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主要介绍光伏组件典型环境检测技术,内容概括了近六年来通过技术攻关和平台建设,在国内首次建立的经认证认可委CNAS认可第三方检测技术,主要包括光伏组件箱模拟运输实验、太阳能组件不均匀雪载检测技术、光伏组件高风速砂尘检测、太阳能电池片和组件不同角度入射光性能检测、双面光伏组件I-V特性检测。以上检测技术获得国内认证单位、企业用户的广泛认可,为中国光伏企业研发满足典型户外环境光伏产品提供了检测和评测平台,促进了中国光伏产品研发和技术进步。本书同时将相关的检测技术*国际标准进行了讲解,并结合检测结果进行了分析,具有很好的示范性。另外与以上检测技术密切相关其他常用检测技术,如光伏组件风载试验、组件热斑和二极管功能性检测技术的检测标准、检测技术和检测方法一起做了介绍。本书适合光伏组件研发、生
本书共分8章,依据《锅 炉司炉人员考核管理规定》,全面、系统地介绍了司炉人员应掌握的基础知识、各种锅炉的操作维护以及常见故障的排除方法。主要内容有:锅炉基本知识、各类锅炉结构、燃烧设备、锅炉附件及仪表、锅炉辅助设备、锅炉水质处理、锅炉运行操作及维护保养、锅炉常见故障及锅炉事故处理。 本书为考取1、2、3、4类锅炉司炉操作证的统一培训教材,可供各种锅炉的司炉人员,锅炉使用单位、锅炉管理部门、培训机构的相关干部及技术人员学习使用。
本书将教学内容划分为4个部分:部分主要介绍内燃机实验学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内燃机实验教学基本目的、方法和手段,并对4108柴油机实验台架系统作了详尽介绍;第二部分主要介绍基于4108内燃机台架实验系统开展的主要性能和特性实验,以及为实现这些实验所用的设备等,还介绍了基本物理参数的测量;第三部分主要包括实验数据采集与处理基本方法、基本手段(内燃机实验常用传感器及典型电路)实验数据表示与结果分析、有关实验数据的曲线视图表示方法等;第四部分主要介绍有关往复式内燃机性能实验的国家标准和规范,以附录的形式给出,供有关工程技术人员查阅使用。 本书可作为高等院校船舶柴油机实验的专用教材,也可作为相关工程技术人员学习和培训参考书。
《垃圾焚烧发电运行与维护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培训教材(中级)/“1+X”职业技能等级证书配套系列教材》为“1+X”垃圾焚烧发电运行与维护职业技能等级证书(中级)培训配套教材,该书以职业技能等级标准和垃圾焚烧发电行业对集控运行副值岗位人员职业技能要求为依据进行编写。主要阐述垃圾发电机组集控运行与维护的专业基础知识和职业技能要求,内容包括垃圾焚烧发电机组的启动与停运过程中的各项操作及相关知识等。 《垃圾焚烧发电运行与维护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培训教材(中级)/“1+X”职业技能等级证书配套系列教材》分为系统送电、启动公用系统、启动垃圾焚烧炉及余热锅炉、启动烟气净化系统、停运垃圾焚烧锅炉及烟气净化系统、启动汽轮发电机组、停运汽轮发电机组七个工作领域,包含二十六个工作任务,每个工作任务按照任务目标、任务描
《燃烧学(第3版)》主要内容分为燃烧学基础和应用两部分。基础部分包括热化学、化学动力学、一维燃烧波、多组分质量输运、理想反应气体混合物的守恒方程等内容;应用部分包括航空发动机、火箭发动机、超声速燃烧、内燃机中的燃烧等内容。 《燃烧学(第3版)》具有基础性、通用性和先进性,可作为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航空宇航推进理论与工程等专业燃烧课程高年级本科生和研究生的教材,也可供从事与燃烧有关的工程技术人员参考。
本教材基于专业发展和课程建设需要,围绕人才培养目标和课程教学目标,依托真实项目和实践教学设施,以亚龙YL-335B型自动化生产线为载体,针对其安装、调试和运行等过程中应知、应会的核心技术进行了基于工作过程的教林体系开发。 《自动化生产线技术综合应用(微课版 第2版)》在充分考虑亚龙YL-335B型自动化生产线的供料、加工、装配、分拣和输送单元相关知识和技能点的渐进性以及单站实施教学独立性的基础上,按各工作单元单站工作和系统整体工作共分9个模块,根据学生学习能力的特点和工作任务难度梯度深入的需要,逐步介绍了典型自动化生产线的核心技术。
本书从中压电网常见故障入手,介绍了常见的中性点接地方式特点及其选用原则,并详细介绍了不接地改消弧线圈接地、消弧线圈增容改造以及消弧线圈改小电阻接地等典型改造方案,提供了典型改造案例,并对其他较新型的接地方式进行了简要介绍。
