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色金属系列丛书:中国锡业》共分七篇,简要介绍了锡的工业概况,锡及其主要化合物的性质与用途,锡矿资源及采选,锡冶炼,炼锡厂的 三废 治理,国内行业政策和国内外主要炼锡企业等内容。
赵波主编的这本《中国铜业》共分为七篇,系统地介绍了国内外铜业的相关情况,其中包括铜的发现和古代铜的冶炼、铜的性质和用途、铜资源的种类与分布、铜的提取与制备、铜市场分析、铜产业情况等诸多方面的内容,另外还对国内外主要铜生产企业做了简要的介绍。 《中国铜业》力求所述相关知识全面、准确、通俗易懂,给广大从事铜冶金业相关行业的人员提供参考。
《冶金企业班组长安全管理知识》是一本关于冶金企业实施生产班组安全管理的指导手册,是班组长进行自我培训、提升现场管理技能的指导用书。 《冶金企业班组长安全管理知识》从冶金企业生产安全管理的实际出发,详细阐述了班组安全管理目标与责任、冶金企业危险源识别与防范、冶金企业现场作业安全管理、矿山企业安全作业管理、钢铁企业安全作业管理、焦化企业安全作业管理、冶金企业事故应急与急救、班组安全管理制度与教育、班组安全文化建设、班组安全生产体系、班组安全心理管理、冶金安全法律法规12大事项,并针对安全问题的发现、分析与解决给出相应的实用工具与对策,理论性、实操性二者兼具。 《冶金企业班组长安全管理知识》适合冶金企业生产部管理人员、人力资源部或培训部人员、生产现场管理人员(班组长、线长、拉
《中国硅业/有色金属系列丛书》共分九篇,内容包括硅的发现及硅业发展史、性质及主要产品形式、资源分布、生产技术与工艺、市场供需、产业资本与资本运营、循环经济与安全环保、行业管理与政策法规及主要生产厂家。 本书简明扼要,深入浅出,适合关注、从事硅行业的社会各界人士参阅。
非煤矿山自然灾害承灾体调查与评估工作是全国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普查中承灾体调查 的重点工作之一。根据“第一次全国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普查”的整体部署,针对我国非煤矿山“多、小、散、乱、差”的特点,及自然灾害日益严重带来的事故风险,中国安全生产科学研究院组织专家编制了《非煤矿山自然灾害承灾体调查技术规范》《非煤矿山自然灾害设防达标与致灾危险性评估技术规范》,用于指导全国各地非煤矿山承灾体的普查工作。因我国现有非煤矿山普查量巨大,普查人员可能为非专业人员,故需对普查规范进行解释说明,为此编制本教材。本教材的主要内容包括:目标和任务、实施流程、承灾体调查 工作解读、致灾危险性评估等主要内容,及普查过程中涉及关键名词解释、常见问题解答等补充内容。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50930-2013):冷轧带钢工厂设计规范》共分14章,主要技术内容包括:总则、术语和缩略语、基本规定、工艺及设备、总平面布置、供配电设施、电气传动及电气工程、检测仪表、自动化系统、电信设施、公辅设施、建筑与结构、节能与环保、安全与消防。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50930-2013):冷轧带钢工厂设计规范》中以黑体字标志的条文为强制性条文,必须严格执行。
《邵志村工作法:铜精矿火法的双闪冶炼》是“优秀技术工人百工百法丛书”的其中一本。当前,随着中国经济社会进入高质量发展新时代,铜材消费需求量持续稳定增长,铜冶炼加工行业有着较大的发展空间。铜冶炼加工主要是向原料端的铜矿企业采购铜精矿或者回收废杂铜,后经冶炼工艺生产出精炼铜,最终出售给铜材加工企业或贸易商,在铜产业链条中发挥着重要的桥梁作用。本书主要阐述的是在使用双闪冶炼工艺时,如何解决铜精矿火法冶炼过程中易出现的技术问题,以及解决这些问题时采取了哪些创新方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 50880-2013):冶炼烟气制酸工艺设计规范》共分8章,主要技术内容包括:总则、术语、工艺选择、物料衡算、热量衡算、设备选择、设备布置以及管道等。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 50880-2013):冶炼烟气制酸工艺设计规范》中以黑体字标志的条文为强制性条文,必须严格执行。
本部分代替GB/T 8704.7—1994《钒铁化学分析方法钼蓝光度法测定磷量》。 本部分与68/T 8704.7 1994比较,主要变化为: ——试料溶解后过滤不溶性残渣的洗液由“温水”改为“温热的稀硝酸”; ——将沉淀时过加氨水的量由“5 mL”,改为“10 mL”; ——沉淀时加入的载体氯化铁溶液的量由加入100g/L的氯化铁溶液5 mL或8 mL,改为加入50 g/L的氯化铁溶液8 mL; ——将绘制校准曲线加入氯化铁溶液的量由加入100 9/L的氯化铁溶液2 mL,改为加入50 9/L的氯化铁溶液5 mL; ——将绘制校准曲线时“以空白调零”改为“以对应参比调零”; ——测定范围由“ 本部分由中国钢铁工业协会提出。 本部分由全国生铁及铁合金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部分起草单位:四川川投峨眉铁合金(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本部分主要起草人:唐华应、方艳、
