暂无
本书根据高等学校采矿工程专业最新教学培养目标及教学大纲编写,以我国矿井建设方面所积累的新理论、新方法和新技术为基础,并反映世界各国的矿井建设发展现状及其成果,理论联系实际、紧密结合生产实践,全面系统地介绍了矿井建设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详细阐述了矿山井巷的设计方法及施工技术。本次修订补充了井巷机械化施工与释能支护。本书内容包括平巷、巷道交岔点、井下车场及其硐室、斜井、斜坡道、天(溜)井,支护工程,复杂地质条件下的巷道施工,巷道施工组织与管理,以及竖井设计与施工等。 本书为采矿工程专业本科生的必修课教材,也可供煤炭、水电工程、铁路工程、交通工程以及地下工程等领域的技术人员参考。
《野外地质素描基础教程》一书主要介绍地质素描、地质摄影与风景速写之间的差异,素描绘图工具及使用方法,透视法基本原理及其应用,地质素描中如何正确应用块面分析法,地质素描中常见的线条有哪些,如何应用及其效果,线条运用常出现的问题有哪些,明暗面如何表现,陪衬物如何取舍、安排,取景及素描的步骤,*后举例说明了常见地质结构面的素描方法。
本书进行了基坑支护结构内力变形发展规律和土体变形规律的可靠分析,可以为支护结构设计和监测方案设计提供重要参考。可靠有效的监测技术是深基坑安全施工的保证,也是进行信息化设计与施工的前提,同时可为基坑工程支护结构设计理论的发展积累经验。实际监测工作中存在测点布置不合理、数据处理方法不得当、评估效果差等诸多弊端,合理有效的监测技术有助于改进诸多工程中监测效果不佳的现状。本书以某深基坑工程工作井为背景,结合自己的研究成果、工程实践经验及本工程现场监测成果,对深基坑工程中支护结构分析方法与监测技术进行了深入研究,探究并明确了工程中各类复杂的影响因素及其影响效果(如墙土之间的摩擦特性、降水、地下水渗流、时间效应和空间效应等)。针对软土地区深基坑开挖过程,提出了合理的有限元分析模型的建立方
连民杰所著的《非煤矿山基本建设施工管理》较详细地介绍了非煤矿山基本建设施工期间的所有技术及管理工作,全书共分9章,章概述了非煤矿山基本建设的内容和特点;第2章论述了工程招标及施工队伍的选择;第3章论述了工程管理及质量监督;第4 章论述了工程质量控制;第5章论述了工程进度保障措施;第6章论述了基本建设期的财务管理;第7章论述了设备及物资采购;第8章系统全面地论述了技术管理;第9章论述了安全管理。 《非煤矿山基本建设施工管理》可供矿山建设项目管理者和技术人员、监理人员、设计人员阅读,也可供施工单位管理和技术人员、设计审查人员及项目验收人员参考。
本书对井工煤矿11个专业以及露天专业进行了考评标准的细化,每个专业增加了检查方式及内容、所需资料和扣分细则3个部分的内容,将考核定级检查组在执行标准化检查考核过程中发现的不能具体操作、不能统一扣分标准等方面的问题进行了细化说明,配合《煤矿安全生产标准化基本要求及评分方法(试行)》,便于今后标准化的检查工作更有针对性、可操作性和全国统一性,推进煤矿风险分级管控、隐患排查治理和安全质量达标 三位一体 煤矿安全生产标准化体系建设。 煤矿安全生产标准化检查指南 煤炭信息研究院 编. ISBN978-7-5020-6666-6 开 本 880mm 1230mm 1/16 印张 13 1/4 字数 468千字 版 次 2018年7月第1版 2018年7月第1次印刷 社内编号 20180655 定价 45.00元
本书是《选矿手册》第八卷第五分册,共有三十六、三十七两篇,第三十六篇着重论述了化工原料矿物中的磷矿、硫矿、可溶性钾盐矿、硼矿、明矾石矿和天膏石矿六个主要矿种的矿石特性、资源特点、化学加工对矿石质量的要求以及国内外典型的选剔流程和生产实践,同时对某些新设备、新药剂也有。选择地作了适当的介绍。第三十七篇论述了石棉、石墨、金刚石、高岭土、滑石、云母、硅石和硅砂、硅灰石等这8种矿物的选矿实践。 《选矿手册》是一部供初、中级以上选矿工作者及有关人员使用的工具书,编入了较成熟的选矿理论、方法、工艺、药剂、设备和生产实践,内容丰富,实践性强。
