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化工概论》主要针对化工类高职高专学生,全面介绍了煤化工工艺与技术、产品生产及环保等知识。内容包括煤的焦化、煤的低温热解、煤的气化、煤的直接液化、煤的间接液化等技术与工艺;煤制甲醇、煤制乙二醇、煤制烯烃、煤制天然气和煤基碳素材料等重点煤化工产品生产及煤化工过程污染与控制等。其中重要章节增加了相关工艺*成果以及产业发展动态、前沿技术研究等内容。鉴于本教材的概论定位,全书在深度上力求适度和够用、广度上力求全面的基础上突出重点,内容突出生产,简化理论,以新型现代煤化工技术与工艺介绍为主。为方便教学,本书配有电子课件。
《矿物学基础》是系统论述矿物学基础理论和知识的教材。内容共分11章,第1章引入矿物及矿物科学的基本概念,第2章介绍矿物的成因及其变化,第3章介绍矿物的宏观鉴定特征,第4章介绍矿物的化学组成。第5至第10章系统介绍各类矿物的特征,包括自然元素矿物、卤化物矿物、硫化物矿物、氧化物和氢氧化物矿物、硅酸盐和其他含氧盐类矿物等。每一矿物种均从矿物的化学组成、结构、形态、物理性质、成因产状等方面作较详细介绍。第11章简要介绍矿物学的现代测试方法和技术。在附录中还给出了实习指导书,以及矿物名称的中文英文索引和关键词索引。本书可作为高等学校地质、冶金、材料、物理、化学等学科的教材和教学参考书,也可供相关学科的研究人员参考。
本书参照国内*设计标准围绕我国矿山建设常用设备进行介绍,主要介绍了井下运输设备,包括矿车、电机车、带式输送机的类型、基本结构、选型计算、技术上的使用特点;矿井提升设备,包括竖井提升设备的构造、选型设计、运动学和动力学等。使读者能够运用*的相关标准对矿井运输与提升系统进行计算、设计及设备选型。书末还附有*的常用设备选型参数表,方便查阅。 本书可供矿山领域技术人员参考,也可作为采矿工程专业及相关专业的教材用书。
本书结合实战,总结了针对煤化工事故处置的灭火救援经验,针对不同事故的火灾特点,提出了处置相应事故时的理念、原则、程序、战法及注意事项,做到了消防与工艺相结合、防火与灭火相结合、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具有较强的专业性、系统性、创新性和指导性。书中内容具体包括煤制甲醇、煤制天然气、煤制油、煤制烯烃、煤制乙二醇及煤制芳烃、煤制合成氨和煤焦化/煤基多联产生产事故灭火救援等。此外,针对目前处置化工类火灾车辆器材装备存在的问题,编写了相应的配备方法供读者参考。 本书可作为安全和消防专业的教材,也可供相关专业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学习参考。
本书是煤矿机械毕业设计系列教材之一,以制造工艺为主线,全书共分8章,第1章为煤矿机械制造工艺与夹具的发展;第2章介绍了煤矿机械制造工艺与夹具的总体方案设计;第3章为煤矿机械加工工艺规程制订;第4章为煤矿机械零件的加工方法;第5章介绍了煤矿机械中齿轮类、轴类、箱体类典型零件加工工艺;第6章为机床夹具设计;第7章为煤矿机械制造工艺与夹具的设计实例;第8章提供了设计参考图样。此外,书中还提供了常用设计参考书目,供学生设计时参考和选用。 本书以实用性为主,突出矿业特色,培养特色鲜明,使用方便,系统性强,标准新,内容全面,可供煤炭院校和其他工科高等院校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的学生使用。
本书是在新修订的教学大纲的基础上,结合现行《煤矿测量规程》的要求,将原来的《矿山测量学》分册《生产矿井测量》、第二分册《矿区建设施工测量》和第三分册《露天矿测量》的主要内容统编在一起,称为《矿山测量学》。 《矿山测量学》共分十二章,综合了国内外的先进理论和技术,同时又考虑了我国的国情。书中详细叙述了矿山测量的研究内容及任务;井下平面控制测量;井下高程测量;矿井联系测量;巷道及回采工作面测量;贯通测量;煤矿测绘资料与地质测量信息系统;井下导线测量的精度分析;井下高程测量的误差;矿井定向的精度分析;贯通测量方案的选择与误差预计;立井施工测量和露天矿测量等。 本书除作为高等工科院校测绘工程专业矿山测量方向的教材外,还可供矿山测量和工程测量工作者以及采矿企业有关技术人员参考。对从
《(2014)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评估报告编制指南系列丛书:矿井及选煤厂项目燃煤热点联产项目》的主要内容包括:煤炭产业政策;特殊和稀缺煤类开发利用管理暂行规定;生产煤矿回采率管理暂行规定;国家重点节能技术推广目录(煤炭行业摘录);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1年本)(2013年修正)(煤炭行业摘录)等。
