矿床学实习课是矿床学不可缺少的实践性教学环节。其目的在于使学生理论联系实际,进一步理解和掌握矿床学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和矿床地质研究的一些基本技能,培养学生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本实习指导书选用了40个典型矿床的实习资料供教师根据不同专业要求选择使用。对每一个实习矿床,列出了其产出的大地构造位置、区域地质特征、矿区地质和矿床特征,有的还提供了典型的矿石结构构造照片。在资料提供的基础上,每个实习单元,针对实习目的要求,设计了不同内容的实习思考题和实习作业,以便在教师启发下,使学生逐步提高认识问题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实习指导书内容的先后次序及矿床成因类型划分与全国高等学校统编教材《矿床学》(袁见齐、朱上庆、翟裕生主编,地质出版社1985版)相一致。
本书重点论述了宝石性质、宝石款式与设计、宝石加工原理和方法;较详细地介绍了几种常用宝石款式的加工工艺、设备及工艺材料;简介了常用的宝石加工机械设备、常用工艺材料和常见宝石的款式设计要领、加工步骤及注意事项。书后附有79种常见宝石矿物加工一览表和16种宝石款式详细加工图解。 该书可作为宝石专业和宝石技术培训教材,亦可供从事珠宝鉴定、加工和贸易的珠宝界同行参考。
张宏干、蔡念庚主编的《选煤技术检查工(技师 **技师煤炭行业特有工种职业技能鉴定培训教材) 》以选煤技术检查工国家职业标准为依据,分别介绍 了选煤技术检查工技师、**技师职业技能考核鉴定 的知识和技能方面的要求。内容包括试验与操作、常 用数理统计方法及应用、培训指导、选煤厂技术管理 、培训与论文写作、技术推先等。 本书是选煤技术检查工技师、**技师职业技能 考核鉴定前的培训和自学教材,也可作为各级各类技 术学校相关专业师生的参考用书。
本书系统地介绍了目前我国煤矿的采掘、提升运输、排水、通风、压气等通用机械的工作原理、结构及性能,同时,还介绍了一些国外先进的矿山机械。本书为煤炭院校有关矿山机械类专业及课程所用的统编教材,也可供有着的研究生、专科生及工程技术人员参考。
本标准的4.1和6.3为强制性的,其余为推荐性的。 本标准由中国煤炭工业协会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煤炭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 42)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山西晋城无烟煤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煤炭科学研究总院北京煤化工研究分院、西安科技大学、煤炭科学研究总院重庆研究院、山西蓝焰煤层气工程研究有限责任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朱晓明、杨茂林、李国彪、王保玉、胡千庭、姜英、田永东、白建平、马东民、罗陨飞。
YS/T 276《铟化学分析方法》共包括11个部分: ——第1部分:砷量的测定 氢化物发生一原子荧光光谱法; ——第2部分:锡量的测定 苯基荧光酮一溴代十六烷基三甲胺分光光度法; ——第3部分:铊量的测定 甲基绿分光光度法; ——第4部分:铝量的测定铬天青S分光光度法; ——第5部分:铁量的测定方法1:电热原子吸收光谱法 方法2: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 ——第6部分:铜、镉、锌量的测定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 ——第7部分:铅量的测定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 ——第8部分:铋量的测定方法1:氢化物发生一原子荧光光谱法 方法2: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 ——第9部分:铟量的测定Na:EDTA滴定法; ——第10部分:铋、铝、铅、铁、铜、镉、锡、铊量的测定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 ——第11部分:砷、铝、铅、
