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主要介绍光伏组件典型环境检测技术,内容概括了近六年来通过技术攻关和平台建设,在国内首次建立的经认证认可委CNAS认可第三方检测技术,主要包括光伏组件箱模拟运输实验、太阳能组件不均匀雪载检测技术、光伏组件高风速砂尘检测、太阳能电池片和组件不同角度入射光性能检测、双面光伏组件I-V特性检测。以上检测技术获得国内认证单位、企业用户的广泛认可,为中国光伏企业研发满足典型户外环境光伏产品提供了检测和评测平台,促进了中国光伏产品研发和技术进步。本书同时将相关的检测技术*国际标准进行了讲解,并结合检测结果进行了分析,具有很好的示范性。另外与以上检测技术密切相关其他常用检测技术,如光伏组件风载试验、组件热斑和二极管功能性检测技术的检测标准、检测技术和检测方法一起做了介绍。本书适合光伏组件研发、生
本书将教学内容划分为4个部分:部分主要介绍内燃机实验学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内燃机实验教学基本目的、方法和手段,并对4108柴油机实验台架系统作了详尽介绍;第二部分主要介绍基于4108内燃机台架实验系统开展的主要性能和特性实验,以及为实现这些实验所用的设备等,还介绍了基本物理参数的测量;第三部分主要包括实验数据采集与处理基本方法、基本手段(内燃机实验常用传感器及典型电路)实验数据表示与结果分析、有关实验数据的曲线视图表示方法等;第四部分主要介绍有关往复式内燃机性能实验的国家标准和规范,以附录的形式给出,供有关工程技术人员查阅使用。 本书可作为高等院校船舶柴油机实验的专用教材,也可作为相关工程技术人员学习和培训参考书。
本教材基于专业发展和课程建设需要,围绕人才培养目标和课程教学目标,依托真实项目和实践教学设施,以亚龙YL-335B型自动化生产线为载体,针对其安装、调试和运行等过程中应知、应会的核心技术进行了基于工作过程的教林体系开发。 《自动化生产线技术综合应用(微课版 第2版)》在充分考虑亚龙YL-335B型自动化生产线的供料、加工、装配、分拣和输送单元相关知识和技能点的渐进性以及单站实施教学独立性的基础上,按各工作单元单站工作和系统整体工作共分9个模块,根据学生学习能力的特点和工作任务难度梯度深入的需要,逐步介绍了典型自动化生产线的核心技术。
《燃烧学(第3版)》主要内容分为燃烧学基础和应用两部分。基础部分包括热化学、化学动力学、一维燃烧波、多组分质量输运、理想反应气体混合物的守恒方程等内容;应用部分包括航空发动机、火箭发动机、超声速燃烧、内燃机中的燃烧等内容。 《燃烧学(第3版)》具有基础性、通用性和先进性,可作为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航空宇航推进理论与工程等专业燃烧课程高年级本科生和研究生的教材,也可供从事与燃烧有关的工程技术人员参考。
《垃圾焚烧发电运行与维护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培训教材(中级)/“1+X”职业技能等级证书配套系列教材》为“1+X”垃圾焚烧发电运行与维护职业技能等级证书(中级)培训配套教材,该书以职业技能等级标准和垃圾焚烧发电行业对集控运行副值岗位人员职业技能要求为依据进行编写。主要阐述垃圾发电机组集控运行与维护的专业基础知识和职业技能要求,内容包括垃圾焚烧发电机组的启动与停运过程中的各项操作及相关知识等。 《垃圾焚烧发电运行与维护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培训教材(中级)/“1+X”职业技能等级证书配套系列教材》分为系统送电、启动公用系统、启动垃圾焚烧炉及余热锅炉、启动烟气净化系统、停运垃圾焚烧锅炉及烟气净化系统、启动汽轮发电机组、停运汽轮发电机组七个工作领域,包含二十六个工作任务,每个工作任务按照任务目标、任务描
太阳能可以转换成热能加以利用,太阳能热利用是开发利用可再生能源的重要领域。 《太阳能热利用技术丛书:太阳能热利用概论》对太阳能热利用知识以及太阳能热利用产业进行了叙述,具体内容包括:各种太阳能集热器,这是太阳能热利用过程的步,也是热利用系统的关键部件;太阳能主要热利用领域是太阳能热利用技术的核心;太阳能热储存是太阳能转换成热能以后如何将热能储存起来的技术;还介绍了太阳能热利用产业、太阳能热利用经济属性和企业定位以及各国太阳能热利用产业政策等。 《太阳能热利用技术丛书:太阳能热利用概论》适用于能源与动力专业太阳能利用方向的本科生,也可供从事开发、利用太阳能行业的人员进行参考
