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学校“十一五”规划教材·材料科学与工程系列:特种陶瓷工艺与性能》由7章组成,主要包括绪论,特种陶瓷粉体的制备及其性能表征,特种陶瓷成型工艺,特种陶瓷烧结工艺,特种陶瓷后续加工,结构陶瓷,功能陶瓷,纳米陶瓷及其他特种陶瓷材料等内容。 《高等学校“十一五”规划教材·材料科学与工程系列:特种陶瓷工艺与性能》是高等院校材料科学与工程及其相关专业教材,同时也是科技人员的参考书。
本教材内容包括水泥生产工艺、预分解生产线的基础知识、水泥工厂的物理化学检验的基础知识,讲述了自动控制系统及仪器仪表的基础知识。
本标准是对Jc/T 407—2000《加气混凝土用铝粉膏》进行的修订。 本标准与JC/T 407—2000相比,主要差异在于: ——“引用标准”改为“规范性引用文件”; ——对规范性引用文件中的引言采用了规范性用语; ——“本标准附录A是标准的附录”改为“附录A是资料性附录”; ——对标准中的个别段落与文字进行了修改。 本标准附录A是资料性附录。 本标准实施之日起代替JC/T407—2000。
本标准代替HG/T 2052—1991《搪玻璃设备传动装置》。 本标准与HG/T 2052—1991相比,主要变化如下: ——对于DN80~DNl60的搅拌器,增加了单支点DZ型机架; ——对于DN95~DNl60的搅拌器,增加了双支点SZ型机架; ——取消了原标准中的机型Ⅰ和机型Ⅱ; ——W机型取代了原标准中的机型Ⅲ,并对结构和尺寸进行了修订。 本标准的附录A为资料性附录。 本标准由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协会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搪玻璃设备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书结合国家有关节能与环保方面法律法规的要求,全面介绍了节能玻璃和环保玻璃的种类、产品性能、生产技术、工程应用技术等,从中还可以了解这两类功能玻璃在建筑及房地产业、交通运输业、电子信息业、太阳能产业等领域的应用发展趋势。 本书可供从事平板玻璃及其加工玻璃生产、研发、销售与管理的科技人员阅读,对于建筑设计及工程施工等领域的相关人员也有的帮助作用,还可作为高等院校相关专业师生的参考用书。
本标准代替推荐性化工行业标准HG/T2737—1995 玻璃纤维增强聚丙烯球阀。 本标准与HG/T 2737—1995相比主要变化如下: ——法兰式球阀结构由分体式改为整体式,同时,增加了DN125、DN150两种规格。 ——原材料中增强材料用无碱玻璃纤维代替中碱玻璃纤维。 ——取消了法兰球阀“法兰平面和孔中心线垂直度”的要求。 ——耐压试验采用了较高的压力作为密封压力,不再有密封压力与强度压力之分。 ——对检验规则作了必要的调整、细化。 本标准由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协会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非金属化工设备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标准起工时单位:嘉善三方复合材料有限责任公司、天华化工机械及自动化研究设计院。
GB/T 22459--2008《耐火泥浆》包括7个部分: ——第1部分:稠度试验方法(锥入度法); ——第2部分:稠度试验方法(跳桌法); ——第3部分:粘接时间试验方法; ——第4部分:常温抗折粘接强度试验方法; ——第5部分:粒度分布(筛分析)试验方法; ——第6部分:预搅拌泥浆含水量试验方法; ——第7部分:高温性能试验方法。 本部分为GB/T 22459--2008的第4部分,等同采用IS0 13765—1:2004《耐火泥浆——第4部分:常温抗折粘接强度试验方法》(英文版)。 本部分由全国耐火材料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提出并归口。
GB/T 22459--2008《耐火泥浆》包括7个部分: ——第1部分:稠度试验方法(锥入度法); ——第2部分:稠度试验方法(跳桌法); ——第3部分:粘接时间试验方法; ——第4部分:常温抗折粘接强度试验方法; ——第5部分:粒度分布(筛分析)试验方法; ——第6部分:预搅拌泥浆含水量试验方法; ——第7部分:高温性能试验方法。 本部分为GB/T 22459--2008的第3部分,等同采用IS0 13765—3:2004《耐火泥浆——第3部分:粘接时间试验方法》(英文版)。 本部分由全国耐火材料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提出并归口。
《砌筑砂浆配合比设计规程》经审查,批准为行业标准,编号JGJ98--2000,自2001年4月1日起施行。原行业标准《砌筑砂浆配合比设计规程》JGJ98--96同时废止。主要内容:1、总则;2、术语、符号; 3、材料要求;4、技术条件;5、砌筑砂浆配合比计算与确定。