YS/T 3005--2011《浮选金精矿取样、制样方法》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的附录A、附录B和附录C为规范性附录。 本标准由中国黄金协会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黄金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 379)归口。 本标准由长春黄金研究院负责起草,河南中原黄金冶炼厂有限责任公司、紫金矿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灵宝黄金股份有限公司、辽宁天利金业有限责任公司、招金矿业股份有限公司金翅岭金矿、山东恒邦冶炼股份有限公司、山东黄金集团有限公司参加起草。 本标准起草人:黄蕊、薛丽贤、任文生、邹来昌、具滋范、廖占丕、刘鹏飞、彭国敏、李学强、韩晓光、朱延胜、潘玉喜、蓝美秀、董尔贤、刘文波、廖忠义、徐忠敏、毕洪涛。
YS/T 276《铟化学分析方法》共包括11个部分: ——第1部分:砷量的测定氢化物发生一原子荧光光谱法; ——第2部分:锡量的测定苯基荧光酮一溴代十六烷基三甲胺分光光度法; ——第3部分:铊量的测定 甲基绿分光光度法; ——第4部分:铝量的测定铬天青S分光光度法; ——第5部分:铁量的测定方法1:电热原子吸收光谱法 方法2: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 ——第6部分:铜、镉、锌量的测定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 ——第7部分:铅量的测定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 ——第8部分:铋量的测定 方法1:氢化物发生一原子荧光光谱法 方法2: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 ——第9部分:铟量的测定Na:EDTA滴定法; 一第10部分:铋、铝、铅、铁、铜、镉、锡、铊量的测定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 ——第11部分:砷、铝、铅、铁、
本标准的4.1和4.2为强制性的,其余为推荐性的。 本标准按照GB/T l.l一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司、工业和信息化部节能与综合利用司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能源基础与管理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 20)和中国建筑材料联合会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南京玻璃纤维研究设计院、南京彤天岩棉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汪丽婷、赵艳娟、王佳庆。
陈静编著的《煤矿调度与监测监控(高等职业技术院校煤矿技术类专业*职业教育规划教材)》为*职业教育规划教材。 《煤矿调度与监测监控(高等职业技术院校煤矿技术类专业*职业教育规划教材)》根据高等职业技术院校煤矿技术类专业教学实际编写,主要内容包括煤矿生产调度、煤矿经营调度、煤矿应急救援调度、煤矿监测监控系统和煤矿监测监控系统的信息处理。 本书由陈静任主编,肖宾任副主编,周安黎、陈峰、吴钦涛、卢波、陈菁、张金勇参加编写;宁尚根审稿。
本书主要讲述矿山平巷、斜井、竖井、天(溜)井、硐室的设计与施工。通过本分册的学习,读者能了解矿山巷道的基本概念、各类巷道设计的基本原理与掘砌方法以及矿山井巷的技术管理。 本书综合考虑了当前我国金属矿山和煤矿的井巷掘进技术和行业规范,图文并茂,通俗易懂,联系生产实际及矿山井巷施工建设的现状,适合具有中学基础的技术工人以及生产管理人员阅读,也可供相关学科的学生学习参考。
本教材为全国中等职业技术学校煤矿技术专业*规划教材,由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教材办公室组织编写。教材内容力求适应煤炭生产的现状,准确把握中职学生的应知应会要求,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力争使教材具有先进性、科学性、实用性和针对性,突出职业教育的特色,适应技能型人才的培养需要。本教材由沈国才任主编,沈兆振、夏孝够任副主编,王霄梅参加编写,郝成军任主审。教材主要内容包括采煤机的总体认识、采煤机牵引部、采煤机截割部、采煤机电气系统、采煤机辅助装置、采煤机的使用与维护和采煤机的检修与故障处理等。
