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以塑料注塑成型技术和成型工艺为主线,简明扼要地论述了塑料注塑成型基础知识,是一本实用性很强的注塑成型专业技术读物。 本书共分九章,书中首先阐述了注塑成型基础知识,介绍了注塑成型过程和常用塑料的基本特性,接着详细论述了注塑成型工艺参数的设置,对注塑制品的质量缺陷及其影响因素,解决措施作了详细分析。简要论述了特殊注塑成型、常用塑料的注塑工艺、注塑成型设备、注塑成型模具等几个方面的知识,*后介绍了塑料制品的二次加工和注塑件产品质量控制方面的知识。 本书内容实用,图文并茂,很多内容是注塑成型生产技术及科学管理知识的经验总结,可作为注塑工厂的培训教材及注塑技术人员的自学教材,也可供塑料加工企业管理人员、技术人员、质量控制人员阅读参考。
本书是作者根据多年从事材料表面薄膜制备技术的科研和教学经验编写而成,全书共分4章,分别阐述了材料表面防护装饰膜层的物理气相沉积技术(包括真空蒸发镀膜、溅射镀膜、离子镀镀膜),化学气相沉积技术(包括简单的CVD相关理论、设备装置、CVD种类等),硬膜及超硬膜的制备技术(金刚石膜、类金刚石膜、立方氮化硼膜、CNx膜及氮化物、碳化物、氧化物薄膜及复合薄膜等),以及利用化学、电化学反应在材料表面制备膜层的技术(包括化学镀、化学氧化、钝化、磷化、电镀、阳极氧化、微弧氧化等内容)。 本书除了具有一定的理论参考价值外,也具有较为广泛的应用价值,既可作为薄膜材料研究专业科技人员的参考书,也可作为高等院校材料类及相关专业的本科生、研究生教学用书。
本书第1版自出版以来,得到全国许多院校老师的使用和好评,作者充分听取授课教师和职教专家的意见,不断革新教学方法,改革考试考核内容,优化校企合作方式,在近年取得多项模具教学改革成果的基础上进行修订编写。着重突出冲压模和注塑模两种典型模具的设计、结构、工作部分尺寸计算等。全书分为两篇,上篇包括单元1~单元3,主要以冲裁工艺与冲裁模具为主,介绍冲压成型的基本知识、常用冲压工艺、典型模具结构、冲裁模具零部件结构设计、冲裁工艺计算等;下篇包括单元4~单元5,主要以塑料成型工艺与塑料模具为主,介绍塑料基本知识、注射成型工艺、注射模具结构及组成、成型零件设计等。在每章后面都附有思考题与大作业。本次修订力求文字通畅、语言简练、叙述简单易懂,特别是对实例和案例进行了大幅修改。为使课堂教学更加生动以
《丁二烯装置操作工》为《石油化工职业技能培训教材》系列之一,依据石油化工生产人员《国家职业标准》对该工种操作技能和相关知识的要求,系统论述了初级工、中级工、高级工、技师、高级技师五个级别的专业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主要内容包括:丁二烯性质及用途,从C4馏份中分离丁二烯的主要工业方法,重点介绍了DMF、ACN、NMP三种丁二烯生产装置的生产技术、装置开停车、正常操作及控制、装置日常巡检、设备维护保养、各类异常现象和事故原因的判断及处理、丁二烯装置安全与环保基本知识以及装置节能、节水和降低物耗的措施等内容。 本书是丁二烯装置技能操作人员进行职业技能培训的教材,也是专业技术人员的参考书。
本书以问答的形式系统介绍了聚乙烯生产技术人员应知应会的聚乙烯生产工艺流程、聚乙烯产品、聚乙烯理化性质、聚合催化剂、聚合方式等知识,在此基础上按照工艺流程依次介绍了原料精制、聚合反应、干燥脱气、溶剂和单体回收、添加剂和挤压造粒、粉料和粒料输送等工序的生产操作程序,常见的生产问题及其原因和处理方法。后介绍了聚乙烯生产的分析检验和安全环保。 本书紧密联系聚乙烯装置生产实际,着眼于提高操作人员的实际操作技能和对问题的应变处理能力,可作为聚乙烯生产技术人员、岗位操作人员和管理人员的工作参考书,也可作为聚乙烯生产企业员工的培训教材。