浮选是细粒煤分选和煤炭深度分选的有效方法,黄波编著的《煤泥浮选技术》系统地叙述了煤泥浮选的理论基础,浮选药剂的分类、作用机理及煤泥浮选药剂制度,煤泥浮选的影响因素及工艺流程,机械搅拌式浮选机、喷射式浮选机、浮选柱以及煤泥调浆和药剂乳化装置的工作原理与应用,煤泥浮选工业生产实践的操作、技术检查与工艺效果评定,浮选精煤和尾煤的处理,浮选生产过程的自动检测与控制,微细煤泥的分选技术以及煤炭浮选脱硫技术。 《煤泥浮选技术》内容丰寓,理论和实践并重,实用性强,吸收了国内外煤泥浮选领域的科研和生产中近期新成果,反映了煤泥浮选技术的近期新进展。本书内容深入浅出,详略得当,突出了煤泥浮选的新技术、新工艺和新设备。 本书可作为高等学校矿物加工工程专业的教学用书和选煤厂技术人员学习参考书,也
《采空区处理的理论与实践》由李俊平、赵永平、王二军所著,本书涉及采空区处理从理论分析、方案设计、现场实施到效果观测的整个理论和实施体系。内容结合工程实例,着重阐述了切槽放顶法、切顶与矿柱崩落法、V形切槽上盘闭合法、硐室与深孔爆破法处理采空区的理论与方法,采空区及其安全评价的理论与方法,介绍了采空区处理方法的智能优选。书中介绍的顶板应力状态的数值仿真理论与方法,相似模拟理论与方法,矿柱设计与评价方法,顶板冒落的空气冲击波评价理论与方法等相关知识,倡导的研究思路,对推动采矿技术及岩土工程问题的解决,不无裨益。《采空区处理的理论与实践》可供采矿领域从事岩土工程理论及其工程应用的科研人员及高等院校相关专业的师生参考,也可供水利、铁道、人防及防灾减灾领域从事岩土工程的专业技术人员阅
本标准是根据原建设部《关于印发 本标准规定了矿井工程建设项目初步设计文件的编制内容和深度,以及施工图设计基本原则和基本图纸目录。
陈彩萍主编的《矿山机电专业实践教程》是煤炭 高等职业教育课程改革规划教材,是根据高等职业院 校矿山机电专业对当前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培养要求 编写的。编写过程中从基本技能入手,突出实用性和 可操作性,系统地阐述了矿山机电专业主要实践教学 内容。全书分为四个模块,模块一为实训,模块二为 实习,模块三为毕业设计,模块四为职业技能训练与 鉴定。 本书可作为高职高专院校矿山机电专业和相关专 业的实践训练教材,也可作为岗前培训、职业技能鉴 定用书。
科学技术是治理煤矿瓦斯的保障。中国煤炭工业技术委员会煤矿安全专家委员会编著的《煤矿瓦斯治理和利用先进技术及示范》分六篇,内容包括瓦斯抽采技术、煤与瓦斯突出和爆炸防治技术、通风、监控和应急救援技术、瓦斯利用技术、瓦斯治理的管理经验、煤矿瓦斯治理与利用示范工程。本书给供相关人员参考阅读。
本教材以矿山设计、生产、管理等生产活动为载体,以典型工作任务为导向,全面介绍了井田划分、井田开拓、巷道布置、长壁采煤法采煤工艺分析、倾斜及缓倾斜厚煤层开采、急倾斜煤层开采、其他方法开采以及采煤工作面生产技术管理等内容。 本教材阐述了煤矿开采的基本原理,选取了现代较常用的采煤方法,以学生为主体,遵循项目载体、任务驱动、学训一体的原则组织教材内容,全书注重加强职业能力训练,突出“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的目标,体现了国家高等职业技术院校教育特色。教材思路清晰,内容全面,图文并茂,便于读者学习、使用。本书既是高等职业技术院校安全技术管理专业的基础课程教材之一,也可供煤矿生产技术管理人员、安全技术管理和安全生产监督管理人员参考。 本教材由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许保国、赵卫强任
本书系统阐述了充填采矿法所涉及的各种力学问题,其重点是充填体支护采场围岩的力学作用机理研究,同时还总结了近十几年来矿山充填力学领域的国内外主要科研成就和理论研究进展。本书的基本内容是:充填材料的力学特性所涉及的散体介质力学问题;充填材料的管道输送所涉及的流体力学问题,特别是高浓度条件下的流变力学问题;充填体支撑地下岩层压力、维护采场稳定所涉及的充填力学问题,包括各种研究方法和各种充填材料的支护力学机理等。 本书可作为采矿工程专业硕士研究生或本科高年级学生的教材,同时也可供矿山设计、研究人员以及从事现场生产的工程技术人员参考。
