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依托箱包企业实际工作流程和箱包设计师的工作岗位要求为进行编写。采用项目化、任务式的体例,设置了4个教学项目、13个学习任务。先是对 箱包产品及设计元素认知 ,到 箱包产品设计表达及工艺制作 的完整流程学习,*后,完成 品牌箱包产品创新设计项目实践 和 自主品牌箱包产品设计项目实践 的实训任务。 本书嵌入课件、视频、拓展知识等数字资源,以二维码的形式来表现,将教材、课堂、教学资源三者融合。 本书语言清晰易懂,图文并茂,既可作为中、高职、本科院校的皮具设计、服饰品设计专业师生的教学用书,也可以作为箱包设计从业人员和箱包设计爱好者的业余读物。
皮革是我国轻化工程的一个重要方向,现代皮革工业的发展与时俱进,已不局限于传统意义上的概念,而是具有广泛意义的“大皮革”。合成革是皮革、高分子材料、造纸、纺织、化工各专业综合的新兴交叉学科。随着我国合成革工业的迅速发展,已经成为轻化工程领域的一个新方向。 本书以合成革的制造工艺为主线,按工序介绍了差别化纤维、非织造布、纺织布、基布加工、基布的后加工技术,在此基础上分别介绍了造面型与绒面型两大类产品的加工工艺及表面处理技术。并对主要的化学品进行了详细介绍。本书包括了合成革制造的基本内容、基本理论与基本技能,突出了科学性、适用性和广泛性。 本书可作为轻化工程专业制革方向本科教学用书,也可作为轻纺方向的辅助教材。还可作为合成革行业的科研人员及工程技术人员的参考用书。
本书是我国高等学校轻化工程专业皮革方向“十五”***规划教材。随着材料、设备的进步以及环境对制革要求的提高,为了适应现代教学方式,本书在第一版的基础上对原有的工艺过程及理论介绍进行了较多的修正改进,尤其是对典型工艺一章进行了重编。主要内容有染整前准备、复鞣、皮革的染色、坯革的加脂、坯革的干燥与整理、坯革的涂饰、典型制革产品染整工艺。书中包含了制革铬鞣的基本理论、主干流程及操作基础,突出工艺中需要掌握的理论、操作原理,注入当前国内外制革过程中关键的工艺流程、技术操作、材料特征、设备功能的表达。
《水性皮革涂饰材料的设计与合成》在简介皮革涂饰材料的作用、性能要求和组分特点的基础上,重点介绍了水性聚丙烯酸酯类和酪素类涂饰材料设计与合成方面的**进展,论述了核壳乳液聚合法、无皂乳液聚合法、单原位乳液聚合法、双原位乳液聚合法、Pickering乳液聚合法、细乳液聚合法及其他合成方法制备皮革涂饰材料,并对皮革涂饰材料的发展方向与趋势进行了介绍。
本书皮革科技发展部分主要分为中国古、近现代皮革科技发展,主要内容包括皮革的起源、古代皮革科技发展、近现代皮革科技发展、皮革科技发展的趋势等章节。皮革工艺概论部分主要阐述依托已有的皮革科技发展出来的制革工艺,通常分为准备、鞣制和整饰(理)三阶段。 本书分为8章, 分别为皮革科技发展与趋势、皮革工艺制造用原料皮、皮革制造工艺的蛋白质化学原理、皮革制造工艺准备工段、皮革制造工艺的鞣制阶段、皮革制造工艺的湿整理阶段、皮革制造工艺的干整理工段、皮革制造工艺的涂饰。
全书共设置6章,其中第1~3章介绍了化学品风险筛查和评估的思路方法,并对国内外化学品管理的现状作了必要的综述,特别是对国内外制革行业化学品管理的现状进行了较为全面的归纳总结,意图强化化学品风险管理的理念。在此基础上,第4~5章重点将作者近年来围绕皮革化学品风险筛查研究所做的化学品引入皮革源头调研、管控限量、检测标准、生态性评价方法、风险筛查的方法结果与应对策略等一些成果分享给读者。此外,第6章中附录《潜在风险高关注皮革化学品清单》是作者团队多年跟踪研究皮革及相关行业管理动态,并持续更新而成的皮革行业首个高风险化学品数据库。
本书介绍了皮革制品的主要材料的特点、生产工艺、新型材料的发展和材料在革制品中的应用, 所述及的材料包括天然皮革、代用革、 橡胶材料、塑料材料、塑胶盒橡塑工业用助剂、橡塑并用材料、胶粘剂、纤维与织物材料。
皮绳不仅结实耐磨,而且很显档次。皮编的绳子有平安、顺利的兆头,可以辟邪。本书介绍了约30多款用皮绳编的各式手链,简单的、复杂的、高贵的、精致的、复古的、款式丰富,还可以在手链中添加宝石或金属配件等,使手链 加时尚。书中配有超详细的编结步骤图和文字说明,将每一款皮绳的编制方法都介绍得很详细,便于读者阅读和学习。
本标准由中国轻工业联合会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毛皮制革机械标准化中心归口。
本标准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中国轻工业联合会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皮革工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 252)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桐乡市鑫诺皮草有限公司、嘉兴市皮毛和制鞋工业研究所、中国皮革和制鞋工业研究院、浙江中辉皮草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沈国清、董荣华、庄莉、胡建中、张文军。
本标准参考了IS0/PDTR 2822—2《生皮牛皮第2部分:根据质量分级的指南》(Raw hides and skins-Cattle hides and skins-Part2:Guidelines for grading on the basis of mass),本标准是对GB/T ll759—1989《牛皮》的修订。 本标准代替GB/T ll759-1989。 本标准与GB/T ll759 1989相比,主要变化如下: ——细化了标准的适用范围; ——取消“名词术语”; ——取消“加工要求”; ——将“规格要求”改为“分类分级”; ——取消“注意事项”、“其他”、“品种比差”、“板别比差”、“黄牛皮地区品质比差”; ——修改了“检验方法”,增加了“检验规则”; ——简化了“包装、运输、贮存”。 本标准由中国轻工业联合会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皮革工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 252)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中牛有限公司、中国皮革和制鞋工业研究院。
