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编玻璃工艺学(高等学校专业教材)》基本特点:①在玻璃工艺原理方面进行了系统的补充和完善,加强了玻璃结构理论的阐述,补充了微晶玻璃系统、金属玻璃和制备方法,加强了玻璃结构研究方法的介绍;②加强了玻璃性能的阐述和测试方法的介绍,满足技术人员对性能测量原理的理解;③增加了玻璃成分设计,可以解决玻璃技术人员在玻璃成分设计方面的茫然,建立玻璃成分与性能的数学关系,更好地满足玻璃新产品的开发需要,涉及的玻璃性能参数达10多项;④补充了一些玻璃新品种的成形工艺与加工方法,为玻璃技术人员开阔视野和提供新思路;⑤在玻璃缺陷与控制方面,收集了更多缺陷图片,让读者对缺陷类型有更直观的认识;⑥在附录中收集和精选了国内外14大类玻璃品种的800多个玻璃化学组成和性能参数,相信这些资料会使读者在实践中
本书是玻璃加工技术丛书的一个分册,比较全面详细介绍了玻璃的清洗、切割及钻孔、研磨及抛光、雕刻、贴膜与涂膜、化学蚀刻、丝网印刷、彩绘与镶嵌等玻璃冷加工技术,注重基本原理、基本技能和实际操作的阐述,实用性较强。 本书可供从事玻璃冷加工的技术人员、操作人员阅读,也可供高等院校相关专业师生参考。
《浮法玻璃原料生产操作》在内容编排上,遵循“理论上够用,指导生产中实用”、“注重岗位、遵循行业标准”的原则,力求突出浮法玻璃生产的实践性、实用性和职业性,同时兼顾内容的理论性和实时性;书中有大量的图表,适合从事浮法玻璃生产的管理人员、技术人员、主要岗位操作人员阅读,本丛书也可作为玻璃工程人员的技术参考、岗前培训用书。
《陶瓷工业窑炉》着重介绍了目前陶瓷工业应用广泛的明焰式窑车隧道窑、辊道窑、梭式窑,同时对传统的陶瓷窑炉及电热窑炉也作了一些保留,以尽量使读者对陶瓷工业窑炉有一个较全面的了解;并希望读者通过学习本课程后,具备使用、改进和设计现代陶瓷工业窑炉的能力。
本书按照水泥生产工艺主线,分别对水泥熟料矿物组成和率值、原燃料性能及评价、配料、生产检测、热工测定、粉磨、熟料烧成等工艺环节的计算知识进行了详细介绍,汇集了大量的计算公式和技术参数,并配有示例,可为读者提供“即查即用”的便捷参考。本书可供水泥生产企业的技术人员和操作人员使用,也可供水泥行业相关人士、大专院校相关专业的学生参考。
本书主要对玻璃深加工生产工艺与设备进行了阐述,力求使玻璃深加工既有一定的理论深度又具有实践意义。全书内容包括:玻璃的基础知识、玻璃深加工预处理工艺及设备、玻璃的热弯与钢化、玻璃的镀膜、夹层玻璃、中空玻璃等。《玻璃深加工技术与设备》不仅适合从事玻璃深加工工作的一般技术人员使用,也适合作为相关专业的大专院校教材。本书由赵金柱主编。
本书是由中国硅酸盐学会陶瓷分会建筑卫生陶瓷专业委员会和中国建材咸阳陶瓷研究设计院共同组织编写的一本建筑卫生陶瓷专业的大型工具书。全书包括建筑卫生陶瓷制品,原料,陶瓷工艺学计算,生产工艺,装饰技术及色料,产品常见缺陷分析,陶瓷机械设备,陶瓷成形模具,陶瓷窑炉及其附属设备,陶瓷产品的工业设计,陶瓷产品的后加工、配套与应用,理化分析与测试技术,工业卫生与环境保护,工厂设计共14章。本书融科学性和实用性于一体,适用于建材、建筑领域从事建筑卫生陶瓷科研、生产、没计、教学、管理及营销的各类人员阅读和参考。
本培训教材依据*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以及水泥工业的*进展并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制定的国家职业标准《建材化学分析工》及《化学检验工》编写。 本培训教材全面、系统地介绍了通用硅酸盐水泥生产的基本知识;水泥化验室管理制度建设;水泥化学分析基本条件和各种化学成分的测定原理及测定要点;水泥及其原料、燃料化学分析方法及基本操作技巧;原料、燃料及水泥生产过程中的质量控制;水泥化验室安全制度管理和化验室常用数理统计方法。全书资料翔实、内容全面、密切联系实际,以八百个题目的问答形式,对水泥化验工作实践中经常碰到的问题进行了解析。掌握本教材所述基本知识,对于提高水泥企业化学检测水平和水泥产品质量具有重要作用。 本培训教材主要供水泥化学检验工和化学分析工使用,也可供水泥企业管理者
