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彭、万达主编的这本《纸箱生产技术》是“全 国高职高专印刷与包装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十二 五’规划教材”中的一本。 本教材按照包装技术与设计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 与要求,基于纸箱生产的实际工作过程将 全教材内容分为十个项目。项目一介绍瓦楞纸板和纸 箱的特点、结构与分类;项目二简要介绍瓦 楞纸板和纸箱的成型原理、生产工艺与设备功能;项 目三介绍纸板生产前胶黏剂的制作工艺与过 程;项目四~项目七介绍瓦楞纸板的生产过程与品质 控制;项目八与项目九介绍纸箱的印刷与成 型过程;项目十引入实际工作案例将整个生产过程与 知识贯穿起来。这样的教材设计既符合高职 学生的认知规律,又充分体现了职业性和实践性。 本书理论与实践结合,可作为高等院校高职学生 包装技术、包装设计和印刷技术等专业相关 教材,也可作为相关培
《3D打印和增材制造的原理及应用(第4版)》全面介绍了国际上常见的3D打印技术或增材制造技术,详细说明了各种3D打印技术的工艺流程及特点,并阐述了每种技术的基本原理。最后介绍了增材制造技术及其在工业、文化创意以及医学等领域的应用。 《3D打印和增材制造的原理及应用(第4版)》共分9章。章介绍增材制造的发展及相关基础知识。第2章介绍增材制造的过程链,从三维建模到产品的后续处理等全套过程。第3章~第5章介绍液态基材增材制造系统、固态基材增材制造系统、粉末基材增材制造系统三大类增材制造工艺,以及各系统下主流的增材制造技术。第6章介绍增材制造技术所使用的STL文件格式。第7章对增材制造的应用领域和范围进行了一定的列举。第8章对增材制造在医学与生物工程领域的应用进行了较为系统的介绍。第9章对增材制造的未来发展
《中国印刷年鉴2022》全面、系统地反映了我国印刷业2021年整体及主要细分市场、区域市场的发展情况。书中汇集了2017 2021年印刷及相关领域发展的统计数据,基本展示了我国印刷业发展取得的成绩,对相关政府部门制定行业发展政策,以及企业了解和把握未来发展趋势并作出正确决策具有一定的参考性和实用性。
本书以2022年开展的行业调查为基础,并结合近年的数据进行综合分析,对我国柔性版印刷行业的发展现状、存在问题与机会、未来趋势等进行深入分析。 全书由四个部分组成,分别是主报告篇、行业产业报告篇、标准索引与技术发展篇和行业典型案例篇。主报告统揽全局,在重点对我国柔性版印刷企业、制版企业、版材生产企业和设备/油墨/辅料企业等进行深入分析的基础上得出若干基本结论和建议,对促进我国柔性版印刷业持续健康快速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在印刷领域已有各种类型的印刷色卡在通用例如CMYK四色色卡、专色色卡等, 但目前尚没有关于烫印色彩的统一标准,行业缺乏准确定义 ,沟通存在盲区,烫印效果的特殊性也决定甲方、设计师、印刷厂等各方在印前必须做好沟通,如果不能面对面指定实样,无论口头表述或网上沟通怎么详细,都无法准确指定出色彩,或因标准不一,同一个色彩名称各人理解是不一致的,都会发生描述不准确的情况,无疑将会增加印刷出错的概率;各方到现场面对面的沟通方式,往往又会造成时间和交通成本的极大浪费。 《烫印色标》首创烫印工艺的色彩标准,用统一的 语言 ,为各方沟通创造价值。 《烫印色标》中每种颜色有着独一无二的编号,无论相距多远,无论用哪种文字,都不影响双方准确指定同一种颜色,通过这种色彩语言,设计师可以对所需的烫印色