本标准由中国轻工业联合会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皮革工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 252)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国家皮革质量监督检验中心(浙江)、浙江盛汇化工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黄新霞、姜德云、王海明、马贺伟。
本标准由中国轻工业联合会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塑料制品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浙江禾欣实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上海同济同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昆山阿基里斯人造皮有限公司、安徽安利合成革股份有限公司、无锡双象超纤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温州奥昌合成革有限公司、晋江天守服装织造有限公司、温州宏得利树脂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胡丽贞、汤瑞麟、孔中平、方福强、徐感和、唐燕春、赵建明。
本书在简介皮革涂饰材料的作用、性能要求和组分特点的基础上,重点介绍了水性聚丙烯酸酯类和酪素类涂饰材料设计与合成方面的**进展,论述了核壳乳液聚合法、无皂乳液聚合法、单原位乳液聚合法、双原位乳液聚合法、
本标准修改采用国际标准IS03377—1:2002《皮革物理和机械试验撕裂力的测定第l部分:单边撕裂》(Leather--Physical andmechanical tests--Determination oftear load__Pan l:Single edgetear)。 国际标准IS03377—1:2002所使用的方法基于国际皮革工艺师和化学师联合会(IULTCS)的方法标准IUP40。 本标准根据我国的实际情况,在采用IS0 3377—1:2002时进行了修改。 本标准与IS0 3377-1:2002的技术性差异如下: ——将“范围”中的说明性内容调整为“原理”中的“注”; ——“规范性引用文件”中将原引用的IS0标准改写为引用我国的相关标准,并取消了对IS07500.1《金属材料静态单轴向试验机验证第1部分:拉/压试验机测力系统的验证和校准》标准引用; ——4.1中简化了对拉力试验机的要求,取消了引用IS0 75001—1的要求; ——4.3中增加了表1,引入了大号试样的尺寸,用于人
本标准代替GB/T 14442-1993《毛皮生产安全卫生规程》。 本标准与GB/T 14442-1993相比主要变化如下: ——更新了规范性引用文件; ——增加了厂房和工作场所职业卫生部分条款; ——删除部分条款,调整了部分文字内容。 本标准由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安全生产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 288)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首都经济贸易大学、中国皮革协会。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王勇毅、郭文宏、郭建中、姜亢、林秀山。 本标准1993年6月10日首次发布,2008年次修订。
本标准按照GB/T 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是对QB/T 2157—1995《制革用揩光浆、颜料膏测试方法》的修订。 本标准与QB/T 2157—1995相比,主要变化如下: ——增加“术语和定义”章节,将原相关章节中的术语分别提出、合并; ——将“总固体”修改为“固含量”; 。 ——修改了“遮盖力”、“细度”的检测方法; ——增加“色差”、“耐光性”、“耐迁移性”、“重金属”、“六价铬”的检测方法。 本标准由中国轻工业联合会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皮革工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 252)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四川达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国家皮革质量监督检验中心(浙江)。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严建林、曾晓林、余平昌、孙霞、张亚红、赵艳秋、周浩。 本标准自实施之日起,代替原轻工行业标准QB
弗朗西斯卡·斯特拉奇编著的《皮革服装设计(彩色插图)》对皮革及仿皮革的起源和历史演进、皮革和仿皮革的设计和制作、皮革的鞣制过程、皮革的保养和清理进行了详细的阐述,可启发设计师从研究到实施的创作灵感,是一本实操性极强的书籍。《皮革服装设计(彩色插图)》中漂亮的皮革时装设计配以精美的插图,来说明制作不同类型皮革服装的过程,是一本适合学生和专业人士使用的好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