本书章首先分析阴燃火灾的危害、产生机理和国内外对同向阴燃在不同反应阶段的研究现状。 第二章介绍典型多孔类阴燃可燃物—聚氨酯软泡热分解动力学特性,介绍了不同升温速率和气氛下对可燃物的热分解特性实验结果,以及采用Coats-Redfern积分法计算不同工况下的热解化学动力学参数方法。 第三章介绍聚氨酯软泡在氮气和空气气氛失重下的分步动力学模型,以及采用二进制遗传算法对模型进行优化的方法和得出的*的动力学参数。 第四章介绍自制的小尺寸阴燃试验台以及模拟阴燃火灾的点燃过程,重点介绍不同加热时间、热流强度、氧化剂流量和氧气浓度下聚氨酯软泡阴燃引燃变化状况,测量得出可燃物各特征点的温度和温度分布等参数等,以及不同工况对可燃物阴燃点燃时间、临界热流及温度的影响、建立一维阴燃点燃模型并计算和对比
本书以塑料注射模具设计为重点,按模具专业毕业生三大主要就业岗位(车间工艺员、注射模具设计员和其他塑料成型工作岗位)来设计学习情境(任务),序化教学内容,构建以能力为本位,以行动为导向,工学结合、“教、学、做”合一的任务引领型课程体系。 全书共三大项目,包括10个学习情境,即10个学习性工作任务,在重点完成注射模具设计与制作的基础上,考虑学生可持续发展,也有选择地实施了压缩模具(或压注模具)、挤出模具、气动成型模具,以及塑料注射成型新工艺等相关学习任务。 本书主要面向高职高专院校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也可用于高职高专机械类相关专业,同时还可作为职工大学及函授大学模具专业教材。
《塑料挤出成型》内容丰富,重点介绍了塑料挤出机及管材、板(片)材、棒材、异型材、吹膜、流延膜、中空吹塑、单丝、线缆包覆层等制品生产的生产技术,具体包括挤出机结构、工作原理、产品挤出生产原材料选择与配方设计、设备组成结构、工作原理、成型模具、生产工艺以及操作维护保养及生产中常见故障的处理方法等,其中很多内容是挤出成型工厂生产技术及科学管理知识的经验总结。同时,兼顾知识的系统性、逻辑性、实用性和先进性。 《塑料挤出成型》可作为高职高专高分子材料类专业的专业教材,可供塑料制品加工的工程技术人员使用,作为从事高分子材料研究人员、大专院校师生的参考书,也可供企业对厂内职工进行专业技术培训时使用。
《塑料成型模具》教材由职业院校教师及企业工程技术人员联合编写,教材内容与《塑料制品成型制作工》、《模具设计师国家职业标准》内容相衔接,同时又选用了**的生产技术内容。模具结构设计与工艺分析紧密结合,选用“2D+3D”、“全3D”模具设计实例训练学生的现代模具设计能力。符合高分子材料加工技术、高分子材料应用技术专业设置标准。 本教材是为高职院校高分子材料加工技术专业、高分子材料应用技术专业工学结合的教学改革提供塑料成型模具设计行动导向教材。
《塑料技术手册》是大型综合性手册,通过阅读、学习本手册,无论是专业人员还是非专业人员,都会很快熟悉和掌握塑料制品的设计和制造方法。本册内容包括:介绍,成型系统,共注射成型,低压注射发泡成型,气体辅助成
本标准按照GB/T 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参考ASTM D7031—11《塑木复合材料制品的物理力学性能试验标准导则》(英文版)。 本标准由中国建筑材料联合会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塑料制品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 48)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南京聚锋新材料有限公司、南京林业大学、广州赫尔普复合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宜兴市华龙塑木新材料有限公司、湖州森宏环保木塑材料有限公司、深圳市格林美高新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东北林业大学、湖北高新明辉模具有限公司、江苏长力木塑科技有限公司、上海塑木园林景观有限公司。