本书主报告重点对我国柔性版印刷行业的发展情况与环保状况等进行了深入分析,得出了一些基本结论和建议。两个产业报告分别对柔印机销售和柔印油墨等的发展情况进行了分析。本书梳理了柔性版印刷的相关政策与标准,建立了标准索引并进行了相应分析,同时也选编了部分行业技术发展论述和行业典型案。
本书为8开精装本,以图文并茂的形式,按照中国印刷术从起源、发明,到发展与流播的脉络和轨迹,集中对包括雕版印刷、活字印刷、套色印刷、纸币印刷、年画印刷、饾版印刷、拱花压印、木版水印、蜡版印刷、磁版印刷、泥版印刷等传统技艺进行介绍,重点突出相关技艺源流、工艺特点、传承价值以及代表作品。
本书积累了作者长期工作中与外国工程技术人员交流中获得的专业知识;实践工作中的经验;阅读资料、刊物中总结的常识。 全书以图文并茂的书写风格,试图改变技术书刊以严谨的文字叙述为主的版面,让各个层面的读者都能快速受益: 想进入凹版印刷行业的读者,可作为一本入门普及书籍从头到尾快读一遍,达到启蒙的作用; 熟练的技术人员、设备操作人员细读一遍,有助于达到实践到理论的升华,有益于指导今后的实际工作; 面对凹印疑难问题,针对性地选读相关章节,可将轮转凹印技能融会贯通、豁然开朗; 从事凹印机设计制造的技术人员,本书也能为你提供现代轮转机组式凹版印刷机的使用现状,可供研发参考。
《静电照相数字印刷》由姚海根、孔玲君、金张英编著,讨论两大数字印刷主流技术之一的静电照相数字印刷,主要围绕其工作原理展开,也兼顾静电照相数字印刷的系统结构。章简要介绍静电照相技术的发明、静电照相步骤和设备类型等。第二章讨论静电照相所必需的光导效应和光导体,以有机光导体和非晶硅光导体为主。第三章的内容围绕充电过程展开,主要介绍光导体的电晕充电。第四章讨论曝光过程,从曝光的工艺地位、激光束和发光二极管曝光到曝光质量。第五章的内容与显影过程直接相关,涉及墨粉制备、单组分和双组分墨粉充电及电荷控制中介等。第六章针对显影过程,以双组分墨粉磁刷显影和复合无清理显影技术为主,兼顾单组分显影等。第七章进入转移过程讨论,除传统转移技术外,对新一代图像压图像转移法也给予了特别的关注。第八章的内
本集共辑论文五篇、录两篇。论文的前四篇原拟收在拙著《中国历史考古论集》中,后因讨论雕版印刷的文字也可以不属历史考古学范畴,出版社的同志认为另册付印为好。编者接受了个这个建议,并把《宋元史料目录》讲稿中的《南宋刻本书的激增和刊书地点的扩展》一节,排在《南宋的雕版印刷》之后,作为该文的补充。录一是1948年纪念北京大学五十周年参加撰写《北京大学图书馆善本书录》时,编者分担的部分任务。录二是北京大学一百周年前夕,与北京大学图书馆善本部张玉范同志商议的《北京大学图书馆善本书影》的草目。两篇录记录了编者和北京大学图书馆长达半个多世纪的工作联系;40年代以来,为了学习、教学、科研,凡翻检中外文献,大半也唯北京大学图书馆是赖。饮水思源,谨以这几篇有关雕版印刷的重订稿,预贺即将到来的北京大学图书馆
全书共分八章,每章由若干个独立的问题组成。第一章介绍了不干胶标签的基本知识及国内外不干胶标签印刷行业和市场发展的基本情况。第二章介绍了不干胶材料的结构、涂布制造以及应用和选择方面的知识。第三章介绍了不干胶印刷设备以及相对应的各类加工设备的原理、应用和发展。第四章重点介绍了凸版树脂版的印前设计、制作、保存和安装使用,以及故障处理方面的知识。第五章、第六章是本书的重点,介绍了不干胶标签在印刷、加工过程中遇到的各类问题,并列举实例,分析了故障的现象、产生原因和解决方法。第七章简单介绍了不干胶标签的自动贴标以及自动贴标机的情况。第八章是本书的另一个重点,全面介绍了模内标签的材料、印刷加工原理、应用前的准备和在吹瓶机上的应用,为目前国内外的知识和内容。本书是作者多年从事不干胶标签印刷