本书根据1986年冶金教材会议制订的职业技术院校金属矿床地下开采专业教学计划和“采掘机械和运输”课程教学大纲编写,主要介绍液压传动和液力传动基本知识,金属矿常用凿岩机械,装运机械,天井、竖井掘进专用机械和混凝土喷射机,以及矿井运输机械设备的基本结构、工作原理、技术性能和使用方法。以当前国内定型生产的地下矿先进常用设备为主,适当介绍国内正在研制的和国外某些地下矿的先进设备,以及露天矿设备。书中还介绍了某些机械的选型计算。
《煤矿专业基础知识读本(上)》编著者唐其武等。本书由重庆煤矿安全监察局、重庆市煤炭工业管理局和重庆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共同组织编写,主要内容包括矿山测量、煤矿地质、巷道施工、煤炭开采、矿井通风、矿井灾害及其防治、矿山电气、矿井提升运输、矿井瓦斯抽采、矿井安全监控、矿山救护共11个篇目。本书在编写时突出了科学性、系统性、实用性和新颖性等特点,侧重反映了南方矿井生产实际和发展方向,表述简明、内容全面,便于教学和自学。本书主要作为煤矿安全监管人员培训教材,也可作为高等职业院校、本科院校煤矿安全生产相关专业的教学用书。
本标准的全部技术内容为强制性。 本标准是对国家标准GB 14161—1993进行修订的标准。 本标准代替GB 14161—1993《矿山安全标志》。 本标准与GB 14161—1993相比主要变化如下: a)修改标志图型、文字11处; b)增加新标志22个; c)取消原标志4个; d)取消原标准“核激发夜光材料”的使用条款(原标准11.2); e)在附录A中取消了原标准中的色品坐标、色品图、逆向反射系数表,代之以GB 2893《安全色》中的相关表、图。 本标准附录A为资料性附录,附录B为规范性附录。 本标准由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提出。
孙越英编写的《豫北地区石灰岩矿资源地质特征及矿山环境恢复治理研究》对豫北地区石灰岩矿的矿床地质特征、成矿规律、矿石物质成分进行了探讨,并对豫北地区废弃石灰岩矿山的恢复治理进行了综合研究。 该书可供矿产地质勘查人员、矿山开发研究人员、科研教学人员和有关专业的学生阅读参考。
《选矿手册》共分八卷、三十七篇、按十四个分册陆续出版。全书出版字数约为450万字。考虑到选煤另有专著,本《手册》不包括煤的洗选,《选矿手册》的内容有:总论、选矿前准备、选矿方法与选矿过程检测、数模和工艺过程控制、选矿厂设计、选矿实践等。 《选矿手册》是一部供初、 中级以上选矿工作者及有关人员使用的工具书。编入了较成熟的选矿理论、方法、工艺、药剂、设备和生产实践,内容丰富,实用性强。编写时,参阅了国内外上万篇文献,收集了上千个厂、矿的生产实践资料,理论与实践兼备,以实践为主,选材以国内为主,同时辅以典型的国外资料,体现了近代选矿科学技术水平。是一部具有中国特色的《选矿手册》。 本分册是依据《选矿手册》编辑委员会拟定的编写大纲的要求编写的。内容包括有:设计前准备、设计程序、工艺流
付建新、宋卫东、杜翠凤、谭玉叶编*的《硬岩矿山采空区损伤失稳机制与稳定性控制技术》针对硬岩矿山采空区的稳定机制与控制技术做了系统的阐述,对*新的研究成果进行了归纳总结,并辅以工程案例。全书共包含10章内容,从采空区概念及结构特征人手,充分考虑了地下开采实际的应力条件,充分考虑地下开采过程中的实际力学条件,引入系统论及能量观点,同时融合了岩石力学、分形几何学、弹塑性力学、蠕变理论、结构力学、灾变链式理论、非线性科学等众多学科理论的先进思想。对浅部及深部硬岩金属矿山采空区的稳定性特征进行了较全面的研究,并提出了基于能量链式效应的采空区控制理论。采用室内力学实验、理论研究、数值模拟、现场监测、实证研究等多种方法,对硬岩矿山采空区的损伤失稳机制、稳定性控制技术及工程应用开展了深入研究,
本书全面介绍了钻井井下复杂情况、井下故障和事故的分类及发生原因、征兆与诊断方法、预防处理措施,它涉及一些基本理论、技术方法及典型实例。同时对一些钻井井下复杂问题预防与处理技术进行了归纳,对技术的发展趋势作了阐述。是一本介绍钻井井下复杂问题预防与处理*技术及经验的著作。