本标准是根据原电力工业部《关于下达1996年电力行业标准制、修订计划项目的通知》 (综科教[1996]40号文)安排制定的。本标准是推荐性标准。 迄今煤粉燃烧锅炉燃烧方式的选择、炉膛特征参数的选择,以及燃烧器设计参数的选择,还不能完全依赖计算,而在相当程度上是凭借经验,即依靠工业实践和试验,根据相似准则放大或类推,这些实践和试验结果又与燃料性质息息相关。因此,广泛掌握已运行的现场锅炉结构特征、燃料性质和运行效果的大量数据信息,通过优化和推导,得出合理的设计准则,再用以指导实践,就显得十分重要。本标准就是在总结国内电站锅炉运行经验的基础上,针对大容量(额定发电功率300MW及以上)煤粉燃烧锅炉首次制定的有关燃烧方式和炉膛轮廓选型工作的导则。 大容量锅炉炉体庞大,结构复杂,一旦设计制造安装
王亚荣等编著的《热交换器》参照高等职业教育院校动力类专业关于“热交换器”教学内容的要求和大纲编写,概括介绍热交换器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重点介绍常用热交换器的分类,各种类型热交换器的工作原理、构造、特点以及应用,并且分别以几种常见的热交换器为例阐述了有关热交换器的运行和维护问题,同时列举了热交换器的有关新技术。《热交换器》可作为高职院校的教学用书,也可作为相关职业资格和岗位技能的培训教材,以及高职学生有关动力类专业的选修课用书,还可以作为从事热交换器相关技术人员的参考用书。
本书是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规划教材(高职高专教育)。 本书主要讲述工程热力学的基本概念、基本定律,工质的热力性质,各种热力过程和循环的分析计算等。 本书注意联系工程实践,编写时按照高职高专教育。必需、够用”原则编写,突出实用性和针对性;另外,在选取例题、思考题和习题时,力求使其有代表性、启发性和灵活性。每章有小结、思考题、习题,书后附有常用的各种图表。本书还配有电子教案,可以作为教师授课的参考和学生学习的指导。 本教材主要作为高职高专电厂热能动力工程、火电厂集控运行、供热通风与空调工程等专业的教材,也可作为电力行业的培训教材,还可作为相关工程技术人员的参考用书。
本标准由全国太阳能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山东力诺瑞特新能源有限公司、中国标准化研究院、北京创意博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国家太阳能热水器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北京)、浙江桐乡西子仪表科技有限公司、浙江比华丽电子科技有限公司、山东桑乐太阳能有限公司、瑞安理想电子工业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倪超、贾铁鹰、邹怀松、何涛、徐国红、郭峰、邹洪威、李芳、李方军、单青。
本书为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规划教材(高职高专教育)。 本书重点介绍了电厂热工生产过程参数的测量技术,内容包括:误差理论简介、仪表质量指标;发电厂热工过程的各种参数,如温度、压力、流量、水位及炉烟成分的测量原理、测量方法、测量系统及仪表故障的处理方法;热工测量新技术、智能变送器、计算机监视系统以及P&ID图等在热工测量中的应用。 本书可作为高职高专电力技术类相关专业"热工测量和仪表"课程的教材,亦可供相关工程技术人才参考。
《能源与未来》,本书能源广布于空中、地表、地下,能源与人类生活休戚相关,人们的衣、食、住、行都不可须臾离开它。如果没有足够的现实能源,人类就会失去起码的生存条件,地球上的生命就要终止。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都离不开能源,人们的生活越是现代化,能源的消费也就越多,对能源的依赖就会越大。
本书介绍了日本相关节能法规和管理体系的建设和推进,日本产业节能的主要情况,以及日本采取的各项节能措施,并致力予建立一个完善的节能政策体系。同时,分析了日本新能源产业的展现状和前景以及大力开发新能源产业的各项政策措施,并芷后积极探讨了日本在节能与新能源开发方面的经验对我国相关产业发展的有益启示及合作的可能。
《职业技能鉴定指导书·职业标准试题库:热工程控保护(电力工程热工仪表及自动装置专业)》是按照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制定的国家职业标准和题库建设要求编写的,其内容主要由“职业概况”、“职业技能培训”、“职业技能鉴定”和“鉴定试题库”四部分组成,分别对技术等级、工作环境和职业能力特征进行了定性描述;对培训期限、教师、场地设备及培训计划大纲进行了指导性规定。《职业技能鉴定指导书·职业标准试题库:热工程控保护(电力工程热工仪表及自动装置专业)》重点是文字试题库。试题库是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技能鉴定规范·电力行业》和针对本职业(工种)的工作特点,选编了具有典型性、代表性的理论知识(含技能笔试)试题和技能操作试题,还编制有试卷样例和组卷方案。 《职业技能鉴定指导书·职业标准试题库:热工程控保
