筛选条件:

  • 1星以上
  • 4折-5折
清空筛选条件
顾客评分:
仅五星 以上 以上 以上 以上
销售价格:
0-10元10-20元20-30元30-50元50~元以上
折扣力度:
0折-4折4折-5折5折-6折6折以上
筛选:
    • 现代植物油料油脂加工技术
    •   ( 1 条评论 )
    • 刘玉兰 /2015-06-01/ 河南科学技术出版社
    • 《现代植物油料油脂加工技术》根据我国近年来植物油料和食用油加工业的生产现状和技术发展,系统论述了植物油料和食用油脂加工的工艺理论和生产技术。全书共分十一章,内容包括:油料及油脂、油料储存、油料预处理、压榨法取油、浸出法制油、油脂精炼、油脂深加工、油脂产品的包装与储存、油料蛋白生产、副产物综合利用、油料油脂检验与分析等。《现代植物油料油脂加工技术》主要作为植物油料和食用油脂加工业技术人员的,也可以作为高校相关专业的,以及从事食品工业、饲料工业等技术人员的参考书。

    • ¥140.3 ¥281.6 折扣:5折
    • 中国近代酒业发展研究 郭旭 著
    •   ( 1 条评论 )
    • 郭旭 /2019-08-01/ 中国商业出版社
    • 主要内容包括:销售、消费情形,总结近代酿酒科技的成就及人们对健康饮酒的科学认识,为了解酒业发展和近代中国社会文化变迁提供一个独特的视角。除绪论和结论外,主体由六章组成,主要探讨如下几个方面的问题:一,近代中国传统酿酒业的发展。这里所说的传统酿酒业,是指在中国有着悠久历史的黄酒、白酒酿造业。经过千百年的发展,传统酿酒业在近代中国形成了典型的地域特征,在北方以高粱酒、烧酒为主,南方以黄酒、米制烧酒为主,西南、西北等地则以杂粮酒为主。二,洋酒输入与新式酿酒业的发展。在近代中国,随着中外经济、贸易和文化交流的频繁,加上外国列强在不平等条约中所攫取的权利,洋酒也开始随着其他商品大肆涌入中国。三,近代中国酒类生产、运输和消费情形。在近代中国,酒类生产多是作坊式生产组织,但也开始出现公司

    • ¥23 ¥48 折扣:4.8折
    • 头号饮料:牛奶小史
    •   ( 13 条评论 )
    • (英)汉纳·韦尔滕|责编:陈晓辰//董芳璐|译者:吕红丽 /2022-07-01/ 中国工人
    • 精选的历史+巧妙的插图+有趣的食谱=一套杰出的食物小史 温馨提示:阅读食物小史,请勿狼吞虎咽。 食物小史系列 《黑魔法:巧克力小史》《头号饮料:牛奶小史》《上头!:啤酒小史》《甜味力量:糖果小史》《碳水的胜利:面包小史》 ————关于牛奶的四个“Title”———— 诸神之食:献祭给诸神的 的礼物 灵丹妙药:幼童的营养之源、体弱者的康复之泉、女人的驻颜法宝 白色毒药:黑心的商贩、无辜的奶牛与可怜的消费者 头号饮料:巴氏 、认证运动与宣传广告,牛奶实现“华丽转身” 从神坛跌至谷底,从谷底走向餐桌,牛奶何以登上“头号饮料”宝座?奶农、商贩与消费者,政府、媒体与科学家,在这一过程中又呈现了怎样的交织互动?本书是一部牛奶的千年“奋斗史”,探索了牛奶的神话、误解与蜕变。

    • ¥26.7 ¥56 折扣:4.8折
    • 肉制品加工技术 车云波,林春艳 主编,【正版保证】
    •   ( 3 条评论 )
    • 车云波,林春艳 主编 /2011-05-01/ 中国质检出版社
    • 本书对肉制品加工技术进行了较全面而系统的介绍,体现以职业岗位为导向,以知识和技术应用能力培养为重点的高职高专教材特色,对肉制品加工的技术和工艺流程、技术要领和产品质量控制等作重点介绍。旨在培养学生的实际工作能力,在做中学习,注重学生综合能力的提高。 主要内容有肉韵结构及性质、畜禽的屠宰及分割、肉的贮藏与保鲜、肉制品加工辅料、腌腊肉制品加工、酱卤肉制品加工、熏烤肉制品加工、肠类制品加工、肉干制品加工、肉类罐头加工、油炸肉制品加工、肉制品加工厂的卫生管理,并精选10个典型产品进行加工训练。 本教材可供高职高专食品类各专业及畜产品加工专业使用,也可作为从事肉品生产及检验工作人员的参考书。

