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标准由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有色金属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标准负责起草单位:贵研铂业股份有限公司、中国有色金属工业标准计量质量研究所。 本标准参加起草单位:有研亿金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王健、周世平、张晓辉、贺东江、卢绍平、王光庆、杨富陶、朱武勋、何毅、王永明。
本标准4.3为强制性的,其余为推荐性的。 本标准由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能源基础与管理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标准按照GB/T 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全国有色金属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 243)归口。 本标准负责起草单位:中国铝业股份有限公司郑州研究院。 本标准参加起草单位:山东南山铝业股份有限公司、中电投宁夏青铜峡能源铝业集团有限公司、有色金属技术经济研究院。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张树朝、赵春芳、程建国、牛庆仁、仓向辉、李波、詹磊、褚丙武、陈京晖、李荣柱、王力、吴克明。
请注意本标准的某些内容有可能涉及专利。本标准的发布机构不应承担识别这些专利的责任。 本标准由全国耐火材料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河南省耕生耐火材料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赵洪伟、石凯、毕振勇、张光普、周安宏、徐德亭、王岭渠.
本标准修改采用ASTM B 240—07《锌和锌铝合金铸件和压铸件标准规范》。 本标准和ASTM B 240一07相比,在主要技术内容上存在如下差异: ——未采用ASTM B 240—07的术语和订货信息; ——未采用ASTM B 240—07的引用文件,用我国的标准代替相对应的ASTM标准; ——增加了附录B压铸锌合金牌号对照及典型力学、物理性能表,性能表中部分采用了ASTM B 86--06附表中的典型力学和物理性能; ——增加了锌合金压铸件的分类和分级; ——增加了压铸件尺寸和其他技术要求。 本标准代替GB/T 13821—1992《锌合金压铸件》。 本标准与GB/T 13821--1992相比,主要技术内容变化如下: ——修改了锌合金压铸件的分类; ——增加了压铸件的化学成分; ——增加了压铸锌合金牌号对照及典型力学、物理性能表。 本标准的附录A、附录B为资料性附录。
本书共分6章,在介绍重有色金属冶金资源中的共伴生元素及其综合利用概况的基础上,分章介绍了从重金属冶金副产品中回收贵金属、硒、碲、铋、镉、铟、锗、镓、铊以及伴生汞和伴生砷等内容。 全书简明地介绍了上述金属和元素的提取原理和生产与研究实践本书内容丰富、编写简明,适合于重金属冶金工厂的生产管理人员和操作工人作技术培训教材用,也可供工厂的工程技术人员和技校及大专院校师生参考。
本书概述了增材制造技术的原理、方法和应用、创新设计方法以及快速制模技术。重点对粉末激光烧结增材制造技术的原理、应用、设备操作及实验方法等进行了全面系统的论述。其主要内容包括创新设计方法、增材制造技术概述、粉末激光烧结增材制造技术概述、HRPS?V型粉末激光烧结增材制造系统、高分子粉末激光烧结增材制造实验、陶瓷粉末激光烧结增材制造实验及快速软模实践内容和案例。 本书可作为增材制造技术相关科研单位和专业技术人员的参考书,也可供关心制造技术发展的不同领域、不同行业的人士,以及大学、中学、小学学生阅读。
《液压传动与控制(新版)》以“回路”和“传动”为主,阐述了液压传动的理论基础;系统介绍了液压元件;将液压元件与基本回路地结合起来,阐述了典型液压系统的分析方法,讲授了液压系统的设计内容与步骤。《液压传动与控制(新版)》可作为高等工科院校的教材,也可供工程技术人员参考。
本标准代替GB/T13560-2000《烧结钕铁硼永磁材料》。 本标准与GB/T13560-2000相比主要变化如下: ——引用标准中增加了“GB/T17951硬磁材料一般技术条件”; ——新增加了材料的牌号; ——对部分材料牌号的参数进行了调整。 本标准的附录A为规范性附录,附录B、附录C为资料性附录。 本标准由全国稀土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由包头稀土研究院负责起草。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刘国征、赵增祺、赵瑞金、赵明静、王标、高兰。 本标准所代替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 ——GB/T13560-1992、GB/T13560—2000。 GB/T13560-2009