本书是中等电力职业学校火力发电厂热能动力设备运行与检修专业(三年制)的教材,可兼作该专业初、中级工的培训教材,也可供热力工程和有关专业的技术人员参考。 全书共分五个单元,单元下设课题。全书包括工程热力学和传热学两部分内容,主要叙述热力学基础知识,热力学基本定律及应用,水蒸气的热力性质和蒸汽流动规律与计算,蒸汽动力循环的分析与计算;导热、对流换热、辐射换热的基本概念和基本规律;传热的分析与计算,换热器的传热计算和综合分析等。 全书采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定计量单位。各课题后附有例题和课堂练习题,各单元后附有小结、复习思考题和习题。 采用本书时,请读者再向出版社购买《水和水蒸气热力性质图表》,以便读者进行热力计算时确定热力状态参数时使用。
本标准按照GB/T 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冷冻空调设备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 238)归口。 本标准主要起草单位:合肥通用机械研究院、天津大学、合肥天鹅制冷科技有限公司、广东欧科空调制冷有限公司、青岛海尔空调电子有限公司、深圳麦克维尔空调有限公司、合肥通用机电产品检测院、浙江中广电器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马一太、张明圣、金从卓、田华、陈军、国德防、潘李奎、潘莉、凌拥军。
本规范是根据建设部建标[2002]85号文的要求,具体由中国电子工程设计院会同有关单位共同对《氢氧站设计规范》GB50177—93修订编制而成。 在修订编制过程中,修订组结合我国氢气站、供氢站设计、建造和运行的实际情况,进行了大量的调查研究,并广泛向全国有关单位或个人征求意见,后由我部会同有关部门审查定稿。 本规范共12章和5个附录。其主要内容有:总则、术语、总平面布置、工艺系统、设备选择、工艺布置、建筑结构、电气及仪表控制、防雷及接地、给水排水及消防、采暖通风、氢气管道等。
本标准对应于CEN/TS14780:2005《固体生物质燃料一样品制备方法》。本标准与CEN/TS14780:2005的一致性程度为非等效。 本标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科技教育司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农业部规划设计研究院。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赵立欣、田宜水、孟海波、姚宗路、孙丽英、罗娟、霍丽丽。
本书是125/135MW火力发电机组技术丛书的《热工控制系统》分册。全书系统的介绍了125/135MW机组采用的集散控制系统(DOS)的组成原理、结构。内容包括集散控制系统的组成原理和结构、125/135MW机组常用的DOS系统分析、顺序控制系统(SCS)的组成和工作原理、机组模拟量控制系统(MCS)的组成原理和分析、炉膛安全监控系统(FSSS)的组成原理和分析、机组协调控制系统(CCS)的组成原理与分析和汽轮发电机组数字电液控制系统(DEH)的原理与分析等。 本书适合从事125、135MW火力发电机组设计、安装、调试、运行、检修及管理工作的工程技术人员阅读,或作为培训职工的教材使用,也可供有关专业人员以及高等院校相关专业师生参考。
《中华人民共和国机械行业标准(JB/T11083-2011):内燃机用光整机》的附录A为资料性附录。本标准由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提出。本标准由全国内燃机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177)归口。本标准起草单位:中国北方发动机研究所、廊坊市北方天宇机电技术有限公司、上海内燃机研究所。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刘桂莲、冯义、吕彤、岳政、计维斌。本标准为首次发布。
本标准代替GB/T15317—1994《工业锅炉节能监测方法》。 本标准与GB/T 15317—1994相比,主要变化如下: ——本标准名称改为“燃煤工业锅炉节能监测”; ——增加了对循环流化床锅炉的节能监测要求; ——增加了对锅炉操作人员的要求; ——检查项目增加了对人炉燃料的要求; ——检查项目去掉了关于排污率的要求; ——修改了指标计算公式; ——对考核指标要求进行了调整和细化; ——规定了浪费能源量的计算方法; ——规范了节能监测报告格式。 本标准附录A为规范性附录、附录B为资料性附录。 本标准由全国能源基础与管理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能源基础与管理标准化技术委员会能源管理分委员会归口。 本标准主要起草单位:国家发改委能源研究所、中国标准化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