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染料生产技术》介绍了XX种酸性染料、XX种阳离子染料及碱性染料、XX种直接染料、XX种分散染料、XX种酸性媒介染料、XX种活性染料、XX种还原染料和XX种其他染料的生产技术和工艺。全面系统地介绍各种染料的品种、名称、性能、生产原理、生产流程、生产配方、生产设备、生产工艺、产品标准、质量检验、产品用途、安全措施等产品生产技术信息,是一本内容丰富,资料翔实,实用性很强的技术操作工具书。《染料生产技术》对于从事染料合成研究与开发、有机合成研究和精细化工品研制开发的科研人员、生产人员,以及高等院校染料化学、应用化学、精细化工等专业的师生都具有参考价值。
隐色染料是一种重要的功能材料,其重要特征是染料颜色的变化,发色/褪色可以通过多种条件实现,广泛应用于如成像、显影、存储技术以及分析和生物科学等领域。本书用紫外、荧光等多种方法系统地研究了隐色染料的显色反应,对隐色染料在热敏染料微胶囊、书写印刷、教学教具等领域的应用进行了深入探索。选用热敏染料制备微胶囊,利用隐色染料制备可褪色书写墨水、可脱色水性油墨。 本书可以为隐色染料深入研究提供了基础,并为普通读者提供一些隐色体染料的相关知识,主要是关于光谱性质和一些其在书写印刷方面的应用。
《拉伸训练彩色图谱》是一本完整的拉伸训练可视化指南,共包括100个涉及颈部、背部、腹部及腰部、肩部、上臂及前臂、手部及腕部的拉伸训练动作。针对每一个训练动作都用图示的方式进行展示,并详细介绍了重点锻炼的身体部位、起始姿势、训练要点、注意事项、针对的人群以及不同技术等级的拉伸练习者所需的训练次数和持续时间等。《拉伸训练彩色图谱》最后部分,还介绍了针对不同身体部位的病痛所进行的拉伸组合训练方案。利用本书所介绍的方法,无需专门器械即可在家庭、办公室及其他场所进行卓有成效的训练。 海报:
本标准是根据我国国情,结合各生产企业的实际情况制定而成。 本标准由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协会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染料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沈阳化工研究院、天津市汇泉精细化工有限公司、山东省夏津县振华化工厂、杭州传化华洋化工有限公司、金华贝司特化工染料有限公司、山西青山化工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马君庆、王培、戴玉贞、竹百君、王平、王运科。 本标准为首次发布。
本标准代替GB/T 9337—2001《分散染料高温染色上色率的测定方法》。 本标准与GB/T 9337—2001的主要变化如下: ——将标准名称改为《分散染料高温染色上色率的测定》; ——对引用标准的有效性重新进行确认; ——修改了测定内容的表述方法。 本标准由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协会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染料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 134)归口。
本书全面介绍了水性油墨的组成、制造工艺和设计、质量检验等。内容主要包括:水性油墨与溶剂型油墨之间的区别和联系;影响水性油墨基本性质的主要成分——连接料的组成、制备和存储;水性油墨用颜料的品种、特性、选择和分散;水性油墨的常用助剂的种类与应用;水性油墨生产的基本理论;水性油墨的生产工艺及设备;水性柔版油墨、水性凹版油墨和水性网印油墨的配方设计原则和应用中易出现的问题。新版中添加了特种水性油墨以及水性油墨环保问题的介绍。本书实用性和可操作性强,适合从事油墨生产与应用的技术人员使用。
本书主要介绍了溶剂染料的相关知识,将溶剂染料分为C.I.溶剂黄、C.I.溶剂橙、C.I.溶剂红、C.I.溶剂紫、C.I.溶剂蓝、C.I.溶剂绿、C.I.溶剂棕、C.I.溶剂黑,对溶剂染料进行分类介绍。对每种染料,详细列出了其C.I.索引号、CAS号、EC号、所属结构类型、分子式、相对分子质量、色调、性状与用途,以及染料的合成制备方法。本书可以作为从事染料生产、 外贸易、技术、营销、管理工作的参考用书,也可以作为职业院校教材、企业培训教材。
本书在介绍纺织用各种纤维、表面活性剂和高分子化合物等知识的基础上,按前处理过程、印染过程和后整理加工过程分别叙述了纺织印染加工过程中的各类助剂。其中包括染料、精练剂、润湿剂与渗透剂、起泡剂、稳泡剂、消泡剂、分散剂、洗涤剂;匀染剂、固色剂、增稠剂、黏合剂、荧光增白剂;防皱整理剂、柔软整理剂、抗静电整理剂、防治整理剂、抗菌防臭整理剂、阻燃整理剂、防水整理剂等。具体介绍了各种助剂的化学结构、生产方法及工艺路线,同时对有关理论和实际应用情况情况进行了说明。 本书可供从事纺织印染助剂研制、生产及应用的科研及工程技术人员参考,也可作为大专院校相关专业的教学参考书。
