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以常规武器/弹药终点毁伤理论与应用为主题,以战斗部作用原理与毁伤效应为主线,较为系统地介绍了终点效应学的基本理论和知识,归纳总结了相关的计算模型、试验数据以及工程应用方法等。全书共八章,依次为绪论、目标易损性与毁伤机理、穿甲效应、杀伤效应、聚能效应、爆炸效应、非致命武器毁伤效应和武器/弹药终点毁伤效能评估。本书对终点效应学的经典内容有所充实和深化,对终点效应学的知识体系和架构有所补充和完善,并引入了新的研究进展。
本书定位于武器毁伤效应及其作战运用,希望打通从武器原理到作战运用的知识链路。主要内容包括常规、核和新概念武器等弹药/战斗部及其毁伤效应的相关概念与科学原理,以及毁伤效能评估相关知识等。使读者形成对武器高效毁伤的科学认识,理解毁伤评估的内涵,建立基于毁伤效能评估进行火力筹划的理念,探讨对打击方案进行量化计算的技术途径。
本书从军事背景和军事角度出发,通过数学建模和量化分析来解决有关军事问题,本书是在教学实践和参考相关资料、书籍的基础上编写的,可以作为军事学领域研究者、学习者的参考教材。 本书注重提炼数学建模思想方法,重视数学软件在军事问题中的应用。全书主要内容包括软件篇、案例篇和实战篇。软件篇包括了MATLAB、LINGO和SPSS基础介绍,案例篇通过军事问题描述、模型建立、模型求解和结果分析格式,重点介绍了导弹追击目标问题、目标轨迹预测问题、导弹毁伤目标问题、军备竞赛核作战模型、无人机安全飞行问题、火力打击任务分配问题、军事评价问题和军事资源分配问题,实战篇主要研究了军事联合投送问题、军事信息资源的数据分析问题、战场目标估算与定位问题和装备测试任务调度问题。 本书所有例题均配有MATLAB或LINGO源程序,程序设计思路清
作为航空航天领域典型的颠覆性技术之一,导航、制导与控制(GNC)微系统基于开放式体系架构,将多源感知、异构多核处理器、电源转换与管理等多功能部组件进行系统级微尺度集成,通过灵活组合模式扩展其他部组件,形成GNC微系统。当前,微系统技术方面已多有著述,主要是从微电子集成工艺及器件等角度,阐述微系统设计思路和研制过程,而《导航、制导与控制(GNC)微系统技术》的特点是从系统工程的角度进行顶层正向设计,指出GNC微系统工程设计和实用化过程,应以导航、制导与控制专业为引领,以先进微电子集成工艺为基础,交叉融合,形**的设计和研制理念,并产生由功能 量变 到应用 质变 的颠覆性影响。因此,深度掌握GNC微系统从顶层到底层的实现逻辑,有利于理解微系统的核心和关键,并为其他种类微系统设计提供借鉴。
《高分辨率星载SAR系统建模与仿真技术》在介绍星载SAR发展历程和SAR原理的基础上,解析了星载SAR的空间几何关系,建立了多模式星载SAR回波信号的数学模型,系统构建了涵盖卫星平台、雷达载荷、大气传输链路、地面成像处理等在内的全链路仿真模型,详细阐述了全链路各环节对雷达系统成像性能的影响。 《高分辨率星载SAR系统建模与仿真技术》合理吸收了作者及其所在单位相关工作的系列研究成果和工程实践经验,既可作为高等院校相关专业的本科生、研究生的教学参考书,也可作为从事雷达探测、微波遥感等相关领域的科研人员的参考用书。
《美国航母打击群作战协同》从装备及体系构成分析入手,结合反潜、防空、反舰、对陆攻击等方面,介绍了美国航母打击群各类装备在作战时的协同运用;以两类装备的协同作战为基础,展现了美国航母打击群在各种作战行动中的作战指导思想、兵力运用原则、协同样式,以及航母的后勤保障、装备维修等。 《美国航母打击群作战协同》可为军队指战员、装备科研人员和广大军事爱好者了解美国航母打击群提供参考。
本书是一本全面介绍与研究智能化指挥控制理论与技术的专著,聚焦指挥控制理论、机器学习技术,以及两者之间相互融合的场景应用。全书共分四篇16章,围绕指挥控制理论、机器学习基础、知识驱动的强化学习及智能化指挥控制技术及实践4个专题,主要阐述了指挥控制基本理论、指挥控制作战理论、经典机器学习方法、强化学习基础理论与方法、多智能体强化学习、基于知识的强化学习、逆向强化学习、元强化学习、迁移强化学习、强化学习训练平台、即时策略游戏智能技术分析、智能博弈对抗、智能作战筹划以及智能化指挥控制所面临的挑战与应对策略。 本书可作为相关领域国防科技科研人员参考用书,也可作为相关专业研究生的教材或参考书籍。
