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矿物学基础》是系统论述矿物学基础理论和知识的教材。内容共分11章,第1章引入矿物及矿物科学的基本概念,第2章介绍矿物的成因及其变化,第3章介绍矿物的宏观鉴定特征,第4章介绍矿物的化学组成。第5至第10章系统介绍各类矿物的特征,包括自然元素矿物、卤化物矿物、硫化物矿物、氧化物和氢氧化物矿物、硅酸盐和其他含氧盐类矿物等。每一矿物种均从矿物的化学组成、结构、形态、物理性质、成因产状等方面作较详细介绍。第11章简要介绍矿物学的现代测试方法和技术。在附录中还给出了实习指导书,以及矿物名称的中文英文索引和关键词索引。本书可作为高等学校地质、冶金、材料、物理、化学等学科的教材和教学参考书,也可供相关学科的研究人员参考。
《煤化工概论》主要针对化工类高职高专学生,全面介绍了煤化工工艺与技术、产品生产及环保等知识。内容包括煤的焦化、煤的低温热解、煤的气化、煤的直接液化、煤的间接液化等技术与工艺;煤制甲醇、煤制乙二醇、煤制烯烃、煤制天然气和煤基碳素材料等重点煤化工产品生产及煤化工过程污染与控制等。其中重要章节增加了相关工艺*成果以及产业发展动态、前沿技术研究等内容。鉴于本教材的概论定位,全书在深度上力求适度和够用、广度上力求全面的基础上突出重点,内容突出生产,简化理论,以新型现代煤化工技术与工艺介绍为主。为方便教学,本书配有电子课件。
本书是《钛系列丛书》中的一本。本书详细介绍钛资源和钛矿选矿,其中首先介绍钛铁矿和金红石矿的选矿概况,论述了原生矿和海滨砂矿的选矿工艺、国内外有关钛选矿厂的矿石性质和所采用的选矿工艺和部分钛矿的试验研究概况;然后介绍钛选矿所使用的设备,尤其是对近几年研制的新设备及新的浮选药剂进行了分析评估;后对微细粒钛矿物选矿的新技术进行了介绍。 本书可作为钛厂职工的培训用书,也可供从事钛业的科技人员和管理人员使用,还可供大专院校相关专业师生参考。
郑文华主编的《矿山测量学》共分为10章,系统 论述了矿山测量的性质、任务及近井控制测量,矿井 联系测量,井下控制测量,井巷施工测量,贯通测量 ,井下导线测量的精度分析,井下高程测量的精度分 析,矿井联系测量的精度分析,贯通测量技术设计及 总结,露天矿测量等方面的内容。书中采用理论阐述 与应用实例相结合,并在每章末附有习题与思考题, 便于读者学习和掌握。本书可作为工科院校测绘工程 专业的教材,还可供工程测量及采矿企业的技术人员 参考使用。
《矿物加工过程检测与控制》教材,是为矿物加工工程四年制本科专业编制的一门专业课程教材,所需学时数为30~60学时,开课学期为第六或第七学期。教材也适合于矿物加工工程技术人员、参数检测与控制的工程技术人员阅读。 矿物加工过程参数的自动检测与控制,自20世纪50年代诞生以来,对矿物加工工程技术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近年来发展更为迅速,但与化工、冶金、机械等行业的差距日益加大,矿物加工过程参数的自动检测与控制日益受到各方面重视。因此,矿物加工工程领域已经加快步伐,从学校的教学和人才培养入手,各企业、学校、研究院所加大研究投入,大量的自动化机电一体设备,各种仪表控制,由单片机控制、PLC控制、和计算机控制的工艺、设备应运而生。从而提高了工艺、设备的技术水平和装备水平,也很大程度地提高了资源的利
张同军编写的《重介质分选工(初级中级**煤 炭行业特有工种职业技能鉴定培训教材)》以煤炭行 业重介质分选工国家职业标准为依据,分别介绍了初 级、中级、**煤矿重介质分选工职业技能考核鉴定 的知识和技能方面的要求。内容包括:煤矿重介质分 选工应掌握的基础知识、重介质分选操作准备、操作 过程控制、技术检查与指标控制以及操作总结等。 本书是初级、中级、**煤矿重介质分选工职业 技能考核鉴定的培训和自学教材,也可作为各级各类 技术学校相关专业师生的参考用书。