本标准第6章是强制性的,其余为推荐性的。 本标准是对JC 860—2000《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块砌筑砂浆》进行的修订。 本标准与JC 860—2000相比,主要变化如下: ——将标准名称更改为《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块和混凝土砖砌筑砂浆》; ——调整了适用范围; ——增减了引用标准; ——增加了按抗渗性分类,删除了Mb 30强度等级; ——增加了凝结时间、抗渗性、砌块砌体抗剪强度、放射性等技术指标; ——将分层度改为保水性,调整了抗冻性指标; ——取消了配合比设计与确定、制备两部分; ——修订了干混砂浆检验规则。 本标准自实施之日起代替JC 860—2000。
杨伟军、左恒忠主编的《工业灰渣混凝土空心墙板生产及应用技术》从工业灰渣混凝土空心墙板的原材料、生产、基本性能到设计施工应用,对工业灰渣混凝土空心墙板的生产与应用进行了系统的论述。第1章工业灰渣混凝土空心墙板的基本情况及其发展与应用;第2章工业灰渣混凝土空心墙板生产原材料;第3章工业灰渣混凝土空心墙板的性能;第4章工业灰渣混凝土空心墙板生产;第5章工业灰渣混凝土空心板墙体设计与裂缝防治;第6章轻钢轻板框架考虑墙板时内力与变形计算;第7章工业灰渣混凝土空心墙板施工技术。 《工业灰渣混凝土空心墙板生产及应用技术》可供新型墙体材料生产企业、管理部门的技术与管理人员,房屋建筑工程技术人员、科学研究人员和高等院校有关师生参考。
本书从工业灰渣混凝土空心墙板的原材料、生产、基本性能到设计施工应用,对工业灰渣混凝土空心墙板的生产与应用进行了系统的论述。第1章工业灰渣混凝土空心墙板的基本情况及其发展与应用。第2章工业灰渣混凝土空心墙板生产原料及技术要求。第3章工业灰渣混凝土空心墙板的各种性能。第4章工业灰渣混凝土空心墙板的生产技术。第5章工业灰渣混凝土空心板墙体设计与裂缝防治。第6章轻钢框架考虑墙板时内力与变形计算。第7章工业灰渣混凝土空心墙板施工技术。
本标准是对YB 4098--1996{钢渣道路水泥》进行的修订。 本标准与YB 4098--1996相比主要变化如下: ——定义中将平炉、转炉钢渣改为转炉钢渣或电炉钢渣(1996年版的第3章;本版的第3章); ——在组分条款中取消了钢渣和粒化高炉矿渣的总掺人量不小于60%的规定(1996年版的第4章;本版的第4章); ——水泥标号改为强度等级,增加了一个强度等级产品(1996年版的第5章,本版的第5章); ——水泥强度检验方法由GB/T17671--1999《水泥胶砂强度检验方法(ISO法)》代替GB/T177一l985《水泥胶砂强度检验方法》(1996年版的7.8,本版的7.8); 本标准自实施之日起代替YB 4098--1996; 本标准由中国建筑材料联合会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水泥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 184)归口。 本标准负责起草单位:中冶集团建筑研究总院。 本标准参加起草单位:中国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的有关规定,为了进一步完善国家职业技能标准体系,为职业教育、职业培训和职业技能鉴定提供科学、规范的依据,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委托中国建筑材料联合会组织有关专家,制定了《玻璃纤维制品工国家职业技能标准》(以下简称《标准》)。 一、本《标准》以《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分类大典》为依据,以客观反映现阶段本职业的水平和对从业人员的要求为目标,在充分考虑经济发展、科技进步和产业结构变化对本职业影响的基础上,对职业的活动范围、工作内容、技能要求和知识水平都作了明确规定。 二、本《标准》的制定遵循了有关技术规程的要求,既保证了《标准》体例的规范化,又体现了以职业活动为导向、以职业能力为核心的特点,同时也使其具有根据科技发展进行调整的灵活性和实用性,符合培训、鉴定
本标准与ASTM C 554—1993(Reapproved 2006)《白色有釉陶瓷器抗热震性测定方法》的一致性程度为非等效。为了更适合我国国情,本标准在采用上述标准时进行了修改,主要差异如下: ——ASTM C 554—93(Reapproved 2006)设备为温差±3℃烘箱及可保持温度(20±3)℃的水容器,本标准设备为可控制工作区域的温差不大于±5℃的加热炉和可保持温度(20±2)℃流动水的水槽; ——ASTM C 554—93(Reapproved 2006)规定试样的测试温度为l21℃~232℃,本标准试样的测试温度要求为“依据各类产品标准对抗热震性要求设定控制温度”; ——ASTM C 554—93(Reapproved 2006)为每个温度点连续3次冷热循环,每个循环后观察是否有裂纹、破损等缺陷,本标准为一次冷热循环后观察是否有裂纹、破损等缺陷,静置24 h后复查一次。 本标准代替GB/T 3298—1991《日用陶瓷器热稳定性测定方