    • ¥14 ¥33 折扣:4.2折
    • 新型肉制品加工技术 许瑞,杜连启 主编 化学工业出版社【正版保证】
    •   ( 1 条评论 )
    • 许瑞,杜连启 主编 /2016-09-01/ 化学工业出版社
    • 本书在简要介绍了各类畜禽产品基本知识的基础上,重点介绍了肠类制品、火腿制品、腌腊制品、酱卤制品、熏烧烤制品、干制品、油炸制品、罐藏制品和其他制品的加工工艺。本书力求以清晰的条理、通俗的语言来叙述畜禽产品加工的生产技术,做到重点突出,同时注重加工技术的先进性、实用性和可操作性,期望对提高科技人员的水平、进一步发展我国畜禽产品加工事业起到有益的作用。 本书适于从事肉制品加工企业的专业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肉制品加工作坊及餐饮企业的从业人员使用,也适用于广大城乡家庭使用,同时也可供相关院校食品专业的师生阅读参考。

    • ¥18 ¥43 折扣:4.2折
    • 白酒勾兑技术 化学工业出版社【正版保证】
    •   ( 1 条评论 )
    • ??? /2015-01-01/ 化学工业出版社
    • 本书介绍了白酒的骨干成分、微量成分及香味成分的构成,主要介绍了白酒勾兑原料的选用和勾兑及后修饰方法。本书还对计算机勾兑的原理及方法做了介绍。 本书适合从事白酒生产相关技术人员、生产人员阅读参考,也可为白酒行业的研发人员提供参考和帮助。

    • ¥30 ¥67 折扣:4.5折
    • 黄酒和清酒5生产问答 康明官 编著 中国轻工业出版社【正版保证】
    •   ( 1 条评论 )
    • 康明官 编著 /2003-04-01/ 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 本人曾在1986年前后,写过《R本清酒技术》和《黄酒生产问答》这两本小册子,但十几年来,这方面的技术有了较大的进展,故这次又应中国轻丁业出版社之约撰写此书,再为我国黄酒工业的发展尽微不足道的一份绵薄之力,并聊以一丝。 为使本书具有较强的实用性,在动笔之前,笔者又参观了一些黄酒厂,实地学习有关的技术,并阅读了大量文献,从巾汲取其精华,以充实本书的内容;在撰写过程中,也难言轻松。尽管如此,在脱稿之后,还是觉得不够努力、不够细心,故对厚爱于我的广大读者,仍存有隐隐的愧疚之意。 这里,还想说明以下两点:对同内已出版的有关黄酒和清酒的书籍中的内容,在本书中基本上不予重复;关于黄酒新的“国标”,据读者反映,很难买到单印本,即使能买到,也价格不菲,故将其附于书后,以便读者随时参用。 对有关

    • ¥81 ¥179 折扣:4.5折
    • 食品加工机械与设备手册
    •   ( 11 条评论 )
    • 李书国 等主编 /2006-07-01/ 科技文献出版社
    • 本书共16章,分别介绍了食品机械的特点与分类、食品输送机械与设备、食品通用机械设备,果蔬及饮料加工机械设备,肉制品加工机械设备,乳品加工机械设备,面包、饼干、糕点加工机械,方便食品加工机械设备,糖果加工机械设备,食用油加工机械设备,豆制品加工机械,速冻及冷饮、冷食加工机械设备,淀粉制品加工机械,发酵工艺设备、保健食品及制药机械设备、灌装及包装机械设备等各类机械设备的特点、用途、工作原理及设备组成、造型原则、设备型号规格,是食品加工工艺与机械设备方面的一本简明手册。 本书适合从事食品研究、工程设计、管理人员查阅与参考,是食品专业和工程设计单位的一本实用工具书,也可供高等院校食品工程、发酵工程、粮油工程等专业的师生参考。

