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手册系统而详细地介绍了各类纤维针织物及纱线、合纤丝的练漂、染色、印花、后整理等工艺流程,各加工工序适用的设备、加工处方、注意事项和常见疵点,同时对针织厂漂染化验、漂染用水及废水处理也做了较详细的叙述。此外还介绍了针织物染整常用染化料及各种助剂的主要特征和应用范围、针织染整常用设备的技术特征等。在阐述各种加工工艺时都附有实际案例,便于读者查阅。 本手册可供针织企业的工程技术人员、管理人员、营销人员以及相关院校专业师生阅读。
本书是新中国成立至“九五计划”期间(1949-2000)年,我国桑、蚕、丝、绸在生产、内外贸易及科技教育等方面的发展历史纪要。主要内容有总论、养蚕、收粪茧、缫丝、绢纺、织绸、练染印、丝调工业经营管理、服饰、副产品、内贸、外贸、科教、文化、社团与信息、结论等十六篇。每篇按各“五年计划”先后记叙丝绸业的发展历程。同时也记叙了肖进中遇到的困难,实事求是地总结了发展丝调前进中的经验及教训。 本书可供纺织、丝调管理、科技、产供销人员及纺织院校师生阅读参考。它也是研究新中国丝绸发展的重要参考资料。
部分 材料与设计1.防护用服装的总体情况综述2.防护用纺织品的标准3.流行和功能-设计和使用防护用服装的影响因素4.选择防护用服装材料的步骤5.防护用纺织品的纤维和面料6.防护用技术纺织品7.防护用智能纺织品8.防护用纺织品的表面处理9.利用人体模型来评估防护用纺织品10.防护和热舒适性的相互影响11.模拟热烧伤防护第二部分 总体防护要求和应用12.民用和工业用防化学品危害13.抗UV纺织品14.抗寒用纺织品15.热(热和火)防护16.微生物防护17.呼吸道防护18.抗静电防护19.子弹防护20.生化防护第三部分:案例21.军用防护用品22.消防服23.刀和其他武器的刺穿防护24.空军用飞行服25.石油工业中的工人防护26.摩托车防护服
本书在初版的基础上,保留了PU型片梭织机,删除了TW型老机型的内容,重点补充了瑞士苏尔寿·鲁蒂公司推出的新机种P7100型片梭织机,以帮助引进片梭织机的厂家用好片梭织机,创造更高的经济效益。 本书供纺织厂的生产技术人员阅读,也可用作纺织院校的教学参考书。
本书详细介绍了外生产的主要无梭织机,内容包括剑杆织机、喷气织机、喷水织机、片梭织机和多相织机的主要结构、技术特征以及生产企业的基本情况。同时介绍了无织机的配套件及生产企业的基本情况。 本书可供无梭织机及其配套生产企业与使用企业的生产技术人员使用,也可供大中专院校师生参考。
六朝服饰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和地域特征,其南北交融、自成一派的服饰形制,尚高与尚白的服饰美学特征,抱朴守拙、潇洒高逸、象物应事的服饰美学思想体现了六朝人对于自然、纯真的审美理想的追求,也对中国古代服饰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本书为1515型阔幅织机零件书中介绍了1515型织机各机构零件的图形、件号、名称、材料、装配关系、件数等,并附有规格要求。有的零件还附有所需螺钉、螺母、开口销等的型号与件数。此外,还介绍了本机所用各种螺丝、垫圈等的型号、规格及用途。 本书可供棉纺织厂织布保全工、修机工、供销人员、技术人员、纺织院校师生参考。
本书系统地阐述近年来染整行业中出现的一些高新技术,包括喷墨印花、等离子体技术、生化酶技术、微胶囊技术和功能染料等,对它们的作用原理、应用方法、加工特点作了较深入的介绍,并介绍了这些高新技术在染整加工中的应用价值和发展前景。此外,对天然染料、纤维改性和染色、活性染料受控染色和中性固色、超临界二氧化碳流体染色、助剂增溶染色、天然纤维转移印花、新型功能整理等也作了较深人的分析。 本书可供染整、化纤以及相关的纺织工程技术人员和大专院校师生阅读,也可供染料、助剂等化工行业技术人员学习。
