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标准修改采用ISO 15755:1999《纸和纸板杂质的估算》。 本标准与ISO 15755:1999相比,主要差异如下: ——删除了ISO 15755:1999的附录B; ——在规范性引用文件中将IS0标准引用的国际标准转化为与之相应的国家标准,即GB/T 450纸和纸板试样的采取及试样纵横向、正反面的测定(GB/T 450—2008,IS0 186:2002,MOD); ——因仪器进行校准经验不足,本标准不能提供重复性和再现性的准确数据。 本标准的附录A为规范性附录。 本标准由中国轻工业联合会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造纸工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 141)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中国制浆造纸研究院、中国造纸协会标准化专业委员会、国家纸张质量监督检验中心。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邓知明。
本标准是对GB/T10337-1989《造纸原料和纸浆中酸溶木素的测定》的修订。 本标准代替GB/T10337-1989。 本标准与GB/T10337-1989相比,主要变化如下: ——增加了警告, ——修改了试剂的内容(本版的第4章), ——修改了试验步骤(本版的第6章)。 本标准由中国以工业联合会提出。
早在公元21世纪我国就制成了麻纸,比欧洲早1400多年。后传至阿拉伯,再由阿拉伯传囊欧洲。造纸术是我国科学技术中*值得骄傲的一部分。
本标准在原轻工行业标准QB/T 1461~1992《高透气纸张透气性的测定法》的基础上制定。 本标准的附录A为资料性附录。 本标准由中国轻工业联合会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造纸工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中国制浆造纸研究院、中国造纸协会标准化专业委员会。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邱文伦。
本标准在原轻工行业标准QB/T 2203-1996《图画纸》的基础上制定。 本标准的附录A为规范性附录。 本标准由中国轻工业联合会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造纸工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 141)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保定钞票纸厂、中国制浆造纸研究院。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曹秀痕、赵刚、王莉萍、曹明、齐玉兰、张牪、苏新禹、李小虎、卢文江。
为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清洁生产促进法》,保护环境,为造纸工业(漂白化学烧碱法麦草浆生产工艺)企业开展清洁生产提供技术支持和导向,制定本标准。 本标准规定了在达到国家和地方环境标准的基础上,根据当前的行业技术、装备水平和管理水平,造纸工业(漂白化学烧碱法麦草浆生产工艺)企业清洁生产的一般要求。本标准分三级。一级代表国际清洁生产先进水平,二级代表国内清洁生产先进水平,三级代表国内清洁生产基本水平。 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发展,本标准也将不断修订,一般三至五年修订一次。 本标准为首次发布。 本标准为指导性标准。 本标准由国家环境保护总局科技标准司提出。 本标准起草单位: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中国轻工业清洁生产中心。 本标准国家环境保
本标准在原轻工行业标准QB/T 1599—2006《书画纸》的基础上制定。 本标准由中国轻工业联合会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造纸工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中国宣纸集团公司、中国制浆造纸研究院。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肖阳、邢春荣、陈宇平。
GB/T 228056纸和纸板耐脂度的测定》分为以下两个部分: ——第1部分:渗透法; ——第2部分:表面排斥法。 本部分为第2部分。 本部分修改采用IS0 16532—2:20076纸和纸板耐脂度的测定第2部分:表面排斥法》。 本部分与IS0 16532—2:2007相比,主要差异如下: ——在规范性引用文件中将IS0标准转化为与之相应的国家标准,即GB/T 450纸和纸板试样的采取及试样纵横向、正反面的测定(GB/T 450--2008,IS0 186:2002,MOD); ——在规范性引用文件中将IS0标准转化为与之相应的国家标准,即GB/T l0739纸、纸板和纸浆试样处理和试验的标准大气条件(GB/T l0739--2002,eqv IS0 187:1990); ——修改了结果表示方法,用耐脂值的小值表示试验结果,比用平均值表示试验结果更能满足使用要求,维护消费者的利益。 本部分的附录A为规范性附录。 本部分由中国轻工
本标准在原轻工行业标准QB/T l705—1993《胶版印刷涂布原纸(铜版原纸)》的基础上制定。 本标准由中国轻工业联合会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造纸工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山东太阳纸业股份有限公司、山东华泰纸业股份有限公司、中国制浆造纸研究院。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牛丽、李树伦、邱小艳、张风山。
GB/T 22906《纸芯的测定》分为九个部分: ——第1部分:试样的采取; ——第2部分:试样的温湿处理; ——第3部分:水分含量的测定(烘箱干燥法); ——第4部分:尺寸的测定; ——第5部分:同轴旋转特性的测定; ——第6部分:弯曲强度的测定(三点法); ——第7部分:弹性模量的测定(三点法); ——第8部分:固有频率和弹性模量的测定(试验模型分析法); ——第9部分:平压强度的测定。 本部分为GB/T 22906的第6部分。 本部分修改采用ISO 11093-6:2005《纸和纸板 纸芯的测定 第6部分:利用三点法测定弯曲强度》。 本部分与ISO 11093-6:2005相比,主要差异如下: ——在规范性引用文件中将ISO标准中引用的国际标准转化为与之相应的国家标准,即GB/T 22906.2纸芯的测定第2部分:试样的温湿处理(GB/T 22906.2-2008,ISO 11093-2
本标准在原轻工行业标准QB/T 3513—1999《信息处理用连续格式纸》的基础上制定。 本标准由中国轻工业联合会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造纸工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河南省产品质量监督检验院、中国制浆造纸研究院。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李红、杨长军、徐艳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