本书介绍近年发展起来的一项新技术——微滴喷射自由成形,它是快速成形技术发展的新里程碑,其核心是在计算机控制下,根据设计的二维或三维图形,迫使不同类型的材料以微细液滴的形式从喷头的微米级小孔中射至底材上,形成各种具有真实产品功能的器件,例如二维图文、点阵或三维实体。由于这种技术具有很高的成形精度、响应频率和效率,特别是适用的成形材料几乎无限制,可以采用用户自行研制、选择的材料,因此在制造领域和生物医学工程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本书为编著者多年来的实践经验总结,汇集了外大量有关微滴喷射自由成形文献中的精华,系统地阐述了微滴喷射自由成形的原理和应用。全书共分六章:概述、微滴喷头、微滴喷射检测、微滴喷射供料系统、二维微滴喷射自由成形系统、三维微滴喷射自由成形系统。本书可作为高等院校制
本书作者以其丰富的设计及现场操作经验,用浅显易懂的语言及大量的图表,向读者解析了单张纸、卷筒纸和卷筒料这三类凹版印刷机的结构原理、调节方法以及各种常见的故障及其排除方法。本书特别适合于凹版印刷机的操作者及维修保养人员。
《印刷出版与知识环流(十六世纪以后的东亚)》是日本关西大学召开的由关西大学文化交涉学教育研究中心(ICIS)、出版博物馆联合举办的第三届出版史国际学术会议的成果续集。收入《印刷出版与知识环流(十六世纪以后的东亚)》的成果,分别围绕“出版文献与文化交流”、“西学东渐与中国出版”、“语言接触与文献翻译”、“东亚的出版文化交流”主题,突破中国疆域,在整个东亚视域中讨论16世纪以来的欧、中、日之间的知识环流、书籍流通、翻译出版、语言演化等问题进行学术交流。
《经济学人》等主流媒体称3D打印将引发新一轮工业革命。本书从产业经济的宏观视角对3D打印、3D智能数字化、创客、中国智造、全球第四次工业革命这五者的关系进行了详尽讨论。本书从专业技术的角度对3D打印的原理、结构和工艺方法做了详细介绍,包括10多种典型成型工艺的优劣分析和比较,手把手、从无到有地组装一台3D打印机等。3D智能数字化是3D打印的基础和关键,涉及3D计算机图形学、计算机视觉、模式识别、机器学习等领域。本书以通俗易懂、娓娓道来的方式对它们进行了详细讲解。
本书译自美国柔性版技术协会经典著作《Flexography:Principles&Practices》(原著第5版)的第6卷。本书分为两大部分,分别论述了柔性版印刷机的结构原理及其操作实践。其内容涉及了由开卷给纸、印刷、干燥及收卷输出等装置组成的机组式、层叠式和卫星式印刷主机及其必要的辅助设备,如料带纠偏机构、印品质量观测器、喷粉装置及气涨轴等。柔性版印刷机上相应的联机加工工序,如上光、覆膜或模切等,还有专门用于瓦楞纸板加工的生产线都在书中分别予以详尽的讨论。对机器维护、车间安全、各类柔印机的操作都进行了详细介绍。本书的对象为从事印刷及包装生产的技术和管理人员,也可作为印刷研究机构研究人员及大专院校师生的参考书。
本书是包装纸盒设计及粘合成型工艺的入门参考用书,主要内容包括:包装纸盒设计基础及粘合工艺知识、盘式折叠纸盒设计及粘合成型工艺、折叠纸盒斜线设计及粘合成型工艺、折叠纸盒曲线曲拱设计及粘合成型工艺、折叠纸盒间壁结构设计及粘合工艺、折叠纸盒角平分线设计及粘合成型工艺、非成型线纸盒设计及粘合工艺和包装促销展示纸盒设计及成型工艺等内容。在本书中作者力图全面反映包装纸盒设计及粘合成型工艺的各个方面,以及各类包装纸盒的设计范例及粘合成型工艺的相关内容等,尽力反映当代有关包装纸盒设计及粘合成型工艺的成果和发展方向,并力求使本书的内容通俗易懂。本书适合作为相关专业学生学习包装纸盒设计的学习用书,也可作为相关设计人员以及管理人员的参考用书。