本书为全围电力高等职业教育规划教材。 主要内容包括锅炉基础知识、锅炉燃料、锅炉物质平衡和热平衡、煤粉制备、燃烧原理及设备、自然循环蒸发设备及蒸汽净化、过热器与再热器、省煤器和空气预热器、强制流动锅炉及其水动力特性、锅炉的启动和停运、锅炉机组的运行与调节及锅炉事故等。 本书可作为高等职业教育电力技术类专业教学用书,也可以作为学历教育教学用书和职业资格及岗位技能培训教材。
本书侧重于工业锅炉炉子方面的节能实用技术的论述介绍。对陈陈相因的传统理论力求做到去伪存真;对更新换代较慢的设计方法力求引入新技术、新成果以填补空白;在节煤实用技术方面,力求具体祥实,可操作性强。本书的核心部分为作者从事工业锅炉管理和技术改造30年的经验所总结出来的燃煤机械炉排炉拱“三二二”设计法和燃煤机械炉排“三二二”操作法。另外,作者根据工业锅炉的热工测试及改造实践,就因运行操作失当而造成的运行故障等问题的解决办法,以问答的形式在书后进行叙述。 本书可作为燃煤工业锅炉司炉工的培训教材,也可供广大从事燃煤工业锅炉设计、 改造及管理工作的工程技术人员参考。
本标准代替GB/T 18342 2001《链条炉排锅炉用煤技术条件》,与原标准相比主要作了如下修改: ——标准正文第2章“规范性引用文件”中将GB/T 189改为GB/T 17608,同时增加对GB/T 19494.1和GB/T 19494.2的引用; ——将链条炉排锅炉用煤技术条件的Ⅰ级和Ⅱ级修改为块煤和混煤的技术条件; ——增加了对“质量检验和验收”的技术要求(第4章); ——表1及表2中全硫的技术要求改为“≤0.75,>0.75~1.00,>1.00~1.50”;表2粒度的技术要求改为“ ——删除表2中挥发分的技术要求“6.50~10.00(Qnet,ar>21 MJ/kg)”,将挥发分的技术要求“10.01~20.00(Qnet,ar>17.7 MJ/kg)”改为“>8.00~20.00(Qnet,ar>18.50 MJ/kg)”;表2中的发热量由21.70 MJ/kg改为21.5 MJ/kg。 本标准由中国煤炭工业协会提出。
本书从中压电网常见故障入手,介绍了常见的中性点接地方式特点及其选用原则,并详细介绍了不接地改消弧线圈接地、消弧线圈增容改造以及消弧线圈改小电阻接地等典型改造方案,提供了典型改造案例,并对其他较新型的接地方式进行了简要介绍。
本书全面系统地论述了煤层气储层地质、煤层气测井系列、测井煤储层识别、测井储层参数计算和储层综合评价方法。具体内容包括如下几个方面:(1)煤层气储层地质与储集特征综合分析;(2)煤层气测井系统与煤层气储层测井评价的基本内容;(3)煤层气测井资料预处理方法;(4)煤层气储层测井定性别方法(简单定性识别方法、模糊综合评判方法与自组织神经网络分析);(5)煤层气储层参数测井定量计算机方法(体积模型、BP神经网络与回归分析);(6)煤层气储层渗透性评价方法及储层综合评价方法的探索。并针对煤层气储层测井信息的非线性特征等,重点讨论了现代非线性信息处理技术(例如,神经网络、模糊数学理论、*化技术-遗传算法和复合形方法)应用于煤层气储层测井评价的研究成果。每章末尾附有重要参考文献,书末附有全书常用符号表
本书围绕“低碳经济”这个热门话题,用新视角来观察、分析、解释、介绍:低碳经济与现代能源的关系,节能减排与新能源技术的关系,石油在现代社会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和带来的问题,以及未来新能源材料的开发利用前景。 本书从社会经济的发展角度,通过中国石油开发过程中艰难、卓越的历史,使人们了解到我国石油从无到有,从有到足,从足到缺的发展历程。也使人们认识到,尽管我国社会经济高速发展,但是由于对化石能源无节制的使用和浪费,已经给生态环境带来极大的危害,能源危机与生态危机相伴而行的双重危机已迫在眉睫。 本书指出要解决能源、生态双重危机的必由之路是发展“低碳经济”。书中主要从科学技术发展角度,介绍能源材料和技术的重要前沿领域,包括核能利用新技术以及可再生清洁能源技术;太阳能、风能的开发
本书分为六章,以300MW和600MW汽轮机组为基础,重点介绍了汽轮机本体的结构、热力设计方法、变工况热力核算、主要零件强度核算等,具体内容包括大功率汽轮机本体结构、等截面级的热力设计、扭叶片级的热力设计、多级汽轮机的热力设计、汽轮机变工况热力核算、汽轮机通流部分主要零部件的强度核算。
