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系统地介绍了废热锅炉的结构、失效形式、检查与维修、运行维护等内容,同时也介绍了一些指导性的维修理论,并列举了生产中的事故与维修实例。 本书可供从事废热锅炉制造、安装、维护与检修及操作的工程技术人员使用,也可供高等院校的有关专业师生参考。
本次局部修订系根据原建设部《关于印发 的通知》(建标E20083102号)的要求,由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会同有关单位对《地源热泵系统工程技术规范》GB 50366—2005进行修订而成。 《地源热泵系统工程技术规范》GB 50366—2005自实施以来,对地源热泵空调技术在我国健康快速的发展和应用起到了很好的指导和规范作用。然而,随着地埋管地源热泵系统研究和应用的不断深入,如何正确获得岩土热物性参数,并用来指导地源热泵系统的设计,《规范》中并没有明确的条文。因此,在实际的地埋管地源热泵系统的设计和应用中,存在有一定的盲目性和随意性:①简单地按照每延米换热量来指导地埋管地源热泵系统的设计和应用,给地埋管地源热泵系统的长期稳定运行埋下了很多隐患。②没有统一的规范对岩土热响应试验的方法和手段进行指导和约束,造成岩土热物性参数
全书共分七章,首先概述了新能源技术及其材料;第2~7章从原理和微观机制、材料成分、组织结构与性能的关系等方面分别具体介绍了金属氢化物镍电池材料、锂离子电池材料、燃料电池材料、太阳能电池材料、半导体照明发光材料及相变储能材料等新能源材料,同时对这些新能源材料的发展应用前景及趋势等进行了说明。 本书可作为高等院校,尤其是应用型本科院校的无机非金属材料、金属材料、高分子材料与工程和材料物理、材料化学等专业高年级学生的教材,也可供相关材料科学与工程技术人员参考。
本书全面而系统地阐述了监测监控的基础理论、技术原理和监控方法。全书共分19章,以监测监控系统的构成为主线,详细介绍了监测监控系统的基础知识、传感器技术、检测信号采集技术、数据通信技术、数据处理技术、测控网络技术、干扰及干扰抑制技术,最后落实于工程设计实践,介绍了监测监控系统的设计与监测监控系统的工程应用。 本书适合从事监测监控系统研究、设计、制造、施工及运行的工程技术人员阅读,也可作为高等院校测控技术与仪器、自动化、计算机应用、安全工程等专业的教材或教学参考书。
本书是一本内燃机设计教材,主要介绍了内燃机设计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内燃机设计需要综合多门学科的知识,包括热力学、流体力学、工程力学、机械原理等基础知识。本书一共分为10章,内容包括内燃机设计总论、内燃机动力学、内燃机总体设计、内燃机主要零部件设计以及内燃机辅助系统设计。同时,由于现代计算机技术的不断发展,现代内燃机设计中普遍运用了CAD/CAE/CAM技术。本书介绍了许多现代设计方法在内燃机设计中的应用,介绍了目前常用的CAE设计及计算软件,并介绍了这些软件在内燃机主要零部件设计中的应用。本书可作为内燃机专业本科生的专业课程教材,也可供相关工程技术人员参考,同时可作为汽车专业的专科生等的教学参考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