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根据农业实际生产需要,详细介绍了当前常用的几十种肥料品种,包括肥料的特点、分子式、相对分子质量、反应式、理化性质、质量标准、施用方法、识别要点及使用注意事项等方面,重点介绍了相关肥料品种的施用技术。为农民购买合格肥料、掌握其施用要点及企业生产合格肥料提供参考。
本书规定了有机一无机复混肥料的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识、包装、运输和贮存。适用于以人及畜禽粪便、动植物残体、农产品加工下脚料等有机物料经过发酵,进行无害化处理后,添加无机肥料制成的有机一无机复混肥料。不适用于添加腐植酸的有机一无机复混肥料。
本书规定了有机一无机复混肥料的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识、包装、运输和贮存。适用于以人及畜禽粪便、动植物残体、农产品加工下脚料等有机物料经过发酵,进行无害化处理后,添加无机肥料制成的有机一无机复混肥料。不适用于添加腐植酸的有机一无机复混肥料。
本书规定了有机一无机复混肥料的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识、包装、运输和贮存。适用于以人及畜禽粪便、动植物残体、农产品加工下脚料等有机物料经过发酵,进行无害化处理后,添加无机肥料制成的有机一无机复混肥料。不适用于添加腐植酸的有机一无机复混肥料。
JB/T11047《脱硫包》分为以下两部分: ——第1部分:型式和基本参数: ——第2部分:技术条件。 本部分是JB/T11047的第1部分。 本部分由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提出。 本部分由全国铸造机械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l86)归口。 本部分起草单位:青岛中智达环保熔炼设备有限公司、青岛聚盛源环保熔炼设备有限公司、青岛汉唐机械有限公司。 本部分主要起草人:段金挺、陈永祥、于国华。 本部分为首次发布。
本书收载了果蔬开花、着色促进剂,催熟剂,生长促进剂,高效、缓效肥料,新型园艺肥料等45种农用化工产品,分别介绍了它们的特点、配方、操作、性能、用途、使用方法和主要原材料的生产厂家。 本书结合我国乡镇企业和中小型化工企业的实际可能,广泛收集国内外技术资料选编而成,书中所述产品基本上都具有实用性强、原料易得、设备简单和见效快的特点。可供乡镇企业和中小型化工企业管理人员、技术人员、生产工人以及有志从事此项生产的人员阅读,也可供有关科研单位和院校的人员参考。
本标准依据GB/T 1.1《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起草。 本标准由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协会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肥料和土壤调理剂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 l05)归口。 本标准负责起草单位:国家化肥质量监督检验中心(上海)、汉枫缓释肥料有限公司。 本标准参加起草单位:中国农业大学。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刘刚、吕云峰、范宾、齐云峰、曹一平、段路路、李金凯。 本标准为首次发布。
本标准遵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国家化肥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北京)、农业部肥料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杭州)、北京市新型肥料质量监督检验站。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孙又宁、保万魁、肖瑞芹、张骏、边武英、季卫。
近年来,石油石化工业又有了快速发展,先进技术不断涌现;海洋石油勘探开发、天然气开发与利用在行业发展和国民经济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随着时间推移,原有分册中的一些数据已经过时,需要更新;各方面读者也反映,要求继续补充编写一些新的分册等。在征求各方面专家意见的基础上,我们决定对原先出版的11个分册进行修订,并补充编写9个新的分册,包括海洋石油勘探、海洋石油开发、天然气开采、天然气利用、石油沥青、炼油催化剂、炼油助剂、加油站、绿色石油化工。这9个分册分别邀请中海油、中石油、中石化以及中国石油和石化工程研究会相关领域的专家进行编写。原有分册的修订工作主要是补遗、更新、完善,不做大的结构性变动。
本标准遵照GB/T 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第4章、第6章和第7章为强制性条款,其余为推荐性条款。 本标准是对NY 1110—2006《水溶肥料汞、砷、镉、铅、铬的限量及其含量测定》的修订。 本标准与NY 111O—2006的主要差异是: ——剔除原标准检验方法附录部分。 本标准自实施之日起,同时代替NY 1110—2006。 本标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国家化肥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北京).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王旭、刘红芳、孙蓟锋、保万魁。 本标准所代替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 ——NY 1110—2006。