    • ¥20.3 ¥45 折扣:4.5折
    • 正版现货味的世界史(日)宫崎正胜解读从味道里发现大历史聚焦于人类的味觉历史探究人类对于食物味道无止尽
    •   ( 11 条评论 )
    • (日)宫崎正胜|译者:安可 /2019-01-01/ 文化发展
    • 人类文化的重组以品位与感性为媒介。品位的根基在于感受器所感受到的味觉、视觉、听觉、嗅觉、触觉,即五感。五感是音乐与艺术等形式的基础,需要把生理感受器转化成文化品位。就此而言,五感可谓是支撑日常生活的基石,也是改变社会的原动力。甜味、咸味、酸味、苦味、鲜味左右着食物的味道。本书聚焦于人类的味觉,探究人类对于食物“味道”无止尽的追求如何推动世界史发展。“味道”中潜藏着奇妙的世界史,就让我们一探究竟吧!人类文化的重组以品位与感性为媒介。品位的根基在于感受器所感受到的味觉、视觉、听觉、嗅觉、触觉,即五感。五感是音乐与艺术等形式的基础,需要把生理感受器转化成文化品位。就此而言,五感可谓是支撑日常生活的基石,也是改变社会的原动力。甜味、咸味、酸味、苦味、鲜味左右着食物的味道。本书聚焦于

    • ¥22.9 ¥48 折扣:4.8折
    • 焙烤食品工艺学/高等学校专业教材
    •   ( 13 条评论 )
    • 李里特 等编著 /2007-03-01/ 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 本书介绍焙烤食品生产用原辅料、加工工艺与原理、生产中常见质量问题与处理方法、包装与贮藏措施、品质保持技术,并介绍焙烤食品标准和一些焙烤食品的实用配方与加工技术。重点介绍了面包、饼干、糕点的加工原理与技术,并对不同焙烤食品的加工原理和生产中出现问题的原因与解决问题的方法进行了阐述。 本书对焙烤食品行业的教学、科研、生产和新产品开发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可供从事焙烤食品、粮食深加工等方面的研究、生产和教学的人员参考。

    • ¥25 ¥50 折扣:5折
    • 食品卫生管理员培训教材
    •   ( 2 条评论 )
    • 韩增师黄杰刘志刚 主编 /2005-02-01/ 黄河出版社
    • 本书内容丰富、通俗易懂、具有较强的科学性,知识性和实用性,全书共九章,其内容包括卫生法律知识,常见的食品污染及其预防措施与方法,食物中毒和其他食源性疾病的预防方法,食品加工经营场所环境、设备以及食品采购、储存、加工、检验、运输过程的卫生要求,食品行业从业人员个人卫生要求,清洗与消毒的基本卫生常识等。该书作为食品卫生管理员培训教材,既可为食品生产、经营、流通企业负责人学习、管理提供素材,也可供卫生监督员阅读参考,并为广大消费者提供咨询和指导。

    • ¥9 ¥18 折扣:5折
    • 粮油储藏学(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
    •   ( 39 条评论 )
    • 王若兰 主编 /2009-01-01/ 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 本书是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规划教材,适合作为高等院校粮油储藏、粮食工程、食品科学与工程、农产品储藏、粮食物流、粮食期货等相关、相近专业的专用教材,也可作为粮食、农业、轻工、食品、期货、物流等相关专业的研究生、科研及企事业单位技术、管理人员的参考用书。 本书以研究粮食本身的属性及粮堆的特性为起点,共十三章,可分为三大部分,即基础理论、储藏技术和分粮种的保管措施。章至第四章为粮油储藏的基础理论,阐明了粮食的物理、生物、化学和生态特性及与储藏技术的关系;第五章至第十章详细讲述了目前国内外常用粮食储存技术的理论、设备、应用及前景;第十一章至第十三章分别叙述了主要粮种的保管技术措施。

