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结合作者及所在课题组多年从事高光谱遥感研究内容,全面梳理高光谱遥感观测-解译-应用体系,在全面介绍高光谱遥感的基本原理、星-空-地高光谱观测平台的基础上,系统阐述了高光谱遥感影像去噪、混合像元分解、地物分类和异常目标探测原理与模型方法,并介绍了高光谱视频目标跟踪、高光谱热红外探测、高光谱深空探测等新兴领域的前沿技术。本书可供从事高光谱遥感技术、地球科学、模式识别等领域的科研人员、专业技术人员阅读,也可作为相关专业师生的学习参考书。
辽西地区除了产有大量的原始鸟类、原始哺乳动物、带毛的恐龙类和原始被子植物等热河生物群珍稀化石外,还产有燕辽生物群、土城子生物群、阜新生物群和松花江生物群的珍稀化石。它们产在中生代陆相火山一沉积盆地中,具有不同的产出背景和生存环境。 《辽西中生代珍稀化石及其生物群地质图集》以大量图片和简明文字相结合的形式,系统地介绍了这些重要生物群的组成、分布及其产出地质背景,并在区域地质调研和实测地层剖面的基础上,详细介绍了辽西地区重要珍稀化石产地,阐述了含珍稀化石沉积层的岩性、岩相、化石产出层位及其下伏地层和上覆地层特征,总结了珍稀化石的空间分布规律。在多重地层划分的基础上,以柱状图和文字相结合的方式对辽西地区珍稀化石沉积层进行了区域对比,并对目前国内外关注的重大地层问题提出了可行的解决方
本书是“中国世界遗产全记录丛书”之一。我国地质遗迹资源丰富,分布地域广阔且种类齐全,世界地质公园是其精华。它们记录了地球及其生物的演化,留存了地球发展的原始印记。本书从地址公园的景区分布、资源构成、自然人文内涵、科学属性价值等方面,采用图文互动的形式、生动有趣的笔触,系统深入地介绍了我国41个世界地质公园的全貌。内容条理清晰,详略得当,文字洗练,照片精美,是一本难得的具有科学文化价值的科学普及著作。
本书是中国地质调查局全国重要地质遗迹调查项目――东北地区重要地质遗迹调查(辽宁)项目成果的总结,全书共有6章。对辽宁省的重要地质遗迹资源进行了全面系统的调查与研究,详细阐明了各类地质遗迹资源的类型、特征及分布规律,论述了各类地质遗迹的成因和演化过程,客观地评价了各类地质遗迹资源的价值及其级别,进行了全省地质遗迹区划,提出了地质遗迹保护规划建议。为后续地质遗迹的保护和开发等工作奠定了基础。本书内容丰富,资料真实可靠,可供从事地质遗迹调查与保护、地质公园建设和管理、地质旅游开发等工作人员和科研人员及相关院校师生参考。
中国是世界上优选的铜精矿进口国,产地溯源可支撑进口铜精矿符合性验证,为风险筛查、贸易便利化提供解决方案。本书介绍了世界铜矿资源概况及产地溯源技术基础,基于X射线荧光光谱、X射线粉晶衍射、矿相分析和激光剥蚀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结合地球化学理论基础以及判别分析、人工神经网络等算法,介绍了进口铜精矿产地溯源的一系列研究成果。本书可作为从事矿产品产地溯源研究人员的参考书,也可作为政府监管部门、铁矿石贸易商、检测实验室的技术人员了解进口铜精矿产地溯源的参考资料和依据。
全书共分三篇。第一篇为概述篇, 主要介绍了三峡库区滑坡的发育模式和监测预警体系; 第二篇为滑坡监测篇, 详细介绍了专业监测和群测群防监测的主要内容以及相关滑坡案例, 另外还介绍与之紧密相连的信息系统; 第三篇为滑坡预警预报篇, 从理论上介绍了滑坡预报模型和预警判据, 并从管理角度介绍了滑坡预警流程, 另在每一章中通过滑坡案例进行相应的分析阐述。
《耐火材料工艺学/普通高等教育“十三五”规划教材》详细阐述了耐火材料的组成、性质、结构、工艺、检测方法及应用,重点对铝硅系耐火材料、碱性耐火材料、含锆耐火材料、含碳耐火材料、特种耐火材料、不定形耐火材料、隔热耐火材料进行了介绍。《耐火材料工艺学/普通高等教育“十三五”规划教材》强化了对耐火材料基础理论知识的介绍,增加了近年来新兴的主要耐火材料品种,以及耐火材料工程应用方面的新内容。《耐火材料工艺学/普通高等教育“十三五”规划教材》为高等学校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冶金工程、热能工程等专业的教材,也可供从事耐火材料生产的工程技术人员及管理人员参考。
李晓池著的《地质探秘神农架》是一本通俗易懂的科普读物。它面对的不仅仅是青少年和儿童,对于所有前来神农架参观游览、旅游休闲的人们来讲,它也是一本富含科学知识、具有导游性质、趣味盎然的故事书。本书从科学的视角,较全面地介绍了神农架世界地质公园主要景点和地质遗迹的特点,以及这些地质遗迹形成的过程和它们所包含的科学原理,将科学知识的普及和趣味性的阅读结合起来,激发人们热爱大自然、了解大自然的情趣,教育和引导人们尊重大自然、自觉履行保护地球环境的应尽职责。本书通过知识老人和小明乘坐神奇的飞毯游览神农架世界地质公园的故事,把读者带进童话般美丽的神农架,以一问一答的方式启发读者进行探索的兴趣。书中提出的问题涵盖了较宽的科学知识领域,既有适合于中小学生理解的简单问题,也有启发成年人进行思索
本书分为上、下两册,覆盖了智慧国土空间规划的各个方面。上册详细介绍了智慧国土空间规划的目标、逻辑、业务体系、制度规范体系和技术框架,向读者展示了清晰的理论体系与实践路径。同时,书中还深入讨论了动态感知技术、系统认知技术、科学决策技术以及面向精准操作的技术在国土空间规划中的应用,期望通过这些技术提升规划的准确性、效率和可持续性。下册则通过丰富的案例,展现了智慧国土空间规划在不同地区的应用实践,为各地规划提供了借鉴和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