本书是基于印染企业工作过程,以培养配色打样技能为主线的实训教材。全书共分为两篇。篇染色打样基础,介绍染色打样所需掌握的安全常识、染整仪器设备、染整助剂、染料性能指标及小样制备方面的常识,是配色打样人员应知应会的内容。第二篇配色打样,以配色打样为主线,介绍纤维鉴别、染料选择与配色原理、染色方案设计、对色与调色及计算机测配色方面的基本知识与技巧。附录为染色小样工技能鉴定的理论模拟试题与参考答案。 本书具有较强的实用性和可操作性,可作为高等职业院校染整技术专业实训的教材,也可作为印染行业相关技术人员的培训教材及参考用书。
本教材是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部委级规划教材之一,立足于纺织轻化、服装设计工程及艺术设计教育对专业知识复合化的需求。此书于传统手工印染溯源,立新论、问新知,首次从艺术染整概论、艺术染整工艺本体、艺术染整艺术特色、艺术染整设计方法和艺术染整产业应用等综合视角,进行了全面系统的阐述。 教材主要内容包括:艺术染整与手工印染的传承与创新关系,艺术染整与传统绞缬、现代扎染的包容关系,传统物理性防染原理与艺术染整视觉创新的因果关系,艺术染整与印染科技、数码技术、艺术设计等多学科交叉互渗的集成关系,艺术染整新工艺在面料、服装、家纺和纤维艺术设计中的应用和赏析等。内容充实,图片精美,并附有作品解析与点评,旨在帮助学生熟悉与掌握相关的理论知识和工艺技能。 本教材既适用于各类高校纺织轻化、服
偶氮染料废水是一种有机物含量高、成分复杂、色度高、可生化性差的难降解废水。偶氮染料的微生物脱色是偶氮染料在微生物作用下偶氮键断裂的结果。这一生化过程与微生物的种类、偶氮染料酶的特性密切相关。对这一过程的深入认识有助于在实际工程中,有目的地选择工艺来完成偶氮染料污水的处理。本书汇集了作者多年从事偶氮染料降解研究及污水处理实践中的丰富经验。介绍了偶氮染料的结构、特性和危害,简要对比了各种染料废水处理方式的优劣,系统介绍了微生物对染料脱色的过程、机理,同时从分子生物学角度对偶氮还原酶基因的克隆、表达和突变等方面的典型应用做了详细描述。书中实验数据翔实,分析手段丰富,对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中从事相关研究工作的科研人员具有较高参考价值,同时对环境工程行业中从事工艺设计和技术开发的从
天然色素的现状与发展趋势,天然色素(栀子色素,红曲红色素,红曲黄色素,辣椒红色素,萝卜红色素,紫甘薯色素,番茄红色素,马齿苋红色素,叶黄素,类胡萝卜素,藻蓝色素,板栗棕色素,花生红衣红色素,黑米色素,紫胶红色素,叶绿素等)提取技术,天然色素(红曲色素,类胡萝卜素等)生物工程发酵生产技术,天然色素结构修饰与功能改性,天然色素的保健功能,天然色素技术标准与质量检验,天然色素的应用。 本书共六章,包括天然色素的发展历史、现状和趋势;天然色素的分类、结构和性质;天然食用色素提取的工艺和设备;主要天然色素的生产技术;食用色素的分析方法和质量标准。本书桌是系统而全面地阐述天然食用色素的结构、性质、生产及应用的专著。本书参考了近年出版的著作、国内外发表的论文及科研成果,由于篇幅所限
本标准代替I_tG/T 3675—2000 本标准与HG/T 3675—2000相比主要变化如下: ——将标准名称规范为《荧光增白剂CXT(C.I.荧光增白剂71)》(本标准的标准名称); ——把原标准用于纺织品和用于洗涤剂两个指标合并(本标准的表1,HG/T 3675—2000的表1); ——紫外吸收指标调整为370±10(本标准的表1,HG/T 3675—2000的表1); ——取消了细度指标(HG/T 3675—2000的表1); ——增加了堆积密度、23种有害芳香胺的量和10种重金属元素的量指标及相应测试方法(本标准的表1、5.7、5.8和5.9); ——更改了增白强度的评定方法(本标准的5.4.5,HG/T 3675—2000的5.3.5)。 本标准由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协会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染料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l34)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山西青山化工有限公司、全万得(沈阳)化工有限公司、金华贝司特化工染料有限