    • ¥16 ¥40 折扣:4折
    • 肉制品加工增值技术
    •   ( 4 条评论 )
    • 黄现青 主编 /2009-10-01/ 河南科学技术出版社
    • 我国是肉类生产大国,也是肉类消费大国,肉制品与国民的生活息息相关。但是,我国肉类加工产品的消费却不足肉类总消费量的10%。这一方面反映出我国肉类加工业的差距很大,另一方面也反映出肉类加工业的发展空间很大。因此,大力发展我国的肉制品加工不仅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而且具有较高的经济效益。本书紧密围绕肉制品生产加工中的原料选取、产品配方、生产工艺、质量控制等内容作了比较详细的介绍,为肉制品加工提供技术指导,是肉制品加工生产人员、技术人员、研发人员的参考资料。

    • ¥6 ¥12 折扣:5折
    • 新型低聚糖生产关键技术与典型范例
    •   ( 7 条评论 )
    • 郑建仙 主编 /2006-11-01/ 科技文献出版社
    • 低聚糖具有增殖双歧杆菌的独特功效,近些年来发展迅猛,市场潜力巨大。本书共15章,系统探讨10种新型低聚糖、3种新型双糖和2种新型单糖的关键生产技术,并列举40种典型的生产范例。绪论简述低聚糖的生理功效、有效剂量和生产方法等,第1~10章阐述低聚半乳糖、低聚乳果糖、低聚木糖、低聚果糖、低聚异麦芽糖、低聚壳聚糖、大豆低聚糖、棉籽糖、水苏糖和偶合糖生产的关键技术,第11~13章论述乳酮糖、异麦芽酮糖和海藻糖生产的关键技术,第14~15章探讨塔格糖、结晶果糖生产的关键技术。 本书立足科学性、实用性、简明性、启发性原则,利用国际互联网技术广泛吸收国外*的研究成果,对今后相当长时间内低聚糖和单双糖生产技术的发展都具有重要的指导价值。可供食品工业、医药工业、生物化工、农产品加工等领域科研、生产单位从业人员和管

    • ¥6.8 ¥15 折扣:4.5折
    • 咖喱的基础知识
    •   ( 6 条评论 )
    • 编者:日本株式会社枻出版社|责编:耿苏萌|译者:刘美凤... /2020-11-01/ 北京美术摄影
    • 咖喱的烹调虽然起源于南亚,且盛行于南亚和东南亚,但在日本也 普及。日本对咖喱的烹调具有独特之处, 适合东亚地区人们的口味。本书介绍了咖喱的制作方法、适合与咖喱搭配的菜肴,以及世界各地(印度、泰国、欧洲、非洲)咖喱的特点。还详细介绍了日本各地咖喱的特点以及不同历史时期的演进。本书为日文引进版图文书,内容是关于咖喱的起源和发展。书中从做咖喱的香辛料介绍起,到如何制作咖喱、咖喱的种类、咖喱的演变和各国不同的咖喱,其间穿插了不少与咖喱相关的食材或食品的品牌、咖喱店家等的介绍。对中国人来说,咖喱也是一个舶来品。虽然此书是日本作者立足于日本的视角所写的咖喱史,但不妨碍我们通过此书了解世界的咖喱。

    • ¥33.8 ¥79 折扣:4.3折
    • 食品病原微生物学——高等学校专业教材
    •   ( 1 条评论 )
    • 柳增善 主编 /2007-03-01/ 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 人们食用的食品种类繁多,通过食物所传播的病原也各种各样,有细菌、病毒、立克次体、产毒藻类、寄生虫及蕈等大型真菌等不同种类。本书主要是针对经食品而人口引起人疾病的一类病原的介绍,对已经确定的传播途径的病原收录入内,对其传播途径还有争议的病原没有收录。现有的相关专著、教科书对真菌毒素描述得较为详细,但对病原体本身却鲜有描述,在实际工作中对这类病原的检验往往是先分离出病原后再进行毒素的检测.这对病原体的鉴别带来很多困难,即使是很专业的人员也很难对这些不常见的病原体进行鉴定。本书在这方面进行了较为详细的描述,为食品安全工作者提供了实用的基本知识。在检验技术方面,本书以常规检验技术为主,并简要介绍一些*的快速检验技术。一些过去认为对人不致病或不能通过食品传播的病原,现在却认为是重要的

    • ¥29.5 ¥59 折扣:5折
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