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叶真华、刘琦编著的《矿物和岩石鉴定实验指 导》介绍了矿物、岩浆岩、沉积岩和变质岩的分类, 以及用肉眼和偏光显微镜鉴定的方法,分为四章和一 个附篇。章介绍了依据矿物的形态、光学性质和 力学性质,利用简单工具对矿物进行肉眼鉴定的方法 ,列出了常见矿物的鉴定特征;第二章、第三章和第 四章分别介绍了岩浆岩、沉积岩和变质岩的分类,以 及肉眼和偏光显微镜鉴定的方法,给出了常见岩石的 特征及鉴定描述顺序。附篇是透明矿物的光学显微镜 鉴定的具体方法。 本书适合于工科院校地质工程、岩土工程、结构 工程、道路与交通工程、桥梁工程和测量工程等专业 的工程地质学及普通地质学的室内实验教学使用。
本书主要内容包括:煤矿生产基础知识、矿井通风基础知识、矿井局部通风及矿井通风设施、矿井灾害防治及救护常识。通过本书的学习,培训学员可从事矿井通风工岗位的工作。 该书主要面对操作工人,内容切合煤矿行业生产实际,有较强的针对性和实用性,易学、易懂,符合企业特点,实用性强。 本书、四单元由辽北技师学院张居仁编写,第二、三单元由辽北技师学院徐景贤编写,韩文东主编。 由于编审时间较紧,教材内容难免有错漏之处,恳请广大读者批评指正。
《煤矿主要通风机站设计规范(GB50450-2008)》在编制过程中,编制组对部分生产矿井的主要通风机站进行了调查,访问了有关设计院、院校和制造厂家,针对本规范涉及的问题查阅了大量文献资料,作了分析研究,吸取了多年以来矿井通风的新技术、新设备和新经验,并广泛征求了设计、生产、安全监察和院校等单位的意见,经反复研究和修改,后经审查定稿。本规范共8章和1个附录,主要内容有:总则,术语和符号,主要通风机装置选择,主要通风机站的布置与安装,供配电、控制和照明,建筑与结构,采暖和通风,给水和排水。本规范以黑体字标志的条文为强制性条文,必须严格执行。
本培训教材共分十章,包括部分。部分介绍了煤层气地质基础知识,包括煤层气基本特性、煤储层及其基本物理性质、煤储层含气性及其地质控制、煤层气扩散与渗流特性四个章节。第二部分简述了煤层气勘探技术,包括煤层气产出过程和煤层气勘探与评价技术两个章节。第三部分介绍了煤层气开发技术,包括煤层气地面开发技、术、矿井煤层气抽采技术两个章节。第四部分涉及煤层气集输、利用、环境保护、产业法规与政策等内容,分为两个章节予以介绍。本培训教材面向全国煤层气勘查与开发界工程技术人员,也适合煤田地质、煤矿安全、石油天然气的工程技术人员和研究生参考阅读。
《多台阶山坡露天矿边帮稳定性分析》通过现场试验、实验室试验、理论分析和数值模拟相结合的方法,对某山坡露天矿采场边坡的工作稳定性和最终边坡角进行了一系列的研究。 主要内容包括:综合考虑边坡的岩体组成、工程地质条件以及边坡高度及形状等因素,利用边坡岩体室内试验和现场试验成果,采用极限平衡法和有限元强度折减法计算边坡静力稳定性分析;并在地震设防等级为8级,采用El-Centro地震波记录进行了动力稳定性计算分析。按照模拟设计法和校验设计法进行工作边坡角设计,计算获得了边坡稳定的工作边坡角。考虑采场边帮坡面走向,将边坡大致分为Ⅰ、Ⅱ、Ⅲ三个区段,在各区段选取典型剖面,分析计算得到了各区段的最终边坡角。 《多台阶山坡露天矿边帮稳定性分析》适用于采矿工程、安全技术及工程、岩土工程等相关领域的科研