优秀技术工人百工百法丛书 由100位全国各行各业的顶尖高技能人才的100种具有先进性、独特性、推广价值的技能技法、操作法或者创新方法组成,是全国总工会推进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的重要出版项目。 入选 优秀技术工人百工百法丛书 作者群体的工匠人才,都是全国各行各业的杰出技术工人代表。他们总结自己的技能、技法和创新方法,著书立说、宣传推广,能让更多人看到技术工人创造的经济社会价值,带动更多产业工人积极提高自身技术技能水平,更好地助力高质量发展。 《郭玉明工作法 : 复吹转炉底吹的精准维护》是 优秀技术工人百工百法丛书 的其中一本。顶底复吹转炉是20世纪70年代开发成功的重要炼钢工艺技术,目前较大吨位转炉绝大多数均采用了此项工艺技术。与之前广泛采用的顶吹转炉相比,复吹转炉熔池混合搅拌强,渣钢间反应更接近平
本部分代替GB/T 8704.3-1997《钒铁化学分析方法红外线吸收法及燃烧中和滴定法测定硫量》。 本部分与GB/T 8704.3 1997比较,主要变化为: ——将方法一中称样量由0.500 9、0.200 9两档调整为一档0.200 9; ——将方法一中的铁助熔剂加入量由0.50 9调整为0.20 9; ——将方法一中一、二档允许差合并为硫含量0.005%~0.015%,允许差0.002%; ——将方法二的测定范围由 本部分由中国钢铁工业协会提出。 本部分由全国生铁及铁合金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优秀技术工人百工百法丛书 由100位全国各行各业的顶尖高技能人才的100种具有先进性、独特性、推广价值的技能技法、操作法或者创新方法组成,是全国总工会推进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的重要出版项目。 入选 优秀技术工人百工百法丛书 作者群体的工匠人才,都是全国各行各业的杰出技术工人代表。他们总结自己的技能、技法和创新方法,著书立说、宣传推广,能让更多人看到技术工人创造的经济社会价值,带动更多产业工人积极提高自身技术技能水平,更好地助力高质量发展。 《金国平工作法:炼钢连铸设备智能化的运维与改善》是 优秀技术工人百工百法丛书 的其中一本。随《中国制造2025》战略的推进,智能制造已经成为钢铁行业重要的战略目标和发展方向。其中,智能化是智能制造的核心特征之一,其在自动化、网络化、信息化的基础上,让系统具有
《追寻2.6百万年以来的地质遗迹:一个女地质工作者艰辛历程的自述》是一位女地质工作者的自述,记录了作者60年地质工作中的艰苦生活和辛勤奋斗的历程。从独自一个人在海拔3600米的天山上行走考察冰川,到历时4年在黄土高原的塬、墚、峁及沟壑中滚爬;从在塔克拉玛干沙漠腹地找水,到10年来回于桑干河泥河湾盆地进行地质调查、打钻、测制剖面。作者通过野外考察和编制各种地质图件与撰写文章,付出了艰辛劳动,获得了较好的研究成果,也经受了在川西高山车祸事故对精神和肉体的折磨。
本标准等同采用国际标准IS0 13930:2007《高炉炉料用铁矿石低温还原粉化率的测定动态试验法》(英文版)。 为了便于使用,本标准做了下列编辑性和非技术差异性的修改: ——“本国际标准”改为“本标准”; ——用小数点“.”代替作为小数点的逗号“,”; ——删除国际标准的前言; ——引用文件修改为对应的国家标准。 本标准的附录A为规范性附录。 本标准由中国钢铁工业协会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铁矿石与直接还原铁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标准等同采用国际标准ISO 11257:2007《直接还原炉料用铁矿石低温还原粉化率和金属化率的测定气体直接还原法》(英文版)。 为了便于使用,本标准做了下列编辑性和非技术差异性的修改: ——“本国际标准”改为“本标准”; ——用小数点“.”代替作为小数点的逗号“,”; ——删除国际标准的前言; ——引用文件修改为对应的国家标准。 本标准的附录A为规范性附录。 本标准由中国钢铁工业协会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铁矿石与直接还原铁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标准负责起草单位:宝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 本标准参加起草单位:冶金工业信息标准研究院。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于成峰、李玉光、王晗、徐宏伟、周星、涂树林、陈自斌。
许金余和范建设等编著的《围压条件下岩石的动态力学特性》以岩石的动态冲击试验为基础,从材料微观结构的角度,对围压条件下岩石的强度、破坏形态和能量耗散随应变率的变化规律进行了分析;以损伤力学与统计理论为基础,将统计损伤模型和黏弹性模型相结合,建立了基于Weibull分布的岩石动态损伤统计本构模型;对围压条件下岩石在冲击荷载循环加载下的动态疲劳损伤特性进行了研究;建立了岩石破碎块度与能量、破碎断裂能与围压的关系,并运用分形理论对岩石破碎块度的分形特征进行了研究;利用有限元程序进行SHPB试验的数值仿真,对岩石SHPB试验的有效性进行了验证和讨论;根据岩石能量吸收特性随围压的变化关系,对地下工程围岩中爆炸冲击波传,播规律的地应力效应进行了分析。 《围压条件下岩石的动态力学特性》可供从事地下工程、采矿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