本标准按照OB/T l.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使用翻译法等同采用IS0 8685:1992((铝土矿取样程序》。 本标准附录A、附录B、附录C和附录D为资料性附录。 本标准由全国有色金属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 243)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中国铝业股份有限公司山东分公司、中国有色金属工业标准计量质量研究所。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王昭文、李林海、邵静、安坤、裴存燕、杨开国、李红。
本书为中高职一体化教材。教材以学生素质教育为基础,以应用能力为主线,以技术技能培养为重点,内容包括绪论、空气分离技术、煤气化技术、煤气净化技术、合成氨生产、甲醇生产、二甲醚生产。在选择内容时,结合煤气化生产技术的发展现状,以项目为导向,坚持必须而够用的理论基础,突出实用性和实践性,同时考虑学习者未来的发展和煤气化生产技术的新进展。 本书可作为高职煤化工、应用化工及相关专业的教材,也可作为煤化工企业的培训教材,还可供煤化工生产技术人员参考。
本书全面地介绍了矿产资源综合利用的基本知识及相关法律法规、资源综合利用的基本原理和方法,详细介绍了金属矿产资源及非金属矿产资源的综合利用方法与途径、工业固体废弃物的综合利用方法和再生资源回收利用途径。本书共分7章,内容包括绪论、矿产资源综合利用管理与评价、有色金属矿产资源的综合利用、非金属矿产资源的综合利用、矿山二次资源的综合利用、其他工业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再生资源回收利用。 本书内容新颖,涉及范围广,实用性较强,有针对性。每章均有大量实例,章后附有小结和复习思考题。本书既可作为高等院校冶金、选矿及相关专业的教学用书,也可作为冶金行业选矿技师、高级技师及相关企业工人的培训教材,还可供从事矿产资源综合利用工作的管理、生产、科研、设计人员参考。
本书比较全面地介绍了常用矿山机械的运行与维护内容和方法,包括采煤机、刨煤机、掘进机、液压支架、输送机、装载机、排水设备、空气压缩设备等矿山机械设备。本书突出高职高专教育培养应用型人才的特点,从矿山生产实际出发,以应用为目的,以理论适度、突出应用为重点,内容充实。 本书是基于工作过程教学模式编写的,不仅可以作为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安全技术管理专业的骨干课程教材,也可以作为高职高专、中职中专矿山机械及矿山机电类专业的参考教材使用,并可供煤矿技术人员及工人参考。 本书由赵汝星、陈希任主编,徐广明、罗红波任副主编,其他参编人员有:张兴元、李雨成、沙永东、刘克铭。本书的第1部分的1.1、第2部分的2.3由李雨成执笔,第1部分的1.2由沙永东执笔,第2部分的2.1、2.2由刘克铭执笔,第3部分的3.1、3.2
本标准对应于IS0 5613:1984(英文版)《刮板输送机传动链轮组件》并参考IS0/TR 8865:1990《刮板输送机链轮组件规格检验方法指南》。本标准与IS0 5613:1984(英文版)的一致性程度为非等效,主要差异如下: ——本标准包含检验方法的内容; ——本标准增加了∮30×l08~∮48×152规格圆环链驱动链轮的型式、尺寸。 本标准附录B、附录C、附录D为规范性附录,附录A为资料性附录。 本标准由中国煤炭工业协会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负责起草单位:煤炭科学研究总院太原研究院。 本标准参加起草单位:宁夏天地奔牛实业集团有限公司、中煤张家口煤矿机械有限责任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石岚、孟建新、毕春兰、王鸿雁、蔡玉萍、王清元、黄志宝。
张同军编写的《重介质分选工(初级中级**煤 炭行业特有工种职业技能鉴定培训教材)》以煤炭行 业重介质分选工国家职业标准为依据,分别介绍了初 级、中级、**煤矿重介质分选工职业技能考核鉴定 的知识和技能方面的要求。内容包括:煤矿重介质分 选工应掌握的基础知识、重介质分选操作准备、操作 过程控制、技术检查与指标控制以及操作总结等。 本书是初级、中级、**煤矿重介质分选工职业 技能考核鉴定的培训和自学教材,也可作为各级各类 技术学校相关专业师生的参考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