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全球工业化进程的加快,人类社会对石油的需求急剧增加,海上及沿岸油气资源勘探开发的强度日益加大,国际海运业高速发展,沿海石油炼化工业规模的日趋庞大,溢油风险和溢油事故发生频率越来越大。本书分7章对岸滩溢油监测评价技术做研究,主要内容有岸滩溢油监测评价工作原则及程序、岸滩溢油监测体系构建、岸滩溢油影响评价等。本书可供海洋环境监测工作人员阅读参考。
《南方五省区新能源发展报告(2024年)》对2023年风电、光伏发电、生物质发电等主要新能源建设投产规模、消纳、成本、电价、政策、技术等情况进行统计分析,对分布式新能源、屋顶光伏、新能源与电力系统脱碳等热点问题进行深入研究,探讨新能源未来发展趋势,提出相关建议。本书包含能源品类多,涉及面广,社会各方面均存在需求;南网能源院是专业能源分析机构,且报告数据详实,所发布观点有一定权威性;报告中有对南方电网五省区的分析,这是已知国内目前专享,有特定受众。
本书共分十二章,系统介绍了石油钻机基本知识、石油钻机的动力与传动系统、石油钻机的旋转系统、石油钻机的循环系统、钻井液净化设备、石油钻机的起升系统、DQ-70BS顶部驱动系统,还介绍了ZJ40/2250L钻机、ZJ50/3150电驱动钻机、ZJ70/4500DB5钻机的配套设备维护保养等方面的内容以及ZJ70/4500DS钻机的搬迁、安装、调试、海洋石油钻井设备等相关内容。本书在编写过程中,力求通俗易懂、针对职业能力培养,注重应用性、技术性,总体知识具备系统性和良好的衔接性,依据石油行业专业特点,以钻井技术专业的职业能力和岗位能力的要求为核心,内容侧重于操作技能,突显实用性。本书可作为现场钻井操作人员的培训、技能鉴定参考书,也可作为从事钻井技术专业学生的参考教材。
魏新勇等编著的这本《深井钻井事故处理及案例分析》以塔河油田典型的钻井事故案例归纳分析为主,对钻井过程中出现的一些井下复杂问题和事故提出了切实可行的技术对策和预防措施。详细介绍了塔河油田地层特点及钻井施
《库车前陆褶皱-冲断带盐相关构造与油气聚集》以现代盆地构造解析和盐构造分析理论为指导,通过野外地质调查、地震剖面解析、平衡剖面分析、岩石力学参数分析测试、构造物理模拟实验、差异构造变形和油气地质综合分析,揭示中国西北塔里木盆地库车前陆褶皱一冲断带盐相关构造样式,分析盐构造变形的几何学特征,建立盐相关构造变形地质模型,确定盐相关构造分布规律。通过探讨库车前陆褶皱一冲断带盐相关构造形成过程和演化阶段,确定盐相关构造的运动学特征。针对库车前陆褶皱,冲断带特定构造背景和地质条件,分析盐相关构造形成条件、变形机制及其对油气聚集的控制机理。 《库车前陆褶皱-冲断带盐相关构造与油气聚集》可供地质、石油院校师生以及从事含油气盆地分析、构造地质、石油地质和油气勘探工作专业人员参考。
本书旨在梳理2023年国内外天然气发展状况,中国天然气发展遇到的新问题以及解决方法,对相关政策进行了系统的解读,梳理了天然气产业方面的重大事件,并提出中国天然气发展总体思路,为推动下一步稳定协调发展明确定位、方向和目标,为天然气产供储销体系建设建言献策,为中国天然气快速发展汇集多方力量,凝聚广泛共识。
本书采用问答形式,对物资调运员岗位的相关问题和知识进行了介绍与解答。 主要内容可分为基本素养、基础知识、基本技能三部分。基本素养包括企业文化和职业道德等内容,基础知识包括与物资调运员岗位密切相关的专业知识和HSE知识等内容,基本技能包括操作技能和常见问题处理等内容。本书适合物资调运员阅读使用。
本书提到的“283技术革新工作法”,是段福海通过长期技术革新实践归纳总结的方法,是源于现场、源于实践、通俗易懂、易于操作的革新工作方法,即确保革新成果质量的三项措施、解决生产难题的八种方法和两个有指导性的途径,其中三项措施是:研发前,应用利弊分析法,确保方案优选;试制中,应用过程控制法,确保产品质量;应用后,应用循序渐进法,确保成果完善。解决生产难题的八种方法是:移植法、变形法、牺牲法、逆反法、仿生法、拆分法、组合法、迂回法。两个寻找技术革新点的两条途径,即“直接获得”和“间接获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