本标准适用于粉磨高炉水渣、水泥熟料、脱硫石灰石的立式辊磨机。
修改的主要内容涉及以下七个方面。 一是突出了《煤矿安全规程》在煤矿安全及煤炭行业的主体地位,注重妥善处理《煤矿安全规程》与法律法规、部门规章、标准相衔接。 对照并满足《安全生产法》《职业病防治法》对煤矿企业的安全生产责任制、安全管理制度、安全投入、从业人员权利与义务、教育培训以及职业病危害等要求,增加了应急救援等内容。 二是强化了红线意识和底线思维,依法办矿、依法管矿与依法监察并重,提高安全生产准入门槛。 严格限制各类矿井的采深、同时生产水平数、矿井通风方式、突出矿井和冲击地压矿井开采,严禁非正规开采,提高了矿井通风、提升、运输、排水、压风、供电、监控、通讯等系统的要求,严格机电设备选型和安全防护等要求;进一步明确了矿井安全避险系统、人员位置监测系统和井下应
胡兴志主编的《矿山电工学(高等院校规划教材) 》主要内容包括矿山供电系统、矿山电气设备、矿山 供电系统故障分析、煤矿井下电网三大保护以及矿山 电气设备的控制等内容。 本书可以作为采矿工程、安全工程、矿山机电、 建井通风、电气工程等专业的教材,亦可以作为成人 教育和短期培训教材,也可以供煤矿有关工程技术人 员参考。
《工业通风与除尘/高等院校规划教材》共分8章,其主要内容包括:作业场所空气与粉尘、通风方法、排风罩、除尘器、有害气体净化原理及装置、通风管道、通风机、通风净化系统测试技术等内容。 《工业通风与除尘/高等院校规划教材》可作为高等院校安全工程、环境工程、采矿工程、通风空调等专业的教材,也可作为从事通风防尘工作的工程技术及管理人员参考用书。
本书针对目前锚杆支护技术在回采巷道(煤巷)应用中存在的设计参数千篇一律,缺乏科学、规范的设计思路和设计方法等问题,在对回采巷道锚杆支护设计、施工和围岩变形进行大量、系统现场观测的基础上。运用相似模拟理论,进行了大比例(1∶15)、三维相似材料大型煤巷模型试验。系统分析了无支护,顶锚杆支护,顶锚杆加帮锚杆支护,顶锚杆、帮锚杆加锚索等4种支护方式的试验结果,提出了回采巷道锚固(锚杆加锚索、锚网)支护的梁-拱组合力学模型。经过数值分析完善,以及神华集团海勃湾老石旦煤矿大跨度开切眼施工实践的检验,建立起一套回采巷道锚固支护设计原理和方法。 该书适合从事采矿、地下工程建设等工作的工程技术人员及科研工作者阅读,也可作为相关专业大专院校师生的教学参考书。
《水中机器人(采矿)专项教育教材》主要内容包括:竞赛背景及意义;竞赛规则;AUVSI国际水下机器人大赛。
本书是综合机械化采煤技术类规划教材之一,主要介绍了矿井与采区供电、矿井供电安全技术、综采工作面供电设备、矿用电缆及电缆附件、综采工作面供电计算等内容。在编写中严格执行2005年《煤矿安全规程》读本及 2005~2006年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整改相关文件,始终坚持以矿井供电安全技术为主线,重点讲述高压6(10)kV、低压660(1140)V供电系统及供电设备的运行与维护,同时介绍了现代化矿井采煤工作面电气设备应用状况及其发展方向。 本书可作为面向高职高专综合机械化采煤技术、矿山机电技术、矿山电气技术等专业课程的教材,也适用于从事煤矿机电工程技术人员及综、连电气维护人员学习参考。
本书为*职业教育规划教材。 ??本书根据高等职业技术院校教学实际,由劳动和社会保障部教材办公室组织编写。主要内容包括:直流电路,磁场与电磁感应,交流电路,变压器与交、直流电动机,晶体管及其应用,矿井供电,可编程序控制器及其应用等。 ??本书为高等职业技术院校煤矿技术类专业教材,也可作为成人高校、广播电视大学、本科院校举办的二级职业技术学院和民办高校的煤矿技术类专业教材,或作为自学用书,也适用于中等职业技术学校相关专业的教学。 ??本书由孙国兰主编,赵玉兵、宋振华、王蕾、李德润、崔爱霞参编。
《动力煤和动力配煤》系统地介绍了中国和国外动力煤的资源、生产及其分布情况,针对动力煤的品质要求介绍了中国动力商品煤的主要品质特征,在分析动力配煤基本原理的基础上,讨论了动力配煤方案及优化的原则和方法,并对动力配煤的典型生产工艺和设备以及动力配煤过程的固硫技术进行详细介绍,分析了配煤技术在经济、社会和环境等方面的效益情况,后介绍了动力配煤质量标准化方面的情况。
本书针对煤矿生产的灾害事故类型,从有效提高煤矿基层员工安全生产意识的角度出发,注重实际,以通俗易懂、图文并茂的漫画形式,将煤矿各生产环节和各种自然灾害的安全知识以及事故防治技术生动地表现出来,便于煤矿基层员工理解和接受,使其安全意识水平在短时间内得到有效提高。 该书可作为煤矿员工的安全培训教材,也是煤矿企业管理人员、安全监理人员必不可少的参考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