本规范是根据原建设部《关于印发 2007年工程建设标准规范制订、修订计划(第二批) 的通知》(建标(2007]126号)的要求,由中冶北方工程技术有限公司会同有关单位共同编制完成的。 本规范在编制过程中,规范编制组进行了广泛的调查分析,认真总结了我国冶金矿山采矿设计和生产经验,与相关规范标准进行了协调,并借鉴了有关规范、标准,广泛征求了设计、科研、高等院校、生产单位等多方面的意见,经多次讨论、反复修改,后经审查定稿。 本规范共分11章和7个附录,主要内容包括总则,术语,基本规定,矿山地质,矿山防治水,岩石力学,露天开采,地下开采,矿山机械,井巷工程,矿山安全生产与环境保护等。 本规范中以黑体字标志的条文为强制性条文,必须严格执行。 本规范由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负责管理和对强制性条文的解释,中国冶金
《矿山测量学》共分十二章,综合了外的先进理论和技术,同时又考虑了我国的国情。《矿山测量学》详细叙述了矿山测量的研究内容及任务;井下平面控制测量;井下高程测量;矿井联系测量;巷道及回采工作面测量;贯通测量;煤矿测绘资料与地质测量信息系统;井下导线测量的精度分析;井下高程测量的误差;矿井定向的精度分析;贯通测量方案的选择与误差预计;立井施工测量和露天矿测量等。 《矿山测量学》除作为高等工科院校测绘工程专业矿山测量方向的教材外,还可供矿山测量和工程测量工作者以及采矿企业有关技术人员参考。对从事地下工程、隧道工程等领域工作的建设者。
《矿井通风与安全》是根据煤炭高等院校采矿工程和安全工程专业的“矿井通风与安全”教学大纲编写的。书中系统阐述矿井通风与安全的基础理论和技术,分析讨论煤矿自然灾害发生的原因及其防治措施。《矿井通风与安全》适合作为相关专业学生教材,也可供从事矿井安全研究的技术人员参考。
科学技术是治理煤矿瓦斯的保障。中国煤炭工业技术委员会煤矿安全专家委员会编著的《煤矿瓦斯治理和利用先进技术及示范》分六篇,内容包括瓦斯抽采技术、煤与瓦斯突出和爆炸防治技术、通风、监控和应急救援技术、瓦斯利用技术、瓦斯治理的管理经验、煤矿瓦斯治理与利用示范工程。本书给供相关人员参考阅读。
本标准对应于IS0 5613:1984(英文版)《刮板输送机传动链轮组件》并参考IS0/TR 8865:1990《刮板输送机链轮组件规格检验方法指南》。本标准与IS0 5613:1984(英文版)的一致性程度为非等效,主要差异如下: ——本标准包含检验方法的内容; ——本标准增加了∮30×l08~∮48×152规格圆环链驱动链轮的型式、尺寸。 本标准附录B、附录C、附录D为规范性附录,附录A为资料性附录。 本标准由中国煤炭工业协会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负责起草单位:煤炭科学研究总院太原研究院。 本标准参加起草单位:宁夏天地奔牛实业集团有限公司、中煤张家口煤矿机械有限责任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石岚、孟建新、毕春兰、王鸿雁、蔡玉萍、王清元、黄志宝。
本书为中高职一体化教材。教材以学生素质教育为基础,以应用能力为主线,以技术技能培养为重点,内容包括绪论、空气分离技术、煤气化技术、煤气净化技术、合成氨生产、甲醇生产、二甲醚生产。在选择内容时,结合煤气化生产技术的发展现状,以项目为导向,坚持必须而够用的理论基础,突出实用性和实践性,同时考虑学习者未来的发展和煤气化生产技术的新进展。 本书可作为高职煤化工、应用化工及相关专业的教材,也可作为煤化工企业的培训教材,还可供煤化工生产技术人员参考。
本书是《讲案例学安全》丛书的一个分册。 本书根据煤矿生产的特点,结合煤矿各类生产安全事故的典型案例,在进行事故分析的基础上,全面地介绍了与煤矿生产相关的法律法规、知识与技能和管理经验。本书共分瓦斯事故案例、煤尘爆炸事故案例、水灾事故案例、煤与瓦斯突出事故案例和冒顶及其他事故案例五个部分。 本书叙述简明扼要,内容通俗易懂。本书可作为煤矿企业班组的工作参考书和岗位培训用书,也可作为煤矿班组安全教育的知识读本。
《选矿试验与生产检测/普通高等教育“十二五”规划教材》以选矿试验过程为主线,内容从试验前的准备工作、试验方案的拟订、试样工艺性质的测定、选矿试验的操作到试验结果的处理,以及选矿工艺参数的测定与流程考察,共分为11章;每章皆可作为独立内容讲授。 《选矿试验与生产检测/普通高等教育“十二五”规划教材》为高等学校矿物加工(选矿工程)专业教材,也可用于选矿企业高级技师的培训,还可供从事选矿生产和管理的工程技术人员参考。