本书对塑料包装印刷的基本知识和理论,塑料印刷前的预处理,各种塑料包装印刷方法的工艺、技术及操作进行了全面阐述,并列举了印刷操作中常见的故障及处理办法、常见塑料包装容器的印刷工艺及实例。最后还对塑料包装的复合与制袋工艺及防伪技术进行了简要介绍。 本书内容丰富,理论与实践结合紧密,既可作为塑料包装与印刷行业的技术人员及管理人员参考,也可作为大专院校包装专业的教材。
本部分的5.1.2、5.2.2、5.3.1.2、5.3.2.1、5.5、5.7、6.1.2、6.1.3、6.2.2.2、6.3.2、6.7、6.14.2、9.2为推荐性的,其余为强制性的。 GB 24512《核电站用无缝钢管》的预计结构及名称如下: ——第1部分:碳素钢无缝钢管; ——第2部分:合金钢无缝钢管; ——第3部分:不锈钢无缝钢管。 本部分为GB 24512((核电站用无缝钢管》的第1部分。本部分参照EN 10216-2:2002《压力用途的无缝钢管交货技术条件第2部分:规定高温性能的非合金钢和合金钢钢管》及《ASME锅炉及压力容器规范第Ⅱ卷A篇铁基材料》2007版中的SA-106( 本部分的附录8、附录C为规范性附录,附录A为资料性附录。 本部分由中国钢铁工业协会提出。 本部分由全国钢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183)归口。 本部分起草单位:攀钢集团成都钢铁有限责任公司、冶金工业信息标准研究院、苏州热工研究院有限公司
本书以培养学生塑料模具设计能力为核心,按照塑料成型模具设计的工作过程,将塑料基础知识、塑件设计、塑料成型工艺、塑料成型设备、塑料成型模具结构与设计等内容有机融合,以典型模具设计为载体,突出实用性、综合性、 性,综合训练学生的应用能力。全书共四个项目,分别是塑料及塑料制品工艺性能的确定、塑料成型工艺与设备的确定、注射成型模具设计、其他塑料成型模具设计。每个项目都配有思考与练习,引导学生将所学知识与企业实际零距离对接。
以表面制备、表面表征、表面能检测以及界面相互作用自由能计算为主要手段,从静电力、Lifshitz—van der Waals力、Lewls acid—base(AB)相互作用力(疏水引力或水化斥力)、氢键等微观力学方面系统研究塑料浮选体系中低能表面与水之间的相互作用、低能表面与浮选药剂之间的相互作用、塑料颗粒间相互作用、塑料颗粒与气泡间相互作用等界面相互作用,以界面相互作用自由能及其势能曲线为主要判据,详细讨论塑料的自然可浮性、起泡剂调整可浮性以及润湿剂调整可浮性3类浮选与分离行为,从而建立以固/液/气三相界面相互作用为核心的塑料浮选理论框架,为塑料浮选的产业化发展打下基础。 本书可以作为从事循环经济、资源循环政策、法令、法规研究以及从事固体废弃物资源化、界面相互作用、高分子材料生产与加工、表面改性、矿物浮选等领域研究的科
????全书分为绪论和9个章节,共10个部分。详细介绍了塑料制品成型的理论基础知识和塑料制品的设计原则;讲述了注射成型工艺、注射模具结构及其注射模具的设计;扼要介绍了其他主要的塑料制品成型工艺及其模具的设计要点等等。
刘钰莹主编的《塑料模具结构(中等职业学校模具制造技术专业规划教材)》共5个项目,介绍了壳形件模具结构、平板件模具结构设计、直齿轮模具结构设计、水杯模具结构设计、电池盖模具结构设计。 本教材以典型塑件模具结构设计的工作过程为导向,通过案例引入、任务分析、任务实施等完成单个案例的训练,并通过要求学生完成其他案例对应的工作任务,达到检测学生学习情况的目的。 本教材内容强化职业技能和综合技能的培养,与职业技能鉴定相融合,要求教师在“教中做”、学生在“做中学”。 本教材与学校建设的注射模具资源库结合为一体,提供电子课件、动画、素材等。教材内附有大量的模具结构图和来自企业的模具工程图,用形象、直观的图形语言来讲述复杂的问题,以降低学习难度,使复杂问题简单化,抽象问题形象化,从而提高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