《玻璃强化及热加工技术》(作者李超)是玻璃加工技术丛书的一个分册,主要介绍了玻璃的热弯、物理钢化、化学钢化、特殊钢化、施釉、热熔、封接等玻璃深加工技术,包括基本知识、加工工艺、加工设备及其操作、产品质量检测等。 《玻璃强化及热加工技术》可供从事玻璃的热弯、钢化、施釉、热熔、封接等生产加工的技术人员,一线操作人员阅读,也可供大专院校相关专业的师生参考。
《玻璃深加工技术与设备》主要对玻璃深加工生产工艺与设备进行了阐述,力求使玻璃深加工既有一定的理论深度又具有实践意义。全书内容包括:玻璃的基础知识、玻璃深加工预处理工艺及设备、玻璃的热弯与钢化、玻璃的镀膜、夹层玻璃、中空玻璃等。 《玻璃深加工技术与设备》不仅适合从事玻璃深加工工作的一般技术人员使用,也适合作为相关专业的大专院校教材。本书由赵金柱主编。
GB/T23312《漆包铝圆绕组线》分为七个部分: ——第1部分:一般规定; ——第2部分:120级缩醛漆包铝圆线; ——第3部分:130级聚酯漆包铝圆线; ——第4部分:155级聚酯漆包铝圆线; ——第5部分:180级聚酯亚胺漆包铝圆线; ——第6部分:180级聚酯或聚酯亚胺/聚酰胺复合漆包铝圆线; ——第7部分:200级聚酯或聚酯亚胺/聚酰胺酰亚胺复合漆包铝圆线。 本部分为GB/T23312的第1部分。 本部分等同采用IEC60317-0-3:2008《特种绕组线产品标准第0-3部分:一般规定漆包铝圆线》第3.0版(英文版)。 为便于使用,本部分做了下列编辑性修改: ——删除了IEC60317-0-3:2008的前言; ——用小数点“.”代替作为小数点的逗号“,”; ——增加资料性附录D和资料性附录E。 本部分在等同采用IEC60317-0-3:2008《特
本标准代替推荐性化工行业标准HG/T2640—1994《玻璃鳞片衬里施工技术条件》。 本标准参照国家同类玻璃鳞片衬里施工技术要求和国内衬里施工技术的发展修订。 本标准与HT/T2640—1994相比主要变化如下: ——增加了设备接管防腐蚀衬里施工。 ——增加了鳞片衬里施工料真空配制。 ——增加了施工基体要求。 ——完善了玻璃鳞片衬里施工材料选用范围。 ——完善了衬层中间修补及衬层修补中不同缺陷的修补方法。 ——完善了局部纤维增强中对不同增强区域的增强结构要求。 ——取消了底溱只能采用E44环氧树脂的规定。 本标准由中国石油化和化工业协会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非金属化工设备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天华化工机械及自动化研究设计院。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郑卫京、刘继向。 本标准1994年首
本标准是根据国内炭黑生产、使用的实际情况对化工行业标准HG/T 2880--1997《硅铝炭黑技术条件》和HG/T2796一l996《硅铝炭黑包装、贮运、采样及验收方法》整合修订而成。 本标准代替HG/了2880—1997《硅铝炭黑技术条件》和HG/T2796--1996《硅铝炭黑包装、贮运、采样及验收方法》。 本标准与HG/T 2880一l997和HG/T2796--1996版本相比的主要变化为: ——修改了标准名称。 ——按GB/T1.1—2000《标准化工作导则》的要求进行了重新编排。 ——对检验规则中“6.3采样”一章进行编辑性修改。 ——按GB/T1.3—1997《产品标准编写规定》的要求将两标准进行了整合。 本标准由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协会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橡胶与橡胶制品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炭黑分技术委员会(SAC/7C35/SCS)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中橡集团炭黑工业研究设计院。 本标
本书是玻璃加工技术丛书的一个分册,主要介绍了夹层玻璃、中空玻璃、真空玻璃的加工制作技术,包括基本知识、组成材料、加工工艺、加工设备及其操作与维护、常见问题及其解决措施、质量检测等。 本书可供从事夹层玻璃、中空玻璃和真空玻璃加工生产的技术人员、操作人员阅读,也可供高等院校相关专业的师生参考。
