冰涂层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超疏水防腐蚀材料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超疏水储能材料在电力系统中的 应用等。 本书可供高等院校电气、材料、机械等相关专业师生使用,为其从事相关教学和科学研究提供有益的参考,也可供电力系统等领域的工程技术人员阅读。
本书主要介绍了功能金属有机框架(MOFs)复合材料的制备和在生物医药上的应用。书中利用不同的MOFs作为药物载体,后修饰靶向试剂叶酸和荧光试剂5?羧基荧光素后构建了多个可靶向识别癌细胞、荧光成像和药物递送的多功能MOFs;利用Fe-MOFs、Gd-MOFs作为药物载体和核磁共振成像试剂,后修饰靶向试剂叶酸和荧光试剂5?羧基荧光素后得到了多个可靶向识别癌细胞、核磁共振?荧光成像和药物递送的多功能MOFs;设计合成了刺激?响应药物释放体系和光动力治疗体系;对MOFs基生物小分子荧光探针进行了分析研究。本书可供从事功能金属有机框架材料相关研究的科研人员和材料学科相关专业的师生参考。
GB/T 22661《氟硼酸钾化学分析方法》共分为10部分: ——第1部分:试样的制备和贮存; ——第2部分:湿存水含量的测定 重量法; ——第3部分:氟硼酸钾含量的测定 氢氧化钠容量法; ——第4部分:镁含量的测定 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 ——第5部分:钙含量的测定 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 ——第6部分:硅含量的测定 钼蓝分光光度法; ——第7部分:钠含量的测定 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 ——第8部分:游离硼酸含量的测定 氢氧化钠容量法; ——第9部分:氯含量的测定 硝酸汞容量法; ——第10部分:五氧化二磷含量的测定 钼蓝分光光度法。 本部分为GB/T 22661的第9部分。 本部分由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提出。
本部分为YS/T 820-2012的第1部分。本方法为仲裁方法。 本标准由全国有色金属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 243)归口。 本标准由北京矿冶研究总院、中华人民共和国鲅鱼圈出入境检验检疫局、金川集团有限公司负责起草。 本部分起草单位:北京矿冶研究总院、中华人民共和国天津出入境检验检疫局、中华人民共和国鲅鱼圈出入境检验检疫局。 本部分参加起草单位:金川集团有限公司、广州有色金属研究院、中冶葫芦岛有色金属集团有限公司、广西银亿矿冶科技有限公司、山东鑫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芯片用硅晶片的加工技术》由浅入深地介绍了半导体硅及集成电路的有关知识,并着重对满足纳米集成电路用优质大直径300mm硅单晶抛光片和太阳能光伏产业用晶体硅太阳电池晶片的制备工艺、技术,以及对生产工艺厂房的设计要求进行了全面系统的论述。 书中附有大量插图、表格等技术资料,可供致力于半导体硅材料工作的科技人员、企业管理人员和从事硅片加工的专业工程技术人员阅读参考,亦可作为高校及专业培训的教学参考书使用。
本书主要介绍了功能金属有机框架(MOFs)复合材料的制备和在生物医药上的应用。书中利用不同的MOFs作为药物载体,后修饰靶向试剂叶酸和荧光试剂5?羧基荧光素后构建了多个可靶向识别癌细胞、荧光成像和药物
在各种储能系统中,碱金属电池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本书从碱金属电池基本原理以及关键材料开发、设计和应用技术出发,内容涵盖碱金属电池概述和工作原理;电池材料的制备方法;电池材料的表征;锂离子电池;钠离子电池;碱金属硫电池;金属空气电池(锂空气电池、钠空气电池、钾空气电池、锌空气电池);碱金属负极;其他新型二次电池(钾离子电池、镁离子电池、铝离子电池、锌离子电池、钙离子电池)等。全书反映了 外的碱金属电池工艺研究及应用领域的 新成果,展现了新技术发展和研究趋势。本书内容全面系统,实用性突出,既可作为电池相关企业以及高校和科研院所相关科研人员的参考书籍,也可作为新能源、新能源材料、材料与化工等专业在校师生的教材或教学参考书。
GB/T 23364《高纯氧化铟化学分析方法》分为6个部分: ——第1部分:砷量的测定原子荧光光谱法; ——第2部分:锡量的测定苯基荧光酮分光光度法; ——第3部分:锑量的测定原子荧光光谱法; ——第4部分:铝、铁、铜、锌、镉、铅和铊量的测定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 ——第5部分:氯量的测定硫氰酸汞分光光度法; ——第6部分:灼减量的测定称量法。 本部分为第5部分。 本部分由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提出。
本部分为YS/T 820--2012的第10部分。 本标准由全国有色金属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 243)归口。 本标准由北京矿冶研究总院、中华人民共和国鲅鱼圈出入境检验检疫局、金川集团有限公司负责起草。 本部分起草单位:金川集团有限公司、北京矿冶研究总院、中华人民共和国鲅鱼圈出入境检验检疫局。 本部分参加起草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常熟出入境检验检疫局、西北有色金属研究院、中华人民共和国南通出入境检验检疫局、中冶葫芦岛有色金属集团有限公司。 本部分主要起草人:马旭利、秦芳林、邱平、吴琼、赵明理、冯先进、王艳君、王慧、禄妮、窦怀智、李秀静、朱丽、侯晋、于鸿渤。