《矿井火灾防治》介绍了煤矿火灾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知识,重点从煤矿火灾发生发展的规律和防治理论与技术角度出发,讲述煤矿自燃火灾的机理及常用的预测预报新方法和防灭火的新技术,并介绍矿井火灾时期的管理及火灾事故发生后的处理,同时对外因火灾的防治方法进行了系统的讲述。该教材整个框架流程为:煤矿火灾概述→煤的自燃→矿井内因火灾预测预报→矿井内因火灾防治→矿井外因火灾防治→矿井火灾时期的管理→矿井火灾事故处理。为了配合教学,每章后面还附有练习题,供学者练习使用。 在编写过程中,借鉴以往同类教材的优点,注重本教材的适应性、使用性、先进性和系统性。该教材在内容上既重视理论,又包含有工程应用;既介绍典型的防灭火技术,又囊括新近科技成果。力求重视理论的同时强化实践应用,增强教材的实用性和灵活性
《煤矿工人安全知识读本》是修改后的《煤矿安全知识丛书》(共11本)的合订本。它按照版的《煤矿安全规程》的有关要求,采用图文对照、一课一解的形式,结合生产实际逐一讲解煤矿灾害事故的性质、危害、发生原因、出现的征兆及防范措施,以及井下工人应具有的安全知识和必须遵守的规章制度。《煤矿工人安全知识读本》包含11个方面的内容:入境须知、瓦斯、水、粉尘、顶板、爆炸材料与放炮、电气、通风、提升运输、自救互救。
《采场顶板控制及监测技术》(版)出版已五年有余。在这期间,我们对采场顶板事故分类、综采支架选型计算以及老顶参数的估算等方面作了深入的研究,在《采场顶板控制及监测技术(第2版)》第二版中将介绍有关的研究成果。 考虑到《采场顶板控制及监测技术(第2版)》今后若干年也会像过去几年一样,主要是作为采矿专业教学用书,而且学时有所减少;并考虑到在21世纪不宜再在采场中使用基本上不能满足安全生产要求的支护手段一一摩擦支柱;故在《采场顶板控制及监测技术(第2版)》第二版中,删除了与采矿专业相关课程重复的内容,如岩石的物理力学性质、液压支架与单体支架的性能等;删除了与科学管理采场顶板关系不大的内容,如采场顶板分类、工作面推进速度与顶板压力、增压系数等;删除了支架选型计算及支护质量与顶板动态监测中
采矿系统工程是由采矿工程学与系统工程学相结合而形成的一个新兴学科分支.本书已被确定为普通高等教育“九五”重点教材。主要内容有:总论,矿山设计与规划系统优化,矿山生产工艺系统优化,矿山管理系统优化,以及采矿系统工程发展前景展望等。本书较为全面、充分地反映了采矿系统工程外发展水平,核心内容体现了作者们多年来主持或参加完成的研究成果。本书适用于煤炭、冶金、化工、建材等工业部门的采矿工程相关专业,读者对象以高校本科生为主,兼顾研究生需要,也可供工程技术人员参考。
本书以介绍外石材矿山的各种开采工艺方法和使用的主要开采辅助设备与刀具、工具为目的,尽可能地用图片、照片和示意图展示这些工艺方法和设备。 全书共分五章,章以露天、地下开采石材和锯切、凿岩等方式为主要分类方法,尽量详细地介绍目前外开采饰面石材的工艺技术和方法;第二章分类介绍各种石材开采工艺方法的特点和适用条件,以及如何根据不同矿体条件选择正确的开采方法和开采设备;第三章全面详细介绍用于石材开采的主体与主流开采设备的特点、性能和适用条件;第四章介绍石材开采的辅助设备、工程机械、吊装等设备的技术性能、特点和部分设备的使用方法;第五章介绍石材开采使用的刀具和辅具。 本书可供从事石材开采的技术人员、企业的决策者和技术工人阅读,也可作为专业书籍供大专院校的师生使用和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