本标准代替GB/T 4309—1984《粉末冶金材料分类和牌号表示方法》。 本标准与GB/T 4309—1984相比,主要有以下变动: ——本标准增加了规范性引用文件部分内容; ——本标准在分类中增加了牌号表示; ——本标准在牌号表示方法中,对原标准进行了修改; ——本标准在摩擦材料和减磨材料类中增加了镍基摩擦材料和钨基摩擦材料; ——本标准在其他材料类中增加了储氢材料和复合材料。 本标准由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有色金属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书是根据我国高等学校面向21世纪教学改革的精神,按照冶金工程专业的教学计划要求而编写的本科生教材。全书分上、下两卷。下卷包括铝冶金、镁冶金、铜冶金、锌冶金、镍冶金、钛冶金、钨冶金、稀土冶金和贵金属冶金等10章内容。 本书是作者在积累多年钢铁冶金、有色金属冶金、冶金物理化学专业本科生教学经验的基础上,为了适应高等学校进行素质教育,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的科技人才,加强基础,拓宽专业面的需要而编写的新型教材。全书重点阐述冶金过程基本原理及冶金工艺流程,介绍现代冶金新方法。 本书内容丰富系统,资料翔实准确,语言简练明快,适合于冶金工程专业(或钢铁冶金、有色金属冶金、冶金物理化学专业)本科生教学使用,亦可作为冶金科技人员的案头参考书。
本书分两篇,共十一章。篇为变压吸附制氧操作与维护,包括章至第八章。第二篇为焦炉煤气变压吸附制氢操作与维护,包括第九章至第十一章。附录给出了供读者加深理解的复习题及参考答案。 本书总结了变压吸附制氧、焦炉煤气变压吸附制氢多年的生产经验,从设备的操作、维护、安全生产、故障判断及处理等多个方面,系统性地进行了归纳和整理。适用于相关岗位操作、维护人员及技术人员的学习培训和技术指导,对其他吸附法制取气体设备的操作和维护也具有参考和借鉴作用。
本规范适用于冶金工程建设中焦化、耐火、烧结、炼铁、炼钢、连铸、轧钢、电厂的除尘机械设备工程的安装与质量验收。2010-12-01 实施
本书是“班组班前安全生产培训教材”的一个分册。 本书根据冶金行业生产的特点,结合冶金行业各类生产安全事故的典型案例,在事故分析的基础上,较为全面地介绍了冶金行业与安全生产相关的法律法规、知识与技能和管理经验。本书共分原料烧结球团生产安全,焦化、耐火材料生产安全,炼铁生产安全,炼钢生产安全,轧钢生产安全,工业气体安全及有色金属冶炼安全七个部分。 本书叙述简明扼要,内容通俗易懂。本书可作为冶金企业班组的工作参考书和岗位培训用书,也可作为冶金企业班组安全教育的知识读本。
本书系依据作者多年的教学经验,在深入现场进行广泛调研和参阅大量文献资料的基础上编写的。主要内容包括:转炉炼钢生产概况;转炉炼钢基础知识;转炉炼钢生产原材料;转炉炼钢工艺设备与操作;耐火材料与转炉炉衬;氧气转炉炼钢方法;转炉钢种的冶炼要点;安全生产与事故处理;转炉炼钢的环境保护。 本书可作为高职高专冶金技术专业课程教材,也可供冶金技术人员、企业工人提高专业知识的参考,同时也可作为从事炼钢生产的工人技术培训教材。本书由河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李建朝、齐素慈任主编。
本书介绍冶金企业制氧站的公共辅助系统,主要介绍水泵、水处理(冷却、软化、净化、过滤)以及低温泵等设备的工作原理、结构、使用与维修的基本知识。目的是满足岗位操作和维护人员对专业知识和技能的需要。
《烧结球团生产实训》根据冶金企业的生产实际和岗位群的技能要求,同时参照冶金行业职业技能标准和职业技能鉴定规范而编写。本教材共分4个项目:项目1准备处理原料;项目2准确称量各种原料;项目3烧结生产;项目4球团生产。 本教材注重综合知识运用,力求紧密结合现场实践,注意学以致用,体现以岗位技能为目标的特点。在叙述和表达方式上力求做到深入浅出,直观易懂,能使读者触类旁通。 《烧结球团生产实训》可作为高职高专冶金技术类专业实训教材,也可作为从事烧结球团生产的冶金技术人员、企业技术工人提高专业知识的参考书。本书由河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黄伟青、关昕、张欣杰主编。
本书由浸出过程相关基础知识、浸出过程的热力学、浸出过程的动力学、浸出工艺及设备、浸出过程在生产中的应用5个模块组成。其中,浸出过程相关基础知识、浸出过程的热力学、浸出过程的动力学为基础理论知识模块,包含了整个浸出生产过程进行的基本原理及实际控制条件选择的核心知识;浸出工艺及设备、浸出过程在生产中的应用为实践教学模块,包含了整个浸出生产过程,即原料的制备、浸出、液固分离等正常技术条件控制,参数调节,设备操作维护与事故处理的核心知识和技能。 本书可供冶金高等职业技术院校教学之用,亦可作为相关生产企业技术人员的培训用书。
为满足技工学校教学工作需要,我们组织有关教研专家和一线教学人员,在广泛调研和总结技工学校教学改革经验的基础上,编制了技工学校机械类专业等25个教学计划与教学大纲,其中包括3个教学方案。现印发执行。 在执行过程中,各地可根据实际情况,在规定的课时范围内灵活调整教学内容和教学时间,并及时向我部职业培训教材工作委员会办公室反馈相关意见和建议。
《中级轧钢加热工(冶金职业技能鉴定理论知识培训教材)》由戚翠芬主编,本书为冶金职业技能鉴定理论知识培训教材,完全与职业技能鉴定标准相吻合,其主要内容包括:产品的成分及性能要求,热轧的产品分类及生产工艺过程,燃料的燃烧过程,连续式加热炉的分类及主要炉型的技术特点,加热炉的供热、供水、测温等系统的布置方法,加热炉温度管理及加热缺陷的消除方法,炉体耐火材料的技术性能,加热炉辅助设备的结构及工作原理,计算机在加热工艺控制上的应用,加热工序管理及安全生产知识。《中级轧钢加热工(冶金职业技能鉴定理论知识培训教材)》也可作为相关职业技术学校的培训教材和参考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