本书是“精细化工产品手册”之一。本书系统介绍了国内目前正在生产的纤维用主要染料品种和一些尚未开发,需要进口的染料品种。全书按染料应用特性分类,分别介绍了酸性染料、冰染染料、碱性染料、直接染料、分散染料、活性染料、硫化染料、还原染料和溶剂染料等几大类。每个产品均分栏目介绍了中英文名称、结构式、分子式、相对分子质量、性状、制法、规格、用途、生产厂家。书后附有中文索引、英文索引和主要参考文献。内容编排严谨,检索方便。 本书可供染料合成领域的管理人员、生产人员、销售人员阅读。也可作为精细化工、有机化工专业师生的参考书。
《染整工艺与原理》是*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规划教材,共分为上、下两册,本书为上册。 除了介绍水和表面活性剂的基础知识外,本书主要讨论各类纤维织物前处理和整理的工艺技术及其原理。主要内容包括:棉及棉型织物的前处理(烧毛、退浆、精练、漂白和丝光)、合成纤维织物的前处理和整理(其中热定形另列一章介绍)、蚕丝和羊毛织物的前处理和整理、织物的一般整理、防缩整理、防皱整理和特种功能整理。 本书可供高等工科院校轻化工程专业(纺织化学与染整工程方向)使用,同时也可供纺织印染企业的工程技术和科研人员,以及大专院校、科研院所相关专业的师生和科技人员阅读参考。
《染料化学工艺学》以染料化学及产品工艺的基础理论和共性技术为体系,概述了发色理论、典型合成反应与工艺学,主要染料类别及功能染料及研究进展。着重介绍了染料产品创制及工艺设计原理、新工艺、新技术和科技创新思想。在知识点阐述时力求结合工程实际、简捷明了。 《染料化学工艺学》可作为高等学校化学工程与工艺、应用化学等专业教材,也可供染料企业科技人员学习参考。
本书以技能培训为核心,紧紧围绕《染料分析工》国家职业标准要求编写,重点介绍了染料分析检验与测定的知识,包括染料基本性能测定、染料色光强度测定、染料染色性能测定、染料色牢度的测定、染料样品分析前处理及仪器分析、常用染色设备。另外,对于检验准备、采样、测后工作、仪器设备验收与维护、安全检验、技术管理、实验室管理、培训与指导等知识,本书也做了简要介绍。 本书由浅人深、由易到难,可供不同级别的染料分析检验人员学习、培训使用,也可作为从事染料、颜料等研发人员的参考书。
本书染整设备操作与维护是纺织品染整加工的重要组成部分。该课程是高职院校染整技术专业的主干课程。本书以纺织品染整加工的工作过程为依托,以典型设备应用为主线,以提高学生综合能力为目的,逐渐展开染整设备应用的相关知识,系统地介绍了单元装置、前处理设备、染色设备、印花设备和后整理设备的基本组成、操作方法和维护要点。各项目中给出的阅读资料,为读者拓展职业发展空间提供了手材料。为了巩固学习效果,本书给出了若干训练任务,试图通过实际操作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在每个项目的后还给出了复习指导思考题,旨在让学生更好地掌握本项目的主要内容。 本书可以作为纺织类高职院校染整技术专业染整设备课程的教材,也可以作为印染企业一线员工的培训教材。
《色素化学》(原著第三版)是瑞士著名化学家H.Zollinger教授在版和第二版基础上全面补充的新版本。全书共16章,全面系统地介绍了纺织及其他领域应用的各类染(颜)料以及近年来迅速发展的高科技领域应用的功能性色素的基础理论、合成及应用。书中提供*有关的参考文献1479篇次。 本书适于作为高等学校研究生和本科生的教学用书和教学参考书,并且是从事精细化工、染料和中间体工业;纺织、染整工业;光电、图像数据记录系统等相关领域的科技工作者的重要参考书。
本标准依据gb/t 1.1—2009《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进行编制。 本标准代替hg/t 2555—1993《荧光增白剂dcb》。 本标准与hg/t 2555—1993相比,除编辑性修改外主要技术变化如下: ——标准名称修改为《荧光增白剂dcb(c.i.荧光增白剂121)》(见标准名称,1993年版的标准名称); ——增加了有害芳香胺的量和重金属元素的量指标和试验方法(见3、5.6、5.7)。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单位不承担识别这些专利的责任。 本标准由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协会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染料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134)归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