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游选矿技术问答(实用选矿技术疑难问题解答)》针对浮游选矿过程的基本理论和实践,以问答的形式详细介绍了浮选的基本知识、浮选的基本原理、浮选药剂、浮选机械与操作、浮选工艺和浮选生产实践,除了介绍基本概念性的知识之外,也加入了一些*的研究成果。《浮游选矿技术问答(实用选矿技术疑难问题解答)》可供选矿工程技术人员使用,也可作为大、中专等高等院校矿物加工工程专业的本科生、研究生和教师的参考书,还可供从事矿业开发利用的管理人员参考。本书由东北大学印万忠教授、河北联合大学白丽梅博士和内蒙古科技大学荣令坤博士编著。
张宏干、蔡念庚主编的《选煤技术检查工(技师 **技师煤炭行业特有工种职业技能鉴定培训教材) 》以选煤技术检查工国家职业标准为依据,分别介绍 了选煤技术检查工技师、**技师职业技能考核鉴定 的知识和技能方面的要求。内容包括试验与操作、常 用数理统计方法及应用、培训指导、选煤厂技术管理 、培训与论文写作、技术推先等。 本书是选煤技术检查工技师、**技师职业技能 考核鉴定前的培训和自学教材,也可作为各级各类技 术学校相关专业师生的参考用书。
《钻井液与岩土工程浆液实验原理与方法》在阐述钻井液基本性能测试、钻井液基本处理剂实验和粘土造浆能力评价实验的基础上,介绍了钻井液润滑减阻、悬碴能力、抗温抗侵和储层保护方面的实验,进一步对气体型钻井介质的实验原理与方法给予了介绍。本书还就钻探护壁堵漏、封孔和固井水泥、化学灌浆固结液、注桨液和灌注砼的实验作了阐述,同时介绍了井壁稳定和堵漏的实验原理与方法。本书可作为地质工程、钻井工程、勘查工程等专业本科生或研究生的教学参考书,也可为相关工程技术人员在从事钻井液与岩土工程浆液技术工作时提供帮助和启发。 全书由鸟效鸣教授和胡郁乐副教授主编。
本书首先介绍开采沉陷现象和过程的一般规律以及对其影响的地质采矿因素,简要叙述了外早期及当前采用的有代表性的计算方法(预测方法)和根据预测结果评价开采沉陷对于地面建(构)筑物等环境影响的方法。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为解决地下采矿引起的环境危害应采取的措施,诸如地下开采措施——充填采空区、部分开采、离层裂缝带注浆、留设保护矿柱,以及地面建筑物的加固和改建措施等。同时,本书也介绍地面塌陷地的复垦利用方法。在回顾20世纪本学科发展历程的基础上,提出了21世纪应当深入研究和探索的课题。 本书可供矿区设计规划人员、矿山企业的工程技术人员和采矿类院校本科生及研究生阅读参考。
本书系统地介绍了目前我国煤矿的采掘、提升运输、排水、通风、压气等通用机械的工作原理、结构及性能,同时,还介绍了一些国外先进的矿山机械。本书为煤炭院校有关矿山机械类专业及课程所用的统编教材,也可供有着的研究生、专科生及工程技术人员参考。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煤炭露天采矿制图标准(GB/T 50657-2011)》共分4章,主要技术内容是:总则、基本规定、图例和视图画法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煤炭露天采矿制图标准(GB/T 50657-2011)》主编单位:中煤国际工程集团沈阳设计研究院。本标准由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负责管理,中国煤炭建设协会负责日常管理,中煤国际工程集团沈阳设计研究院负责具体技术内容的解释。
YS/T 276《铟化学分析方法》共包括11个部分: ——第1部分:砷量的测定氢化物发生一原子荧光光谱法; ——第2部分:锡量的测定苯基荧光酮一溴代十六烷基三甲胺分光光度法; ——第3部分:铊量的测定 甲基绿分光光度法; ——第4部分:铝量的测定铬天青S分光光度法; ——第5部分:铁量的测定方法1:电热原子吸收光谱法 方法2: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 ——第6部分:铜、镉、锌量的测定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 ——第7部分:铅量的测定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 ——第8部分:铋量的测定 方法1:氢化物发生一原子荧光光谱法 方法2: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 ——第9部分:铟量的测定Na:EDTA滴定法; 一第10部分:铋、铝、铅、铁、铜、镉、锡、铊量的测定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 ——第11部分:砷、铝、铅、铁、
本书针对目前锚杆支护技术在回采巷道(煤巷)应用中存在的设计参数千篇一律,缺乏科学、规范的设计思路和设计方法等问题,在对回采巷道锚杆支护设计、施工和围岩变形进行大量、系统现场观测的基础上。运用相似模拟理论,进行了大比例(1∶15)、三维相似材料大型煤巷模型试验。系统分析了无支护,顶锚杆支护,顶锚杆加帮锚杆支护,顶锚杆、帮锚杆加锚索等4种支护方式的试验结果,提出了回采巷道锚固(锚杆加锚索、锚网)支护的梁-拱组合力学模型。经过数值分析完善,以及神华集团海勃湾老石旦煤矿大跨度开切眼施工实践的检验,建立起一套回采巷道锚固支护设计原理和方法。 该书适合从事采矿、地下工程建设等工作的工程技术人员及科研工作者阅读,也可作为相关专业大专院校师生的教学参考书。
《煤矿区煤层气利用技术》一书系统介绍煤层气的资源、性能特点、不同浓度煤层气的利用技术与装备、技术研发进展与工业示范、应用发展趋势等。本书的学术价值较强,对于加快我国煤层气抽采行业的能源化利用、缓解石油天然气不足具有重要作用。系统介绍和强调国内外煤层气利用技术的专业性的同时,兼具科普性和可读性。