本标准代替GB/T11387-1989《压电陶瓷材料静态弯曲强度试验方法》。 本标准与GB/T11387-1989相比,主要有下列变化: ——增加测试条件, ——充实了测试原理的内容, ——取消了异常数据的取舍方法,规定了测试结果保留的有效数字, ——取消对测试报告的要求。 本标准由中国船舶工业集团公司提出。
本书侧重于电除尘器的实际应用,重点介绍造型计算,设备安装、调试和运行应用过程,维护管理等方面,使电除尘器能够充分发挥其效能。主要内容有电除尘理论和性能、机械结构和供电系统、水泥厂尘源和电除尘器的应用、电除尘器运行使用和维护,电除尘器的安装技术要求作为附件列后,以便有据可循。 本书可供从事电除尘器科研设计、安装调试和维护管理人员、岗位工人阅读,也可供大专院校环境工程系师生和各级环保部门的工程技术人员参考。
本标准按照GB/T l.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参考了ASTM C465--99((水硬性水泥生产用工艺外加剂》。 本标准由中国建筑材料联合会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水泥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 l84)归口。 本标准负责起草单位:中国建筑材料科学研究总院、郑州市王楼水泥工业有限公司。 本标准参加起草单位:洛阳万顺建材有限公司、山东宏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山东众森建材科技有限公司、格雷斯中国有限公司、上海埃斯得瑞建材有限公司、北京环海澳蕾建材科技有限公司、吉林省希普水泥助磨剂有限公司、福建省新创化建科技有限公司、西卡(中国)建筑材料有限公司、襄樊安格尔建材科技有限公司、广州基业长青化工有限公司、信阳灵石科技有限公司、湖北统领科技有限公司、东阿东昌天汇科技有限公司、昌乐山水水泥有限公司、南京永能新材料有限
这本由王杰曾和曾大凡编著的《水泥窑用耐火材料》是《水泥生产技术丛书》的一个分册,主要介绍了水泥工业所用耐火材料的种类、性能特点、生产技术及发展趋势等,并针对水泥用户比较详细介绍了水泥窑系统耐火材料的选择、设计、砌筑施工和熟料煅烧过程耐火材料的损毁情况及日常维护等内容。 《水泥窑用耐火材料》可供从事水泥工业生产、耐火材料生产与应用等工作的技术人员阅读,高校相关专业师生也可参考使用。
本书内容主要包括氧化锌压敏陶瓷、避雷器元器件制造材料、配方、正艺及其工艺装备、产品设计和性能测试方法等,对我国氧化锌避雷器和压敏电阻器科研成果、生产技术进行了系统总结,特别在次晶界形成机理、烧成冷却速度和热处理工艺作用机理、压敏陶瓷几何效应等方面具有独特见解和创新。 本书可供电子陶瓷元器件的研究人员,特别是从事压敏电阻器、避雷器专业设计和生产的工程技术人员参考;也可作为高等院校无机材料、电气工程、电子电器等相关专业师生教学和科研的参考书。
本标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附录A为规范性附录。 请注意本标准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标准的发布机构不应承担识别这些专利的责任。 本标准由中国建筑材料工业协会提出。
本标准由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协会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非金属化工设备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浙江嘉善三方复合材料有限责任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徐建中、傅显明、魏康军、吴荣根。 本标准为首次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