本书系统地阐述近年来染整行业中出现的一些高新技术,包括喷墨印花、等离子体技术、生化酶技术、微胶囊技术和功能染料等,对它们的作用原理、应用方法、加工特点作了较深入的介绍,并介绍了这些高新技术在染整加工中的应用价值和发展前景。此外,对天然染料、纤维改性和染色、活性染料受控染色和中性固色、超临界二氧化碳流体染色、助剂增溶染色、天然纤维转移印花、新型功能整理等也作了较深人的分析。
在日常生活与生产中,了解纤维是哪种纤维,织物是由哪种纤维或哪几种纤维织成,对生活与生产都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它可以使您掌握纤维与织物的特性,为您更好的服务。本书第二版由24位专家与学者根据多年的生产、教学与研究经验编撰而成。这次第3版是在第2版的基础上,由50余位专家与学者参加了修订并增写了部分新内容,希望读者能使用较少的仪器,在较短的时间内,获得相对准确的结论和数据。 本书适用于各类纺织服装院校的师生,以及纺织服装生产与科研的从业人员,亦可作为广大纺织品消费者的指导用书。
以甘蓝、萝卜、菊芋、莲藕为主要原料,分别采用自然发酵、自制泡菜菌发酵、老泡菜水发酵、直投式发酵剂发酵四种不同发酵方式制作泡菜,对发酵过程中微生物、主要营养成分、理化性质、滋味物质、质构参数、感官评分等
本书遵循“教材建设与教学改革和课程建设发展相适应,注重理论与生产实践的结合,强化职业技能训练,以充分体现高等职业教育的特色”的原则,精心组织素材,依据现代机织物生产中的典型工艺流程,按各主要生产工序的
服饰和人的关系密不可分,日常生活中的服饰变迁是人类文化变迁中的重要内容。卫拉特蒙古传统服饰变迁研究以卫拉特蒙古传统服饰为例,通过梳理卫拉特蒙古服饰形成与变迁的过程,从而了解现代民族服饰传统形成的大致脉
本书系统讲述纺纱加工中的原料准备和选配、梳理、精梳、并条、粗纱、细纱、后加工等各道工序,以及各种新型纺纱方法和纺纱技术的有关纺纱原理与机构,包括典型的花式纱线的相关纺纱原理。按照纺纱加工流程,在纺纱原
本书系统地阐述近年来染整行业中出现的一些高新技术,包括喷墨印花、等离子体技术、生化酶技术、微胶囊技术和功能染料等,对它们的作用原理、应用方法、加工特点作了较深入的介绍,并介绍了这些高新技术在染整加工中的应用价值和发展前景。此外,对天然染料、纤维改性和染色、活性染料受控染色和中性固色、超临界二氧化碳流体染色、助剂增溶染色、天然纤维转移印花、新型功能整理等也作了较深人的分析。
通过语义阐释,阐明了系列概念的含义及相互关系,包括传统、时尚、现代时尚与民族时尚等;揭示了民族服饰文化的传统新命,就在于民族服饰时尚的发育及现代化,而时尚化设计是其中关键一环;探讨了民族时尚是否可能、
%26nbsp;%26nbsp;%26nbsp;%26nbsp;本书为《针织工程手册》中的纬编分册,主要介绍了纬编针织与针织物的基本知识,圆形纬编、平形纬编和袜类的原料与产品、生产工艺
本书以新石器时代考古发掘的纺轮形制数据及图片信息为基础,通过数据统计分析、实验验证及对比分析,分别对纺纱工艺的诞生和发展,中国原始纺轮的诞生、发展和纺纱特点及纺轮在现代纺纱系统中的演变进行系统
本书探讨了纺织行业“双循环”新格局下,纺织发展战略一系列问题。内容涵盖四部分:一是陕西、西安纺织服装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战略选择及路径研究,通过环境及产业发展基础分析,东西部产业比较分析,提出陕西、西安纺
本书系统地介绍了非织造材料加工工艺及理论、设备机构原理及产品结构与性能。全书共分十一章,内容不仅涉及非织造用原料、非织造各类工艺技术以及相关交叉学科的基本理论,而且引入了诸多新工艺、新产品、新应用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