本标准的4.1和6.3为强制性的,其余为推荐性的。 本标准由中国煤炭工业协会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煤炭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 42)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山西晋城无烟煤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煤炭科学研究总院北京煤化工研究分院、西安科技大学、煤炭科学研究总院重庆研究院、山西蓝焰煤层气工程研究有限责任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朱晓明、杨茂林、李国彪、王保玉、胡千庭、姜英、田永东、白建平、马东民、罗陨飞。
本书主要内容包括:法律法规常识、矿井安全生产技术知识、空气压缩机基础知识、压缩机的结构原理、压缩机的电气控制、压缩机的安全操作、矿山救护与职业病预防及压缩机典型事故案例分析等。本书主要介绍矿山大量使用的L型往复活塞空气压缩机的同时,还分别对螺杆式空气压缩机及隔爆移动式空气压缩机进行了介绍。 本书主要作为《空气压缩机操作工》全国通用安全培训教材,也可供矿山企业有关专业技术人员、安全管理人员参考。 本书由湖南安全技术职业学院(长沙安全技术培训中心)李总根主编,彭伯平、李西京副主编,王捍湘、肖丹、曾敏、谢琳伟参与编写。安全生产专家、高级工程师彭新其主审。
本书是由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相关部门的专家,根据国务院关于开展全国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治理工作的部署编写的。全书内容共分六章,从金属非金属矿山生产与事故的特点入手,介绍了有关金属非金属矿山事故隐患治理的规章制度,讲述了金属非金属矿山安全生产检查知识,重点介绍了金属非金属矿山生产重大危险源的辨识与防范措施,并精选了全国典型的金属非金属矿山生产安全事故案例进行分析。 本书为“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治理指导丛书”之一,可作为金属非金属矿山安全管理人员、安全技术人员的指导用书,还可作为全国金属非金属矿山从业人员和班组学习的安全培训教材。
《煤炭工业露天矿建设标准》是根据原建设部《关于印发(2006年工程项目建设标准、投资估算指标、建设项目评价方法与参数编制项目计划)的通知77(建标函[20063172号)的安排,按照原建设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关于印发(工程项目建设标准编制程序规定)和(工程项目建设标准编写规定)的通知》(建标函[2007]144号)的要求,由中国煤炭建设协会组织编制的。 在编制过程中,编制组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思想,进行了广泛深入的调查研究,总结了近年来我国露天煤矿建设的经验,分析论证了大量资料,贯彻了节约土地、环境保护、节约能源、安全生产和国家发展煤炭工业的政策;注重推动科技进步和提高投资效益。经多次征求有关方面的意见,反复修改,后经过审查会议审查完成了本标准。 本建设标准共分十四章,包括总则,建设条件,设计生产能力和服务年限
《复杂构造煤层采掘突出敏感指标临界值研究》(作者姚向荣)系统地论述了试验区煤层瓦斯放散动力学特性研究、煤与瓦斯突出预测敏感指标数学模型的建立、煤层瓦斯突出危险性的跟踪考察、煤层突出危险性预测敏感指标的研究。其中,详细介绍了敏感指标及其临界值的现场测定与考察、掘进工作面突出预测(效果)检验数据的分析、试验目标区13—1煤层△h2的测定以及试验区敏感指标临界值的确定方法。《复杂构造煤层采掘突出敏感指标临界值研究》可供煤矿企业的工程技术及管理人员、相关科研单位的科研人员及院校师生阅读和参考。
YS/T 276《铟化学分析方法》共包括11个部分: ——第1部分:砷量的测定 氢化物发生一原子荧光光谱法; ——第2部分:锡量的测定 苯基荧光酮一溴代十六烷基三甲胺分光光度法; ——第3部分:铊量的测定 甲基绿分光光度法; ——第4部分:铝量的测定铬天青S分光光度法; ——第5部分:铁量的测定方法1:电热原子吸收光谱法 方法2: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 ——第6部分:铜、镉、锌量的测定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 ——第7部分:铅量的测定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 ——第8部分:铋量的测定方法1:氢化物发生一原子荧光光谱法 方法2: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 ——第9部分:铟量的测定Na:EDTA滴定法; ——第10部分:铋、铝、铅、铁、铜、镉、锡、铊量的测定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 ——第11部分:砷、铝、铅、
《工业通风与除尘/高等院校规划教材》共分8章,其主要内容包括:作业场所空气与粉尘、通风方法、排风罩、除尘器、有害气体净化原理及装置、通风管道、通风机、通风净化系统测试技术等内容。 《工业通风与除尘/高等院校规划教材》可作为高等院校安全工程、环境工程、采矿工程、通风空调等专业的教材,也可作为从事通风防尘工作的工程技术及管理人员参考用书。
本标准的附录A、附录B、附录C均为规范性附录。 本标准由中国煤炭工业协会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煤炭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黄万抚编著的《矿物材料及其加工工艺》第1章至第4章介绍了矿物材料的概念、性质、加工工艺和其在各领域中的应用,第5章至第9章重点介绍了石墨材料、云母材料、黏土矿物、电气石,蛇纹石等用作矿物材料的性质、特点、分类、加工工艺和用途。《矿物材料及其加工工艺》可供高等院校、科研院所从事矿物加工研究的人员使用,也可供矿物加工工程、非金属材料专业的工程技术人员阅读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