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贯彻落实原国土资源部、工信部、财政部、原环保部、国家能源局印发的《关于加强矿山地质环境恢复和综合治理的指导意见》,指导开展全国矿山地质环境监测工作,根据《矿山地质环境保护规定》《地质环境监测管理办法》《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方案编制规范》和《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土地复垦方案编制指南》,特制订《矿山地质环境监测技术要求》。本文件主要介绍矿山地质环境监测对象与监测内容、监测点布设与监测频率、监测方法、监测数据采集、存储与汇交、监测数据分析与成果表达等内容,可供矿山环境修复工作者参考。
《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及咨询评估预算标准(试行)T/CAGHP 031-2018》按照GB/T1.1-2009《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给出的规则起草。《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及咨询评估预算标准(试行)T/CAGHP 031-2018》附录C、D为资料性附录,附录A、B、E为规范性附录。《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及咨询评估预算标准(试行)T/CAGHP 031-2018》由中国地质灾害防治工程行业协会提出并归口。《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及咨询评估预算标准(试行)T/CAGHP 031-2018》起草单位:中国建筑材料工业地质勘查中心吉林总队、中国国土资源经济研究院、贵州省地质环境监测院、中铁西南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中国水电顾问集团西北勘测设计研究院、中国地质调查局西安地质调查中心。《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及咨询评估预算标准(试行)T/CAGHP 031-2018》主要起草人:于成龙、孙贵尚、杨耀红、孙晓
本书收录了燃煤火力发电厂2000~2012年输煤系统发生的比较典型的人身和设备事故案例,按皮带机、堆取料机、卸煤岗位事故进行编写,其中皮带机岗位事故46例,堆取料机岗位事故22例,卸煤岗位事故21例。每个事故案例均从事 故经过、原因分析、暴露出的问题、防范措施四个方面进行分析和阐述,便于有针对性地防范同类事故的发生。 本书可供燃煤火力发电厂生产和管理人员以及安全管理部门人员学习参考。
右江成矿带即南盘江-右江成矿带,因境内的两大水系南盘江、右江而得名。该成矿带位于我国西南部的云南、贵州、广西三省交汇处,是我国重要的成矿区带之一,具有滇黔桂“金三角”的美誉。2013年我国正式确立南盘江-右江成矿带为中国第21片重量重点成矿区带。该成矿带行政区划隶属云南省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曲靖市,贵州省六盘水市、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安顺市、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广西省河池市、百色市、来宾市、南宁市、崇左市,共计跨越三省十二个州(市),涉及区县共78个。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国家突发地质灾害应急预案》《地质灾害防治条例》《国务院关于加强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决定》等有关法规文件,制定本文件。为地质灾害应急有关的政府及其部门、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可以更加合理合规、统筹协调地做好突发地质灾害应急准备工作编制本导则。本文件内容由范围、规范性引用文件、术语定义、总则、应急准备内容、应急准备评估等6章组成。可供地质灾害防治工作者参考使用。
本书立足于矿山生产人员对专业英语的岗位技能需求,在内容编写上与生产过程紧密结合,从矿山地质、矿物术语的词源构词到常用矿山生产设备的结构图、使用说明书,以及矿山采、选、施主要工作操作规程等组织材料,针对各主要岗位、各工种工作现场专业英语的需求,以及专业英语学习中的难点、重点,运用认知语言学、汉英语言对比等英语教学、研究的近期新方法,用中英对照的编排方式,对关键专业词汇标注音标、释义,加注专业背景知识、插图等,强化对有色矿业英语的学习内容进行解析与指导,以帮助学习者阅读、理解和掌握相关内容,提高矿山一线各岗位生产人员的专业英语水平。
优选导航卫星系统,卫星重力、航空航天等技术的广泛应用,为海岛礁测量提供了新的技术手段,推动了海岛礁测量技术的迅猛发展。本书全面总结了海岛礁技术进展,介绍了海岛礁大地控制测量,高程控制与水位测量、海岛礁识别定位、海岛滩涂与岸线测量、海岛遥感等内容。本书结合海岛礁测绘工作实际需要,在叙述上力求深入浅出,以便于读者更好地掌握海岛礁测绘技术与方法。
《软土地基工程地质特性评价:以佛山市中心城区为例》有效预测软土地面沉降可以为城市建设和规划提供科学依据,也是城市地质环境评价的重要内容。在标准化研究区所有钻孔的基础上,应用GMS软件构建了佛山软土空间格架,基于太沙基渗流固结理论。采用分层总和法预测了佛山市软土地面沉降量。对比两种工况及佛山市中心城区地面沉降现状,说明进行地基处理能大大减小软土地基地面沉降量;未来进行工程建筑时,进行必须的地基处理可以有效减少软土地基地面沉降灾害的发生。利用MAPGIS空间分析功能,对佛山市中心城区工程地质特性进行评价并分区,为城市发展规划提供科学依据。
本书收录了燃煤火力发电厂2000~2012年输煤系统发生的比较典型的人身和设备事故案例,按皮带机、堆取料机、卸煤岗位事故进行编写,其中皮带机岗位事故46例,堆取料机岗位事故22例,卸煤岗位事故21例。每个事故案例均从事 故经过、原因分析、暴露出的问题、防范措施四个方面进行分析和阐述,便于有针对性地防范同类事故的发生。 本书可供燃煤火力发电厂生产和管理人员以及安全管理部门人员学习参考。
本书是基于激光光谱技术的煤矿水害检测的应用研究。鉴于传统水源识别方法存在的种种不足之处,本书提出了一种新型快捷的煤矿水源识别方法,采用激光诱导荧光技术(LIF),以煤矿不同含水层水源作为研究对象,通过获取煤矿不同含水层水源的荧光光谱信息,建立突水水源的光谱数据库,并以此为依据,构建突水水源的快速识别模型。整套系统在数据库完备的情况下,仅需数秒即可完成水源的快速识别。这为进一步开发基于激光诱导荧光技术的煤矿突水水源快速识别模型奠定了理论和技术基础,从而为实现煤矿的安全生产以及为突水灾后救援提供快速判别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