《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评估报告编制指南系列丛书:矿井及选煤厂项目燃煤热点联产项目(2014年版)》整理了矿井及选煤厂项目节能评估报告章节及重点评估内容,提出首先要明确项目的评估范围;评估项目选址、总平面布置的节能合理性,工艺技术方案重点评估开拓、开采工艺技术选择的合理性、先进性;规范划分矿井主要生产系统,评估各系统工艺的合理性、先进性,生产设备选型及匹配性,以及设备能效的先进性,合理估算各生产系统能耗情况及系统能耗指标;选煤厂工艺应结合煤质特点及产品需求,评估选煤工艺的合理性、先进性,按生产系统估算能耗情况,合理评估选煤单位产品电耗指标;辅助生产和附属生产设施中,主要评估供配电系统、暖通系统、给排水系统以及联合建筑等设施的能耗情况;评估项目采用的节能措施及实施效果,提出优化措
阳富强、吴超所著的《硫化矿自燃预测预报理论与技术》在阐述硫化矿自然发火本质特征的基础上,以预测预报金属矿山硫化矿自燃火灾为出发点,详细介绍了硫化矿常温氧化的行为及影响因素、自然发火机理、自燃倾向性测试技术、自燃预测数学模型、数值模拟技术、自燃危险性评价方法、自燃火灾的非接触式检测技术等方面的*研究成果。《硫化矿自燃预测预报理论与技术》可供有关矿山设计、研究、开发和管理的科研人员、工程技术人员和现场施工管理人员等参阅,也可供高校采矿工程和安全工程等专业的研究生参考学习。
本书系统地介绍了非煤矿山露天开采的概念、工艺、设计计算方法等内容,全书分为13章,主要包括露天采矿的地位、历史与前景,露天开采概念、方法及程序,露天开采境界的计算与分析设计方法,露天矿采剥顺序与方法,矿床开拓,穿孔爆破,矿岩采装,露天矿运输,排岩与生态恢复,露天矿防排水,生产剥采比及其均衡,生产能力的确定与采掘进度计划,现代信息技术在露天矿山的应用示例等。 对于金属矿山露天开采的新技术、新工艺等内容,特别是现代信息技术在露天矿开采境界优化、采剥进度计划优化、生产调度管理等方面的应用,本书也作了较为详细的介绍。 本书可作为采矿工程专业本科生教材,也可供相关专业的科研、设计和施工技术人员借鉴参考。
《安全仪器监测工(中级、高级)》以安全仪器监测工国家职业标准为依据,分别介绍了中级、高级安全仪器监测工职业技能考核鉴定的知识和技能方面的要求。内容包括职业道德、基础知识、安全监控仪器安装、安全监控仪器维护、安全监控仪器管理等知识。《安全仪器监测工(中级、高级)》是中级、高级安全仪器监测工职业技能考核鉴定前的培训和自学教材,也可作为各级各类技术学校相关专业师生和安全监控工程技术人员、管理人员的参考书。
本书第1部分以中国煤矸石资源为基础,系统地叙述了中国煤矸石的产出及堆存的数量和矸石的类型、物理性质与化学成分。同时深入浅出地介绍了煤矸石作为生产砖瓦、水泥、混凝土等多种建材工业的工艺和技术,以及作为铺路和井下回填等使用。 本书第2部分以中国煤矿矿井水的资源和性质为基础,系统地介绍了中国主要煤矿区的矿井水的水质类型、处理技术和利用途径,同时还详细地介绍了由矿井水发生水害情况及其治理技术。 本书可供煤矿企业、高等院校和科研单位等有关专业的管理干部、工程技术、教学和科研人员参考使用。
《深部软弱煤岩巷道稳定性判别及合理支护选择》在分析巷道表面变形随时问变化以及深部软弱煤岩位移梯度分布特征的基础上,提出以巷道表面变形速度衰减系数以及煤岩位移梯度作为判据对煤岩稳定性进行判别,确定了临界容许值。在分析深部软弱煤岩巷道复合顶板结构面分离机理以及层间离层分布规律的基础上,提出根据层间离层对结构面分离的稳定性进行判别并确定层临界值的方法。通过分析不同巷道支护形式能提供的极限承载力、深部软弱煤岩变形保持稳定所需支护反力以及复合顶板结构面分离保持稳定所需支护反力,确定了深部软弱煤岩巷道的合理支护形式及参数,将其应用于工程实际,取得了预期效果。 《深部软弱煤岩巷道稳定性判别及合理支护选择》可供从事采矿工程、矿井建设工程、岩土工程、地下工程等专业的设计及施工人员阅读,也可
神华宁夏煤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教育培训中心编 *的《综掘机司机》是神华宁煤集团近几年综采维修 钳工技能鉴定实操作业项目汇编,内容包括初级工、 中级工、**工、技工4部分。《综掘机司机》结合 实际、可操作性强,易于读者掌握新的知识点。本书 可作为煤炭行业特有工种职业技能鉴定的培训教材, 供读者练习掌握,以提高职业技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