本标准代替HG/T 2637—1994《搪玻璃件几何尺寸检测方法》。 本标准与HG/T 2637—1994相比主要变化如下: ——对直尺提出刚度要求; ——对法兰平面度测量标准圈(板)工作面提出平面度和粗糙度要求; ——增加了搅拌轴密封段径向全跳动的测量方法; ——改变了搅拌器锚翼对称度的测量方法。 本标准由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协会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搪玻璃设备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标准主要起草单位:天华化工机械及自动化研究设计院、宁波明欣化工机械有限责任公司、江苏省溧阳市云龙化工设备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何继龙、叶青、桑临春、雍兆铭。 本标准所代替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 ——ZB/T G 94005--1987: ——HG/T 2637—1994。
本书是作家北村2003年继《望着你》后创作的又一部长篇力作。《玻璃》讲述两个男人之间的刻骨铭心的爱情故事。 北村曾说过:爱应该是对一种对象的重要价值的确认。这种确认到一个程序,就称为爱。而且这种价值有惟一性,所以爱是专一的。因此爱是真理。爱有不同的深度,那么爱到最深的才是爱,要爱到那么深,只有舍已,别无他途。因此爱是信仰。爱肯定是不求回报的,但爱真的有回应。如果没有回应,不是我们给出的爱并不是爱,就是爱得不够深切,那人()爱拉撒路爱得何等深切,拉撒路就要活过来。因此爱是复活。爱得真,不但对方得安慰,自己也得安慰,真是奇妙的事。一个深爱着的人是大无畏的。人类的主要职业应该是爱,要一刻不停地爱,哪一刻停下来了,那种神圣的同在就要消失,爱里没有惧怕。因此爱是永生。
本标准的附录A是规范性附录。 本标准由中国建筑材料工业协会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纤维增强塑料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 39)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哈尔滨玻璃钢研究院、北京城建设计研究总院、北京玻钢院复合材料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安庆升、钱民中、宋文义、陈强、丁新静、侯涤洋。 本标准为首次发布。
《现代混凝土科学的问题与研究》通过大量工程实例、试验研究和理论分析,以及作者二十多年施工现场经验积累,指出了旧的混凝土理论对现代混凝土科学的偏差、不适应性和错误。从配合比、骨料和水泥的使用、纤维的使用、抗冻性、裂缝、耐久性、干缩、自愈合、高性能混凝土的使用等多个方面,对旧的混凝土理论和当前在学术界比较的结论,进行了补充、纠正,提出了自己的见解,取得了许多的科研成果,特别是对现代混凝土科学理论的研究,取得了阶段的开创性的研究成果。 《现代混凝土科学的问题与研究》对纠正当前混凝土界的一些片面性的或者错误的观点,对正确指导混凝土科学研究,提高当前混凝土工程的耐久性,控制和提高混凝土工程的施工质量,指导大专院校的教学,都有很重要的指导意义。 《现代混凝土科学的问题与研究》可供
本标准改采用ASTM D 581-1999《Standard Specification for Glss Fiber Greige Braided Tubular Sleeving》。本标准是对JC/T 175-1973(1996)《无破玻璃纤维套管》进行的修订。本标准与JC/T 175-1973(1996)相比主要技术内容改变如下: ——产品按壁厚进行了分类,并修改了产品规格; ——增加了对玻璃纤维套管的捻度、编花纱线根数、编花数的技术要求,并完善了相应的试验方法; ——修改了检验规则。 本标准附录A为规范性附录。本标准自实施之日起代替JC/T 175-1973(1996)。本标准由中国建筑材料工业协会提出。本标准由全国玻璃纤维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 245)归口。
本标准是对JC/T 694—1998《卫生陶瓷包装》进行的修订。 本标准与JC/T 694—1998相比主要变化如下: ——增加了蜂窝纸箱、热收缩膜或组合包装形式。 ——修改了堆码试验和跌落试验方法。 本标准自实施之日起代替JC/T 694—1998《卫生陶瓷包装》。 本标准由中国建筑材料联合会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建筑卫生陶瓷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