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标准代替GB/T 1997--1989《焦炭试样的采取和制备》。 本标准与GB/T 1997--1989相比,主要变化如下: ——标准格式进行了修改; ——标准的术语和定义适当修改,并增加了英文名称; ——试样的保留样的保管和保留时间作了适当修改。 本标准由中国钢铁工业协会提出。
《煤焦油工艺学》主要阐述目前煤化工企业常用的煤焦油加工工艺与主要设备,兼顾近期新技术的开发和应用情况,同时对煤焦油加工企业的环境治理进行了简单介绍。全书分为十一章,分别介绍了煤焦油加工现状、煤焦油的初步加工、工业萘的生产、粗酚的精制、焦油盐基化合物的生产、洗油馏分的精制、蒽油馏分的加工、煤焦油沥青的加工、低温煤焦油加工技术、煤焦油加氢精制和煤焦油加工厂环境保护。本书可作为高等学校煤化工专业教材,也可供从事煤化工生产、科研的技术人员参考。
《煤焦油工艺学》主要阐述目前煤化工企业常用的煤焦油加工工艺与主要设备,兼顾新技术的开发和应用情况,同时对煤焦油加工企业的环境治理进行了简单介绍。全书分为十一章,分别介绍了煤焦油加工现状、煤焦油的初步加工、工业萘的生产、粗酚的精制、焦油盐基化合物的生产、洗油馏分的精制、蒽油馏分的加工、煤焦油沥青的加工、低温煤焦油加工技术、煤焦油加氢精制和煤焦油加工厂环境保护。 本书可作为高等学校煤化工专业教材,也可供从事煤化工生产、科研的技术人员参考。
本书是*高职高专规划教材,是按照*对高职高专教育人才培养的指导思想,在广泛吸取近几年高职高专教育成功经验的基础上编写的。 本书系统地叙述了煤的特征和生成、工业分析、元素分析、煤的有机质的结构、工艺性质、煤炭分类及煤质评价、煤的综合利用等内容,并增加了煤质化验和实训部分,突出应用能力和综合素质的培养,重在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反映高职高专特色。为了便于读者自学,在文字上尽量做到通俗易懂,并且在每章后附有复习思考题。 本书可作为高职煤化工、煤炭综合利用专业的教学、成人教育、职业培训教材,也可供从事能源、燃气、煤化工、煤炭综合利用等有关生产技术人员参考。
冶金工业信息标准研究院冶金标准化研究所、中国标准出版社编著的《焦化产品及其试验方法标准汇编(第3版)》分为基础标准、产品标准、试验方法标准三部分,共收录了截至2012年5月底发布的焦化产品及其试验方法标准127项,其中国家标准75项,行业标准52项。希望此次修订,能够及时、全面地反应出焦化行业的发展变化,也体现出焦化工业标准随着焦化行业的发展而不断发展的成果。现行与被代替标准对照表。本汇编可供冶金、建筑、建材、机械、石化等行业的科技人员、工程设计人员、质量检验人员使用,也可供采购、管理、国际贸易、对外交流人员参考。
《当代石油石化工业技术普及读本》(以下简称《普及读本》)版共包括了11个分册,2000年出版发行;2005年起根据石油石化工业的新发展和广大读者的要求,对版的11个分册进行了修订,并补充编写了8个新的分册,于2007年出版发行。这样,《普及读本》第二版共出版了19个分册,涵盖了陆上石油、海洋石油勘探、开采与储运,天然气开发与利用,石油炼制,石油化工和绿色石油化工等相关领域。 《普及读本》以企业经营管理人员和非本专业技术人员为读者对象,强调科普性、可阅读性、实用性、知识及技术的先进性,立足于帮助他们在较短的时间内对石油石化工业的各个技术领域的概貌有一个基本了解,能利用通过阅读掌握的知识更好地参与或负责石油石化业的管理工作。这套丛书作为新闻出版总署“十五”国家科普著作重点出版项目,从开始组织编写到后出
本书是一部论述焦化生产节水减排与废水处理回用和 零排 技术的专著。本书共分8章,主要内容为:①焦化工业节水减排的技术途径、措施、规定与 零排 可行性分析和设计要求;②废水特征、有机物组成、难降解的原因及其解决途径;③废水处理现状、研究进程、回用与 零排 工艺选择、技术措施、消纳途径与设计规定和要求;④实现回用与 零排 的技术组合与工艺集成及其工程应用。本书以焦化废水节水减排和回用与 零排 为主旨,总结当今国内外先进的焦化废水节水减排与回用和 零排 的技术并进行归纳和对比分析,结合各类处理技术典型工程实例,突出其实用性和可操作性。本书可供环境工程、市政工程等领域的科研人员、设计人员和管理人员使用,也可供高等院校环境工程、市政工程及相关大专院校师生参考。