《火炸药成型加工工艺学》为 十三五 国家重点出版物出版规划项目、国家出版基金项目 火炸药理论与技术丛书 分册,涉及发射药、固体推进剂、混合炸药的成型加工工艺方面的相关内容,主要包括火炸药成型加工工艺理论基础、工艺方法、工艺流程、工艺设备、工艺条件控制等,对国内外火炸药成型加工工艺技术的发展方向也进行了必要的叙述。 《火炸药成型加工工艺学》可作为高等院校火炸药、弹药工程、特种能源等相关专业的教材或参考书,也可作为火炸药及相关领域科研人员的参考读物。
本书围绕有限时间控制理论展开,涵盖其定义、稳定判定方法、发展体系及扩展应用。并将该理论用于临近空间高速飞行器制导与控制方案设计,给出容错控制、跟踪误差性能约束、智能机动博弈、多约束下协同拦截等制导控制问题的解决方案。 本书面向先进飞行器开展前沿制导控制理论研究,实现理论与工程结合,具鲜明航天应用特色。可作为有限时间控制理论、飞行器制导与控制方法研究工具书,也适用于飞行器设计、飞行器控制与信息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等相关专业教师、研究生及本科生作为教材或参考书。
本书系统地介绍了航空磁探仪搜潜原理和反潜机磁探仪战术应用。全书分为两大部分,共由6章组成。部分是航空磁探仪搜潜原理,由第1章~第4章组成,包括地磁场及海洋环境磁场、潜艇磁场、潜艇磁场建模方法。第二部分是航空磁探仪作战应用,由第5章和第6章组成,包括航空磁探仪的作战使用、航空磁探仪搜潜建模方法与仿真分析、反潜机磁探仪对潜艇作战模拟仿真评估方法和关键技术等内容。本书可供从事航空磁探仪研究的专业人员参考。
该书包含了卫星通信系统、技术、网络体系结构以及服务和应用新需求有关的最新进展情况。书中涵盖了最先进的卫星通信系统和技术,并研究了通信和网络技术、概念、方法和算法的相关专题。本版新增的信息包括了宽带卫星系统的互联、Ka频段覆盖增强技术、GEO高通量卫星(HTS)、LEO星座以及支持当前新的宽带互联网服务的潜力以及全球信息基础设施的未来发展。作者提供了数字通信系统和宽带网络的详细信息,以便为高级研究人员和专业工程师提供权威参考。
本书系统地介绍了维修工程及相关的可靠性、维修性、保障性理论与技术,内容新颖、丰富、实用。全书共分13章,其中第二章至第六章分别介绍了可靠性和维修性的基本概念、模型,设计与分析,试验与评定等。第七章至第十三章围绕装备维修保障系统的建立和运行规律,详细地介绍了有关保障性、抢修性等基本概念,维修工程分析及其系统分析方法,可靠性、维修性、保障性定量要求确定,维修方案,以可靠性为中心的维修分析,维修工作分析与确定,装备战场抢修,维修资源的确定与优化,软件保障和软件密集系统保障,以及装备维修管理等内容。 本书可作为军队工程技术院校相关专业的教材,也可供其他工程院校教学使用,并可供装备(设备)论证、研制、生产、使用、维修等有关方面的工程技术与管理人员参考。
本书为网络空间与电子战领域科技发展报告,由中央军委科技委组织编写。全书共由三部分组成,其中综合动向分析部分收录了本领域及各个分领域科技发展综述;重要专题分析部分收录了本领域的年度重点、热点事件分析报告;附录部分为本领域科技发展大事记。
本书详细讲解了运载火箭弹道的基本原理及弹道设计方法,逐步引导读者熟悉制导和姿态控制技术,着重论述了摄动制导、显式制导、组合制导等理论知识,在介绍了运载火箭动态特性研究方法的基础上,对运载火箭飞行器纵(侧)向动态特性进行了深入分析。本书坚持 需求牵引,紧盯主题,循序渐进,层次分明 的编写原则,旨在深入分析运载火箭这一复杂运动系统的特殊矛盾,建立描述其运动的微分方程,揭示运载火箭运动的客观规律,并应用这些规律解决工程实际问题。本书可以作为高校航天、导航与制导、兵器测试与发射专业方向高年级本科及硕士教材,也可作为航天、导航与制导、总体等方向工程技术人员的参考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