本教材内容包括矿山应急救援管理,矿山救护,矿工自救、互救与现场急救。本教材以适应高职教育课程改革的需要,打破传统学科课程模式,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建设,实现知识学习、能力培养的一体化进程。 本书为高职安全管理技术专业教材,也可作为煤矿相关专业师生的参考书。
生产实习是矿物加工工程专业四年制本科的必修实践环节。实习的任务是让学生熟悉矿山的生产设备设施、生产流程工艺、生产经济技术指标、生产组织管理制度、厂区平面布置、厂房设备配置等。 左可胜、郑贵山、熊堃、郑媛编*的《矿物加工工程专业生产实习指导书》围绕生产实习的内容及要求分为7章,重点介绍了选矿厂的概况,矿区地质及矿石性质,破碎筛分,主厂房及脱水车间的工艺流程、设备、厂房设备配置及操作规程,尾矿处理,选矿厂的技术经济指标等。 本书可作为矿物加工工程专业学生生产实习用书。
本书针对磁铁矿选矿方面的基础知识和实践,以问答的形式详细介绍了磁电选矿的理论、方法、设备及工艺,内容包含磁选的基本原理,弱磁场磁选设备及磁系结构参数,强磁场磁选设备及磁系结构参数,超导磁选、磁流体分选和磁种分选,磁选设备的运行维护,磁选的实践应用以及电选理论、方法及设备,除了介绍基本概念、理论外,也加入在磁电选矿方面的新技术和新设备。本书深入浅出,详略得当,可供选矿工程技术人员使用,以及作为大、中专等高等院校矿物加工工程专业的学生和教师的参考书,也可供从事铁矿开发利用的管理人员作参考。
本书比较全面地介绍了常用矿山机械的运行与维护内容和方法,包括采煤机、刨煤机、掘进机、液压支架、输送机、装载机、排水设备、空气压缩设备等矿山机械设备。本书突出高职高专教育培养应用型人才的特点,从矿山生产实际出发,以应用为目的,以理论适度、突出应用为重点,内容充实。 本书是基于工作过程教学模式编写的,不仅可以作为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安全技术管理专业的骨干课程教材,也可以作为高职高专、中职中专矿山机械及矿山机电类专业的参考教材使用,并可供煤矿技术人员及工人参考。 本书由赵汝星、陈希任主编,徐广明、罗红波任副主编,其他参编人员有:张兴元、李雨成、沙永东、刘克铭。本书的第1部分的1.1、第2部分的2.3由李雨成执笔,第1部分的1.2由沙永东执笔,第2部分的2.1、2.2由刘克铭执笔,第3部分的3.1、3.2
本书是煤矿机械毕业设计系列教材之一,以制造工艺为主线,全书共分8章,第1章为煤矿机械制造工艺与夹具的发展;第2章介绍了煤矿机械制造工艺与夹具的总体方案设计;第3章为煤矿机械加工工艺规程制订;第4章为煤矿机械零件的加工方法;第5章介绍了煤矿机械中齿轮类、轴类、箱体类典型零件加工工艺;第6章为机床夹具设计;第7章为煤矿机械制造工艺与夹具的设计实例;第8章提供了设计参考图样。此外,书中还提供了常用设计参考书目,供学生设计时参考和选用。 本书以实用性为主,突出矿业特色,培养特色鲜明,使用方便,系统性强,标准新,内容全面,可供煤炭院校和其他工科高等院校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的学生使用。
《矿井火灾防治》介绍了煤矿火灾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知识,重点从煤矿火灾发生发展的规律和防治理论与技术角度出发,讲述煤矿自燃火灾的机理及常用的预测预报新方法和防灭火的新技术,并介绍矿井火灾时期的管理及火灾事故发生后的处理,同时对外因火灾的防治方法进行了系统的讲述。该教材整个框架流程为:煤矿火灾概述 煤的自燃 矿井内因火灾预测预报 矿井内因火灾防治 矿井外因火灾防治 矿井火灾时期的管理 矿井火灾事故处理。为了配合教学,每章后面还附有练习题,供学者练习使用。 在编写过程中,借鉴以往同类教材的优点,注重本教材的适应性、使用性、先进性和系统性。该教材在内容上既重视理论,又包含有工程应用;既介绍典型的防灭火技术,又囊括新近科技成果。力求重视理论的同时强化实践应用,增强教材的实用性和灵活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