GB/T 7701《煤质颗粒活性炭》分为: ——第1部分:气相用煤质颗粒活性炭; ——第2部分:净化水用煤质颗粒活性炭; ——第3部分:载体用煤质颗粒活性炭。 本部分为GB/T 7701的第2部分,其附录C修改采用了ASTM D5029—1998《活性炭中水可溶物的标准试验方法》(2004重新确认),主要变化如下: ——取消了范围中的安全性条款; ——取消了引用文献、术语、试验方法简介、意义和用途、关键词章节; ——取消了结果计算中的举例; ——取消了精确度和偏差章节中重复性要求。 本部分代替GB/T 7701.4—1997《净化水用煤质颗粒活性炭》,主要变化如下: ——取消了质量分级; ——制定了水溶物指标; ——出厂检验项目中亚甲蓝吸附值由检验项目更改为供需双方商定项目; ——碘值更改为≥800 m9/g;
本书主要是针对干法烟气脱硫用活性半焦的研究,侧重脱硫炭的性质研究和开发。本书内容包括活性半焦的结构及炭法烟气脱硫技术、活性半焦结构和性能分析评价方法、活性半焦脱硫性能评价方法、原料及制备工艺对活性半焦性能的影响、活性半焦的催化法制备及其性能研究、活性半焦脱硫机理的研究。本书面向从事活性半焦、活性焦等脱硫炭的制备,活性炭的制备,活性半焦脱硫技术,煤洁净利用等方面的研究人员、高等院校和企业相关专业师生和相关生产人员。
本书介绍了延迟焦化工艺的基本知识和国内外*的技术进展。在结合生产实际分析延迟焦化装置原料组成和操作条件对产品收率、分布和性质影响的同时,对装置的加热炉、焦炭塔、分馏塔和压缩机等主体设备以及吸收稳定系统与脱硫系统的结构和运行,也作了详细的介绍和分析。本书不但分析了装置加工含硫含酸原料引起的腐蚀机理和应采取的防腐措施,还包含了延迟焦化装置的技术管理方面的内容,如装置日常技术管理、装置技术标定和班组经济核算等。在本书后,还列举了国内外焦化装置发生过的一些典型事故分析与处理。
本书是《实用热能工程技术丛书》之一。 本书全面介绍了国内外洗煤泥和污泥的排放和处理现状,洗煤泥和污泥的焚烧特性,重点介绍了洗煤泥和污泥流化床焚烧原理及技术,并结合工程实例介绍了洗煤泥和污泥焚烧技术的应用。 本书在进行原理阐述的基础上,辅以典型的应用实例和设计实例,内容先进,实用性强。 本书适合煤炭、市政行业的工程技术人员、管理人员阅读,也可供高等学校热能工程、环境工程专业的师生参考。
本书内容包括焦炭及其性质、煤及煤的成焦机理、煤的洗选和干燥、炼焦用煤预处理、炼焦炉、炼焦炉的机械设备、炼焦炉的生产操作、炼焦炉的加热与调节、炼焦炉的热工测定及其调节、炼焦炉的日常维护等内容。比较详尽地介绍了焦炭的用途及质量要求、炼焦用煤的预处理技术、炭化室的结焦过程、焦炉结构与生产操作过程、焦炉机械与附属设备、焦炉的加热制度及热工测定等炼焦生产的基本内容。扼要介绍了焦炉机械自动化、焦炉生产过程中的环境污染控制措施、焦炉加热的特殊操作及常见事故处理等知识。本书还结合中国目前的生产实际,介绍了捣固炼焦。 本书可作为中等职业学校煤化工类专业教学用书,也可供煤炭综合利用、城市煤气化专业和金属材料专业作为教学参考用书。同时也可作为大中型焦化企业的职工培训教材或焦化企业的工人、
本标准代替GB/T 1999——1980《焦化产品轻油类取样方法》、GB/T 2289--1994《焦化粘油类产品取样方法》。 本标准与GB/T 1999——1980相比,主要差异如下: ——标准名称改为“焦化油类产品取样方法”; ——将两个标准的取样器具统一在第4章; ——轻油类产品取样中增加“在保证取样有代表性的情况下,也可采用本标准列出的其他取样器”; ——试样的处理和保管统一放在第8章; ——增加了“焦化油类产品属易燃、易爆物质取样时要防止取样工具和容器产生静电和火花”。 本标准由中国钢铁工业协会提出。
本书系统阐述了以煤为原料高温干馏得到炼焦化学产品回收与加工的生产方法、基本原理、工艺过程、操作条件与参数分析、主要设备结构、岗位操作、生产故障排除等知识。主要内容有煤气的初冷和煤焦油氨水的分离,煤气的输送和煤焦油雾的清除,煤气中氨和粗轻吡啶的回收,焦炉煤气中硫化氢和氰化氢的脱除,粗苯回收与制取、粗苯的精制,煤焦油的初步蒸馏,工业萘及精萘的生产,粗酚、粗重吡啶及粗蒽的提取和精制等。 本书可作为高职煤化工、煤炭深加工与利用等专业的教学、成人教育、职业培训教材,也可供从事能源、燃气、煤化工、煤炭综合利用等有关生产的工程技术人员参考。