本收采取理论研究与实际应用相结合的方法,着重介绍递阶模糊泛模型控制器理论,详细描述模糊控制器的应用,以及典型的复杂控制-----模糊燃烧控制,具体应用为对象是锅炉控制与汽油发动机控制。 本书介绍模糊递阶控制系统和自适应增益调度控制系统;自适应模糊PID控制,介绍基于PID控制律的简单实用的自适应方法;针对动态特性随操作条件变化对象建立自适应递阶模糊控制器,实现闭环模糊增益调度,并引入稳定监督控制,使控制系统具有工程稳定性;针对大时滞且动态特性随已知变量变化的非红性过程,建立基于史密斯预估和模型参考自适应的复合模糊控制器,不同于偏重理论的时滞非线性系统鲁棒控制器,它具有良好的工程通用性和易实现性,所构成的控制系统不仅有良好的动态响应特性,而且从理论上能证明了系统的稳定性和收敛性;介绍国
本书为21世纪高等学校规划教材。 本书系统地介绍了锅炉水处理的初步设计方法,包括设计的原始资料、水处理系统选择和工艺计算、附属系统选择、图纸绘制等部分,汇集了众多的水处理计算公式和技术数据。涉及的内容包括离子交换系统设计、预处理系统设计、膜处理系统设计、凝结水处理系统设计及加药系统设计等。 本书可作为普通高等学校本科应用化学专业水处理课程(毕业)设计教材、高职高专电力技术类电厂化学专业的教材,也可作为从事锅炉水处理及其他纯水制备专业的设计、科研、生产等方面的工程技术人员的参考书,还可供工业给水处理专业、给水排水专业的工程技术人员参考。
本书是《电力职业技能鉴定辅导教材》之一,是以电力行业锅炉辅机检修工《国家职业技能鉴定规范》为依据,按照模块一学习单元模式进行编写的。 本书是以300MW机组的锅炉辅机为基础,主要讲述火力发电厂锅炉辅机的检修,以及特殊检修工艺和检修管理的相关知识,包括辅机设备结构、工作原理,设备检修拆卸、修理、组装步骤,检修质量标准,检修常用工具和量具,以及试运转要求和验收标准。在检修技术管理、检修组织管理、安全管理及微机应用方面也有简要介绍,涵盖了锅炉辅机检修工高级工鉴定考核的所有内容。 本书是锅炉辅机检修工高级工职业技能鉴定辅导和培训用书,也是锅炉辅机检修工高级工读物,同时还可作为各级培训中心的教学用书和职业学校的教学参考书。
本标准中的附录A为资料性附录。 本标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科技教育司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农业部规划设计研究院、合肥天焱绿色能源开发有限公司、江苏正昌集团公司、北京盛昌绿能科技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赵立欣、田宜水、孟海波、刘勇、赵庚福、周伯瑜、张海涛、郝波、潘嘉亮、孙振华、傅友红、姚宗路、霍丽丽、孙丽英、罗娟。
本书是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规划教材(高职高专教育)。 本书主要讲述工程热力学的基本概念、基本定律,工质的热力性质,各种热力过程和循环的分析计算等。 本书注意联系工程实践,编写时按照高职高专教育。必需、够用”原则编写,突出实用性和针对性;另外,在选取例题、思考题和习题时,力求使其有代表性、启发性和灵活性。每章有小结、思考题、习题,书后附有常用的各种图表。本书还配有电子教案,可以作为教师授课的参考和学生学习的指导。 本教材主要作为高职高专电厂热能动力工程、火电厂集控运行、供热通风与空调工程等专业的教材,也可作为电力行业的培训教材,还可作为相关工程技术人员的参考用书。
本书论述了有限体积法的基本思想和特点,重点介绍了稳态条件下扩散问题的有限体积法、对流扩散问题的有限体积法、压力速度搞合问题的有限体积法,简要介绍了非稳态流动问题的有限体积法和边界条件处理,讨论了对方程求解收敛性和求解精度有重要影响的差分格式问题以及有限体积法离散方程的基本解法,后讨论了实际应用中有重要意义的非规则网格及其计算问题。 本书内容由浅入深,循序渐进,例题较多,便于自学,可作为大专院校教材使用,也可以供工程技术人员参考。
《能源与未来》,本书能源广布于空中、地表、地下,能源与人类生活休戚相关,人们的衣、食、住、行都不可须臾离开它。如果没有足够的现实能源,人类就会失去起码的生存条件,地球上的生命就要终止。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都离不开能源,人们的生活越是现代化,能源的消费也就越多,对能源的依赖就会越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