GB/T 23364《高纯氧化铟化学分析方法》分为6个部分: ——第1部分:砷量的测定原子荧光光谱法; ——第2部分:锡量的测定苯基荧光酮分光光度法; ——第3部分:锑量的测定原子荧光光谱法; ——第4部分:铝、铁、铜、锌、镉、铅和铊量的测定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 ——第5部分:氯量的测定硫氰酸汞分光光度法; ——第6部分:灼减量的测定称量法。 本部分为第3部分。 本部分由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提出。
GB/T 22661《氟硼酸钾化学分析方法》共分为10部分: ——第1部分:试样的制备和贮存; ——第2部分:湿存水含量的测定 重量法; ——第3部分:氟硼酸钾含量的测定 氢氧化钠容量法; ——第4部分:镁含量的测定 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 ——第5部分:钙含量的测定 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 ——第6部分:硅含量的测定 钼蓝分光光度法; ——第7部分:钠含量的测定 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 ——第8部分:游离硼酸含量的测定 氢氧化钠容量法; ——第9部分:氯含量的测定 硝酸汞容量法; ——第10部分:五氧化二磷含量的测定 钼蓝分光光度法。 本部分为GB/T 22661的第5部分。 本部分由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提出。 本部分由全国有色金属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GB/T 22661《氟硼酸钾化学分析方法》共分为10部分: ——第1部分:试样的制备和贮存; ——第2部分:湿存水含量的测定重量法; ——第3部分:氟硼酸钾含量的测定氢氧化钠容量法; ——第4部分:镁含量的测定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 ——第5部分:钙含量的测定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 ——第6部分:硅含量的测定钼蓝分光光度法; ——第7部分:钠含量的测定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 ——第8部分:游离硼酸含量的测定氢氧化钠容量法; ——第9部分:氯含量的测定硝酸汞容量法; ——第10部分:五氧化二磷含量的测定钼蓝分光光度法。 本部分为GB/T 22661的第3部分。 本部分由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提出。 本部分由全国有色金属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部分起草单位:湖南有色氟化学有限责任公司。
本书依托 科技支撑计划课题“城镇景观防护林体系构建技术研究(2011BAD38B03)”和“环境友好型城镇景观林构建技术研究与示范(2015BAD07B06)”,根据近10年的研究成果整理而成。本书针对城市道路重金属净化的实际问题,以提升北京城市道路林净化土壤重金属的效能为目标,通过研究林带不同距离树木、不同配置模式的道路绿化植物、不同功能区常见乔木绿化树种对重金属的富集,探索重金属元素在树木不同器官的分布规律与季节动态、树木体内重金属元素垂直梯度和时间梯度的分布特征、不同配置模式群落对重金属元素的富集效率、重金属元素在树木体内的分布形态及其与土壤环境的关系,旨在揭示城市树木富集重金属的影响因素与机理,为城市森林重金属高效富集树种选择与配置提供参考。
GB/T 23364《高纯氧化铟化学分析方法》分为6个部分: ——第1部分:砷量的测定原子荧光光谱法; ——第2部分:锡量的测定苯基荧光酮分光光度法; ——第3部分:锑量的测定原子荧光光谱法; ——第4部分:铝、铁、铜、锌、镉、铅和铊量的测定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 ——第5部分:氯量的测定硫氰酸汞分光光度法; ——第6部分:灼减量的测定称量法。 本部分为第2部分。 本部分由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提出。
GB/T 22661《氟硼酸钾化学分析方法》共分为10部分: ——第1部分:试样的制备和贮存; ——第2部分:湿存水含量的测定 重量法; ——第3部分:氟硼酸钾含量的测定 氢氧化钠容量法; ——第4部分:镁含量的测定 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 ——第5部分:钙含量的测定 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 ——第6部分:硅含量的测定 钼蓝分光光度法; ——第7部分:钠含量的测定 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 ——第8部分:游离硼酸含量的测定 氢氧化钠容量法; ——第9部分:氯含量的测定 硝酸汞容量法; ——第10部分:五氧化二磷含量的测定 钼蓝分光光度法。 本部分为GB/T 22661的第8部分。 本部分由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提出。
GB/T 23364《高纯氧化铟化学分析方法》分为6个部分: ——第1部分:砷量的测定原子荧光光谱法; ——第2部分:锡量的测定苯基荧光酮分光光度法; ——第3部分:锑量的测定原子荧光光谱法; ——第4部分:铝、铁、铜、锌、镉、铅和铊量的测定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 ——第5部分:氯量的测定硫氰酸汞分光光度法; ——第6部分:灼减量的测定称量法。 本部分为第4部分。 本部分由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提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