生物肥料是继化肥、有机肥后迅速发展的一种新型肥料。由于生物肥料对提高农作物品质、保护环境生态(超越肥料意义上的功能)和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而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 本书详细介绍了生物肥料相关的基础知识,生物肥料的作用机理,生理肥料的制造过程,生物肥料与化学肥料、有机肥料相辅相成、互相补充的关系,有关生物肥料的政策、法规等。并且结合田间实践列举了不少应用实例。对肥料科技工作者、大专院校学生、从事农业生产的技术人员、农民兄弟都是一本深入浅出的介绍生物肥料的参考书。
本标准依据gb/t 1.1《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起草。 本标准由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协会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肥料和土壤调理剂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105)归口。 本标准负责起草单位:上海化工研究院。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杜晓宁、李良君、宋明鸣、赵诚、徐建飞。 本标准为首次发布。
本标准遵照GB/T 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是对NY 1106--2006《含腐植酸水溶肥料》附录A的修订。 本标准与NY 1106--2006附录A的主要差异是: ——将原标准附录部分转变为本标准正文。 本标准自实施之日起,同时代替NY 1106--2006附录A。 本标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国家化肥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北京)。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孙又宁、保万魁、肖瑞芹、张骏。 本标准所代替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 ——NY 1106--2006《含腐植酸水溶肥料》附录A。
本标准是由化工行业标准HG 3277—1986(农业用硫酸锌》修订而成。 本标准与HG 3277—1986的主要差异是: 结合我国农业用硫酸锌生产厂家的生产条件和能力,根据生产厂家、有关质量监督检验部门及用户的反映,参考国内外的标准,以及GB/T 12707—1991(业产品质量分级导则)。 ——将农业用硫酸锌分为合格品、一等品和优等品三个等级,技术指标也作了相应的规定。 ——解决了测定锌含量时原方法无法除去的Fe2“干扰问题。 ——增加了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为铅、镐的测定的仲裁法。 ——包装袋的标识及取样方法等也进行了调整。 本标准自实施之日起,同时代替HG 3277—1986。 本标准由国家石油和化学工业局政策法规司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肥料和士壤调理剂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标准负责起草单位:上海化工
本标准由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协会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肥料和土壤调理剂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国家化肥质量监督检验中心(上海)、汉枫缓释肥料(上海)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刘刚、吕云峰、范宾、齐云峰、张求真、李金凯。 本标准为首次发布。
本标准遵照GB/T 1.1一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是对NY/T 887—2004《液体肥料密度的测定》的修订。 本版与原版的主要差异是: ——测定容器增加了“10 mL容量瓶”; ——增加了对摇匀后有气泡均匀分布于试样中的特殊试样可直接采用上清液测定密度。 本标准自实施之日起,同时代替NY/T 887—2004。 本标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国家化肥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北京)、农业部肥料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济南)、农业部肥料质量监督检验中心(成都)。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刘蜜、肖瑞芹、赵建忠、杨荣。 本标准所代替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 ——NY/T 887—2004.
本书规定了有机一无机复混肥料的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识、包装、运输和贮存。适用于以人及畜禽粪便、动植物残体、农产品加工下脚料等有机物料经过发酵,进行无害化处理后,添加无机肥料制成的有机一无机复混肥料。不适用于添加腐植酸的有机一无机复混肥料。
根据氮肥生产工艺流程,分造气工序、脱硫工序、变换工序、碳化工序、脱碳工序、压缩工序、精炼工序、合成工序、冷冻工序、尿素工序、锅炉工序和供水工序等12个工序,对每一工序的每一岗位在简要介绍了岗位工艺流程之后,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和条理清晰的结构,详细介绍了岗位安全操作技术。 该书既可作为对氮肥生产操作工人的安全培训教材,也很适用于氮肥生产操作工人提高自身技能的自学读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