《延迟焦化工艺与工程》论述了当代延迟焦化工艺和工程的理论与实践。内容包括焦化原料与产品、重质油热转化化学、焦化工艺流程与操作参数优化、焦化加热炉、焦炭塔和主分馏塔、焦化水力除焦、装置安全生产技术及QHSE、焦化环境保护工程和技术经济分析等,内容注重反映了十多年来焦化的技术进步。同时,本书对延迟焦化历史和未来发展趋势进行了阐述。本书内容比较系统、完整,具有较高的理论水平和实际应用价值。
五冶集团上海有限公司工业炉窑公司从事的工业炉窑砌筑和检修30多年,从宝钢一期引进日本干熄焦装置后,一直致力于干熄焦装置内衬的检修和维护工作。在总结国内大量干熄焦内衬检修方法,延长干熄焦装置使用寿命,不断推广干熄焦内衬检修标准和规范的基础上编写本书。《干熄焦内衬检修技术》从干熄焦内衬耐火材料的损坏机理、不同部位的检修方法以及主要的施工技术措施等全面进行了阐述。 《干熄焦内衬检修技术》由从事干熄焦内衬维护的专业技术人员编写,他们具有十分丰富的系统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对干熄焦内衬结构形式、耐材特性以及生产工况十分了解,同时还收集了大量的国内外相关文献和资料,力求科学性和系统性。本书图文并茂、内容丰富、层次清楚,实用性强,是一本高水准的干熄焦内衬专业检修专著。书中介绍了干熄焦内衬
本书是著者及其研究团队多年来在炭材料研究方面部分工作的总结。主要内容包括:沥青的来源及组成结构,中间相沥青的形成与转化,沥青基炭材料的可控制备和应用等。书中从稠环芳烃液炭化的物理化学角度,依据中间相形成与发展的 颗粒基本单元构筑 理论和炭化过程理论,重点论述了中间相沥青的形成与形态转化,系统阐述了通过特定的炭材料成型(成纤、成球等)和热处理工艺(不熔化、炭化和石墨化)制备各种用途的沥青基炭材料,诸如沥青焦、针状焦、沥青基炭纤维、中间相沥青炭微球、沥青基炭纳米材料等的制备原理和技术。本书可作为从事炭材料研究、制造与应用工作的科学技术人员的参考书,亦可作为相关专业本科生、研究生的教学参考书。
本书系统而全面地阐述煤泥浮选技术与实践,并结合国内相关选煤厂生产实践资料,对浮选新工艺、新设备和新技术方面的研究成果进行了简单介绍;同时,详细介绍了煤泥浮选理论、新型浮选药剂机理及应用、常用浮选设备的工作原理、技术特征和结构特点及其在相关厂的应用情况。全书共分十章,内容包括煤泥浮选的理论基础、浮选药剂的作用机理和使用方法、煤泥浮选影响因素、浮选实际操作、浮选机械、煤泥水处理、煤泥脱水回收、对煤泥浮选效果的评价及产品脱水等内容。 本书本着从实践出发的观点,内容力求通俗易懂,可供从事选煤厂生产技术管理的工程技术人员参考使用,也可作为大专院校选矿专业学生的教材,同时可作为选煤厂职工的培训教材。
熊道陵等编著的《洗油分离精制应用技术》介绍了有关洗油产品分离精制技术及靠前外洗油产品深加工技术的很新理论和研究成果,其中包括煤焦油加工技术进展、煤焦油加工工艺、洗油产品检测方法以及靠前外典型的洗油加工工艺,分章节重点介绍了洗油中萘、甲基萘、喹啉系化合物、吲哚、苊、芴、氧芴和联苯的分离提纯方法及深加工技术。 《洗油分离精制应用技术》既可供煤焦油深加工和精细化工技术人员阅读参考,亦可作为高等院校相关专业师生的教学参考书。
《石油炼化分子管理基础》介绍石油化工分子管理技术的基础知识,包括分子管理的概念和研究内容、石油分子组成分析方法及技术进展、基于分子组成的性质预测及面向分子管理的石油分子组成模型构建技术、计算机辅助反应网络构建及求解方法、基于分子管理的油品组成及调和模型、基于分子管理技术的反应转化过程模型开发、分子管理技术在炼厂实时优化中的应用,*后对独立开发的一套分子管理软件工具集进行介绍。
本书汇集了现行的59项焦化产品及理化方法行业标准。 本书可供冶金及相关行业的科技人员、工程技术人员、质量监督检验人员使用,也可供采购、管理、国际贸易、对外交流人员使用。
本书的编写本着内容浅显易懂,力求紧密结合实际的原则、以反映当前生产实用工艺为重点,同时广泛地介绍比较成熟的新工艺、新技术。内容包括炼焦用煤的准备、焦炉结构、焦炉机械、出炉操作、热调技术、炉体维护、炼焦生产安全及事故应急预案等,使学生和炼焦职工更多地掌握生产操作技能,更紧密地与生产实际相结合。 本书可作为高职高专煤化工专业的教材,也可作为焦化企业生产岗位操作人员参加国家职业技能鉴定的培训考试用教材,同时也可作为焦化企业工程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的参考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